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竖向设计简述
- 格式:pdf
- 大小:240.40 KB
- 文档页数:2
场地竖向设计简述摘要:场地竖向设计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首先总结了场地竖向设计的目的、任务、设计原则和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天津新塘项目进一步阐述了竖向设计的一般操作步骤。
对于该项目,重点针对场地低洼及高差较大的现状,通过设置汇水点、抬升场地接口标高等措施解决了场地排水问题。
关键词:竖向设计,场地标高,室内外高差绪论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暴雨过后人们在惨痛教训中反思,一时间防洪排涝的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撇开市政雨水系统的不利因素,从建筑设计本身考虑,需要进一步强化场地竖向设计意识,严格落实竖向设计规范、标准,实现场地顺畅排水和防止建筑物倒灌水的目的。
本文在对竖向设计进行总结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竖向设计进行阐释。
一、场地竖向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场地竖向设计的目的竖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场地排水问题,通过对场地竖向的利用和改造实现场地地面顺畅排水。
2、场地竖向设计的任务a)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b)拟定场地排水方案;c)推算场地控制点的高程;d)确定建筑物的高程;e)合理控制土方平衡。
二、场地竖向的设计原则及考虑因素1、场地竖向设计的原则a)解决场地排水问题;b)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布置要求;c)充分利用自然地形;d)满足各项技术规程、规范要求。
2、场地竖向设计的考虑因素a)建设场地范围,即用地红线。
b)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
首选利用自然地形,其次改造自然地形,因地制宜地利用、改造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力求填、挖方就近平衡,控制工程造价。
c)场地现状高程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d)建筑物在场地中的位置及功能布置。
e)市政道路控制点的高程、坡向、坡度。
f)市政管网与场地接口的位置、管底标高。
g)场地高差对规划建筑物及周边现状建筑日照的影响。
h)对地下建筑物埋深、结构荷载的影响。
i)覆土厚度对管线综合及景观种植的影响。
民用建筑中的竖向设计简述摘要:竖向设计一般是在总体布局之后进行的,是总图设计的关键。
不论平坦场地或坡地场地,都必须给出建、构筑物的设计标高,进行场地排雨水设计,使建筑与地形密切配合,场地设计更加合理。
关键词:总图;场地;平整;合理的竖向设计;因地制宜引言:在考虑规划场地的地形利用和改造时,必须兼顾总体平面和竖向的使用功能要求,统一考虑和处理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能更好地保证场地建设与使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做好场地竖向设计,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设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意义总图设计中,竖向布置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同样重要。
竖向设计一般是在总体布局之后进行的,是总图设计的关键。
不论平坦场地或坡地场地,都必须给出建、构筑物的设计标高,进行场地排雨水设计,使建筑与地形密切配合,场地设计更加合理。
当地域范围大、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功能分区、路网及其设施位置的总体竖向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用地使用性能的发挥程度,同时会造成工程量的大小变化,影响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规划用地不可能全都处在比较理想的地势地段,且规划用地的自然地形也往往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场地布置的要求。
在场地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场地的竖向设计,将场地地形进行竖直方向的调整,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地形。
合理选择设计标高,使之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成为适宜建设的建筑场地。
二、总图竖向设计2.1竖向设计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确定场地平土标高,计算土石方量。
2)确定建构筑物正负零标高和室外四角的设计标高。
3)确定道路各个控制点的设计标高(如道路出入口、中心线转折点和变坡点、路沿石处等的设计标高)。
4)确定场地排雨水方式和措施。
5)设置挡土墙及护坡。
6)结合道路设计和景观设计,提出合理的竖向设计条件和要求。
2.2竖向设计的表示方法1)高程箭头法高程箭头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即用设计标高和箭头来表示地面控制点的标高、坡度及雨水流向,表示出建筑物、构筑物的室内外地坪标高,以及道路中心线、明沟的控制点和坡向并标明之间的距离。
拟采用1、相关批复。
成果文件是否符合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用地性质、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城市绿线、用地红线、安全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2、总平面图。
设计是否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气候、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因地制宜,远近期统筹兼顾、预留发展用地,充分考虑拟保留的地形、地物合理分区和布置工艺区、建构筑物及场地道路等;3、竖向设计。
(1)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土方平衡等情况);(2)竖向设计是否合理利用地形,综合考虑功能、安全、景观、排水等要求进行竖向布置;(3)防灾措施是否合理,如针对洪水、滑坡、潮汐及特殊工程地质(湿暗性或膨胀性土)等的技术措施。
