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 格式:ppt
- 大小:4.04 MB
- 文档页数:33
8.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快乐预习感知 KUAILE YUXI GANZHI
1.人在社会中拥有多重身份,是因为社会生活本身是多方面的。
人们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或他参与的社会生活会发生变化。
2.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3.负责任需要承担代价。
学习和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负责任需要我们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4.责任是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1。
思想品德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们的社会责任
8.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第一课时教案
授课者:佛山市第十中学董蔚
【教材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多个角度理解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而产生和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情感。
懂得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从而逐步树立起负责任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
2、知识目标:认识人在社会中有多重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明确一个人首先是公民,这是他的基本社会身份;知道责任和负责的含义。
3、能力目标:让学生懂得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有多种社会身份,并且明确人们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理解社会身份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难点: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1、每个人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2、人在社会中拥有多重社会身份,是因为社会生活本身是多方面的。
3、我们的社会身份有:(1)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孩子,家庭中的一员;(2)在学校,我们是学生;(3)在社区或村庄,我们是居民或村民;(4)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首先是一个公民;(5)长大后,我们还有自己的职业身份。
4、人们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或他参与的社会生活会发生变化。
5、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6、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对责任的承担就叫做负责。
7、我们的社会责任有:(1)在家庭中,父母抚养我们成长,我们有孝敬父母长辈,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长大后赡养父母的责任。
(2)在学校中,我们有做个好学生,努力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学校纪律的责任;(3)将来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有努力工作,完成工作任务,敬业爱岗,服务社会的责任;(4)在社会中,我们有遵纪守法,维护道德,爱护环境等责任;(5)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当他人身处危难之时,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8、看到他人处在危险中会不假思索地出手相救,看到不正义的事情能挺身而出,这种责任心最能体现人性的高贵和光辉。
9、负责任需要承担的代价:(1)学习和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2)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3)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10、责任是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在我们为别人负责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负责。
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和对自己负责是一致的。
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8.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明确一个人首先是公民,这是他的基本社会身份。
②了解社会身份的含义,懂得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有多种社会身份,并明确人们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明白什么叫社会责任,理解社会身份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理解负责任的意义和代价。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多个角度理解自己的社会身份,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情感,懂得责任是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树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
【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身份已经有所体会,但尚未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多种社会身份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对负责任的意义,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没有深刻理解。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一个人往往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相应也有多种社会责任。
教学难点:负责任需要承担代价。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与设计思路】知识探究一、人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1.社会身份的含义:指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2.每个人都有多重社会身份观察“探究园”中的三幅图片,思考:(1)你虽然尚未成年,你已兼有哪些不同的社会身份?还能列举出自己拥有的其他社会身份吗?在家里――父母的子女;在学校――老师的学生;在村里――居民或村民;在商店――顾客;在公交车上――乘客;在公园里――游客;……(2)你的多重社会身份是哪些因素决定的?你的基本社会身份是什么?(公民)(3)将来你成年了,你的社会身份会发生什么变化?(成了丈夫或妻子,成了父母或母亲…)为什么?(因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或他参与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3.人们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二、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1.责任和负责的含义2.社会身份不同,社会责任也不同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分内应该做的事。
如: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父母的责任是抚养子女……,那么,作为学生、子女,我们的责任又是什么呢?说一说:我的责任:(1)在学校——(2)在家里——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做得还不够?在家庭中,我们要尽力帮助父母、孝敬父母;在学校里,我们要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学习,积极为集体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在学生时代应该具备的责任。
2024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要承担不同的责任。
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责任的认识较为模糊,缺乏明确的责任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更好地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提高承担责任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知道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关爱社会,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知道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难点: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责任,提高承担责任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方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学生、教师、医生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角色所承担的责任。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责任。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篇:8.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而产生和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从而树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体验到负责任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2、能力目标:明确一个人有多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增强责任心,做一个负责的人。
3、知识目标:了解社会身份的含义;懂得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有多种社会身份,并且明确人们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明白什么叫社会责任,理解社会身份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一个人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而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个人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而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难点:道义上的责任。
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教师提问学生,并进行归纳,自然导入课题:我们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舞台。
每个人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或者是保安,或者是副所长,或者是老板娘,或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不管是哪种身份,都要求我们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1、直接给学生概括“社会身份”的含义。
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我是谁?”,探索中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身份。
3、在分析“社会生活本身是多方面的” 这一原因时利用填写表格的方式引出社会生活包括了家庭生活、校园生活、职业生活、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
4、举两例提问学生并进行归纳:从学校回到家里,自己从学生变为父母的孩子——得出社会环境的变化身份也随着变化。
全班同学现在是学生,将来结婚以后就成了丈夫或妻子,养儿育女以后就成了父亲或母亲。
——自己所参与的社会活动(从努力学习变为爱护家庭、再变为养育子女)的变化身份也随着变化。
1、教师讲述冯思广的生平并提问,自然引出“责任” 及“负责” 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