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铸造铜合金的熔炼
- 格式:ppt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14
铸造用纯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铸造用纯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文摘]详细介绍了铸造用纯铜、青铜、黄铜等主要铜合金的熔炼工艺,并提出了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铸造用纯铜和铜合金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
常用的铜合金根据成分不同主要分为两类,即铸造黄铜和铸造青铜。
无论是砂型铸造还是熔模铸造,熔炼都是铸造生产的关键环节。
各种铜合金的熔炼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了纯铜和铜合金,主要是青铜和黄铜的冶炼工艺经验,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纯铜冶炼冶炼设备用于中频感应炉、热电偶、钢包和石墨桔灾害等。
(1)将柑橘灾害预热至暗红色,在灾害底部加入一层厚度约30-50毫米的干木炭或覆盖剂(60%硼砂和137%碎玻璃),依次加入剩余的碎料、废料和棒料,最后加入纯铜(2)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可在炉台上预热,严禁向液态金属中加入冷料。
在整个熔化过程中,应频繁移动炉料以防止桥接。
(3)合金完全熔化后,当温度达到1200-1220℃时,加入占合金液重量0.3-0.4%的磷铜进行脱氧,磷与氧化亚铜发生后续反应产生的P2O5气体从合金中逸出,磷酸铜会浮在液面上,通过去渣去除,达到脱氧的目的此外,脱氧过程中需要连续搅拌。
最后,炉渣被剥离并从熔炉中排出。
合金液的浇注温度一般为1100-1200℃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黄铜铜基合金的熔炼是黄铜,它分为普通黄铜和特种黄铜两种类型普通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二元合金,主要用于压力加工。
在普通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如硅、铝、锰、铅、铁和镍,就成了特殊的黄铜。
铸造黄铜主要是特殊的黄铜。
1、合金成分和金属配料要求为铜合金化学成分,由于主要成分变化范围大,所以在配料计算过程中,应根据其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配料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1176-1987。
几种常用的黄铜熔炼配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炉料应干燥干净。
应进行喷砂处理,以清除任何污垢和铁锈。
2,负担比根据一般的配料惯例,新的配料组成应占配料总重量的30%以上,而返料负担应在70%以下。
第一篇铸铁及其熔炼1、按石墨形态的不同,铸铁分为灰口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
2、在Fe-G-Si相图中,硅的作用(1)共晶点和共析点含碳量随硅量的增加而减少;(2)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出现三相共存区;(3)改变共晶转变温度范围;提高共析转变温度;(4)减小奥氏体区域。
3、只考虑Si、P等元素对共晶点实际碳量影响的计算公式为CE=C+1/3(Si+P);4、亚共晶铸铁凝固特点:凝固过程中,共晶体不是在初析树枝晶上以延续的方式在结晶前沿形核并长大,而是在初析奥氏体晶体附近的枝晶间、具有共晶成分的液体中单独由石墨形核开始;石墨作为领先相与共晶奥氏体共生生长;5、过共晶铸铁的凝固特点:凝固过程则由析出初析石墨开始,到达共晶温度时,共晶石墨在初析石墨上析出,共晶石墨与初析石墨相连。
\6、石墨的晶体结构是六方晶体。