4、文通组织。
(1)人流和车流的组织、道路、出入口、场地布置等是否合理;(2)道路主要的设计技术条件(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5、输送管道(1)设计输送能力是否合适;管道材质、管径壁厚、设计压力是否合理;路由是否最优,合理减少管道长度;(2)交通条件,是否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必要的维检修(3)大中型河流、公路、铁路的穿跨越位置是否满足当地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的要求;(4)大开挖穿越是否有无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5)定向钻穿越地层是否适宜,埋深是否符合规要求;穿越曲线否合理,出入土点是否有合适的施工场地;(6)山体隧道的洞口位置、衬砌型式选择是否合理,地质条件是否适合;(7)管道敷设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6、工艺安装7、建筑结构。
(1)建筑物使用功能、功能分区、平面布局等;(2)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3)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4)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5)建筑防火设计;(6)外立面、屋面及部装修风格。
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拟采用1、相关批复。
成果文件是否符合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用地性质、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城市绿线、用地红线、安全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2、总平面图。
设计是否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气候、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因地制宜,远近期统筹兼顾、预留发展用地,充分考虑拟保留的地形、地物合理分区和布置工艺区、建构筑物及场地道路等;3、竖向设计。
(1)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土方平衡等情况);(2)竖向设计是否合理利用地形,综合考虑功能、安全、景观、排水等要求进行竖向布置;(3)防灾措施是否合理,如针对洪水、滑坡、潮汐及特殊工程地质(湿暗性或膨胀性土)等的技术措施。
4、文通组织。
(1)人流和车流的组织、道路、出入口、场地布置等是否合理;(2)道路主要的设计技术条件(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5、输送管道(1)设计输送能力是否合适;管道材质、管径壁厚、设计压力是否合理;路由是否最优,合理减少管道长度;(2)交通条件,是否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必要的维检修(3)大中型河流、公路、铁路的穿跨越位置是否满足当地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的要求;(4)大开挖穿越是否有无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5)定向钻穿越地层是否适宜,埋深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穿越曲线否合理,出入土点是否有合适的施工场地;(6)山体隧道的洞口位置、衬砌型式选择是否合理,地质条件是否适合;(7)管道敷设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6、工艺安装7、建筑结构。
(1)建筑物使用功能、功能分区、平面布局等;(2)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3)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4)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5)建筑防火设计;(6)外立面、屋面及内部装修风格。
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名词解释:园林工程: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具有风景园林特色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管线等途径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供人游玩观赏、休息等。
竖向设计的定义: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的布置与处理。
(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就是对风景园林中各个景点、设施及地貌在高程上进行统一协调而又有有变化的设计。
)等高线法:用设计等高线进行场地改造与设计,适用于地形变化不太复杂的丘陵地区等高线定义: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绝对高程(标高):地面上一点到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为绝对标高的零点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标高):在局部地区选一个合适水平面作为基准面,其他点到此基准面的铅垂距离。
零点:不填不挖的点零点线:零点的连线,是挖方与填方的分界线。
土壤安息角(自然倾斜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自然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就是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即安息角。
)给水管布置形式:树枝状管网、环状管网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时和管壁发生摩擦,为了克服这些摩擦力而产生的势能。
谷方:为防止径流对地表的冲刷,在汇水线上布置一些山石,借以减缓水流的冲力,达到降低其流速,保护地表的作用。
这些山石就叫谷方挡水石:为减少冲刷,在台阶两侧或陡坡处设置山石挡水,减缓水流速度,这种置石就叫做挡水石径流系数:流入管渠中的雨水量和落到地面上的雨水量的比值挡土墙:防止土体坍塌的构筑物驳岸:利用工程措施加工岸使其稳固,一面其遭受自然因素及认为因素的破坏。
