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5
《我是中国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中国的历史演变3. 中国的传统文化4. 中国的法律法规5. 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地理环境。
2. 讲解中国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
3. 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4. 讲解中国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5. 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产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3. 家长参与课后学习,与学生一起了解国家发展动态,增强国家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心得体会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和家长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2.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升国旗、唱国歌等,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3.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未来发展。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我是中国人》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用于直观展示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3. 法律法规相关资料,用于讲解中国的法治观念。
4.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和了解国家的最新发展动态。
歌曲《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初步了解京剧并学习京剧唱段。
2、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教育学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能力目标:通过综合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创编能力及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波音唱法教学难点:唱准八分休止符时值教学准备:多媒体、戏服、扇子、电子琴一、开始部分(一)感受现代京剧唱腔及“做”的表现形式师:同学们,今天你们随着我侦察排长杨子荣一起穿林海跨雪原,去消灭敌人吧!大屏幕播放《智取威虎山》唱段学生跟随老师做京剧动作进入教室(二)初步了解京剧1、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个唱段属于什么剧种?曲名叫什么?生:……师: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2、你对京剧了解多少?生:……3、大屏幕出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
京剧分为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
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女)、丑(男女皆有)(多媒体出示图片文字)。
生:京剧中生行属男性角色,分为老生、小生、武生。
旦:指戏曲中女性形象,有青衣、花旦、老旦、刀马旦、武旦、彩旦等。
净:净角俗称花脸,音色宏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深厚。
大花脸、二花脸和武花脸。
丑:包括文丑和武丑,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文丑以做工为主,武丑以武打为主。
二、基本部分(一)教师着戏装范唱传统京剧《梨花颂》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传统京剧旦角表演的《梨花颂》,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
(二)学唱京剧《我是中国人》同学们,你们喜欢京剧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小段京剧《我是中国人》1、初听(转换教学课件)2、再听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聆听听完这首京剧唱段,你们有什么感受?适时进行品德教育: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我们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复听师:这首唱段适合“生、旦、净、丑”哪个角色来演唱?生:……好,我们就以生或净的唱腔来学唱《我是中国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我是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增强幼儿对祖国的热爱和归属感;2.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幼儿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3.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学习《我是中国人》这首小儿歌曲;2.了解中国的国旗、国歌和国花等国家象征;3.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2.PPT文稿;3.中国国旗、国歌的图片;4.国花的图片;5.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图片。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10分钟)1.引导幼儿回忆上一堂社会公开课的内容,激发他们对祖国的情感;2.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告诉幼儿今天要学习关于中国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引入歌曲《我是中国人》(10分钟)1.播放歌曲《我是中国人》;2.谈论歌曲内容,让幼儿理解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和归属感。
第三步:介绍国旗、国歌和国花(15分钟)1.展示中国国旗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国旗的含义和象征;2.播放国歌的音频,让幼儿感受国歌的庄严和激励作用;3.展示国花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国花的名称和象征意义。
第四步:讲解中华传统文化(25分钟)1.通过PPT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图片,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服饰、食品、建筑等;2.讲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第五步:小结与反思(10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幼儿对中国的认知;2.跟幼儿一起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和感受;3.搜集幼儿的作品和表现,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六、延伸活动1.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学唱《我是中国人》这首歌曲;2.组织幼儿参观中国国旗、国歌和国花的展览。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图片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学习了关于中国的知识。
但发现部分幼儿对国歌和国花的认知有些困难,可以考虑增加相关的游戏和互动环节,提升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我是中国人》,主要教学内容来源于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国家”。
内容包括:了解中国的地图、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名人;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国家的认识,增强国家意识。
2. 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国家的象征意义,如国旗、国徽等。
