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政策与法规第1章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7.88 MB
- 文档页数:45
(七)铁路运输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铁路运输政策与法规是轨道交通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主要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交通运输类政策和法规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职业应变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我国铁路在建设、管理、技术、发展和环境方面的政策,以及在安全、技术、客运、货运、联运等方面的法规,为学习后续其他相关类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轨道专业类工作打下理论集成,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思维能力,侧重实际工作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并注意思想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知识目标1)我国铁路运输政策的目标和内容;2)我国铁路融资体制状况和管理体制;3)运输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论;4)《铁路法》的主要内容与实施;5)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
(2)能力目标:1)具有正确处理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的能力;2)熟悉《铁路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3)具有分析现运输法规政策的能力;4)具有查阅手册等工具书等资料能力;(3)素质目标1)初步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和知法守法的学风;3)加强职业道德思想。
3.课程内容参考学时:64(1)概论掌握新时期铁路运输发展特点与政策法规内容;了解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
(2)铁路运输政策概论基本知识点:交通运输政策的内涵、作用和内容;发达国家的主要铁路运输政策;我国铁路运输政策的目标和内容。
学习要求:理解交通运输政策的内涵;了解我国铁路运输政策的目标和内容,理解交通运输政策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铁路运输政策的目标和内容。
(3)运输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铁路运输业的产业特性;铁路运输政策的内涵、特性;相关理论的分析。
学习要求:理解铁路运输业的产品特性;掌握其他相关概念:公共产品理论,自然垄断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定义。
2024年铁路运输安全知识____年铁路运输安全知识, ____字第一章:铁路运输基础知识1.1 铁路运输概述铁路运输是指通过铁路线路运送人员和货物的一种交通方式。
铁路运输具有运能大、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1.2 铁路构造铁路由轨道、设施设备和机车车辆组成。
其中,轨道是指铺设在地面上供列车行驶的钢轨;设施设备包括信号设备、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等;机车车辆则是指载送旅客和货物的火车头、客车和货车。
1.3 铁路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分为客运和货运两种方式。
客运是指搭载旅客通过铁路线路进行的运输,货运则是将货物通过铁路线路进行的运输。
第二章:铁路运输安全管理2.1 铁路安全管理体系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是指由相关部门建立的针对铁路运输安全的管理体系。
该体系包括安全政策和目标的制定、安全责任的落实、安全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安全培训和教育等方面。
2.2 铁路安全规章制度铁路安全规章制度是指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其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定、应急预案等。
2.3 铁路事故报告和处理铁路事故报告和处理是指在发生事故后,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报告和处理的过程。
报告和处理过程中,应及时做好事故调查、责任追究和事故处理工作。
第三章:铁路运输安全设施3.1 铁路信号系统铁路信号系统是指铁路线路上用于指示列车运行状态和控制列车行驶方向的设施。
铁路信号系统分为线路信号和车载信号两种类型。
线路信号包括信号灯、信号旗等;车载信号则是指安装在列车上的信号设备。
3.2 铁路通信系统铁路通信系统是指铁路线路间及列车与地面通信的设施。
铁路通信系统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
有线通信是通过电缆等物理线路传输信号,无线通信则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
3.3 铁路灯光和标志铁路灯光和标志是指用于指示铁路线路上特定位置和设施的设备。
铁路灯光和标志包括信号灯、标志牌、标线等,用于指示列车运行的方向和限速等信息。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介绍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我国铁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铁路运输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铁路运输法律的基本原则,熟悉我国铁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我国铁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3. 培养学生遵守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a. 法律法规的定义b.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特性2.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平原则c. 公开原则d. 效率原则3. 我国铁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a. 宪法和相关法律b. 铁路运输行政法规c. 铁路运输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d. 铁路运输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我国铁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基本概念、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实际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
六、教案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铁路运输合同的法律规定,包括铁路运输合同的种类、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铁路运输合同的法律规定,掌握铁路运输合同的基本要素和履行过程,培养学生遵守铁路运输合同法律的意识。
七、教学目标1. 了解铁路运输合同的法律规定。
2. 掌握铁路运输合同的基本要素和履行过程。
3. 培养学生遵守铁路运输合同法律的意识。
八、教学内容1. 铁路运输合同的种类a.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b. 铁路旅客运输合同2. 铁路运输合同的订立a. 要约b. 承诺c. 合同成立3. 铁路运输合同的履行a. 履行原则b. 履行方式c. 履行期限4. 铁路运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a. 变更条件b. 解除条件c. 变更和解除的程序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铁路运输合同的种类、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的法律规定。
运输管理习题答案梁⾦萍主编第⼀章物流运输管理概论案例思考:1、此案例中造成货物破损得原因就是什么?答案要点:此案例中造成货物破损得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宏达公司没有按要求对客户得货物进⾏适当得包装所致。
2、、在货物运输运输中,为什么要特别讲究对货物得包装?答案要点:包装最基本得功能就就是保护商品。
包装不仅要防⽌商品物理性得损坏如防冲击、防震动、耐压等,也包括各种化学性及其它⽅式得损坏。
包装不仅要防⽌由外到内得损伤,也要防⽌由内到外产⽣得破坏。
如化学品得包装如果不达到要求⽽渗漏,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基本训练1、单选(1)C (2) C (3) A (4) B2、判断(1)×(2) ×(3) √(4) √(5) √(6) ×(7) √(8)×3、多选(1)ABCD (2) ABCD (3) CD (4) ABCD4、问答(1)物流得定义就是什么?构成要素有哪些?答案要点:物流,就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得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得构成要素有运输、保管、流通加⼯、包装、装卸与信息。
(2)运输价格与运输需求之间得关系就是什么?答案要点:运输价格就是运输企业对特定货物或旅客所提供得运输劳务得价钱。
它就是运输业借以计算与取得运输收⼊得根本依据。
运输价格在⼀定程度内能有效地调节各种运输⽅式得运输需求,即在总体运输能⼒基本不变得情况下,运输需求会因运输价格得变动⽽改变。
(3)发展绿⾊运输有何意义?答案要点:传统运输有很多弊端。
诸如:破坏了环境,⼤量占⽤⼟地资源,频发交通事故与产⽣⼤量不合理运输等。
绿⾊运输就是绿⾊物流得⼀项重要内容,它就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排放为特征得运输。
发展绿⾊运输就是改善环境得关键;就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得必然选择;就是改善环境得关键;有利于企业获取新得竞争优势;代表着21世纪物流管理发展得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