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的感悟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音乐欣赏课想到的…

引言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并对其进行鉴别评价的音乐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对提高其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有着重大意义。

欣赏钢琴作品是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是伴随着音乐理解的享受。从鉴赏中做到理解音乐,懂得钢琴作品反映的思想内容。要做到这些,应该从钢琴作品表现的基本要素和音乐知识入手,在聆听音乐时,做到与以上两个方面的结合。钢琴作品表现的基本要素包括音乐作品自身体现的节奏变化、旋律进行、和声运用、调式色彩等。它还包括作品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出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音乐变化等。音乐的相关知识包括节拍、曲式结构、作品背景、音乐家、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等。除了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外,欣赏钢琴作品也是一门听觉上的艺术。

在现代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人们的追求和心态愈来愈肤浅和浮躁,而音乐则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安抚,“从音乐中看上帝”,可见,音乐对人们思想情操的熏陶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音乐与科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有着一种不解之缘。人类自从创造了音乐和科学之后,人生就有了乐趣,也有了征服自然的新武器。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普遍性、深刻性、永恒与和谐。音乐与科学注定是不可分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与科学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日益频繁,呈现出了水乳交融、绚丽多彩的局面。

一、经典钢琴名曲名家简介

课程中,主要欣赏了20世纪一些伟大的钢琴大师的演奏,包括:辉煌与古怪并存的键盘奇才——古尔德;留名乐史的“怪杰”——古尔达;给音乐注入伟大生命的艺术大师——鲁宾斯坦;从“英雄”到“隐士”的乐界传奇——范·克莱本;学者型的“古典音乐大师”——布伦德尔;学者型的“古典音乐大师”——布伦德尔,等等。这些钢琴大师,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有的经历坎坷而最终成名,有的则天生齐才少年被宠,但是无论是齐才怪杰还是英雄隐士,他们带给人们的是无穷无尽的听觉享受和艺术熏陶。

介绍这些大师级人物之后,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再次感谢那些为人类留下宝贵财富的作曲家。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他仅仅活了35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1827年3月26日卒于维也纳。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柴科夫斯基,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

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作曲家,代表作:马厝卡舞曲、圆舞曲。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三、钢琴曲给人的听觉享受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美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之中。”培养音乐感受能力与理解力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和声、调式等音乐表现要素,能够表述在欣赏钢琴作品中音乐要素是如何被运用的;能够听辨旋律进行的走向,辨别节拍、分辨声部;感知音乐作品的结构及不同段落的对比变化等。音乐的感受能力首先是靠听音乐这一实际的感觉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以上是对钢琴曲鉴别能力中听的环节,作为业余音乐爱好者来说,要做到这种程度很不容易,然而,如果仅仅把钢琴曲当作一中享受的

话,大可不必去追求这些固定的套路、方法。艺术就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只要我们身心愉悦,得到放松,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收获。当我们浮躁不安的时候,当我们昏昏欲睡的时候,听一些曲子,可以把我们带到一个无拘无束的理想世界,在那里,可以任思想飞扬。

与社会上当前流行歌曲不一样,经典钢琴曲带给人的是心灵上的净化与抚慰。流行歌曲只是昙花一现的短暂娱乐之用,听多了只会令人更加浮躁与烦心。而当我们置身艺术家多带给我们的纯音乐的时候,我们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那是一种永恒的美,在我们脑海中不断环绕。

四、音乐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中国,大学学子历来被看作是国家的栋梁,社会改革的先锋,民族振兴的希望。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开始发生倾斜,一些大学生甚至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仅决定于个人的才能、学识、命运和人际关系,而于个人道德品质、道德修养无直接关系,所以出现了与古训“欲做好事,先做好人”相悖的“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主要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方面,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私利而见利忘义,少数学生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赌博等等。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其身,广教化,美风俗。”柏拉图曾说过:“在教育中,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语言创造出音乐形象来打动被教育者,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健康的音乐内容蕴含着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听者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

人的成长,是不断反思与内省的过程,只有多给自己安心思考,理性分析的时间,才能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中寻找自我,探求真谛。而音乐给了我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什么说给了我们空间呢,这是因为,通过音乐联想,我们可以构造很多场景,可以把自己置身不同的环境,而在此过程,思维随着音符不断跳跃驰骋。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风气下,许多大学生一心只想找到好工作,而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