7、如图所示,形成片状石墨的晶体生长是A向占优,而球状石墨是C向生长占优,8、F、C型石墨属于过共晶成分铸铁中形成的石墨A型B型D型F型9、球状石墨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铁液凝固时必须有较大的过冷度;铁液与石墨间较大的表面张力。
10、球墨铸铁的球状石墨的长大包括两个过程:石墨球在熔体中直接析出并长大;形成奥氏体外壳,在奥氏体外壳包围下长大。
11、由于球状石墨的生长是在共晶成分下形成的石墨和奥氏体分离长大,因此其共晶过程又称之为离异共晶;12、灰铸铁的金相组织由金属基体和片状石墨组成,基体的主要形式有珠光体、铁素体、珠光体加铁素体。
|13、普通铸铁中除铁以外,五大基本元素包括碳、硅、锰、硫、磷,其中碳、硅是最基本的成分,磷、硫是杂质元素,因此加以限制。
14、在铁碳双重相图中,稳定系和亚稳定系的共晶反应温度差别形成了共晶温度间隔,对于Ni、Si、Cr、S这四种元素来说,促进合金液在冷却过程中按稳定系转变的元素有Ni、Si,按亚稳定系转变的元素有Cr、S。
15、Cr元素在铸铁中的作用:(1)反石墨化元素,珠光体稳定元素;(2)Cr是缩小γ区元素;(3) 在含量超过2%易形成白口组织,(4) Cr含量在10%~30%,形成高碳化合物以及在铸件表面形成氧化膜,从而用作耐磨、耐热零件。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复习思考题铸铁及其熔炼1.什么是Fe-C双重相图,那一个相图是热力学稳定的,如何用双重相图来解释同一化学成分的铁水在不同的冷却速度下会得到灰口或白口,硅、铬对双重相图共晶临界点各有何影响?2.什么是碳当量、共晶度,有何意义。
3.分析片状石墨、球状石墨、蠕虫状石墨与奥氏体的共晶结过程和形成条件。
4.铸铁固态相变有那些,对铸铁最终组织有何影响?5.冷却速度、化学成分(C、Si、Mn、Cr、Cu等)对铸铁的一次结晶和二次结晶有何影响?6.灰铸铁中石墨的分布形态有那几种,对铸铁的性能有何影响,从化学成分、冷却速度及形核等方面说明其形成条件。
7.灰铸铁的基体和非金属夹杂物有那些类型,对铸铁的性能有何影响?8.灰口铸铁的性能有何特点?与其组织有何关系?汽车上那些铸件采用灰口铁生产?9.影响灰铸组织、性能的因素有那些,根据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分析提高灰铸铁性能的途径和措施。
10.灰铸铁孕育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有那些作用,孕育铸铁化学成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提高孕育效果有那些途径和措施?11.说明球墨铸铁生产的工艺过程,其化学成分选择的原则是什么,与灰口铸铁有何不同?12.球墨铸铁的球化剂和球化处理方法有那些?13.球铁凝固组织中为何易于出现自由渗碳体,如何消除自由渗碳体?14.根据铸铁组织形成原理分析在铸态下获得高韧性、高强度球墨铸铁的途径与措施。
15.球墨铸铁比灰口铸铁易出现缩孔、缩松缺陷,分析其原因和防止措施。
16.铸铁的热处理有何特点,生产上球墨铸铁采用那些热处理工艺?17.蠕墨铸铁有何性能特点?18.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选择与灰铁和球铁有何不同,蠕化剂和蠕化处理工艺有那些?19.简述可锻铸铁生产工艺过程,化学成分选择原则,为何对于薄壁小件采用可锻铸铁生产有优越性?20.减摩铸铁与抗磨铸铁的组织要求有何不同,常用减摩铸铁和抗磨铸铁有那些?21.提高铸铁的耐热性能的途径和措施有那些?常用耐热铸铁有那些?22.提高铸铁的耐蚀性能的途径和措施有那些,硅、铭、铬三元素在耐热铸铁及耐蚀铸铁中的作用是什么?23.简述冲天炉的结构与熔炼的一般过程。
铜合金熔炼与铸锭要得到合格的铜合金制品,必须先制得合格的铜、铜合金液。
故此,铜合金的熔炼和铸造是获得优质铜合金制品和材料的关键工效之一。
铜合金铸造成锭坯的常见缺陷,如力学性能不合格、气孔、氧化夹杂、偏析等。
主要原因之一是熔炼工艺控制不当造成。
所以,对铜合金液的质量有如下的要求。
①必须严格控制铜合金的化学成份,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
②铜合金液要纯净,不得含有气体和氧化物。
③铜合金液不得过烧,不得有偏析。
要获得合格的合金液,除了严格控制熔炼工艺外,首要的是要有合格的原材料。
在熔炼铜合金是所用的原材料有新金属、回炉料和中间合金。
