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3.小青蛙(课堂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识字3 小青蛙教学设计文本简析:《小青蛙》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通过读文识字,能有效避免学习形声字的枯燥。
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设计说明:《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同时采用归类识字、字谜识字、看图识字、组词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并有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引向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一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都是猜谜高手,老师这儿有则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同学们,猜猜看,它是谁?【课件出示:青蛙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
【课件出示课题:识字 3 小青蛙】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同学们,谁来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资料袋:青蛙小知识】同学们,青蛙穿着绿衣裳,它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课件圈出:青】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请齐读课题。
省一等奖课程《小青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会认“清,晴,请,睛,河,蛙,保,护,害”九个生字,会写“青,晴”两个生字。
二、学习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识字能力。
三、规律。
提高识字能力。
感受“青”字家族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掌握汉字中形声字的构字。
教学重点:识字,学习自主识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会运用这个规律帮助自己认识更多的字。
教具准备:青蛙贴图ppt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咱们一起玩个猜谜游戏。
最后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青蛙)(师贴青蛙形状的卡片)板书课题,相机教写“青”字。
二、引入新课1、你们喜欢青蛙吗?(喜欢)小青蛙今天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咱们一起去读读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并圈出生字。
3、ppt出示需要会认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认识新的部首病字旁。
4、看,来了两只绿衣小英雄,它们想要回家必须跳过荷叶,同学们你们只要读对荷叶上的词语,它们就可以回家,来一起帮帮它们。
男女生分读,齐读词语。
5、把生字宝宝送回到儿歌中,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
6、学生自由读,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7、师表演读文,学生模仿,请学生表演读。
通过多种形式读文使学生了理解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1、再读课文,观察ppt中红色的字有哪些比较相似。
2、指名回答,图片出示“清、晴、睛、情、请”,引导学生从结构读音上找相似,请学生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3、初步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形声字。
4、图片出示顺口溜,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记忆“清、晴、睛、情、请”形声字。
5、练习给五个字组词。
6、指导书写“晴”字,提醒学生注意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窄右宽。
7、教师范写,生描红,写字。
教师巡回辅导。
四、总结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像小青蛙一样的小英雄,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下,下节课把你搜集到的信息分享给其他同学。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第1篇】教材分析《小青蛙》是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识字单元第三课。
本组识字课为弘扬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化,编排形式丰富多样:《春夏秋冬》、《姓氏歌》体现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小青蛙》、《猜字谜》则分别以有趣的儿歌和传统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感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为扫清后面的阅读教学障碍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青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字“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通过读文识字,体现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学情分析对于孩子来说,汉字很神奇,是他们不了解的神秘领域,所以主动识字愿望非常强烈。
但由于年龄小,在开始接触大量形声字时,会出现同音字、形近字混淆的现象。
字族文识字课《小青蛙》,因字创文,创文识字,渗透“青”字族构字规律于语言童趣的儿歌中。
“朗读儿歌品韵味,集中识字提能力”。
在节奏明快的儿歌朗读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采用喜闻乐见的识字游戏和微课视频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识读结合,识用结合,激发孩子自主识字兴趣;并注重结合具体语境,运用拓展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孩子从汉字的字理和造字意义出发,了解“青”字族造字特点,体会形声字构字规律。
这样,孩子们获得的就不是一个字,而是识字能力发展过程中,对于汉字趣味与精妙的领略,真正让学生喜欢汉字,喜欢中国的汉字文化。
设计理念“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而集中识字就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识字方式。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 小青蛙9》部编版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概述《3 小青蛙9》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出自部编版教材。
本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小青蛙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操,同时学习汉字和词语。
教材结构本篇教材包括课文、注释、词语解释和课后习题。
课文主要讲述了小青蛙九哥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困难,珍惜生活、坚持不懈的精神触动了学生的内心。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3 小青蛙9》,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培养爱护动物的责任感。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基本意思,读懂生字词。
3.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识字和掌握基本词语。
2.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的深层含义。
2.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写法和含义。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先通过谈论小动物的故事引出小青蛙这种可爱的生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和热爱。
