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50
中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作者简介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精选练习〔一〕1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931年参加革命,参加了“左联〞,后来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他的早期诗歌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主要诗集有:?旷野??火把??欢呼集??春天??归来的歌??艾青诗选??艾青短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2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D (因为从这句开始,那个比喻性的“假设〞已经不存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常考知识点梳理(附:多种题型)名著导读常考知识点《艾青诗选》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必读名著中唯一一本诗歌选集。
虽然考试中对这部作品的考查较少,但题型种类丰富多样,不仅考查对作品内容的掌握,还考验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
今天,为大家梳理了《艾青诗选》的常见考查点,让我们带着问题与思考,一起走进经典!常见考查点1.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如:“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此节中所描述的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简述《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主旨。
2.把握诗歌的意象。
如:阅读《礁石》,说说“礁石”象征什么;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诗歌说说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3.品析诗歌的语言。
如:《礁石》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如:艾青的《太阳的话》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风陵渡》中“……听呵/那野性的叫喊/它没有一刻不想扯碎我们的渡船/和鲸吞我们的生命/而那潼关啊/潼关在黄河的彼岸/它庄严地/守卫着祖国的平安”,赏析此节的写作手法。
5.按照要求推荐这部名著。
如:班级开展“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活动,请你选择一首诗歌推荐给大家并阐述推荐理由。
6.了解与这部名著有关的常识。
如:给出相关诗句,要求判断出处,或者思考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有哪些。
7.续写、补写、仿写诗句。
如:请仿照《镜子》的画线句,以《太阳》为题,仿写四句诗。
解答这样的名著阅读题,首先必须建立在日常阅读的基础上,熟读艾青的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大致的主题。
阅读在于积累,日常阅读时同学们要在诗歌内容、主题、意象、艺术风格等方面加以梳理和把握。
答题时,要审清题意,认清题型,再根据具体的诗歌内容,组织语言,认真答题。
知识点梳理一、主要作品及特征20世纪30年代写作背景: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人论诗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
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
——中国网评艾青,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8岁时,他考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回国后因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
在狱中,艾青失去了绘画的条件,于是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深深挚爱和无尽怀念,该诗感情诚挚,诗风清新,立刻轰动诗坛。
艾青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是抗日战争期间。
1937年至1940年,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又是反抗战斗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这个时期的艾青几经辗转,“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从南部到西北部——延安”,这一段流浪,使他接触到了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现实,更使他深刻地体察到了中华民族所蕴涵着的伟大的精神和力量。
这个时期的作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人民的同情,呈现出非常凝重、深厚、大气的风格。
代表作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手推车》、《补衣妇》、《我爱这土地》、《旷野》等。
诗人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朴素、自然,不拘于外形的束缚。
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手推车》“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