1.1铜合金熔炼时的金属损耗和配料1、我司黄铜用料:电铜、锌锭、光亮丝、纯漆线、Q料、拉伸料、普通角料(回料)、四类搭用料。
2、我司磷铜用料:镀白磷、镀锡紫铜、普磷、普紫铜。
3、熔炼时的金属损耗金属熔炼损耗通常是指熔炼过程中,金属的挥发、氧化烧损、与炉衬作用的消耗等全部损耗的总和。
1)金属的挥发在熔炼过程中,金属的挥发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一些易挥发的元素有所回因挥发损失过大致使控制成份发生困难;故在熔炼工艺上应视其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2)氧化烧损熔融金属中合金元素的氧化烧损,与合金元素对氧的亲合力及含量有关,凡与氧的亲合力比基体金属大、表面活性强的金属,必然易烧损。
4、降低熔炼损耗的途径①用熔池面积小的炉子熔炼。
②制定合理的工艺操作规程。
易氧化、挥发的合金元素应制成中间合金在最后加入,或在溶剂覆盖下溶化。
③碎屑散料应打包。
④选用适宜的覆盖剂覆盖。
⑤正确选用溶剂,同时采取高温扒渣或捞渣,降低渣中金属损耗。
5 配料原则与配料计算1)配料原则①确定合金各组元的配料比及易耗组元的补偿量。
②在保证合金的主要成份及杂质含量合乎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用新金属,以扩大低品位原料及回料的使用量。
③在保证合金质量的前提下,对合金中贵金属尽可能按标准的下限含量配料。
④为保证某些制品的特殊要求,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科适当调整某些元素的含量,及制度生产中实际控制的内部标准。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总结前言:全书一共有三部分组成第一篇铸造及其熔炼主要讲的是几种铸铁和铸铁的熔炼重点在第一章,主要内容为铸铁的凝固剂组织形成的基本理论;熔炼部分重点为冲天炉熔炼。
第二篇铸钢及其熔炼,主要讲的是各种铸钢和铸钢的熔炼重点为铸造低合金钢、电弧刚及钢液的炉外精炼。
第三篇铸造非铁合金及其熔炼主要的内容是铝铜等其他非铁合金的性能及其熔炼方法,重点为铸造铝合金及其变质、精炼。
第一篇铸造及其熔炼合金相图是分析合金相组织的有用工具。
通过铁碳合金相图可以知道各种相得相变温度,合金成分含量,为热加工等工艺提供基础2。
铸铁的生产主要讲解了灰铸铁、强韧铸铁、以及其他特种性能铸铁(减摩铸铁,冷硬铸铁,抗磨铸铁,耐热的铸铁,耐腐蚀铸铁)的力学性能特点机械性能特点,金相组织的性能特点,以及铸铁的生产、分类和牌号。
(1)影响铸态组织的因素冷却速度的影响化学成分的影响铁液的过热和高温静止的影响孕育的影响炉料的影响3 铸铁的熔炼--- 冲天炉熔炼1 、冲天炉熔炼基本原理(1)底焦燃烧:冲天炉底焦燃烧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带:A 、氧化带:从主排风口到自由氧基本耗尽,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大值的区域。
B 、还原带:从氧化带顶面到炉气中[CO2]/[CO] 浓度基本不变的区域,从风口引入的风容易趋向炉壁,形成炉壁效应,形成一个下凹的氧化带和还原带,对熔化造成不利影响。
①不易形成一个集中的高温区,不利于铁水过热;②加速了炉壁的侵蚀;③铁料熔化不均匀,铁液不易稳定下降, 影响化学成分。
解决方法:①采用较大焦炭块度,使风均匀送入;②采用插入式风嘴;③采用曲线炉膛;④采用中央送风系统;⑤熔炼过程中为使焦炭不易损耗,送风量要与焦炭损耗相适应。
根据炉气、炉料、铁水浓度和温度,炉身分为4 个区域:(1)预热区(2)熔化区(3)过热区4)炉缸区。
:冲天炉熔炼过程在熔化过程中底焦燃烧而消耗,为了保证整个熔炼过程连续正常进行就必须及时得补充底焦,以此来始终保持底焦的高度。
铸造用纯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铸造用纯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文摘]详细介绍了铸造用纯铜、青铜、黄铜等主要铜合金的熔炼工艺,并提出了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铸造用纯铜和铜合金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
