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1-3节
- 格式:ppt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本问题与练习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0.44 m,x B=0.36 m第2节:时间和位移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
(2)需要时间为16154.010 4.2 9.510⨯=⨯年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前2 s平均速度v2=8 m/s前3 s平均速度v3=7 m/s前4 s平均速度v4=6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3.(1)24.9 m/s,(2)36.6 m/s,(3)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
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0.02 s,Δt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xt∆∆=0.35 m/s 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
高中物理教学目录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第2节时间和位移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第6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第2节弹力第3节摩擦力第4节力的合成第5节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第4节力学单位制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第7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第五章曲线运动第1节曲线运动第2节平抛运动第3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第4节圆周运动第5节向心加速度第6节向心力第7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1节行星的运动第2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第5节宇宙航行第6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节追寻守恒量——能量第2节功第3节功率第4节重力势能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第6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律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第9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0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第一章静电场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第2节库仑定律第3节电场强度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第5节电势差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第1节电源和电流第2节电动势第3节欧姆定律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5节焦耳定律第6节导体的电阻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8节多用电表的原理第9节实验:练习使用多用表第10节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第11节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第2节磁感应强度第3节几种常见的磁场第4节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第5节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第6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第2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第3节楞次定律第4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第5节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第6节互感和自感第7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第1节交变电流第2节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第3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第4节变压器第5节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第2节传感器的应用第3节实验:传感器的应用附录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第4节温度和温标第5节内能第八章气体第1节气体的等温变化第2节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第3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第4节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第2节液体第3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第4节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第1节功和内能第2节热和内能第3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第5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第6节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1节简谐运动第2节简谐运动的描述第3节简谐运动的恢复力和能量第4节单摆第5节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第1节波的形成和传播第2节波的图像第3节波长、频率和波速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第5节多普勒效应第6节惠根斯原理第十三章光第1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节全反射第3节光的干涉第4节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第5节光的衍射第6节光的偏振第7节光的颜色色散第8节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第1节电磁波的发现第2节电磁振荡第3节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第4节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第1节相对论的诞生第2节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第3节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第4节广义相对论简介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第2节动量和动量定理第3节动量守恒定律第4节碰撞第5节反冲运动火箭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1节能量量子化第2节光的粒子性第3节粒子的波动性第4节概率波第5节不确定性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1节电子的发现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第3节氢原子光谱第4节波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第2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第3节探测射线的方法第4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第6节核裂变第7节核聚变第8节粒子和宇宙。
人教版--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答案仅供参考人教版高中物理Ⅰ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0.44 m,x B=0.36 m第2节:时间和位移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1)1光年=365×24×3600×3.0×108m=9.5×1015 m。
(2)需要时间为16154.010 4.29.510⨯=⨯年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前2 s平均速度v2=8 m/s前3 s平均速度v3=7 m/s前4 s平均速度v4=6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3.(1)24.9 m/s,(2)36.6 m/s,(3)0 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
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汇编答案包括:目录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Ⅰ课后习题答案 (1)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Ⅱ课后习题答案 (12)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答案 (28)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答案 (48)高中物理选修3-3课后习题答案 (58)高中物理选修3-4课本习题答案 (68)高中物理选修3-5课本习题答案 (81)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Ⅰ课后习题答案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0.44 m,x B=0.36 m第2节:时间和位移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第31.(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 。
(2)需要时间为16154.010 4.29.510⨯=⨯年 2.(1)前1 s 平均速度v 1=9 m/s前2 s 平均速度v 2=8 m/s 前3 s 平均速度v 3=7 m/s 前4 s 平均速度v 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5=5 m/sv 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 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第3节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1.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2.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个过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快慢,其大小为v -=Δx Δt。
3.瞬时速度是物体经过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能准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4.速度—时间图像描述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图像与t 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一、速度 平均速度1.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v =Δx Δt =x 2-x 1t 2-t 1。
(3)单位: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cm/s 。
(4)方向: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5)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慢(即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平均速度(1)变速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的运动。
(2)平均速度①定义: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公式:v -=Δx Δt。
