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汽车各级维护的作业项目一、车辆日常维护作业项目日常维护是日常性作业,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
其所规定的作业项目,由驾驶员负责分别在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执行。
1、出车前的主要作业项目:(1)检查转向机构,牵引装置、备胎架是否牢固可靠;(2)检查轮胎螺栓螺帽的坚固情况;(3)检查仪表、灯光、嗽叭工作情况;(4)检查制动效能;(5)检查轮胎的气压;(6)检视和补给冷却液、机油、燃油;(7)检视各油管接头、油箱、水箱有无泄漏现象。
2、行车中的主要作业项目:(1)检查横直拉杆及转向各部连接情况;(2)检查轮胎的气压;(3)检视有关部位有无漏油、漏水;(4)检视制动管路有无漏气或漏油;(5)检查轮毂、减速器等部位的温度;(6)检视钢板弹簧有无折断、松动或错位;3、收车后的主要作业项目:(1)清洁车厢内外、发动机外表面及蓄电池;(2)检视机油、空气滤清器;(3)检视转向机构的连接情况;(4)检视各总成、部件的连接部位、牵引装置、备胎架的连接情况;(5)检查内行李架、座椅以及客车车身支架的紧固情况;(6)检视各管、线路和接头的连接情况,即检查有无漏水、漏油、漏气、漏电;(7)检查方向盘的自由转动量;(8)检查机油滤清器的工作效能;(9)检查手制动器;(10)检查轮胎外表面损伤情况和剔除其嵌石、铁钉等杂物;(11)排放储气筒中的积水、油污。
二、汽车一级维护作业项目汽车行驶到一级维护所规定的行驶里程,应以清洁、补给、润滑、紧固为主,完成以下的作业项目,并结合小修排除发现的故障。
1、清洁:(1)清洁车身表面、驾驶室内、车辆内、传动轴和行走机构等零部件表面;(2)清洁空气滤清器及柴油车的输油泵的进油滤网;(3)清洁柴油车油水分离器;(4)清洁贮气筒;(5)清洁变速器、后桥壳和蓄电池上的通气孔。
2、润滑与补给:(1)检查发动机、喷油泵(柴油车)、变速器、转向器、后桥的润滑油平面,视需按要求补给润滑油;(2)清洁各润滑油油嘴,配齐损缺油嘴,并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脂;(3)检查和补给冷却液、制动液、蓄电池的电解液。
出车前收车后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车辆和设备安全检查对于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也是确保车辆和设备长期正常运行的基础。
因此,出车前和收车后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必不可少。
下面将详细介绍出车前收车后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
一、出车前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1. 车辆外观检查:a. 检查车身是否干净整洁,有无明显的刮痕、凹陷等。
b. 检查车辆标识、车牌是否完好、清晰可见。
c. 检查车窗、后视镜等是否干净,视线是否良好。
2. 车辆内部检查:a. 检查座椅、安全带、车门等是否正常,没有松动、损坏等问题。
b. 检查空调、音响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c. 检查挡风玻璃、后视镜等是否清洁,视线是否良好。
3. 车辆机械部分检查:a. 检查刹车系统是否正常,刹车片是否磨损严重。
b. 检查灯光是否正常,大灯、示宽灯、刹车灯等是否亮度合适。
c. 检查转向系统是否灵活,转向角度是否符合要求。
4. 车辆安全装备检查:a. 检查车辆灭火器是否合格,压力是否正常。
b. 检查车辆安全锤、安全带、警示三角标等是否齐全,没有丢失或损坏。
5. 设备安全检查:a. 检查导航设备、对讲机、车载监控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
b. 检查车载急救箱、防护设备等是否齐全,没有过期或损坏。
6. 文件准备:a. 检查行车证、保险单、执照等相关文件是否齐全。
b. 检查驾驶员的身份证、驾驶证等是否有效。
7. 司机身体状况检查:a. 检查司机是否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喝酒、疲劳驾驶等问题。
b. 检查司机是否按时服用药物,有无影响驾驶安全的疾病。
以上是出车前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操作可根据车辆类型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二、收车后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1. 车辆外观检查:a. 检查车身是否有新的刮痕、凹陷等。
b. 检查车辆标识、车牌是否完好、清晰可见。
c. 检查车窗、后视镜等是否完好。
2. 车辆内部检查:a. 检查座椅、安全带等是否正常,没有损坏。
山东科蓝物流有限公司车辆例检表