常用的铜合金根据成分不同主要分为两类,即铸造黄铜和铸造青铜。
无论是砂型铸造还是熔模铸造,熔炼都是铸造生产的关键环节。
各种铜合金的熔炼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了纯铜和铜合金,主要是青铜和黄铜的冶炼工艺经验,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纯铜冶炼冶炼设备用于中频感应炉、热电偶、钢包和石墨桔灾害等。
(1)将柑橘灾害预热至暗红色,在灾害底部加入一层厚度约30-50毫米的干木炭或覆盖剂(60%硼砂和137%碎玻璃),依次加入剩余的碎料、废料和棒料,最后加入纯铜(2)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可在炉台上预热,严禁向液态金属中加入冷料。
在整个熔化过程中,应频繁移动炉料以防止桥接。
(3)合金完全熔化后,当温度达到1200-1220℃时,加入占合金液重量0.3-0.4%的磷铜进行脱氧,磷与氧化亚铜发生后续反应产生的P2O5气体从合金中逸出,磷酸铜会浮在液面上,通过去渣去除,达到脱氧的目的此外,脱氧过程中需要连续搅拌。
最后,炉渣被剥离并从熔炉中排出。
合金液的浇注温度一般为1100-1200℃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黄铜铜基合金的熔炼是黄铜,它分为普通黄铜和特种黄铜两种类型普通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二元合金,主要用于压力加工。
在普通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如硅、铝、锰、铅、铁和镍,就成了特殊的黄铜。
铸造黄铜主要是特殊的黄铜。
1、合金成分和金属配料要求为铜合金化学成分,由于主要成分变化范围大,所以在配料计算过程中,应根据其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配料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1176-1987。
几种常用的黄铜熔炼配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炉料应干燥干净。
应进行喷砂处理,以清除任何污垢和铁锈。
2,负担比根据一般的配料惯例,新的配料组成应占配料总重量的30%以上,而返料负担应在70%以下。
纯铜的熔炼工艺纯铜的熔炼过程要比其他的铜合金复杂的多,铸造工艺方法难以掌握,其主要问题是脱氧、排气、除渣不彻底,铸造工艺和浇注方法不合理,很容易产生铸件缩孔、裂纹、氧化等缺陷使铸件报废。
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纯铜铸件,熔炼最为关键,要严格控制好熔炼的每个环节。
首先,金属炉料必须保持干净无油污和氧化,非金属材料必须保持干燥,木炭必须彻底烘干。
将干燥的木炭或者自制的覆盖剂加入到熔炼炉坩埚的低部,加入量以能覆盖住铜液表面后 5 0 ~1 0 0 mm厚度为宜,加入纯铜前先将熔炼炉预热8 ~l 0 min使炉膛温度达到4 0 0 ~6 0 0℃,然后加入纯铜开始熔炼,熔炼过程中,由于木炭或者自制覆盖剂不断燃烧损失要随时补加并保持高度,防止铜液暴露被氧化,当铜液温度升至l 1 8 0 ~l 210℃时,用磷铜( 加入量占铜液总重量的0.3 %- - , 0.5 %)合金预脱氧,磷铜合金用石墨钟罩压人铜液底部并轻轻摆动,之后温度升至l220℃左右,分2 ~3次用石墨钟罩加入纯镁( 占铜液总重量的0.05 %~0.3 %) ,纯镁尽量加入到距坩埚底部100mm深处,使铜液彻底沸腾起来后,让铜液中的氧化铜质很快从铜液中上浮,净化铜液,一般经过磷铜预脱氧和纯镁二次脱氧后,铜液能满足要求。
但是往往有一些纯铜的含氧量( 0 .0 4%以上)比较高,两次脱氧还不能达到要求,然后进行第三次脱氧,第三次脱氧就不能用磷铜和纯镁,只能用纯锌改性脱氧,这时只要加入占铜液总重量0 .0 5 %~0 .15 %的纯锌就能满足要求,锌的加入量不能过多,因为锌能固熔到纯铜里面,降低纯铜的导电性能。
也可以用干燥的惰性气体( 压力0.1 5 - - - 0.2 MP a )用石墨管插入坩埚底部翻腾铜液达到排气清渣之目的。
