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1、机械运动)(2、质点)(3、参考系)(4、坐标系)第二节:时间与位移(1、时刻与时间间隔)(2、位移)(3、标量与矢量)(专题、位移时间图像)第三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位置与位置变化量)(2、速度)(3、四种速度的比较)(4、两个关于速度结论)(专题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专题2、求解速度的不同方法)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速度变化量)(2、速度变化率--加速度)(3、加速度对运动的影响)(专题1、速度时间图像)(专题2、纸带测加速度的方法)第一节质点参考系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运动形式分类:平动、转动、振动。
3、说明:一个物体通常会参与几种形式的运动。
二、质点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
2、物体能否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能够忽略。
3、注意:①物体自身的体积、质量和运动速度与能否看作质点无关。
②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当研究问题不同时,有些情况可看作质点、有些情况不能看作质点。
③质点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突出物体质量这一主要因素、忽略其它次要因素。
④有些情况大的物体能看作质点、小的物体反而不能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
⑤一般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转动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
三、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2、选取原则:①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除去研究对象自身)。
②简便性:(描述行星运动时,太阳比地球更简便)。
③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④差异性: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
⑤一般性:无特殊说明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分类:①惯性参考系(惯性系)②非惯性参考系4、注意:①描述运动时必须选取参考系才有意义。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看到物体在运动:汽车在公路上飞驰,江水在咆哮地奔向远方,鸟儿在飞翔,树叶在摇动……连我们脚下的地球,也在不停地自转、公转。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做力学(mechanics).人们在力学的研究中,不仅了解物体做机械运动的规律,而且还创造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所以霍尔顿(G·Holton)说:“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讲,力学都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典范……力学之于物理学如同骨骼之于人体。
”在这一章,我们研究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机械运动:1、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属于力学的范畴)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知识目标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
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学会在参照系上建立坐标系来定量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成质点四、教学步骤1、物体和质点:(1)物体空间位置的描述有时是比较困难的:(举例说明)在公路上飞驰的汽车---------(车身与车轮----)在空中飞翔的鸟儿-----------(鸟身与翅膀----)在足球场上运动的足球-------(飞行与自旋----)(2)怎么描述?(1)在研究某一问题时,物体的形状、大小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小或者说可以忽略,(例如:研汽车从在两地之间的运行特点,小鸟的飞行快慢,地球的公转情况等-----)把物体看成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质点。
质点这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具有质量的物质点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或影响很小时,才能将物体看成质点。
2.参考系
定义: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系的另外的物体。
性质:①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是任意的,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②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③差异性:选择不同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指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
时间时刻:两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
时刻与时间间隔关系:
单位:秒(s)、分(min)、时(h)1h=60min=3600s
4.路程与位移
路程:物体的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5.标量与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6.速度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快慢的物理量 符号:V
公式:V=t
△x △ 单位: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1m/s=3.6km/h
7.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8.加速度
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用a 表示
公式:0
0-t t v -v t △v △a == 单位:m/2s 或m.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s。
迹(路径)的长度 下,路程大
于位移大小;单向直线运动中,
二者相等。
位移 运动质点由初位置指
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m 矢量 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
段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相等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6、时间和时刻
(1)时刻指某一瞬间;时间指时刻与时刻之间的间隔。
(2)表示方法:用数轴来表示,在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以线段表示。
如下图:
图甲
图甲是t s-图象,图乙是t v-图象:(按一看点二看线三看面的顺序看这类图像)
在图甲中:
①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从参考点(坐标原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参考系质点位移【考纲要求】内容要求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2.位移和路程I II【知识回顾】一、质点参考系1.质点(1)定义: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有时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将物体简化为一个的点,称为质点.(2)物体可被看成质点的条件:若物体的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其影响可以时,该物体可被看成质点.2.参考系(1)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被假定,用来做的物体.(2)选取:可以任意选取,但参考系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往往,通常以作为参考系.二、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在时间轴上用表示时间:在时间轴上用表示三、位置、位移和路程位置:在空间坐标轴上的,与相对应。
位移:表示质点的变化,可用由指向的有向线段表示。
是量,大小等于的差值,与相对应。
正负表示。
路程:路程是质点的长度,是量。
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路程。
在右图中标明物体的位置和位移【考点演练】1、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2、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3、下列情况中,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B.研究“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飞行C.研究地球昼夜交替D.研究月球圆缺xy4.北京时间12月11日15时22分,2009年东亚运动会结束了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争夺,中国选手刘翔轻松地以13秒66的成绩获得第一,赢得了他复出之后的第三项赛事冠军,关于刘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B.教练为了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5、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C.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世界记录,这里12秒88是指时间D.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这里的下午2时28分指时间6、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7.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下图所示,这几种情况下: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③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1.1质点、参考系㈠、机械运动(简称运动):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
㈡、参考系: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看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是否有变动...........................) ㈢、质点:指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称为质点。
(理想化的模型——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1.2时间和位移一、时刻与时间1、 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一个点。
2、 时间(时间间隔):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长。
3、 时间和时刻的关系:12t t t -= (1t 、2t 分别为初时刻的末时刻) 二、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㈠、位移(S )1、 定义: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终点的有向线段.............2、 国际单位:米(m ) 其它单位:千米(km )、厘米(cm )3、 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位置改变的情况.......4、 矢标性:矢量5、 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6、 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说明:⑴、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叫做运动物体的路程。