车号:驾驶员:押运员:年月日项目车辆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安全检查
出车前检查序号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符合不符合
1 燃料(天然气)储量添加□不需添加□
2 水箱水量添加□不需添加□
3 曲轴箱机油量添加□不需添加□
4 喇叭、灯光、刮水器、后视镜、牌照、安全设施。
5 紧固螺栓、轮胎有无松脱。
6 轮胎气压是否正常。
7 各种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8 有无漏油、漏水、漏气想象。
行车中检查1 各种仪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2 手、脚制动器是否灵敏有效。
3 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有无异响和异常气味。
车辆返回后检查1
清洁车内、外环境。
2
补充润滑油是□否□
3
补充燃料是□否□
4
轮胎气压及螺栓连接情况。
出现下列情况不出车燃气电水系统故障不出车。
制动设备性能不良不出车。
安全设备不齐全不出车。
司机身体状况不好不出车。
检查中出
现的问题
消除措施
说明:如检查项正常,司机、押运在所检查项目后的空栏内划√,不正常写出存在的问题及消除措施。
驾驶员行车三检记录一、出车前检查1、检查证照是否齐全,包括驾驶证、行驶证、车辆保险等。
2、检查车辆的灯光、刹车、转向、轮胎等是否正常。
3、检查车辆的油、水、电是否正常,包括汽油、机油、冷却水等。
4、检查车辆的外部是否有损坏或异常情况。
5、检查车辆内部是否有异常声响或异味。
二、行车中检查1、检查车辆的仪表盘是否正常,包括车速表、转速表、水温表等。
2、检查车辆的发动机、底盘、悬挂等是否有异常声音或震动。
3、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包括刹车力度、制动盘磨损等。
4、检查车辆的转向系统是否稳定,包括方向盘抖动、转向沉重等。
5、检查车辆的油、水、电是否正常,包括汽油、机油、冷却水等。
三、收车后检查1、检查车辆的外观是否有损坏或异常情况。
2、检查车辆的轮胎是否正常,包括轮胎磨损、气压等。
3、检查车辆的发动机、底盘、悬挂等是否有漏油或损坏。
4、检查车辆的油、水、电是否正常,包括汽油、机油、冷却水等。
5、对车辆进行清洁和维护,保证车辆的整洁和安全。
驾驶员三检制度一、出车前检查1、检查驾驶证、行车证、准驾证、营运证、车辆购置证、建档卡、运营证等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并随车携带。
2、检查车辆号牌是否清晰,有无私自涂改、挖补、拼装等异常情况。
3、检查车辆转向、制动、灯光、轮胎等关键部位是否完好有效。
4、检查车辆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是否充足,随车工具是否齐全。
5、检查车内是否配备消防器材(灭火器)、防滑链等必要的防护设备。
6、检查乘客座椅、安全带、车门等部位是否完好有效。
7、检查车辆是否超载,若超载需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出站。
二、行驶中检查1、检查车辆仪表盘是否正常,注意观察车速表、发动机转速表、水温表、油压表等指示是否正常。
2、检查车辆各部位是否有异常响声或气味。
3、检查转向、制动、灯光等关键部位是否正常有效。
4、检查车辆轮胎温度和气压是否过高或过低。
5、检查车内音响、空调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6、根据路况及时调整车速和挡位,保持安全车距,合理使用灯光和喇叭。
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查表出车前检查(抽考其中一项)(一)车辆外观轮胎气压及磨损(气压标准、无夹石、无破裂)1、每漏检一项内容扣2分。
2、检查到,但故障和安全隐患未指出的扣10分。
3、检查到,但未进行判断分析的扣2分。
4、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转向横直拉杆(球头销不松旷、螺母紧固、锁止可靠、不松脱、不碰擦)前桥、车架(无漏油,车架无变形)风窗玻璃、车灯和反光器、外后视镜(完好、调整得当)燃油箱、备胎、号牌(完好、无渗漏,备胎齐全无松动)后备箱(开关自如)螺旋弹簧、减震器(连接牢固、无松动)(二)发动机舱润滑油(色清、无杂质、粘度正常、油量在油尺刻线2/4~4/4之间)冷却液、风窗清洗液、制动液(充足)、管路(无渗漏)风扇皮带(无起皮、无破损)蓄电池(清洁、无漏液、连接牢靠、电解液高于极板10~15mm)高低压线路(无松脱)(三)驾驶室内部仪表、变速器操纵装置、缓速器操纵装置(齐全、完好、有效)驻车制动器操纵杆(移动量为3~5齿)转向盘自由行程(符合车辆生产厂的规定)离合器踏板(符合车辆生产厂的规定)制动踏板、加速踏板自由行程(符合车辆生产厂的规定)安全带、内后视镜等安全设施及装置(完好、调整得当)车门、车内灯、座椅、地板(四)发动机起动后各仪表及报警灯工作状况有效、正常发动机有无异响灯光及控制装置、喇叭按钮齐全、完好、有效风窗玻璃刮水器和洗涤器的工作状况正常行车中、收车后检查(五)中途停车时各部位油、液、汽渗漏检查轮胎气压及温度制动鼓、轮毂温度转向横直拉杆及转向臂各接头紧固情况前后悬架、钢板弹簧、U型螺栓、传动轴紧固情况灯光及后视镜备胎、安全设施及装置(六)收车后各部位油、液、汽渗漏检查传动皮带的松紧度及磨损情况轮胎气压及磨损情况、座椅检视员(签字):检视时间:年月日。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驾驶员行车安全操作规程一、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车辆检查。