如果第三次脱氧不成功,该炉铜液不能再处理或者强行浇注铸件,可以加入其它合金材料熔炼相应牌号的铜合金,也可以浇注成纯铜锭,配制青铜和黄铜合金。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书籍读后感
刚翻开书的时候,心里还嘀咕着,这合金熔炼啥的肯定特别枯燥。
可没读几页,就被里面那些神奇的金属变化给吸引住了。
比如说那些铸造合金的种类,什么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之类的,感觉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
铝合金像是个轻盈敏捷的小精灵,轻巧又耐腐蚀,在航空航天领域就像个超级小能手,到处施展它的轻便魔法。
铜合金呢,就像个有着古老底蕴的贵族,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典雅气质,在电气和装饰方面那可是独领风骚,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说到熔炼这部分,那可真是像一场火热的魔法仪式。
书里详细地讲了各种熔炼的方法,像是冲天炉熔炼、感应电炉熔炼啥的。
这冲天炉熔炼啊,感觉就像是一群热情似火的战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矿石和燃料在里面激烈地碰撞、融合,最后变成了有用的合金。
而感应电炉熔炼就像是一场高科技的魔法秀,通过电磁感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力量,悄无声息地就把金属给熔炼得服服帖帖。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点像一个严厉的老师。
里面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原理有时候真让人有点头疼,就像在解一团乱麻似的。
比如说合金的相图,那错综复杂的线条和区域,看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快变成一团浆糊了。
但是一旦费点劲儿搞懂了那么一点点,又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就像征服了一座小山峰似的。
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铸造合金及其熔炼这事儿可太重要了。
它就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大功臣,我们身边好多东西都离不开它。
从汽车发动机的精密零件到家里那些精致的小装饰品,都是这些铸造合金的功劳。
这就好比是一场盛大的演出,演员们在台上光鲜亮丽,可要是没有幕后这些铸造合金打造的舞台和道具,那演出肯定没法这么精彩。
铜合金的熔炼铸造一、有关铜的一些概述众所周知在人类的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除了铁和铝之后使用最多的就是铜了,铜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重要金属之一,在古代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铁铝不同的是,铜具有导电率高(仅次于银)、导热性强、耐腐蚀性强、强度适中及延展性强等特性。
铜可和许多金属化合制成合金、如Cu-Sn合金称为青铜,Cu-Zn 为黄铜,Cu-Ni-Zn为白铜。
此外,还可制成Cu-Al, Cu-Ni, Cu-Be, Cu-Co, Cu-Cd, Cu-Fe, Cu-Pb合金等。
铜及其合金最大量的是运用与电气工业中制造电线、电缆和电子零件;其次其合金应用于机器制造业的轴承、车床,化学工业的蒸馏、酿造锅,国防工业的子弹、炮弹零件,建筑和日常生活用品等。
通过上述我们知道铜以其本身的诸多特性和其形式多样合金性能和功能的多样化被广泛的运用在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建设中。
以下先重点介绍下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常见铜合金;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些铜及铜合金有:紫铜、黄铜、青铜、白铜等,它们是通过添加不同的其它金属元素已达到一些特有的性质的,通常以合金的颜色及所加其它金属中最多的一个来命名的,如锌黄铜,锡青铜,镍白铜等等。
