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
- 格式:pptx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38
基于Welch法的协方差随机子空间方法的模态参数识别李雪艳;官宇航;罗铭涛;吴博宇【期刊名称】《力学学报》【年(卷),期】2022(54)10【摘要】对工程结构进行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而随机子空间法作为适合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的时域方法,由于噪声和复杂激励的原因,会产生虚假模态、真实模态遗漏、系统自动定阶难和计算效率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Welch法的随机子空间方法,通过Welch法对振动响应在频域进行去噪、降低环境激励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处理,把结构固有模态从噪声和激励频率中突显出来,形成富含更多结构模态的Toeplitz矩阵,然后进行奇异值分解和状态矩阵计算,最后进行特征值分析.为了实现自动定阶,对不同奇异值分量构建的状态矩阵得到的特征参数,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和模态的平均相位偏移分析,剔除虚假模态,实现结构模态参数的自动识别.并把本文所提出方法应用于一座大跨悬索桥的实测加速度响应分析,和一座七十层的高层建筑的加速度响应分析,跟频域分解法、传统随机子空间法和基于相关分析的随机子空间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基于Welch方法的随机子空间法相比于传统随机子空间法和基于相关分析的随机子空间法,在避免模态遗漏和计算效率方面有显著提高,而相对于频域分解法则在自动识别和剔除虚假模态方面有明显优势.【总页数】12页(P2850-2860)【作者】李雪艳;官宇航;罗铭涛;吴博宇【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75.4【相关文献】1.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算法的梁桥模态参数识别2.基于数据驱动的应变模态参数随机子空间识别法3.基于锤击激励的随机子空间法模态参数识别4.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城市桥梁模态参数识别研究与程序开发5.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风机模态参数识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模态参数识别原理
模态参数识别是一种结构动力学分析技术,它是通过对结构系统进行激励和响应的测量,来估计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
模态参数识别的目的是确定结构体系的固有频率、阻尼和振动模态(模态形状),这些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模态参数识别的原理是通过结构系统的振动响应,采用最小二乘法、奇异值分解法、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数学方法,来计算结构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和振动模态。
在实际应用中,结构系统的振动响应可以通过传感器、激励器和信号分析仪等设备来获取,这些设备可以分别安装在结构系统的不同位置,通过测量响应信号的时程和频谱特征,来计算结构系统的模态参数。
模态参数识别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程结构的监测、损伤诊断、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结构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模态参数识别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来保证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模态参数辨识方法
一、基于离散时间数据的方法:
1.自相关法:基于自相关函数的方法,通过自相关函数的峰值位置估计模态参数。
2.频率法:通过频率域上的峰值提取方法,估计模态参数。
3.时域法:通过观察结构的动态响应曲线,提取相关的信息计算模态参数。
二、基于连续时间数据的方法:
1.基于有限元模型的方法:通过有限元模型与观测数据拟合,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态参数。
2.系统辨识方法:利用系统辨识理论,将结构动力学模型视为线性时不变系统,通过观测数据建立结构的状态空间模型,再通过参数辨识算法估计模态参数。
3.压缩感知方法:利用稀疏表示理论,将结构动力学模型表示为稀疏信号,通过压缩感知算法估计模态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以提高模态参数辨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数据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
总之,模态参数辨识方法是结构动力学领域中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辨识方法和合理的实验设计,从实验数据中准确地获取结构的模态参数,为结构动力学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