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配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持续时间4.5~7.5小时,患者出血量达80~580ml,手术结束后住院时长10~28天。
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效果良好,对膀胱功能效果满意。
结论针对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患者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少,恢复速度快、对患者创伤程度低、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
手术过程中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并娴熟配合手术,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在临床上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膀胱癌治疗最佳办法是手术,传统手术出血量高,对患者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高[1]。
而针对膀胱癌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出血量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新膀胱充盈,膀胱功能良好,完全符合恶性肿瘤根治准则。
为此,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膀胱功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56~75岁,平均(65.9±2.4)岁。
1.2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
借助腹腔镜下采用五点穿刺法进行全膀胱切除,以患者下腹正中线上进行切口,长约4~5cm。
输尿管左右端以及回肠末段放置在切口外部,回肠段40cm离断,以纵形剖开之后采取“M”形状进行折叠成新膀胱。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对5例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做好术前及术中护理。
结果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具有解剖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
结论积极地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配合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愈来愈多的腔镜手术代替开放手术,而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愈合快等优势,也越来越被更多的手术患者接受。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的开展,也证明了微创手术的进步。
我院自2012年至今开展了5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术中强调医护之间默契配合,护士应充分了解膀胱的解剖结构,熟悉手术步骤,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证,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例,男性4例,女性1例。
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2.3岁。
其中3例为复发性膀胱癌,术后病检均为高分化肌层侵润性尿路上皮癌,未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
1.2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平卧位,臀部稍垫高,头部降低15度。
采用五点穿剌法建立气腹进行腹腔内操作。
首先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再游离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以下输尿管,游离输精管、精囊及前列腺后壁;游离膀胱前壁,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离断尿道;然后分离膀胱侧韧带及前列腺侧韧带,切除膀胱前列腺;在下腹正中作5~6cm切口,取出标本,再将回肠拉至切口外,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Bricker术)。
1.3结果本组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10~430min,平均387min。
术后肠功能恢复2~5d,术后3d可下床活动,术后均恢复顺利,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1~3月患者回肠膀胱造口無并发症发生,能自我护理,恢复正常生活。
2巡回护士配合2.1术前准备2.1.1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1d,巡回护士加强对患者访视,并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生化指标检查结果,从而对患者手术风险等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等。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配合体会束玲;敖平【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对8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时间280~450 min;出血量90~600 ml;术后住院时间10~25 d。
术后新膀胱充盈良好,控尿满意。