二、铜合金在K金中的应用由于K金的制作大多是以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黄金进行K金熔炼(首饰行业称作K金补扣),其中中间合金对K金的成色和性能起着主导作用;在K金中的基体元素是Au,而在K红金和K白金的中间合金中又是以铜为基体元素,所以研究铜合金的熔炼成果在对K 金的成色和性能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铜合金的熔炼要由纯铜制得铜合金就必然离不开铜的再次熔炼,而要制得符合要求性能的铜合金就必然要做好各种金属成分的控制,精细的做好一系列的熔炼设计,并做好防护措施。
熔炼铜合金的所做第一步工作是:①配料及化学成分的的调整,合理的配料能够保证熔体质量、节约贵重金属、提高金属的收率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而在配料的设计中涉及到一些非常重要的配料原则,首先精炼品位较高的金属及合金时,应该选较高品位的金属做原料,熔炼一般品味的金属及合金是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品位较低的金属;为保证某些制品的特殊要求,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可制定生产实际控制的内部标准;在合金化学成分允许范围内,可适当地调整某些合金元素的配料比,一节约贵重金属;确定合金的配料比时,应考虑个元素在熔炼过程中的烧损情况,提高配料比及确定补偿量;最后合金中某些难熔或易挥发、易氧化的元素应制成中间合金进行配料。
青铜的熔炼技术资料铸造青铜按成分可分为锡青铜和不含锡青铜。
锡青铜是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蚀性,较好的强度和塑性。
不含锡青铜有铝青铜、铅青铜、硅青铜等,含有的主要元素不同,如铝青铜是以铝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
(1)合金的配料及金属炉料要求几种常用青铜合金熔炼配料成分按表2进行。
要求:在ZCuAl10Fe3合金内允许配入0.7%~0.9%Ni,0.3%~0.4%Mn 以提高合金力学性能。
(2)炉料配比新料成分占炉料的总重量应≥30%,回炉料≤70%。
(3)熔炼前的准备青铜熔炼前的准备工作与黄铜熔炼的准备工作相同。
木炭应装入密封的烘烤箱内,在不低于800℃烘烤4小时,待用时要防止吸潮。
稻草灰应研碎成粉末状,除去水分,彻底烘干,待用时也要注意防潮。
覆盖剂均要求干燥并去除其中的杂物。
(4)合金熔炼工艺过程铸造青铜的种类较多,这里仅讨论几种典型的合金,同类其他铜合金可以参考使用。
ZCuSn10Pb1、ZCuPb10Sn10的熔炼:①先将坩埚预热至暗红色,并在其底部加入20厘米-40厘米厚木炭。
②加入电解铜,迅速升温熔化后再加入回炉料,同时补加木炭,以保证合金液面不暴露在空气中。
③回炉料熔化后,加入磷铜(一般加占炉料重0.5%,熔化磷锡青铜时使用的磷铜可全部加入)。
④依次加入锌、锡、铅(按配料成分),前一种炉料熔化完全后,再加入下一种,并不断搅拌合金液。
⑤调整合金液温度在1100-1150℃之间。
⑥出炉打渣,再加磷铜(一般加炉料重的0.1%),进行脱氧,均匀搅拌,并在合金液表面上撒一层稻草灰,调整合金液至铸件工艺卡片要求温度(一般为1130-1180℃)后,迅速出炉浇注。
ZCuAl10Fe3、ZCuAl10Fe3Mn2的熔炼:①不能用熔化过别的牌号合金的坩埚熔化这两种合金。
②把坩埚预热至暗红色,加入配制好的熔剂。
(熔剂成分:冰晶石20%(质量百分比),氟化钠60%,氟化钙20%)。
铸造铜合金熔炼质量控制方法1、铸造铜合金熔炼的原材料准备铸造铜合金用原材料包括铸锭、回炉料、中间合金和熔剂等。
(1)回炉料铸造铜合金用回炉料包括同牌号的报废铸件、浇冒口以及屑料等。
其中,同牌号的废铸件及其浇冒口均可直接作为炉料加入,屑料则需重熔成符合相应牌号化学成分的铸锭才能使用。
(2)中间合金为了降低熔化温度,缩短熔炼时间和减少合金烧损,生产上常将高熔点的合金元素(如Fe、Mn、Ni等)和易氧化的合金元素(如Be、Mg、P、Cr、B等)预先制成二元或三元中间合金。
(3)熔剂铜及其铜合金熔炼时所用的熔剂,按其使用目的不同,分为覆盖剂、精炼剂、脱氧剂及晶粒细化剂。