学习1.学生听读课文2.学生词语解释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4.学生朗读课文5.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巩固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词语,进行拼音和笔顺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保护小动物的短文。
2.默写生字词。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具体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汉字、感受生活,并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爱护意识。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体会课文的内涵和情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本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爱护动物的意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感悟生活。
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提高语文水平,更加深了对动物的关爱和珍惜。
以上为《3 小青蛙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内容。
新人教版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小青蛙》优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用多种有趣的方式流利、有节奏地诵读儿歌,并能背诵儿歌。
2.借助图文的阅读,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小青蛙的意识。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保护”的意思。
4.书写“气、生”2个独体字。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抢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眼睛禾苗事情生病保护青蛙害虫清晴请让2.小游戏:“送迷路的字宝宝回家”。
课件出示:请青清情晴睛●()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河水()()的。
●天气()朗,我要去郊游。
●姐姐有一双明亮的眼()。
●()让一下,好吗?●妈妈的心()很愉快。
3.齐读儿歌《小青蛙》。
【设计意图】“抢读词语”和“送迷路的字宝宝回家”是为了巩固上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有连贯性的,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很好地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采用“抢读词语”和“送迷路的字宝宝回家”这两种形式,给复习环节增添了一份新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趣读儿歌,读出韵味1.读出儿歌的节奏。
(1)听教师范读,学生划出儿歌的朗读停顿。
师:这首儿歌很有趣,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
听老师读的时候,请你们划出朗读停顿,好吗?现在请大家认真倾听。
(2)课件出示带有停顿节奏的儿歌。
课件出示: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师:你们和老师划分的节奏一样吗?这首儿歌每一句七个字,节奏可以断为四三。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读出节奏。
(4)学生拍着手自由朗读。
师:为了更有节奏感,我们可以用拍手打节奏的方法来读,请大家试一试。
(5)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6)全班学生拍手读。
2.趣读儿歌,读出儿歌里的趣味。
师:我们不仅将儿歌读正确了,还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真了不起!其实读儿歌还有很多好玩的方式。
下面,让我们趣读儿歌。
(1)男女生一边想着画面,一边对读。
师:我们可以像对对子一样来读儿歌,如,男生——河水清清,女生——天气晴。
【写作背景】《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的字族文识字。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青蛙。
文中的很多字都是由共同的母体“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将字族识字寓于儿歌之中,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有利于读文识字,更有利于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
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
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
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于水边。
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2.蝌蚪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
以群居为主。
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蜕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其他资料】关于青蛙的诗句:1.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3.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4.唐·张籍《过贾岛野居》有诗句: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5.“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教案及反思《小青蛙》课文原文hé shuǐ qīng qīng tiān qì qíng河水清清天气晴,xiǎo xiǎo qīng wā dà yǎn jīng小小青蛙大眼睛。
bǎo hù hé miáo chī hài chóng保护禾苗吃害虫,zuò le bù shǎo hǎo shì qíng做了不少好事情。
qǐng nǐ ài hù xiǎo qīng wā请你爱护小青蛙,hǎo ràng hé miáo bù shēng bìng好让禾苗不生病。
《小青蛙》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七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病字旁。
2、能辨析“清、晴、睛、情、请”等同音字,学会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能规范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是谁(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2、(学生回答出答案后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朋友就是小青蛙。
(板书:小青蛙)3、为什么说它是“绿衣小英雄”呢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绿色的意思呢(出示“青”字,注意下面的“月”字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并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3、小组选一个说的的同学全班交流。
4、填空:(课件出示)小青蛙住在( )的河水里,长着一对( ),专吃害虫,( )庄稼,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小青蛙【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字族积累生字,体会汉字的有趣之处。
语言运用:通过朗读儿歌,体会汉语的押韵之美。
思维能力: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增加自主识字的能力。
审美创造:热爱自然,爱护青蛙,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课前解析】《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本课中“清、情、请、晴、睛”都是有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3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生字。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清、晴、眼、睛”等4个生字、学写“青、清、气”等3个字。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会写“青”。
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根据我出示的内容,猜猜“我”是谁?(出示课件3)预设学生回答:青蛙。
教师:小青蛙是我们都认识的一种小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小青蛙》。