1、检视汽车的机构及各部机件连接的坚固情况。
检查轮胎是否有破裂、胎压不足等异常情况。
2、保持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
3、防止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二、行车规定。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地方性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自觉坚持中速行驶,礼貌行车,严禁超速、超载行驶,严禁2时至5时运行,确保行车安全。
2、驾驶员在开车前应播放安全宣传视频,提示、督促乘客系好安全带。
3、驾驶员不允许带着思想包袱开车,不在心情沮丧时开车,不在闹情绪时开车,要控制情绪、情感,保证行车安全。
4、驾驶员要避免驾驶疲劳,保持旺盛精力,充足的睡眠,强化自我意识,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合理安排行车计划,注意劳逸结合。
5、起步时必须观察车内各种仪表,保证正常运行,左右反光镜和车外的障碍情况,认真检查车辆各系统特别是制动与转向系统技术是否良好,严禁车辆带病运行。
严格执行"车未停稳不开门、门未关好不起步"的安全规定,低速起步,顺序换档,根据道路情况正确使用离合器换档,保证正确的驾驶姿态,确保安全起步运行。
停车时车辆停稳后再开车门,防止旅客上、下车时造成挤、摔伤事故。
6、收班停车后应关闭电门和总闸,挂进空档,拉好手刹,关闭门窗。
三、高速公路及特殊路段行车注意事项。
1、高速公路限速100公里,隧道限速80公里,匝道限速40公里,夜间(22时至次日6时)限速为日间的80%。
2、进出高速公路匝道必须使用转向灯。
3、进入隧道前必须开启灯光,隧道内不得变道、超车。
4、不得占用超车道,不得随意停车,不得占用应急车道。
5、行经陡坡、长坡和溜滑路段严禁脱档熄火滑行。
下陡坡应正确使用排档,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控制车速。
6、转向时,根据道路条件,灵活准确使用转向器,严禁双手离开方向盘和原地转动方向。
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1.1为了规范企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交通事故,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物流运输、公务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厂内机动车驾驶员、厂内机动车辆、厂内交通道路及厂内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管理要点和内容。
1.3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厂内机动车驾驶员、厂内机动车辆、厂内交通道路及厂内交通事故处理等。
二、职责2.1办公室负责企业交通安全工作的统一管理,负责组织交通安全工作检查,组织或参与厂区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统计、分析及考核,组织厂内机动车辆检验及驾驶人员安全培训。
2.2车队负责厂内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厂内机动车辆的资产管理和日常检查,负责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的日常安全管理。
2.3办公室负责厂区道路的隐患整改。
三、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3.1厂内机动车辆必须保持车容整洁、车身周正。
车辆的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件应齐全有效。
3.2新增以及经大修或者改造的厂内机动车辆,投入使用前,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厂内机动车辆,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厂内机动车辆,进行大修后,应当进行验收检验。
