我来当导游PPT课件∣泰山版
- 格式:ppt
- 大小:4.68 MB
- 文档页数:19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11课《我来当导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四上第11课《我来当导游》,以泰山为背景,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泰山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泰山的认识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泰山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泰山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资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泰山的图片或歌曲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泰山有什么了解?2.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泰山的资料,课上分享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围绕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展开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泰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泰山保护区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情感体验:学生进行泰山旅游模拟,让学生体验当导游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11课《我来当导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来当导游》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当一名导游,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表达能力,对泰山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泰山的某些方面了解不深,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
此外,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学会当一名导游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知识,以及导游的基本技巧。
2.难点: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当导游。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关于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的课件。
2.资料:收集有关泰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导游手册:准备一份详细的导游手册,供学生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泰山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对泰山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知识,让学生对泰山有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展示导游手册,让学生初步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景点,模拟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景点。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模拟导游向全班同学介绍景点。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对导游的介绍进行评价,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