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相对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术中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和精确、娴熟的手术配合有效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562-564)【关键词】膀胱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护理;手术配合【作者】束玲;敖平【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1.手术室;泌尿外科,安徽芜湖 2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1]。
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已在国内外大型医疗中心广泛开展。
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开展了8例该类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1~72岁;其中7例为移行细胞癌,1例为鳞状细胞癌。
3例患者有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史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史。
8例患者术前均行膀胱尿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CT或MRI检查,未发现远处或盆腔淋巴结转移,IVP提示上尿路形态及功能正常。
1.2 手术方法患者取头低脚高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手术。
①采用4孔或5孔法建立腹腔镜通道。
腹腔镜膀胱全切除手术的配合适应症:1.膀胱基底部或颈部浸润性恶性肿瘤或膀胱广泛乳头状肿瘤,用其他方法不能治疗者。
2.反复发作的多发性乳头状癌。
3.膀胱原位癌,膀胱活组织检查肿瘤细胞为ⅱ~ⅲ级者。
4.结核性挛缩膀胱伴有膀胱颈部或尿道狭窄者。
5.先天性膀胱外翻,经修补手术失败者。
6.复杂的膀胱阴道瘘,反复修补无效者。
7.顽固性间质性膀胱炎。
麻醉方式:全麻手术体位:女性:截石位男性:平卧位,臀下垫软垫、头低脚高15°手术切口:1 气腹制备和放置套管首先在脐下腹正中纵行切一长约3cm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腹直肌前鞘,钝性别离腹直肌,提拉并剪开腹直肌后鞘及腹膜,手指探查周围肠管无粘连,置入10mm套管,7#丝线间断缝合腹壁,恢复腹腔气密性。
连接气腹机,充CO2至压力14mmHg。
放入30度腹腔镜,在腹腔镜监视下分别于左右腹直肌旁脐下两指及左右髂前上棘水平靠中线两指处穿刺置入10mm、5mm、10mm、5mm穿刺器消毒范围:脐周围上到乳头连线两侧至腋中线下方至生殖器物品准备:物品准备:甲包、泌尿科腔镜器械〔旧〕、S拉钩、开腹器、深部器械、输尿管专用器械、黄钛夹钳、保温杯、中三小十、大单、手术衣一次性物品准备:电刀、吸引器、吸引器头、23#刀片、电刀套*2、超声刀、妇科套针、1#4#7#线、10ml注射器、20ml注射器、结福0#、2/0、3/0、5/0、26号引流管、引流袋、大凡士林纱布、伤口贴。
〔硅胶尿管、加长单J〕自带;菌头尿管、冲洗球备用术前评估:1在进行手术前应该检查身体重要器官的情况2训练患者如何胸式呼吸和深呼吸有效咳痰3肠道准备以及术后的新膀胱排尿的介绍和锻炼手术配合步骤:1 双侧盆腔淋巴清扫,游离双侧输尿管识别腹内解剖结构,寻获双侧输精管,并以此为标记向远端游离发现双侧精囊,紧贴精囊后壁小心游离,将游离的输精管用钛夹钳闭后切断,显露并小心切开筋膜,显露直肠前间隙,于直肠前间隙内向深局部离至前列腺尖部。
腹腔镜手术的配合与护理关键词腹腔镜胆囊手术手术配合护理器械管理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在腔镜直视下,对人体腹腔内的病变脏器进行微创治疗。
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1]等特点,现已为越来越多的外科及妇科医生所接受和掌握,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微创外科学,为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腹腔镜技术改变了以往剖腹手术的许多传统观念,同时对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需要手术室护士了解腹腔镜的技术操作及相关设备和器械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过程中的护理方法,配合术者的操作要点,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
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行腹腔鏡患者,疗效满意,患者术后恢复好。
现将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8~84岁,平均41岁,平均住院天数5天。
其中腹腔镜胆囊手术10例,阑尾切除12例,卵巢囊肿切除16例,子宫肌瘤剔除17例,子宫全切20例,输卵管妊娠6例,不孕症检查8例,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10例,住院4~10天,平均住院5天,切口愈合良好,住院期间无院内感染发生。
护理心理护理:由于腹腔镜手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患者缺乏了解。
所以术前1天评估患者的心理恐惧程度以及根据患者的文化素质、年龄、职业及病情主动与患者交流,介绍腹腔镜的手术优点,同时请术后恢复好的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术后感受及体会,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较好的了解,解除其心理顾虑。
另外,还应向患者介绍术前注意事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介绍麻醉方式及手术器械的先进性、安全性,使其能较好地配合手术。
总而言之,术前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能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及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术前准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配合医生做好患者术前各项辅助检查,严格术前禁食,做好皮肤准备,术前排空膀胱以扩大手术野。
16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