3.3全车各部位在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应无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
3.4车辆转向应轻便灵活,行驶中不得轻飘、摆振、抖动、阻滞及跑偏现象。
在平直的道路上能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转向后能自动回正。
3.5行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储备行程、踏板的自由行程及制动完全释放时间等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及该车整车有关技术条件。
气压制动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及规定,必须装有放水装置和限压装置。
3.6车辆的制动距离、跑偏量、驻车制动性能要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及规定。
3.7车辆照明及指示灯具应安装牢固、齐全有效。
灯泡要有保护装置,不得因车辆震动而松脱、损坏、失效或改变光照方向。
所有灯光开关应安装牢固,开关自如,不得因车辆振动而自行开关。
车辆安全例检作业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车辆检验方法,统一检验标准,及时发现车辆故障隐患,提高维修质量,降低车辆运行中机械故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适用范围适用于驾驶员、车辆安全例检员、维修人员及车辆技术管理人员。
3.作业程序3.1日常维护检查3.1.1驾驶员是车辆日常维护作业的具体执行人。
3.1.2驾驶员要按照《车辆维护作业通用技术规范》中日常维护作业项目的要求,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逐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一日三检表上。
3.1.3车辆技术管理人员、安全员应不定期抽查驾驶员车辆日常维护作业情况,对驾驶员检查过程、项目、结果进行确认,对存在的问题,指导驾驶员进行改进。
3.1.4行车前检查规范3.1.4.1外观检视车身外观及车内环境。
车身应整洁、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不大于40mm,必要时,用钢卷尺测量。
车窗玻璃齐全,不得有长度超过25mm且易导致破碎的裂纹和穿孔,车内应整洁。
检视左右后视镜、内后视镜,应完好、无损毁。
打开前风窗玻璃刮水器开关,刮水器各档位应正常工作,关闭刮水器时刮片应能自动返回到初始位置。
3.1.4.2制动系统3.1.4.2.1打开电源,启动车辆,观察气压表指示状况,气压表应能指示系统压力。
3.1.4.2.2采用气压制动的车辆,在储气筒气压达到起步压力以上时,关闭电源,踩下制动踏板,在地沟内或举升装置下方,检查各车轮制动气室、气阀及制动管路的密封性,应无漏气声。
3.1.4.2.3打开电源,启动车辆,检视仪表板制动系统故障告警灯的指示状况,应无故障报警。
3.1.4.2.4打开车辆后尾门,检视并指压空气压缩机转动带,应无龟裂、油污和异常磨损,松紧度应适当。
3.1.4.3转向系统左右转动转向盘,在地沟内或举升装置下方,检视转向机构及球销总成的连接状况,各连接部位应连接可靠、无松动,球销总成应无松旷和开裂。
采用目视和检验锤敲击的方法,检查横直拉杆、应无变形、裂纹和拼焊现象。
车辆日常维护管理和归场检查制度车辆日常维护是由驾驶员每日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
要时刻掌握所驾驶车辆的技术性能,并在行车中做到“三停、四查”,按操作规程正规操作;有问题要及时整改维修,时刻保持车辆外表整洁、技术状况完好,确保驾驶无隐患车辆运行。
一、出车前作业内容1、检视车身、轮胎外观及特种车辆上装部分是否完好各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并给予紧固。
2、检视发动机及空气滤芯是否清洁,驾驶室玻璃、各种灯、后视镜等车辆附件是否齐全完好。
3 、检查机油、燃油、冷却水、电瓶液及方向机液压油存量是否充足,有无渗漏、变质。
4、检查危化品车辆接地带、灭火器、危险品顶灯、防火罩等是否完好,工作正常;各种防护急救设施是否齐备有效。
5 、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标准,胎况是否完好。
车门开闭是否灵敏,可靠。
6、测试灯光、喇叭、雨刮器等是否灵敏有效。
7、踩下离合器放入空档,启动汽车起动机(马达)(每次不得超过5秒、间隔不少于30秒),发动机发动后,严禁猛轰油门,稳住发动机急速转速,观察各种仪表、指示灯是否正常,待水温升至50度以上后怠速运转,下车察听发动机有无异响、制动系统有无漏气、漏油。
8、检查情况一切良好,正常出车;有问题自己能整改的自己整改,整改不了,上报主管单位进厂检修。
禁止带病车辆运行。