护坡:保护坡面,防止雨水径流(作用)及风浪拍击的一种水工措施。
踏跺:出入口部位的台阶,作为室内外上下的衔接部分蹲配:是常和如意踏跺配合使用的一种置石方式。
体量大而高者为蹲,小而低者为配抱角:对于外墙角,山石成环抱之势紧包基角墙面,称为抱角镶隅:对于墙内角则以山石填镶其中,称为镶隅填空题:竖向设计的方法:等高线法断面法模型法广场纵坡应<7%,横坡不大于2%;停车场最大纵坡不大于2.5%;一般园路坡度不宜超过8%,超过此值应设台阶。
场区竖向、道路施工方案(报验封皮)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施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保障城市交通运行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场区竖向、道路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施工范围1.场区竖向构造:包括场地内的建筑物、设备、人员等竖向要素。
2.道路施工:道路路基、路面、边坡、排水等施工工程。
三、施工步骤场区竖向施工1.确定施工范围,划定施工区域。
2.搭建施工围挡,确保工地安全。
3.进行现场勘测,核对设计要求。
4.施工前进行土壤改良,确保地基稳固。
5.进行竖向结构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逐步完成建设。
道路施工1.路基处理:清理施工区域,进行土方开挖。
2.路面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碾压、铺设沥青或水泥等工作。
3.边坡施工:加固边坡结构,确保道路安全。
4.排水系统:安装排水管道,保障道路排水畅通。
四、质量控制1.施工中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施工材料进行验收,确保质量达标。
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五、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保障施工人员和行人安全。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相关防护装备,确保施工安全。
3.定期进行施工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六、总结通过本文对场区竖向、道路施工方案的介绍,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和项目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为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第一单元土方工程一、名词理解:10分1、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内自然状况下的土壤重量,单位为kg/m3。
2、土壤自然安息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面形成的夹角,用a表示。
3、土壤的可松性:指土壤经挖掘后,原有的紧密结构遭到破坏,土体松散导致体积增加的性质,用可松性系数Kp 来表示。
4、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的布置和处理,是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创造为高低变化和协调统一的设计。
5、等高线:地表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二、填空题:10分1、土方工程主要包括竖向设计、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与平衡调配工作和土方的具体施工三项工作。
2、土壤一般由固相(土颗粒)、液相(水)、气相(空气)三部分组成。
3、一般把土壤含水量<5%称为干土;>30%称为湿土。
4、地形竖向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等高线法、断面法和模型法。
5、模型法进行地形竖向设计的特点是表现直观形象、具体和费时费工、投资多、不便搬动、需专门放置场所。
6、用体积公式计算土方工程量的特点是简易便捷,精度较差,多用于规划阶段的估算。
7、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分为估算和计算两种。
8、土方施工一般包括挖、运、填和压等四个环节。
9、机械挖方常用的机械为推土机和挖土机。
10、土方的运输方法包括人工运输和机械运输。
三、单项选择题:5分1、人力土方挖掘的工作面为(D )㎡/人。
A、1-2B、2-3C、3-4D、4-62、按照土壤的工程性质分类,一类土属于(A )。
A、松软土B、软石C、坚石D、特坚石3、按照土壤的工程性质分类,八类土属于( D )。
A、普通土B、坚土C、砂砾坚土D、特坚石4、边坡坡度指边坡的高度与水平间距的比,用( C )表示。
A、iB、%C、1:mD、m5、土壤空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称为(D )。
A、土壤可松性B、土壤容重C、土壤相对密实度D、土壤含水量6、机械压实土方的密实度可达( C )。
场地竖向设计简述
发表时间:2019-04-11T11:49:26.70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9期作者:吕永兰[导读] 场地竖向设计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首先总结了场地竖向设计的目的、任务、设计原则和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摘要:场地竖向设计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首先总结了场地竖向设计的目的、任务、设计原则和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天津新塘项目进一步阐述了竖向设计的一般操作步骤。
对于该项目,重点针对场地低洼及高差较大的现状,通过设置汇水点、抬升场地接口标高等措施解决了场地排水问题。
关键词:竖向设计,场地标高,室内外高差
绪论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暴雨过后人们在惨痛教训中反思,一时间防洪排涝的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撇开市政雨水系统的不利因素,从建筑设计本身考虑,需要进一步强化场地竖向设计意识,严格落实竖向设计规范、标准,实现场地顺畅排水和防止建筑物倒灌水的目的。
本文在对竖向设计进行总结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竖向设计进行阐释。
