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用药种类方法途径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38
113种常见疾病用药方法!特别有用,建议你收藏!我们生活中有些常见疾病,下面给大家汇总了常见疾病用药的黄金搭配方案,希望对你有用!但是具体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绞痛[黄金搭配方案]1.鲁南欣康+倍他乐克或普萘洛尔+阿司匹林肠溶片+银杏叶片2.鲁南欣康+心痛定或恬尔心+阿司匹林肠溶片3.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肠溶片+心通口服液4.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脂+倍他乐克慢性心功能不全[黄金搭配方案]1.鲁南欣康+氢氯噻嗪+拉美亚/马来酸依那普利2.倍他乐克+鲁南欣康+氢氯噻嗪+安体舒通+地高辛病毒性心肌炎[黄金搭配方案]1.黄芪+维生素C+卡托普利2.板蓝根+肌苷+辅酶Q103.黄芪+牛磺酸+辅酶Q10心脏神经官能症[黄金搭配方案]1.百乐眠胶囊+心得安心房颤动[黄金搭配方案]1.倍他乐克+华法林钠2.地高辛+阿司匹林肠溶片3.地高辛+华法林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黄金搭配方案]1.抗菌素许多肺心病患者合并急性肺部感染,有效地控制感染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
抗菌素的应用应足量、联合用药。
危重患者要静脉给药。
10~14天为一疗程,最好做药敏实验,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进行特效性治疗。
(1)麦迪霉素:成人每次2~3片,1日3次,口服。
(2)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2片,1日2次,口服。
(3)头孢氨苄:每次0.5克,1日3次,口服。
(4)环丙沙星:每次0.5克,1日2次,口服。
(5)氨苄西林:每次4~6克,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6)头孢唑啉:肌肉注射。
每次0.5~1克,每日3次。
(7)头孢哌酮:每次2~4克,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3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8)头孢在嗪:每次2~4克,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30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2.呼吸兴奋剂肺性脑病患者可酌情用呼吸兴奋药,常用配方如10%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尼可刹米2毫升装(每支0.375克)4~6支、氨茶碱0.25~0.5克、地塞米松5~10毫克,静脉滴注,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常见的给药途径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医学界对于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种,而给药途径和流程是其中非常常见且重要的一种方式。
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哪些(1)胃肠道给药包括口服、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
口服给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法。
但某些药物因本身的理化性质而吸收较差、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或因消化酶和胃酸等而被破坏,最终导致进入体内的药量减少,疗效降低;此外,食物对药物的吸收也有影响。
舌下给药:尽管口腔黏膜可用于吸收的表面积不大,但对某些药物来说,经口腔黏膜吸收有特殊意义。
例如硝酸甘油在舌下吸收十分迅速,可迅速产生治疗效果。
直肠给药:在患儿呕吐或意识消失情况下,经常通过直肠给药。
经直肠吸收的药物,约有50%不经过肝脏,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但直肠吸收往往不规则、不完全。
(2)注射给药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等。
静脉注射:把药液直接注入静脉血流中,可迅速准确获得希望的血药浓度,因而作用迅速。
这是其他给药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但由于高浓度的药物迅速到达血浆和组织,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肌内注射:药物水溶液通过肌内注射吸收十分迅速,适用于油溶液和某些刺激性物质。
皮下注射:仅适用于对组织无刺激性的药物,否则可引起剧烈疼痛和组织坏死。
皮下注射的吸收速率通常均匀而缓慢,因而作用持久。
(3)呼吸道给药气体或挥发性药物吸入后,由肺上皮和呼吸道黏膜吸收。
由于表面积大,药物可经这一途径迅速进入血液循环。
此外,药物的溶液可以经雾化以气雾剂形式吸入。
对肺部疾病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主要缺点是药物剂量不好控制,用法较麻烦。
(4)经皮给药很少有药物能迅速穿过完整的皮肤,但药物可经皮肤吸收,一般药效与其覆盖的表面积和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
虽然表皮有脂质屏障作用,但很多溶质能自由通过真皮,因此药物通过磨损、创伤或剥脱处皮肤产生的吸收作用要快得多。
应根据疾病的种类、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给药方法。
一般而言,最经济、最常用的是口服给药法。
应遵守的给药原则是:能口服者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者不静脉注射,慎用静脉滴注法(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对急性感染宜选序贯疗法。
药物剂型的分类药物剂型:任何药物在供给临床使用前,均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为药物的剂型,简称药剂。
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根据用药途径不同,同一种药物还可加工成不同的剂型供临床使用。
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后,患者使用方便,易于接受,不仅药物用量准确,同时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有时还可减少毒副作用,也便于药物的贮存、运输和携带。
按给药途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作为一类,与临床使用密切相关。
一、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如常用的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容易受胃肠道中的酸或酶破坏的药物一般不能采用这类简单剂型。
口腔粘膜吸收的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的所有其他剂型,这些剂型,可在给药部位起局部作用或被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1、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腔内注射等多种注射途径。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
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贴片及贴膜剂等。
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
常用药物剂型的使用方法一、滴丸服用滴丸时,应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舌下含服。
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二、泡腾片1、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凉开水或温开水浸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2、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3、严禁直接服用或含服4、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时不宜服用三、舌下片1、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2、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3、不能用舌头在嘴中移动舌下片宜加速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4、含后30分钟不宜吃东西饮水四、咀嚼片1、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如胃舒平、氢氧化铝片,嚼碎后进入胃中很快的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胃内容物对胃壁溃疡的刺激;如酵母片,因其含有粘性物质较多,如不嚼碎易在胃内形成粘性团块,影响药物作用2、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3、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小时服用五、软膏剂、乳膏剂1、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2、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