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校本进度表
- 格式:xls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2. 乘除法3. 分数和小数4. 几何图形的认识5. 统计与概率三、教学进度表月份周次教学内容3月 12 加减法复习与巩固3月 34 乘除法初步认识4月 12 乘除法运算4月 34 分数和小数初步认识5月 12 几何图形的认识5月 34 统计与概率初步认识6月 12 综合复习与测试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定期进行小测验和综合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平时作业、小测验和综合测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3.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2. 乘除法3. 分数和小数4. 几何图形的认识5. 统计与概率三、教学进度表月份周次教学内容3月 12 加减法复习与巩固3月 34 乘除法初步认识4月 12 乘除法运算4月 34 分数和小数初步认识5月 12 几何图形的认识5月 34 统计与概率初步认识6月 12 综合复习与测试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定期进行小测验和综合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平时作业、小测验和综合测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标题: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依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索自然的兴趣和习惯,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1. 第一单元生命的生长(共6课时)
- 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内容,预计耗时4周。
2.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共6课时)
- 探究物质的形态变化、简单的化学反应等内容,预计耗时4周。
3. 第三单元地球与空间(共6课时)
- 讲解地球运动、天气现象以及初步的宇宙知识,预计耗时4周。
4. 第四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共6课时)
- 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科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预计耗时4周。
5. 复习总结与评价(共4课时)
- 对全学期知识点进行梳理回顾,组织期中、期末复习,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并进行评价,预计耗时2周。
总计:26周,每周2课时,共计52课时。
以上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灵活调整,以确保每位学生能够有效吸收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同时,我们将注重结合实验活动、户外考察等多种教学形式,让科学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进度表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进度表1说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课时:上下。
教材简析: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目标。
本单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
本节内容“上下”是学生学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学习的,继续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事物的好习惯,学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知识技能目标)(2)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能力培养目标)(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素质培养目标)(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目标)教学重点:学会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说教法与学法设计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
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和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实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重视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法。
创设小动物去大树爷爷家做客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让学生能直观地明确三种动物的位置关系,体验到上下的位置关系,并创设三种动物变换位置关系的情境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学计划和美实验学校褚博王会一、学生基本情况:三年级大部分学生通过校本学习,已得到很多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喜欢校本这门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同学上课都争着发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
但有少数几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对校本这门课不够重视。
一、教材分析校本是我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出黑板报、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
与学校的班队活动、户外活动紧密结合、与地图、电影、电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形成了本次校本课堂的主题《少儿国学》。
三、奋斗目标: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觉得校本课程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为了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们必须学好校本课。
四、具体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
能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从纵向、横向看透教材。
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快,注重早渗透,不断积累。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学习新课改。
3、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4、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5、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认真进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6、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内容为: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直线、线段和角,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安排正课76课时,机动4课时,另外总复习5课时。
课题课时
一、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31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
2、笔算乘法25课时
整理和复习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0课时
1、口算除法6课时
2、笔算除法21课时
整理和复习5课时
三、直线、线段和角5课时
1、直线与线段2课时
2、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
四、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0课时
1、四则混合运算6课时
2、应用题4课时
五、总复习12课时
1、总复习练习6课时
2、整体复习6课时。
教学进度表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使用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本册教材教学目标及要求(一)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二)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三)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四)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五)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