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循环2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35
地理教案:学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学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大部分的表面都覆盖着广阔的海洋。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维持生命运转所必需的。
通过学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一珍贵的资源。
一、地球上的水循环1. 水循环概述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如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在不断循环中转化为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并通过降雨、蒸发和融化等过程重新进入大气层或其他水体。
这种循环使得水可以不断被利用和再生。
2. 水蒸发和凝结过程水蒸发是指液体水由于受热而变成气体形式,进入大气层中。
凝结则是指由于气体中含有足够多的湿度,使得其中的水蒸气凝聚成小颗粒从而形成云朵。
3. 降雨和径流过程当大气层中云朵中的水凝结成足够大的水滴时,就会形成降雨。
降雨可以落到地面上形成地表水,也可以渗入土壤中形成地下水。
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可以通过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海洋。
4. 冰川和融化过程冰川是由积雪长期压实而形成的巨大冻结水体。
当气温升高时,冰川开始融化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淡水。
5. 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维持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运转的基础。
它不仅为动物、植物和人类提供了饮用水,还起着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二、水资源分布1. 地表水资源地表水主要集中在河流、湖泊和湿地等自然水体中。
世界上一些大型河流如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黄河等为周边国家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
2.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位于地质层中,在岩石裂隙或孔隙中储存。
地下水资源丰富,对于许多地区来说是主要的饮用水和农业用水来源。
3. 冰川和冻土融化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储量很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淡水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开始融化,这可能导致未来淡水资源供应的不稳定。
4.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并减少对于非可再生水源(如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地球的水循环地球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以固定的方式循环流动的过程。
它通过蒸发、降水、融化、蒸发等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水源始终得到补充,同时也保持了水资源的平衡和可持续性利用。
地球的水循环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蒸发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中。
当太阳能照射到水面时,水中的分子会吸收太阳能并逐渐升温,达到一定温度后就会发生蒸发现象。
蒸发水汽会逐渐上升,形成云层。
2. 云的形成和降水当蒸发的水汽上升到高空时,由于温度的变化,水汽会逐渐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云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卷云、积云和层云等。
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降水现象,如雨、雪、冰雹等,将水带回到地面。
3. 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降水在地面上形成径流,其中一部分径流直接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地下水会通过渗透和地下水流的方式补充地表水,并逐渐与地表水相互交换和混合。
4. 冰雪消融和融化地球的水循环还与冰雪和冰川的消融和融化相关。
当气温升高时,冰雪会逐渐融化,形成水体,其中一部分水体会流入海洋、湖泊和河流中,一部分水体会渗入地下,在地下水系统中循环。
地球的水循环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能的辐射、大气层的状况和地球表面的地形等。
水循环的平衡与稳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地球的水循环也直接影响着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例如,当水蒸汽在大气中凝结成云和降水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下降,从而影响着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过度的水资源开采和污染等,地球的水循环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这些人类活动破坏了水循环的平衡,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问题的加剧。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减少对地球水循环的干扰,以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地球上的水循环
蒸发
地球上70%的表面是水,其中97%是海水。
当太阳照射在水面上,水分子吸收太阳能量,并逐渐蒸发成水蒸气。
蒸发过程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植物的叶片上。
降水
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时,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并形成云。
云中的水滴会不断凝结和碰撞,最终足够重以至于从云中落下。
这就是降水,包括了雨、雪、冰雹等形式。
蓄水
降水后,水可以被地面、土壤、岩石和植被吸收。
这些水分会逐渐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部分降水也会形成湖泊、河流、冰川等。
这些地表水和地下水一起构成了蓄水过程。
流动
蓄水后,水会通过地下河流、地表河流等方式向更低的地势流动,最终返回到海洋。
在流动过程中,水会携带着气候和岩石颗粒,对地表和地质结构产生影响。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一个连续而不断的过程,它决定了全球的气
候和环境。
这个循环使得地球上的水资源能够得以再利用,在维持
生命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 提示:请注意避免抄袭和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我们鼓励自
主创作和简明扼要的表述。
第2章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本章学习内容:1.了解地球上的水与量的分布;2.从自然界的水循环特征,掌握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概念;3.理解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4.简介我国的水资源、地下水概况及中国地下水分区及煤矿水害分区。
本章重难点: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与意义;水文循环的内外因条件2.1 地球中水的分布水的来源?星外说(太空)、星内说(空气密度增大:气态水-液体水)地球是一个富水的行星。
水是一种具有超乎寻常特征的分子(地球演化积极因子),可以在冰、液体、蒸汽和超临界流体之间变化,使之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地球上的水从大气到地球表面至地核各个层圈都赋存有水。
即:浅部层圈水,如大气圈、地球表面、岩石圈和生物圈中;深部层圈水,如地幔的水和地核水。
1)浅部层圈水分布有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生物体中的水矿物中的水,这些水均以自由态H2O分子或结合水(石膏)形式存在,以液态为主,也呈气态与固态存在。
我们从表1-1中,可以建立地球浅部层圈水的分布状况与数量概念。
表1-1 地球浅部层圈水的分布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
未包括生物圈及岩石圈矿物结合水。
浅部层圈中水的总体积约为13.86×108(约14亿Km3)。
若将这些水均匀平铺在地球体表面,水深约为2718m。
但其中咸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2.53%。
2)浅部层圈水的淡水淡水Exp:含盐量小于0.5g/L的水。
浅部层圈中水的总体积约为13.86×108。
其中海水等咸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2.53%。
各淡水体的比例:约68.8%为冰川与积雪(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极地区),0.3%为河湖,30%为地下水,其他淡水占0.9%。
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现状:人少水多、人多水少。
3)深部层圈水(了解)地球深层圈水分布于岩石圈以下直到下地幔这一范围内。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五节《水循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单元,主要介绍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形式和地理意义。
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1. 水循环的概念:理解水循环的定义,即水在地球上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
2. 水循环的形式:掌握水循环的蒸发、降水、径流等基本形式。
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了解水循环对地表形态、气候、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描述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列举水循环的主要形式,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水循环的实例,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水循环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水循环各环节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难点:水循环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如何理解水循环对地表形态和气候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地球仪水循环示意图相关视频资料PPT演示文稿学生实验材料(如水、容器等)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地球水循环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水循环的过程。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水在地球上是如何循环的?”引导学生思考。
2. 课堂讲解使用PPT展示水循环的各环节示意图,详细讲解每个环节的特点。
结合地球仪,展示水循环在全球范围内的运动。
举例说明水循环在农业生产、城市供水等领域的应用。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水循环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如雨季和旱季的变化。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水循环的填空题和选择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5. 实验演示安排一个简易的水循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地展示水循环的环节和地理意义,可用流程图或图解的形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分析水循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循环
五年级上册的水循环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介绍了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
以下是水循环的基本内容,供参考:
水循环的过程:
1.蒸发:太阳能使水体表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升入大气中。
2.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后,会凝结成水滴,形成云团。
3.降水:云团内水滴增多到一定程度,就会落下降水,例如雨、雪、雾、
露等形式。
4.地表径流:降水后,水会流向地表的低洼处,形成河流、湖泊等水域。
5.渗透和植物吸收:降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
经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
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生态平衡:水循环维持着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平衡,保障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水资源再利用:通过水循环,水资源得以再利用,确保了水的持续供应。
•影响气候:水循环也对地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降水量的分布和多少直接关系到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学习水循环的重点内容:
•水的三态转化:学生需了解水在液态、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水循环图解:可以通过图表或实验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水循环的过程。
•生活中的应用:涉及到水循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环保、节约用水等方面。
老师在教授水循环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图表解释、小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循环的原理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