方法针对进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16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有效护理配合,术前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结合临床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此组患者手术治疗及有效的护理配合,结果显效率为87.5%,有效率为12.5%,无效率为0%。
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下进行全膀胱切除术,进行密切的护理配合,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满意度大大上升。
【关键词】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护理配合腹腔镜手术现已是20世纪末在外科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被称为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多种常见疾病治疗的手术中,几乎所有的传统手术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并已取代部分传统手术成为某些外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对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以及术中及术后有效的护理为患者康复取得较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现将笔者对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16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在67.2岁。
2护理配合2.1术前护理2.1.2心理护理新入院的患者得知所得的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时,均会对手术产生恐惧的心理[2]。
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知识缺乏,担心手术的效果与成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入院宣教工作,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2.1.2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做各项检查,已明确诊断,并了解病情。
如血液化验、肾功检查、胸片、心电图、b超、x线等检查。
护理人员做好术区的备皮、备血、抗生素的皮试、清洁灌肠等术前准备工作。
有高血压的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血糖高的患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免手术中引起并发症。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作为泌尿科常见的肿瘤,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常规手段,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并发症较多。
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创伤较小,出血较少,新膀胱功能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符合肿瘤根治原则等优点[1]。
我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开展了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7例。
手术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55~72岁,平均61.55岁。
其中膀胱鳞状细胞癌伴左肾输尿管扩张积水5例,多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2例,、右肾萎缩无功能2例。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
采用五点穿刺法,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下腹正中线上作4~5cm切口,取出标本。
将左右输尿管下段及回肠末段拉至切口外,离断40cm回肠段,纵形剖开后“m”形折叠形成新膀胱。
输尿管插入新膀胱内1cm作吻合。
新膀胱回纳腹腔,缝合腹壁切口,腹腔镜下做新膀胱及尿道吻合。
1.3 结果手术时间4.5~7.2h,平均6.3h。
失血量180~550ml,2例输血400ml。
7例肠蠕动恢复均为3天,4~5天恢复饮食,1周内拔除引流管,第3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第4周拔除导尿管。
1例术后2周因粘液堵塞导管发生尿漏,引流1周后治愈。
术后1~3个月随访,病人排尿均能自控,新膀胱容量180~350ml,未见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或返流。
2 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心理护理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新开展的手术,病人对手术方法、手术疗效缺乏了解,因此顾虑较多。
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深入病房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简要过程及优点,以取得理解与配合。
2.1.2 物品准备常规开腹器械一套(阑尾器械),肠加一套,摄像成像系统1套,包括30度广角的硬镜、摄像头、摄像机、监视仪、冷光源系统,另备腹腔镜肾切除盘器械一套,腹腔镜持针器、双极,微乔线2—0 、3—0 、4—0数根,超声刀,18号硅胶引流管,乳胶引流管一根(用于套肠钳,保护肠管),无菌桌两个(一大一小)。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摘要】目的观察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效果。
