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护理查房94908(行业精制)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6
肛瘘患者护理教学查房一概念定义: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称为肛管直肠瘘。
一般由内口、管道、外口组成,也有无内口或外口成育瘘者。
内口多为原发性,多在肛窦内。
外口是继发的,在肛周皮肤上,可一至多个。
中医认为,凡孔窍内生成瘘,脓水淋漓不止,久不收口,称为为漏,发于肛门者,称为肛瘘,痔漏。
二病因、病理肛瘘的形成,主要由于肛门痈疽溃后,气血不足,局部失养,但邪毒虽随脓泄,却去而不尽,以致邪衰而正虚,虚实夹杂。
故病势僵久,溃口不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所以正虚邪衰,余毒留恋,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肛脓周肿排脓后,脓腔柴由结缔组织和肉芽组织增生,缩容成管状,外口缩小,内口继续感染,不能自愈,而成肛瘘。
脓肿溃后不能自愈的原因有:1、内口存在。
肛窦肛腺被称作脓肿的原发病灶,若手术时作处理,或处理而不彻底,就留下了潜在的感染源。
2、支管残留,脓肿术中对脓腔特别是细小分支处理不彻底,能腔残留。
3、肠内小肠继续进入伤口,刺激腔管结缔组织增生变厚,腔壁难以闭合。
4、伤口引流不畅,或远端生长过快,脓液及分泌物,进入伤口的肠内容物蓄积,再感染。
5、脓腔或伤口在不同高度穿过括约肌,括约肌的收缩会阻碍脓液的排出。
此外,肛裂,会阴部手术(如会阴切口、前列腺、尿道手术)感染、结核结疡性结构炎、克隆氏病、肛管直肠Ca,前庭大腺炎等均可引起肛瘘。
三临床表现(一)流脓水。
反复出现。
(二)肿痛。
时轻时重。
(三)潮湿瘙痒。
分泌物刺激皮肤引起。
(四)体征:在肛周可见到1-数个外口,呈凹陷或突出,因脓液刺激,周围皮肤往往脱皮发红,有时外口暂时闭合呈一小的圆形成不规则疤痕。
用探针容挑破。
有时外口肉芽增生突出嫩红。
提示管道较深。
如外口较大,不整齐,塌陷,呈潜行性边伉,周围紫红,多为下TB 性。
触诊皮下有条状物延向肛门,挤压有脓液以外口溢出。
若皮下肿硬压痛明显,流出物呈回清样,当心Ca。
指检在肠毕上扪到一绿豆大的小结节。
肛瘘护理查房李君:大家好,今天我们进行肛瘘患者的护理查房。
首先请主管护士马蒙汇报病史。
马蒙:患者18床,王德清,男,62岁,诊断肛瘘、内痔、外痔。
因肛周反复流脓性液体于5月21日10时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红肿痛,疼痛呈持续性刺痛,间断性加剧,在进食大量辛辣刺激食物后尤为明显,无便后出血,无里急后重,无大便性状改变。
后形成一脓肿,脓肿破溃后,在外诊所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到整规医疗机构诊治。
后肛周出现一小孔,反复出现红肿,并有少量脓性液体流出。
一直未引起重视,未治疗.今到我院外科寻求诊治,。
查体:T:36。
4℃、P:68次/分、R:18次/分、BP:110/70 mmHg。
患者膝胸位,肛门未见畸形及肿物脱出,12点位可见一大小3x2cm大小皮肤肿块,皮肤色红,无明显压痛,中央见一大小约0.2cm大小瘘口,有少量白色脓液溢出,3—5点位及7—12点位分别见一大小约2。
8x1.2cm及3.5x1.3cm大小暗紫色包块突出于肛门外,基地位于齿状线下,质软,并与肛管内齿状线上暗紫色隆起粘膜相连,表面肿胀、充血,糜烂,渗血,齿状线上见粘膜呈环状突出,尤以3.7. 11点位隆起明显,充血,水肿、出血。
于5月23上午11:00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肛瘘挂线术、部分内痔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炎、对症等治疗。
现术后第三天,患者大便通畅,便后少许出血。
肛周换药见:肛周无红肿,无渗血,未见肿块脱出,更换肛周敷料。
李君:病史汇报的比较全面,肛瘘为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请罗丹回答一下肛瘘的发病原因和分类.罗丹:病因:多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发展而来,以化脓性感染多见,少数为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如直肠肛管外继发感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破溃感染等所致,但比较少见.分类:⒈根据瘘口与瘘管的数目分为⑴单纯性肛瘘:只存在单一瘘管。
⑵复杂性肛瘘:存在多个瘘口和瘘管,甚至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