二、行驶中作业内容1、车辆起步,须用低速档缓行,并注意倾听发动机车辆底盘、传动轴有无异响,同时试验制动、转向是否正常有效,确定车辆各种技术性能正常后,进入正常行驶。
2、随时观察各仪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注意车辆操纵性能、加速、转向是否灵活可靠。
随时注意车辆操纵性能、加速、转向是否灵活可靠。
3、发觉下列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发动机、底盘有异响或异常气味、机油压力低落、电流表指针不动或倒向移动、水温剧升到95℃以上、制动失灵、气压表压力下降、轮胎漏气或爆破、其它异常情况等。
4、车辆运行一定距离后,要停在安全地带进行检查:查空气滤芯是否有灰尘,查钢板、轮胎、机件,查有无油液渗漏,查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及各部固定螺丝有无松动,查油罐或载货有无异常状况;查各部位有无异常高温或异味;查危化品车辆接地带是否工作正常。
客运站安全检查表序号项目检查内容依据检查结果备注1一、企业资质1)企业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合法有效,经营范围符合要求。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22)客运站经有关部门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且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的站级验收合格。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九条(一)3二、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1)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建立分会安全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条42)客运站有健全的业务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服务规范、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车辆发车前例检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品查堵、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制度。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九条53)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建立和完善各类台账和档案,并按要求准确及时地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有关信息。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6三、安全投入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72)安全生产经费专款专用,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83)建立安全费用使用台账。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9四、1)客运站经营者应当设置旅客购票、候车、乘车指示、行李寄存和托运、公共卫生等服务设施。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号目结果10安全生产保障设施2)客运站要按规定配齐配全消防器材,各项服务设施设备应当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条113)客运站站务人员工作时应当统一着装上岗,佩带服务证章。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12五、运营保障1)客运站经营者和进站客运经营者应当依法签订服务合同,双方按合同的规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六十六条132)客运站经营者应当按月和客运经营者结算费用。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车辆检验方法,统一检验标准,及时发现车辆故障隐患,提高维修质量,降低车辆运行中机械故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适用范围适用于驾驶员、车辆安全例检员、修理人员及技术人员。
3.作业程序3.1 日常维护检查3.1.1驾驶员是车辆日常维护作业的具体执行人。
3.1.2驾驶员要按照《车辆维护作业通用技术规范》中日常维护作业项目的要求,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逐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检验单上。