2.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地图、国旗、国徽等图片,视频播放设备,PPT。
2. 学具:幼儿绘画用具,如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中国的名字,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国旗、国徽等图片,讲解其象征意义,让幼儿理解国家的象征意义。
3. 文化认知:教师讲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让幼儿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4.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名人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5. 实践环节:让幼儿绘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我是中国人1. 中国地图2. 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3. 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4. 中国历史和文化名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中国的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
2. 作业答案: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代表祖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代表国家的权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国家象征意义、传统节日和文化,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要有所关注,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七年级音乐《我是中国人》教案时间: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根据京剧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的音调缀成的戏歌。
全曲唱词简短、朗朗上口,曲调的运腔十分口语化,它热情地颂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
曲中每一句中均运用了前半拍的八分休止符,使得曲调刚健有力,特别在最后一句的“人”字上通过了一字多音的长运腔把音调推向全曲的最高音“5”形成高潮,继而又以下行五度结束在“1”音上,它以自豪的语气和心情唱出了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教学目标:1、学唱《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从京剧音乐为素材的京韵。
2、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加强对京剧的欣赏与认识。
重点与难点:1、通过学唱《我是中国人》,体验歌曲的京韵。
2、学习歌曲中装饰音、闪板及拖腔的演唱方法,表现戏歌的韵味。
课前准备:有关音响资料,电子琴。
板块展开教学的问题串设计学生活动串设计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一、导入二、新授过1、教师:同学们,今天请同学和我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你对这类型的音乐熟悉吗?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播放音乐)2、教师总结:京剧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
而京剧的起源呀,要追溯到200多年前,当时为了给清代乾隆皇帝祝寿,特邀江南的徽班进京表演。
后来,她又融入了其他地方戏曲的精髓,渐渐地发展成我们的国粹艺术——京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以京剧中西皮流水的唱腔为素材创作的戏歌《我是中国人》。
1、这首歌曲和我们过去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曲调京剧中典型的西皮流水的音调缀成的戏歌。
(京剧)(节拍、风格、韵味)程三、欣赏全曲歌词简短。
朗朗上口,去掉的韵腔十分口语化。
1、同学们发现这首歌曲是什么节拍?教师总结:我们通常接触的都是2/4、3/4、4/4的形式,1/4这种节拍在歌曲中非常少见,但在京剧中却应用很广泛,每一小节只有一拍无若拍,在京剧中称“板”,若拍称为“眼”,这种节拍在京剧中称为“有板无眼”,每一拍都是强拍,听上去铿锵有力。
中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教案一、主题活动名称:中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二、主题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幼儿能够简单地说出自己的国籍,并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美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主题活动内容:1. 教学活动一:认识中国地图2. 教学活动二:学习中文3. 教学活动三:了解中国传统节日4. 教学活动四:探索中国的美食5. 教学活动五:我是中国人,我很自豪四、主题活动过程:1. 教学活动一:认识中国地图1.1 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1.2 教师讲解中国地图上的重要地理位置,如黄河、长江等。
2. 教学活动二:学习中文2.1 教师教幼儿学习中文,包括简单的人口普查数据,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2.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中文互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活动三:了解中国传统节日3.1 教师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等。
3.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节日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
4. 教学活动四:探索中国的美食4.1 教师介绍中国的特色美食,如烤鸭、火锅等。
4.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美食品尝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中国美食的魅力。
5. 教学活动五:我是中国人,我很自豪5.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如中国的科技发展、文化底蕴等。
5.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唱、舞蹈等表演活动,展示中国人的风采。
五、主题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中国的认知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美食品尝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六、主题活动资源:1. 中国地图、中文教材、节日相关资料等。
2. 美食样品、手工制作材料等。
七、主题活动时间安排:1. 教学活动一:认识中国地图(2课时)2. 教学活动二:学习中文(2课时)3. 教学活动三:了解中国传统节日(2课时)4. 教学活动四:探索中国的美食(2课时)5. 教学活动五:我是中国人,我很自豪(2课时)八、教学活动设计:1. 采用直观演示、讲解、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我是中国人》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是中国人》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激昂,歌词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在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把握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我是中国人》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更加自信。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把握。
2.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4.激励法: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五线谱、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乐谱架:用于展示五线谱。