①覆盖剂覆盖剂的主要作用是使合金液与炉气隔绝,防止合金氧化、蒸发、熔液吸气和散热过多。
覆盖剂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较低的熔点、适当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密度应比合金液小,易于上浮,能形成与合金液分离的保护层。
铸造铜合金常用的覆盖剂有木炭、玻璃混合物等。
①精炼剂铜合金熔炼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酸性或中性氧化物,如Al2O3、SiO2、Cr2O3、MnO2、BeO等。
这些氧化物很难还原,有效的办法是加入碱性熔剂,使之与合金液内的氧化物反应生成复盐,再扩散至液面,凝集成渣后排出。
铸造铜合金的精炼剂种类很多,一般由碱及碱土金属的卤盐或碳酸盐的混合物组成,如冰晶石、碳酸钠、碳酸钙、食盐、氟化钠、氟石、硼砂、氧化钙、氟硅酸钙等。
①氧化剂氧化剂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精炼剂,因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合金液中氢、氧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氧化剂增加合金液的氧含量,也就降低了合金液的氢含量,以达到除氢的目的。
①脱氧剂当铜合金在氧化性气氛中熔炼时,或者为了脱氢而加入氧化剂时,合金液中的氧含量显著增加,并以Cu2O形式存在于合金液之中。
当合金凝固后引起“氢脆”,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
脱氧剂就是通过加入一种比铜与氧亲和力更大的元素,将Cu2O中的Cu还原出来,并使脱氧产物上浮而去除。
铜合金熔炼与铸锭要得到合格的铜合金制品,必须先制得合格的铜、铜合金液。
故此,铜合金的熔炼和铸造是获得优质铜合金制品和材料的关键工效之一。
铜合金铸造成锭坯的常见缺陷,如力学性能不合格、气孔、氧化夹杂、偏析等。
主要原因之一是熔炼工艺控制不当造成。
所以,对铜合金液的质量有如下的要求。
①必须严格控制铜合金的化学成份,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
②铜合金液要纯净,不得含有气体和氧化物。
③铜合金液不得过烧,不得有偏析。
要获得合格的合金液,除了严格控制熔炼工艺外,首要的是要有合格的原材料。
在熔炼铜合金是所用的原材料有新金属、回炉料和中间合金。
1.1铜合金熔炼时的金属损耗和配料1、我司黄铜用料:电铜、锌锭、光亮丝、纯漆线、Q料、拉伸料、普通角料(回料)、四类搭用料。
2、我司磷铜用料:镀白磷、镀锡紫铜、普磷、普紫铜。
3、熔炼时的金属损耗金属熔炼损耗通常是指熔炼过程中,金属的挥发、氧化烧损、与炉衬作用的消耗等全部损耗的总和。
1)金属的挥发在熔炼过程中,金属的挥发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一些易挥发的元素有所回因挥发损失过大致使控制成份发生困难;故在熔炼工艺上应视其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2)氧化烧损熔融金属中合金元素的氧化烧损,与合金元素对氧的亲合力及含量有关,凡与氧的亲合力比基体金属大、表面活性强的金属,必然易烧损。
4、降低熔炼损耗的途径①用熔池面积小的炉子熔炼。
②制定合理的工艺操作规程。
易氧化、挥发的合金元素应制成中间合金在最后加入,或在溶剂覆盖下溶化。
③碎屑散料应打包。
④选用适宜的覆盖剂覆盖。
⑤正确选用溶剂,同时采取高温扒渣或捞渣,降低渣中金属损耗。
5 配料原则与配料计算1)配料原则①确定合金各组元的配料比及易耗组元的补偿量。
②在保证合金的主要成份及杂质含量合乎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用新金属,以扩大低品位原料及回料的使用量。
③在保证合金质量的前提下,对合金中贵金属尽可能按标准的下限含量配料。
④为保证某些制品的特殊要求,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科适当调整某些元素的含量,及制度生产中实际控制的内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