见《驾驶员日常维护检查作业记录单》。
3.1.3车队长及技术管理人员应不定期抽查驾驶员车辆日常维护作业情况,对驾驶员检查过程、项目、结果进行确认,并在《驾驶员日常维护检查作业记录单》上签字,对存在的问题,指导驾驶员进行改进。
3.1.4检查规范3.1.4.1发动机启动前检查a.目视检查车身外观,要求漆面、玻璃、灯罩完整,无破损,表面洁净;牌照齐全,固定可靠;以手触动后视镜,无明显的颤动,镜面完好。
b.目视检查油液液位,要求达到标准位置,管路无泄漏,地面无油液泄漏痕迹。
c.目测与敲击结合,检查轮胎气压及异常机械损伤,要求气压正常,外观完好。
d.检查随车工具、灭火器、应急锤、三角警告标志牌,要求齐全、有效,易于取放。
e.开启液体加热器,目视与倾听检查系统运转情况,要求无间断、无泄漏。
3.1.4.2发动机启动后检查a.倾听检查发动机运转情况,要求无异常声响,排放无明显黑烟及兰烟。
b.目视检查仪表台,要求仪表指示正常。
c.试用灯光、喇叭、雨刷器、除霜器,要求完好、有效。
d.开启视听系统,读碟迅速,切换快捷,图象稳定,色彩适中,音质清晰,调节灵活,话筒有效。
e.开启空调系统,机组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风量控制有效,面板切换灵活。
f.开启卫生间控制电源,试用冲厕及洗手装置,要求照明有效,冲厕迅速,密封良好,供水正常,无明显异味。
g.使用季节(最低温度≥0℃),试用车载饮水机,要求功能齐全、有效。
司机岗位操作流程那咱们就开始聊聊司机岗位的操作流程吧。
一、出车前。
1. 车辆检查。
每天上班呀,走到车跟前,第一件事就是绕着车转一圈。
看看车的外观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就像看看有没有被哪个调皮鬼给划了一道子呀,或者哪个地方凹进去了。
然后再瞅瞅轮胎,看看气足不足,要是轮胎瘪瘪的,那可走不了多远就得出问题啦。
打开引擎盖,检查下各种液体,像机油啊,冷却液这些,就好比人得看看自己身体里的血够不够,水够不够一样,缺了可不行。
2. 证件和物品准备。
接着就得检查自己的那些宝贝证件啦,驾驶证、行驶证啥的,这就像战士上战场的武器一样,少了可就麻烦大了。
再看看车上的一些必备物品,比如说三角警示牌,万一在路上有点小状况,这个就能派上大用场啦。
还有灭火器也得瞅瞅,可别到时候想用的时候发现它不好使了。
二、行车中。
1. 启动与驾驶。
坐进车里,系好安全带,这可是对自己负责呢。
启动车的时候,听听发动机的声音是不是正常,要是它哼哧哼哧像个生病的小怪兽一样,那可得小心了。
开车的时候呀,眼睛得像个小雷达一样,到处看。
前面的路况当然是重点啦,但是也不能忽略了两边和后视镜里的情况哦。
遇到路口啊,减速慢行,说不定哪个小迷糊就突然冒出来了。
2. 遵守交通规则。
交通规则可是一定要遵守的,红灯停,绿灯行,这个大家都知道,可不能因为着急就闯红灯呀,那可太危险了。
还有各种限速的地方,可别超速,超速就像在马路上玩心跳游戏,一不小心就可能出大事呢。
要是在路上遇到交警叔叔查车,不要慌慌张张的,大大方方地出示证件就好啦。
3. 应对突发情况。
要是在行车途中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说前面突然有个小动物跑出来,这时候可不能乱打方向盘,能刹车就刹车,实在躲不过去,也得保证自己和车上乘客的安全。
要是车子突然有点小故障,像爆胎这种,不要害怕,先把双闪打开,然后慢慢把车挪到安全的地方,放上三角警示牌,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收车后。
1. 车辆停放。
到达目的地后,要把车停好。
如果是在停车场,要规规矩矩地停在车位里,不要乱停乱放,给其他的车也留个方便的地方。
出车前收车后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范文一、安全检查制度的重要性车辆和设备的安全性对于任何企业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出车前的安全检查和收车后的安全检查可以帮助我们确保车辆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车辆和设备安全检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出车前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1. 检查车辆的外观在出车前,首先要检查车辆的外观。
这包括检查车辆的车身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划痕或凹陷。
同时,还要检查车辆的车窗、车灯是否完好,以及车辆的牌照和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2. 检查车辆的机械部件接下来,要对车辆的机械部件进行检查。
首先要检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油量是否足够。