4.录音机:用于录制学生的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的地图、国旗等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然后介绍歌曲《我是中国人》,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老师演唱歌曲《我是中国人》,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随后展示五线谱,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老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节奏和音准问题。
对于较难的部分,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帮助。
4.巩固(5分钟)老师挑选几名同学上台演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歌曲表达了爱国情怀?学生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现场演唱。
我是中国人-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音乐下册的第二单元,主题为“重温中国文化”,本节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国民间音乐中,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音乐艺术素养。
1.2 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传统民间音乐《我是中国人》;2.能够朗读《我是中国人》歌词;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丽和博大精深;4.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5.培养学生的朗读和唱歌能力;6.能够正确使用“民族乐器”的名词。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2.1 教学内容1.《我是中国人》的音乐欣赏;2.《我是中国人》歌词的朗读;3.民族乐器的介绍。
2.2 活动设计活动一:歌曲欣赏首先播放《我是中国人》的音乐,让学生通过感性接受来了解这首歌曲。
活动二:歌词朗读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朗读《我是中国人》歌词,让学生多次朗读,提高朗读质量。
活动三:民族乐器介绍通过PPT或者实物的展示,讲解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历史和构造,让学生逐渐了解和认识这些民族乐器。
活动四:歌曲演唱学生分组演唱《我是中国人》,让学生在演唱中深刻体会到民间音乐的魅力。
活动五:讨论交流在让学生分享刚才的学习和体会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交流对中国民俗音乐的见解。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歌曲、乐器和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的表现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表时间教学环节活动设计10分钟歌曲欣赏活动一:播放《我是中国人》的音乐,学生感性接受。
5分钟歌词朗读活动二: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朗读《我是中国人》歌词。
15分钟民族乐器介绍活动三:通过PPT或实物的展示,讲解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历史和构造。
20分钟歌曲演唱活动四:学生分组演唱《我是中国人》。
10分钟讨论交流活动五:在让学生分享刚才的学习和体会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0分钟练习和复习复习歌曲和乐器的知识点,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总结。
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1. 简单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戏歌《我是中国人》。
3.表演戏歌《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
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学重难点
弱起、波音、装饰音、拖腔的唱法,初步掌握京腔歌曲
的演唱。
教学方法
欣赏法、对比法、讲解法、听唱法、教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问好,以京剧小知识——四大行当导入
〔行当〕
生:男性正面形象。中老年男性称“老生”,又可分为
“文生”与“武生”;年轻男性称 “小生”;小孩子称“娃
娃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其中,端庄娴静的形象,唱功为主
的称“青衣”;活泼、泼辣的形象,以念、做为主、以唱为
辅的称“花旦”;以武技擅长的称“武旦”;老年女性称“老
旦”。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也有“文”、“武”
之分;能言善语、幽默诙谐的中老年妇女称“丑旦”。
〔脸谱〕
红脸:表示忠勇正直,如关羽。
白脸:表示奸诈狠毒,如曹操。
黑脸:表示刚正不阿,如包拯。
蓝脸和绿脸:中性,表示草莽英雄。
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二、寓教于乐
1.“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品格。
京歌《我是中国人》表现了当代中国人自尊、自豪的形象。
2.初听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引导学生从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热情豪迈的,它赞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
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3.再次聆听感受歌曲节奏
提问:这首戏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一说
3.聆听范唱。
师:这首戏歌吸取了京剧西皮流水的特点,只有强拍没
有弱拍。在戏曲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这首戏歌就是
有板无眼。让我们来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全体学生跟随
着范唱用手指点着“板”。
4.分句跟唱。
(1)点着“板”跟唱曲调。
(2)点着“板”跟唱歌词,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
的拖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5.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
6.以自豪的情感跟着伴奏带唱好京歌《我是中国人》。
7。最后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用教唱歌
谱的方法解决难点,学会后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8.这个“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戏曲的一大
特点。请大家在老师唱歌谱的同时,边唱边数拍。学生可跟
琴视唱前9小节歌谱,再唱后14小节,最后23小节连起来
唱,让学生找出换气的地方。
三、创造表现
1.介绍京剧人物“行当”:生、旦、净、丑及其脸谱(见
教材分析后的小知识)。
2.准备一部分脸谱的图案供学生自制时作参考。
3.学生在课前也可收集一部分京剧的各种行当的脸谱
图。
4.学生分组自制京剧脸谱。
5.展示会。
学生各自戴上自制的脸谱在锣鼓(经)点的伴奏下表演
动作。
6.把课上学会的京剧选段或京歌回家唱给爸爸妈妈或
周围邻居听。
四、完美结课
教后记:学生对京剧的了解渐渐加深,本节课不仅进一步了
解了京剧里的行当,而且对京剧艺术更感兴趣了。又通过表
演,从中体会京剧艺术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教学目的基本
达到了。
教学反思:
这首戏歌的拍号是1/4拍,每一拍是强拍,所以在识谱
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演唱,对于装饰音、休止
符等地方单独进行练习,以便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体会与
其他歌曲的不同。特别是“人”这个字一共就有23拍,我
范唱后,让学生轻声跟唱体会拖腔的演唱方法,进行多次练
习。 当学生跟唱成功后,特有一种成就感,所以本课采用
了逐句唱谱逐句跟词逐句纠正的方式学习歌曲,效果非常的
好。在学生们认真专注的眼神中,在学生们举手投足的一招
一式中,在咿咿呀呀的唱腔模仿中,我看到了学生的那份认
真,那份快乐,那份自豪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