③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1.打点计时器(1)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和时间的仪器。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①工作电压:220 V交流电源;②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
(3)打点周期打点计时器一般接我国市用交流电,交流电频率为50 Hz,计时器每隔0.02_s打一次点。
2.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目的①练习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②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2)实验步骤①如图131所示,将木板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安装在倾斜的木板上,把小车与纸带装好,接好电源。
图131②接通电源,将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纸带上就会打出一系列点迹。
高中物理教材目录(人教版)目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物理教材目录(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第二节时间位移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第二节研究摩擦力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换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本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第三节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六节超重和失重第七节力学单位本章复习与测试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第01节什么是抛体运动第02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03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第04节平抛物体的运动第05节斜抛物体的运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圆周运动第01节匀速圆周运动第02节向心力第03节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01节万有引力定律第0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第03节飞向太空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01节功第02节动能势能第03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第0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第05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06节能量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第07节功率第08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第01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第02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第03节量子化现象第04节物理学—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1第一章电场第01节认识电场第02节探究静电力第03节电场强度第04节电势和电势差第05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第06节示波器的奥秘第07节了解电容器第08节静电与新技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电路第01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第02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第03节研究闭合电路第04节认识多用电表第05节电功率第06节走进门电路第07节了解集成电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磁场第01节我们周围的磁现象第02节认识磁场第03节探究安培力第04节安培力的应用第05节研究洛伦兹力第06节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本章复习与测试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01节电磁感应现象第02节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03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第04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第05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一)第06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二)第07节自感现象及其应用第08节涡流现象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交变电流第三章第01节认识变交电流第四章第02节交变电流的描述第五章第03节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第六章第04节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七章第05节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八章第06节变压器第九章第07节远距离输电第十章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传感器第01节认识传感器第02节探究传感器的原理第03节传感器的应用第04节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第05节用传感器测磁感应强度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0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第02节测量分子的大小第03节分子的热运动第04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05节物体的内能第06节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三章第01节晶体的宏观特征第四章第02节晶体的微观结构第五章第03节固体新材料第六章第04节液体的性质液晶第七章第05节液体的表面张力第八章第06节气体状态量第九章第07节气体实验定律(Ⅰ)第十章第08节气体实验定律(Ⅱ)第十一章第09节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第十二章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十三章热力学基础第十四章第01节内能功热量第十五章第02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十六章第03节能量守恒定律第十七章第0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十八章第0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九章第06节研究性学能源的开发利用第二十章本章复习与测试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01节初识简谐运动第02节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第03节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第04节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第05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06节受迫振动共振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机械波第01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第02节机械波的图象第03节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第04节波的干涉与衍射第05节多普勒效应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四章第01节电磁振荡第02节电磁场与电磁波第03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第04节电磁波谱第05节电磁波的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光第01节光的折射定律第02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第03节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第04节光的干涉第05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第06节光的衍射和偏振第07节激光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相对论第01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第02节时空相对性第03节质能方程与相对论速度合成第04节广义相对论第05节宇宙学简介本章复习与检测。
目录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第3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5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框架)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第6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 相互作用(知识框架)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第2节 弹力 ........................................................................................................................................................................第3节 摩擦力 ....................................................................................................................................................................第4节 力的合成 ................................................................................................................................................................第5节 力的分解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 物体和质点 (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物理意义: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人教版高中物理Ⅰ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0.44 m,x B=0.36 m第2节:时间和位移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1)1光年=365×24×3600××108 m=×1015 m。
(2)需要时间为16154.010 4.2 9.510⨯=⨯年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前2 s平均速度v2=8 m/s前3 s平均速度v3=7 m/s前4 s平均速度v4=6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3.(1)24.9 m/s,(2)36.6 m/s,(3)0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
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 s,Δt 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xt∆∆=0.35 m/s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