同时,还要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悬挂系统和轮胎的状况是否良好,以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
3. 检查车辆的液位和润滑在出车前,还要检查车辆的液位和润滑情况。
这包括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机油、刹车液和变速器油的液位,以及润滑油的添加情况。
必要时,应及时补充液体或润滑油。
4. 检查车辆的电气设备在出车前,还要仔细检查车辆的电气设备。
这包括检查车辆的电瓶是否正常工作,车辆的灯光、喇叭和电子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5. 检查车辆的紧固件在出车前,还要检查车辆的各种紧固件。
这包括检查车辆的螺丝、螺母和螺栓是否松动。
如果发现松动的紧固件,应及时加以处理,以免影响车辆的安全性。
三、收车后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1. 检查车辆的仪表和显示屏在收车后,首先要检查车辆的仪表和显示屏。
这包括检查车辆的速度表、转速表和温度表是否正常工作,以及车辆的显示屏是否显示正常。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 检查车辆的内部设备接下来,要对车辆的内部设备进行检查。
首先要检查车辆的座椅、安全带和空调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同时,还要检查车辆的音响、导航和其他电子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3. 检查车辆的清洁和卫生在收车后,还要检查车辆的清洁和卫生情况。
出车前收车后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出车前收车后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在物流、运输、采矿、建筑等相关行业的工作现场,车辆和设备物资是特别紧要的生产工具。
而这些生产工具直接关系到工作进度和工作生产效率,更关系到全部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建立完善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出车前收车后进行检查是特别必要和紧要的。
一、车辆、设备安全检查的目的车辆、设备安全检查是作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前提,其目的重要有以下几点:1.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车辆和设备是保证整个施工或物流项目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常常进行安全检查有助于发觉问题,适时找到解决的方案,避开或削减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2. 保障项目施工的连续性,提高效率:对车辆、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有助于及早发觉故障,保证设备的可持续性运转,削减设备停止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对整个项目的进度正常推动与成品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保证企业形象与信誉:规范的安全检查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的紧要部分,是提高企业形象和信誉的有效手段,保障顾客的权益,塑造公司有效地管理形象。
促进公司的持续进展。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在出车前及收车后的安全检查过程中,需要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车辆、设备上下料是否良好,车辆是否运转平稳,时速指针及里程表是否正确,方向盘是否快捷。
2.检查车辆轮子、轴承、转向系统、刹车以及整车悬挂系统等方面是否正常,有无松动、振动、吱吱声、分裂等情况。
3.检查车辆燃油情况,油量是否充分,油是否泄漏。
4.检查车辆照明是否良好,远近灯是否正常,转向灯、刹车灯是否亮。
5.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各个部位的松动、磨损、损坏等情况是否存在。
6.检查设备的传动系、液压系、电气系统等方面是否正常,有无振动、冒烟等情况。
7.检查车辆内部是否乾净,座椅、安全带、灭火器等的使用情况是否正常,车门、车窗的开合是否快捷。
三、安全检查的时机安全检查的时机分为出车前和收车后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