方法筛选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回顾分析手术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围术期无死亡者,3个月内有23.08%的患者发生并发症,1年内发生率为26.92%,1年内复发率为7.69%。
结论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使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能够去除病灶,复发率低,治疗效果佳,同时创伤小、安全性高,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浸润性膀胱癌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膀胱癌属于严重且复发率高的恶性肿瘤,随着癌细胞的生长,会对膀胱肌层造成侵犯,也就形成了浸润性膀胱癌,此时癌细胞仅限于膀胱,未向其它器官转移,是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期。
但是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本次回顾了我院26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资料,以此来分析手术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5例,剩余21例为男性患者,年龄范围49-74岁,平均(60.3±2.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病理活检,确诊为膀胱癌,肿瘤大小2.3-7.6cm,平均(4.5±1.3)cm;其中11例单发,15例多发。
1.2 方法1.2.1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具体操作如下:1.2.1.1 麻醉和穿刺。
患者平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改头低足高位。
穿刺采用5孔法:孔1于脐下1cm,将气腹针刺入,并建立CO2气腹,维持压力在12-15mmHg,置入腹腔镜,孔2、孔3分别在双侧腹直肌外缘脐下两横指位置,孔4、孔5分别在双侧髂前上棘内上两横指位置[1]。
腹腔镜膀胱全切除手术的配合
适应症:1.膀胱基底部或颈部浸润性恶性肿瘤或膀胱广泛乳头状肿瘤,
用其他方法不能治疗者。
2.反复发作的多发性乳头状癌。
3.膀胱原位癌,膀胱活组织检查肿瘤细胞为ⅱ~ⅲ级者。
4.结核性挛缩膀胱伴有膀胱颈部或尿道狭窄者。
5.先天性膀胱外翻,经修补手术失败者。
6.复杂的膀胱阴道瘘,反复修补无效者。
7.顽固性间质性膀胱炎。
麻醉方式:全麻
手术体位:女性:截石位
男性:平卧位,臀下垫软垫、头低脚高15°
手术切口:1 气腹制备和放置套管
首先在脐下腹正中纵行切一长约3cm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提拉并剪开腹直肌后鞘及腹膜,手指探查周围肠管无粘连,置入10mm套管,7#丝线间断缝合腹壁,恢复腹腔气密性。
连接气腹机,充CO2至压力14mmHg。
放入30度腹腔镜,在腹腔镜监视下分别于左右腹直肌旁脐下两指
及左右髂前上棘水平靠中线两指处穿刺置入
10mm、5mm、10mm、5mm穿刺器
消毒范围:脐周围上到乳头连线两侧至腋中线下方至生殖器
物品准备:物品准备:甲包、泌尿科腔镜器械(旧)、S拉钩、
开腹器、深部器械、输尿管专用器械、黄钛夹钳、保温杯、中三小十、大单、手术衣
一次性物品准备:电刀、吸引器、吸引器头、23#刀片
、电刀套*2、超声刀、妇科套针、1#4#7#线、10ml注射器、20ml注射器、结福0#、2/0、3/0、5/0、26号引流管、引流袋、大凡士林纱布、伤口贴。
(硅胶尿管、加长单J)自带;菌头尿管、冲洗球备用术前评估:1在进行手术前应该检查身体重要器官的情况
2训练患者如何胸式呼吸和深呼吸有效咳痰
3肠道准备以及术后的新膀胱排尿的介绍和锻炼
手术配合步骤:1 双侧盆腔淋巴清扫,游离双侧输尿管
辨认腹内解剖结构,寻获双侧输精管,并以此为标记向远端游
离发现双侧精囊,紧贴精囊后壁小心游离,将游离的输精管用
钛夹钳闭后切断,显露并小心切开筋膜,显露直肠前间隙,于
直肠前间隙内向深部分离至前列腺尖部。
2结扎背深静脉丛
以右髂血管为标志打开后腹膜,寻获右侧输尿管,循输尿管向
远端游离至膀胱前壁分离,显露盆筋膜及耻骨前列腺韧带,分
离耻骨前列腺韧带,紧贴盆壁部分切断,2/0可吸收线“8”字缝
扎并离断阴茎背深静脉丛,从而充分显露前列腺尖部前表面。
用2-0可吸收缝合背身静脉丛,注意弯针的凸面向上,进针方向与耻骨联合平行。
3离断尿道
超声刀切断已结扎的背深静脉丛,分至前列腺尖部,剪开尿道前壁,拉出尿管,近端钛夹钳夹闭后切断尿管,将尿管拉入盆腔内,显露前列腺后方。
再游离膀胱两侧韧带,紧贴膀胱外壁离断双侧输尿管,近端及远端钛夹钳夹闭。
充分游离前列腺尖部周围组织,超声刀及钛夹处理双侧前列腺侧韧带。
从而将膀胱。
前列腺及双侧精囊组织完整切除。
3 尿道分流皮肤乳头术
于腹正中作5cm左右切口,取出标本。
取右侧皮肤“S”型切口(髂嵴与脐连线中点稍外侧),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并与腹外斜肌腱膜上做一切口,去除部分腹外斜肌腱膜及肌层。
充分向上游离左侧输尿管,经过骶骨前腹膜后间隙引至右侧,与右侧输尿管一起经预置皮肤乳头处切口引出体表,置入加长单J 管引流尿液,连接尿袋,将两侧输尿管相对缘纵行剪开约3cm,5/0可吸收线将内外侧相对应双输尿管边缘间断缝合,使双侧输尿管共同开口于重建的输尿管末端,将重建的输尿管末端基部浆肌层与腹外斜肌腱膜缝合防止回缩,将两侧皮瓣分别与输尿管共同开口间断缝合围成隆起的乳头状,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瓣边缘及乳头两侧皮肤切口。
再次固定双侧单J管。
配合要点:1 摆体位时一定要固定好病人。
注意所有线路及皮肤损伤。
注意保护好眼睛。
2 手术开台前准备好热水擦拭镜头,防止镜头模糊起雾。
3 术中使用的超声刀台上护士要提前安装好。
4 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给病人保暖,CO2气腹时间过长会造成病
人体温下降在造气腹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心率、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情况。
5注意污染手术处理,体位,物品放置位置,化疗药的配置意外情况应对
护理要点:1术中所用吸收线较小注意保存以免丢失,提前准备好所需物品,防止术式有所改变。
2术中会遇到背伸静脉丛出血,腹壁下动脉,要提前准备好热蒸馏水保持镜子的清晰度,准备缝线,或结扎线。
配合者注意集中,台下注意调试气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