精品文档高中物理教材目录(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第二节时间位移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第二节研究摩擦力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换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本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第三节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六节超重和失重第七节力学单位本章复习与测试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第01节什么是抛体运动第02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03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第04节平抛物体的运动第05节斜抛物体的运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圆周运动第01节匀速圆周运动第02节向心力第03节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01节万有引力定律第0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第03节飞向太空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01节功第02节动能势能第03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第0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第05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06节能量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第07节功率第08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第01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第02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第03节量子化现象第04节物理学—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一章电场第01节认识电场第02节探究静电力第03节电场强度第04节电势和电势差第05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第06节示波器的奥秘第07节了解电容器第08节静电与新技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电路第01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第02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第03节研究闭合电路第04节认识多用电表第05节电功率第06节走进门电路第07节了解集成电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磁场第01节我们周围的磁现象第02节认识磁场第03节探究安培力第04节安培力的应用第05节研究洛伦兹力第06节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一章电磁感应第01节电磁感应现象第02节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03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第04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第05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一)第06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二)第07节自感现象及其应用第08节涡流现象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交变电流第01节认识变交电流第02节交变电流的描述第03节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第04节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05节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06节变压器第07节远距离输电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传感器第01节认识传感器第02节探究传感器的原理第03节传感器的应用第04节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第05节用传感器测磁感应强度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0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第02节测量分子的大小第03节分子的热运动第04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05节物体的内能第06节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01节晶体的宏观特征第02节晶体的微观结构第03节固体新材料第04节液体的性质液晶第05节液体的表面张力第06节气体状态量第07节气体实验定律(Ⅰ)第08节气体实验定律(Ⅱ)第09节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01节内能功热量第02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03节能量守恒定律第0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第0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06节研究性学能源的开发利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一章机械振动第01节初识简谐运动第02节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第03节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第04节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第05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06节受迫振动共振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机械波第01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第02节机械波的图象第03节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第04节波的干涉与衍射第05节多普勒效应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01节电磁振荡第02节电磁场与电磁波第03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第04节电磁波谱第05节电磁波的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光第01节光的折射定律第02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第03节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第04节光的干涉第05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第06节光的衍射和偏振第07节激光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相对论第01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第02节时空相对性第03节质能方程与相对论速度合成第04节广义相对论第05节宇宙学简介本章复习与检测。
第3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形成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的运动方向2.能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速度和速率3.理解位移-时间图像,能从x-t图像中分析速度及其变化1.物理观念:知道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速率的意义,定义式的含义,领会其矢量性;理解速度-时间图像,能通过v-t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体会由极限思想求瞬时速度的方法3.科学探究: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探究物体运动的变化规律1.蜗牛要横向爬过一本教科书,至少得用2 min的时间。
乌龟爬行1 m需要50 s,猎豹平均每秒可跑32 m。
如何比较哪种动物运动得快呢?有几种比较方法?提示:有两种比较的方法。
一种是同样的位移,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另一种是相同的时间,比较发生的位移大小,位移大的,运动得快。
如要发生1 m的位移,蜗牛所用时间最长,猎豹所用时间最短;如在1 s的时间内,蜗牛的位移最小,猎豹的位移最大,所以猎豹运动得最快。
2.在某段高速路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提示:甲告示牌是指从牌所在位置到上述标识位置地点还需通过的路径长度,即表示的是路程;乙告示牌是指相应类似车辆运动的最大瞬时速度。
3.一般道路上的测速摄像头测的是汽车的什么速度?提示:测的是汽车通过检测点的瞬时速度。
1.速度(初中):物理学中将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初中没有位移的概念)2.一次函数图像(初中数学知识):正比例函数倾斜角与斜率(*) 斜截式方程与截距(*)定义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作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作比例系数1.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作直线l的倾斜角,其中0°≤α<18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1.教学目标(1)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2)理解参考系概念,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个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3)理解坐标系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第2节时间和位移1.教学目标(1)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的情境下识别时间间隔和时刻;(2)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4)知道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能用平面坐标系正确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质,体会其在初中基础上的深化。
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能在具体问题的描述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3)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4)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速度和速率;(5)体会平均速度概念的等效思想方法。
在讨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联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取极限的思想方法。
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教学目标(l)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2)经历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过程,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打点计时器;(3)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瞬时速度;(4)能运用实验数据描绘v-t图象,并会根据画出的图象描绘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特点。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教学目标(l)理解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2)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3)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能在生活中准确地使用加速度的概念;(5)能用v-t图象计算加速度的大小,体会数学在物理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