2.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小青蛙,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4)3.教师相机指导认识“青”。
教师讲解:“青”是上下结构。
书写时要把笔顺写正确,还要注意字的结构,上宽下窄。
第一横要写得略宽,第二横最短,第三横最长,注意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月字底第一笔是竖。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预设:青山、青草。
教师范写:青。
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
(设计意图:利用做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找一找青字家族的字。
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3:)出示:清、晴、情、请、睛这一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读音相近,都带有后鼻音“ing ”;字形相通,都有“青”字。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出示4:)y ǎn b ǎo hù hài shì ràn ɡ bìn ɡ sh ēn ɡ qì 眼 保 护 害 事 让 病 生 气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
共同指正:“事、生”是翘舌音,“眼”是前鼻音,“让、病、生”是后鼻音。
5﹒填空:小青蛙住在( )的河水里,长着一对( ),专吃害虫,( )庄稼,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课件出示5:填空)三、自主识字,读通课文1.(课件出示6)请学生找到青字家族的字。
教师随机讲解。
(1)清:清水的清为什么是三点水旁呢?(与水有关)扩词。
(2)晴:晴天是什么样的?(有太阳)所以晴天的晴是(日字旁)扩词。
(3)请:“言”加“青”就是请。
谁知道“为什么言字作偏旁要这样写?”是汉字再演变过程中,为了书写方便,我们把“言”字变了样。
谁能用“请”说句话? (4)“情”:情是什么偏旁?跟什么有关系?扩词训练。
(5)睛:人的“眼睛”用一个字表示应该是(目),所以眼睛的睛是(目字旁),扩词。
2﹒识记生字:(课件出示7:生字)【设计意图:这是初读感知,扫清生字读音的障碍。
这是自主预习的阶段。
一定要先学后教,归还学生的主动权,确定主体地位。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识字解字义,课文的正确朗读。
识字遵循多元识字的原则,鼓励学生自主多元识字。
】【设计意图: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读。
(4)开火车读、齐读。
(5)正音,指导:睛jīnɡ晴qínɡ2.教学新偏旁“疒(病字框)”和笔画“横折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写字指导课《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字形结构,提高写字技巧。
2.通过书写《小青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字形结构,注意笔画书写顺序。
2.发挥想象力,书写《小青蛙》。
三、教学准备1.《小青蛙》教材图片或幻灯片。
2.笔、纸。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观察认知1.展示《小青蛙》教材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描述《小青蛙》的形象特点。
第二步:字形结构讲解1.解释《小青蛙》中需要书写的字。
2.引导学生认识字形结构,掌握正确的笔画书写顺序。
第三步:模仿书写1.演示正确的字写法,重点讲解每个字的笔画顺序。
2.让学生模仿老师书写《小青蛙》,纠正错误写法。
第四步:创作练习1.要求学生在纸上自主练习书写《小青蛙》,注意观察示范写法。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书写出自己心目中的《小青蛙》。
第五步:展示分享1.学生展示自己书写的《小青蛙》,互相欣赏。
2.老师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学生对字形结构的掌握情况如何?2.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3.教学中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六、延伸拓展1.让学生尝试用其他颜色、工具书写《小青蛙》,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2.结合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全方位感受《小青蛙》的可爱之处。
七、课后作业1.复习巩固今天学习的字形结构和书写方法。
2.继续练习书写《小青蛙》,并在家中展示给家人看。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写字指导课《小青蛙》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字技巧并培养审美情感。
小青蛙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重点)
师: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
下面请同学们读这首儿歌: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师:(出示“清、睛、晴、情、请”)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五只小蝌蚪,你能读读它们的名字吗?
师: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们小组发现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这五个字:把“青山”的“青”加上一个“目字旁”就是“睛”;把“青草”的“青”加上一个“三点水旁”就是“清水”的“清”;给“青”加上一个“日字旁”就是“晴天”的“晴”;给“青”加上一个“竖心旁”就是“事情”的“情”;给“青”加上一个“言字旁”就是“请坐”的“请”。
师:你们真会记生字。
给学过的“青”加上一个偏旁,就是今天要学的字,这就是“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你们简直就是识字大王,不仅记住了生字,还能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
其他小组还有哪些认识字宝宝的好方法吗?
生1:老师,我发现这五个字加这些偏旁是有原因的。
“清水”要有“水”,所以“清”是“三点水旁”;“晴天”有太阳,所以“晴”是“日字旁”;“睛”表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要用嘴说“请”,所以“请”是“言字旁”。
生2:我们小组用编儿歌的方法来识记这五个字。
(师生共同修改这首儿歌,修改完的这首儿歌为:“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
眼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
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
”) 师: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什么呢?
生:偏旁不同。
师: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
如“睛”,我们把“青”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字义。
(出示小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
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
)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让孩子们细细体会。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并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从而学会方法、学会学习。
这一部分教学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识字方法,并运用方法自主识字。
渗透“发现”的意识,如观察偏旁、主要部首、字音等。
接着让学生运用方法识字,达到巩固识字方法的目的。
最后,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方法,并运用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然后,我又拓展了学习内容,以“其他小组还有哪些认识字宝宝的好方法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积累和运用,同时让学生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走到哪儿都能找到自己识字的内容,体现新课标中大力提倡的生活中识字的观点。
最后出示的儿歌,引导学生感知形声字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识字方
法自主识字、阅读,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从而让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