一、场地竖向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场地竖向设计的目的
竖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场地排水问题,通过对场地竖向的利用和改造实现场地地面顺畅排水。
2、场地竖向设计的任务 a)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 b)拟定场地排水方案; c)推算场地控制点的高程; d)确定建筑物的高程; e)合理控制土方平衡。
二、场地竖向的设计原则及考虑因素
1、场地竖向设计的原则 a)解决场地排水问题; b)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布置要求; c)充分利用自然地形; d)满足各项技术规程、规范要求。
2、场地竖向设计的考虑因素 a)建设场地范围,即用地红线。
b)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
首选利用自然地形,其次改造自然地形,因地制宜地利用、改造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力求填、挖方就近平衡,控制工程造价。
c)场地现状高程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d)建筑物在场地中的位置及功能布置。
e)市政道路控制点的高程、坡向、坡度。
f)市政管网与场地接口的位置、管底标高。
g)场地高差对规划建筑物及周边现状建筑日照的影响。
h)对地下建筑物埋深、结构荷载的影响。
i)覆土厚度对管线综合及景观种植的影响。
三、新塘项目场地竖向设计分析
中建新塘项目为天津塘沽区保障房项目,该项目用地南北跨度约500m,东西跨度约350m,场地东、南临市政道路,西临城市绿地,北接现有住宅建筑,场地东侧、南侧设置小区出入口。
该场地地形特点是:南高北低,南北市政道路高差约1m,场地现状平均高度低于市政道路1~1.5m,场地条件相对不利、竖向设计复杂、难度较大。
根据以上输入条件,本项目场地竖向设计的具体流程如下。
1、规划场地的地面形式
根据规范,场地的自然坡度小于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的地面形式。
本项目现状高程低于市政道路1~1.5m,现状地势低洼,场地自然坡度约0.2%,具备平坡式场地地面形式的先天条件,但需进行较大规模填方;在局部设计坡度小于0.2%时,采取设置雨水管线、增加雨水口的排水措施。
2、确定场地与周边及市政道路的高差关系
本项目南侧市政道路标高最高点为3.2m,东侧市政道路标高最低点为2.3m,场地北侧现状建筑地面标高2.6m,场地现状平均标高1.7m。
场地不适宜采用地面标高高于市政道路标高的方案,应采用场地标高低于外围市政道路标高,并在场地内设置汇水点,利用雨水口、雨水管收集雨水、通过地下雨水管向市政雨水管排水的方式来解决场地排水问题,同时应抬高场地出入口的标高,以防外部雨水倒灌。
3、确定场地内排水分区
综合考虑本项目场地内汇水面积,建筑物的排布,入口方向,场地道路设计,广场、绿地位置,场地与市政道路接口位置等因素,将场地划分为3个排水分区,初步确定分水线,在场地东北、西北侧、东南侧设置汇水点,以此作为场地竖向设计继续深化的基础,本项目竖向设计总平面图详见附录图2。
4、确定场地内控制点高程
根据本项目基础条件及限制因素,详细推导场地内控制点的高程,步骤如下:(1)确定场地出入口标高
小区出入口标高高于市政道路边缘0.3m左右,可得出场地出入口与市政道路衔接点的标高:东侧出入口2.9m,南侧出入口3.2m。
因场地内部分控制点标高低于市政道路,需抬高出入口标高,以防倒灌,根据规范道路坡度一般控制在0.2%~8%,此处取坡度0.2~0.3%,坡长约50m,推导出抬升后小区出入口附近的控制点标高为:东侧3.1m,南侧3.30m。
(2)初步确定场地道路及控制点标高
根据场地北侧现状住宅建筑室外地坪标高2.64m,暂定场地内北侧道路控制点标高2.64m。
(3)优化道路及控制点标高
导致场地内部高差过大的两个控制点需要调整,首先北侧的控制点2.64m经日照测算后升高0.1m,确定为2.74m,南侧控制点3.3m是为防止场地倒灌外部雨水而抬升后的标高,已为极限值,不能降低,因此只能寻找其他解决办法——更改道路坡向,场地内加设汇水点,通过雨水管收集地面雨水,以解决场地排水问题。
5、确定建筑物绝对标高
场地各控制点标高确定后,即可推算建筑物的绝对标高,步骤如下:
(1)确定建筑散水标高
散水标高一般宜比建筑物周边场地的最高点高0.2m左右,散水的标高可随室外场地坡度的变化而变化且不应高于室内地坪的防潮层。
(2)确定建筑室内外高差
公建室内外高差最小为0.15m,住宅室内外高差最小为0.1m,一般可控制在0.3~0.9m;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内外高差不得小于0.45m。
本项目地质条件良好,不属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因此室内外高差设置为0.3m。
(3)确定建筑±0.00标高
本项目场地较大,建筑周边散水采用同一标高,在建筑外围解决周边场地与建筑衔接问题。
另外在场地局部高差过大时,采用不同的室内±0.00标高与周围场地衔接或者局部加设台阶的做法,来消化场地室内外高差。
结论
综上所述,场地竖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建筑设计中的诸多元素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每一个竖向方案的形成都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需要反复推敲,仔细考虑所有的相关因素,一个好的竖向方案不是满足了所有要求却付出昂贵代价的方案,而是一个经过权衡、取舍、补偿后,性价比最高、最合理的方案。
对于天津新塘项目,本文重点针对场地低洼及高差较大的现状,通过设置汇水点、抬升接口标高首先解决了场地排水问题,通过降低场地高差,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减少了土石填方,减轻了结构荷载。
参考文献:
[1]范正伟,大暴雨冲出中国现代化的原形[N].环球时报2012年07月23日(2)
[2]叶匡政,北京急需摆脱“半城市化”[N].人民日报2012年07月25日(7)
[3]CJJ83-9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S].
[4]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5]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6]CJJ 37-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
[7]闫寒,建筑学场地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1-01.
[8]赵晓光,党春红,民用建筑场地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