(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不相等,而且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始终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 ⑵、 矢量和标量矢量——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速度(V )1、 定义: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2、 符号:用V 表示3、 定义式:tsV =(注意:V 与S 、t 的大小无关) 4、 国际单位:米/秒(m/s )5、 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或运动的快慢.....) 6、 矢标性:矢量二、平均速度——指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或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平均速度与某一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对应)三、速率: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本章阅读材料】一.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3.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二.质点1.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2.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三.时间与时刻1.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2.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3.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四.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2.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五.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1.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v x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仅能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的快慢程度。
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大小称之为速率。
它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4)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六.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v v t v a 0-=∆∆= 3.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1)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无直接关系。
质点的运动的速度大,加速度 不一定大;速度小,其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2)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
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3)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即加速直线运动),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即减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本章阅读材料】一.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定义中的“相等时间”应理解为所要求达到的精度范围内的任意的相等时间。
2.规律: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3.公式:⑴x=vt ⑵t=x/v ⑶v=x/t二.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4~6V的交流电源,打点周期:T=0.02s,f=2.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打点周期:T=0.02s,f=50H ZZ3.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器材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5.注意事项(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2)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又定义为物体沿一直线运动,而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增加;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减小。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推论 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 位移速度公式:ax v v 2202=- 平均速度公式:tx v v v =+=202/02t v v v v =+= (V t/2表示时间t 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恒量.即△x=aT 2说明: (1)公式涉及五个物理量V 0,V ,x ,a ,t 每一个公式各缺一个物理量,在解题中,题目不要求和不涉及哪个物理量,就选用缺这个物理量的公式,可少走弯路,找到最优解法.(2)公式均是矢量表达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讲,通常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他矢量取正或负数代入公式运算.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Ⅱ:x Ⅲ……:x N =1:3:5:……:(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 1:t 2:t 3:……:t n =)1(::)23(:)12(:1----n n五.位移-时间图像(x-t 图像)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含方向) 横坐标表示时间 斜率表示速度(含方向)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①表示物体做 静止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① ②③ 0 x/mt/s X③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图线的曲直的理解:直线表示匀速运动;曲线表示变速运动六.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含方向) 横坐标表示时间 斜率表示加速度(含方向)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 1时间内②的位移图线的曲直的理解:直线表示匀变速运动;曲线表示非变速运动★两类图像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能够用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表示的运动均为直线运动。
七.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必须是从静止开始算起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取得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充分利用初速度为零的特点。
3.规律:v= gt ; h= 221gt ;v 2= 2gh 八.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科学研究过程:(1)对现象的一般观察(2)提出假设(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2.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
第三章相互作用【本章阅读材料】一.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与万有引力不完全是一回事)不等于万有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2.大小:G=m 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取10m/s2,且越向两极越大,越向赤道越小;离地越高越小。
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测出,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者对竖直悬绳的拉力大小。
重力G的大小等于物体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但不能说重力就是拉力,因为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
3.方向:是矢量,竖直向下,不能说垂直向下。
地面上处在两极和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地面上其他位置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不指向地心。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1)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可以在物体上(2)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不规则形状的薄板状的物体,其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确定。
二.弹力1.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3.产生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被支持)的物体.(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弹簧的弹力方向,总与弹簧的中心轴线重合,并指向原长方向.(4)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切面,指向受弹力物体内部. (5)面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弹力物体的内部. (6)轻杆既可以受拉力,也可以受压力,其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轴线方向。
5. 弹簧的弹力大小遵从胡克定律即kx F =,x 为形变量,k 由弹簧本身性质决定,与弹簧粗细、长短、材料有关。
三.摩擦力1.静摩擦力(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
(3)产生条件:a :相互接触且发射弹性形变b :有相对运动趋势c:接触面粗糙(4)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用平衡法来判断。
(5)静摩擦力的大小:max 0f f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运动趋势强弱变化而在0~最大静摩擦力f m 之间变化。
跟相对运动趋势强弱程度有关,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 N 无直接关系。
★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都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作用。
(3)产生条件:a :相互接触且发射弹性形变b :有相对运动c:接触面粗糙(4)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 =μF N , F N 表示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5)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同方向,可以与运动反方向。
★F N 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μ由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无单位。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都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