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盘视标检测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1.25 MB
- 文档页数:7
第五章散光盘视标检测(astigmatic dials test)散光盘为由均匀间隔的放射状标线组成的视标,可从主观角度定量分析被测眼散光的焦度和轴向,又称扇形盘、经线盘、钟面盘或射线盘等。
一、散光眼的屈光状态1.散光眼的定义在调节静止的条件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问质,由于屈光系各子午经向焦力不同,发生不同的聚散度,故不能在视网膜上聚成焦点,称为散光眼。
2.规则性散光眼的屈光特点平行光线通过规则性散光眼的屈光间质,先聚后散形成第一条焦线,称为前焦线。
尔后再聚再散形成第二条焦线,称为后焦线。
两条焦线一前一后,互相垂直。
两条焦线的间距称为焦间距,焦间距的大小表征着散光的量值(图5-1)。
两条焦线之间形成顶点相对的锥形光束称为史氏(Sturm)光锥(图5-2)。
3.散光眼焦线的成因已知能形成焦线的屈光因素相当于圆柱透镜,圆柱透镜的轴向与所形成焦线同向,圆柱透镜的焦力向与所形成焦线相垂直(图5-3),可知圆柱透镜的焦线是由与其相垂直方向的屈光焦力聚合而成的。
由于规则性散光眼可形成一前一后互相垂直的两条焦线,故通常将散光眼理解为轴向互相垂直而屈光焦力不同的两个生理圆柱透镜。
光学圆柱透镜对光线的聚散作用可单独移动与其轴向相同的焦线,缩小两条散光线间的距离.从而矫正被测眼的散光。
二、散光盘视标检测的实施原理1.散光盘视标散光眼的主子午线可能在圆周任意轴向,故散光盘视标由中点相交均匀间隔的24~36根放射状线条组成,相邻两放射状线条的位向差为l0°~15°,有的散光盘线端标定钟面读数,有的散光盘线端标定圆周角读数(图5-4)。
2.辨认清晰的标线散光盘可以看成若干个不同子午轴向的十字视标的组合。
已知散光眼注视黑色的十字形视标时,视标通过散光眼形成一前一后相互垂直的两条标线象,若水平标线象接近视网膜,垂直标线象远离视网膜,被测眼会感到水平的标线黑细而清晰,垂直的标线粗淡而模糊;反之若垂直的标线象接近视网膜,水平的标线象远离视网膜,则被测眼会感到垂直的标线黑细而清晰,水平的标线粗淡而模糊(图5-5)。
深入理解散光表本文由《美式21项验光视觉检查法》书作者黄炳南先生撰写本人在长期验光培训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验光员咨询散光表的问题,特撰写此文以帮助大家。
散光表主要用于粗验散光,可初步确定眼睛就是否存在散光。
一般要求,当远视力矫正高于0、5以上,视力在0、6~0、8之间时,用红绿视标对比,当红比绿清为基础下使用散光表,方法就就是30倍法则。
散光30倍法则(Rule of thirty):初验散光轴位=钟表最清楚线条对应的最小阿拉伯数字×30)(钟表型散光表)举例:在测试时,告诉顾客以钟表面为例,瞧散光表内黑线的深浅,细粗就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说明此眼有散光存在。
如瞧到2点与8点钟方向比较清晰、黑,说明此眼粗验散光轴位在2×30°=60°,如瞧到1~2点(7~8点)之间清晰,那么粗验散光轴位就就是1、5×30°=45°。
下面为目前世界通用的散光表与TABO散光轴位标记法:常被学生问到:1.为什么最清晰的方向不就是轴位?轴位不就是最低屈光力的方向不?为什么瞧到6-12点垂线清晰,负散光轴位却在水平180°?2.为什么2与8点清晰,轴位就就是60°?很多学生认为2点钟清晰时,轴位应该就是30°才对,为什么就是60°?3.加上散光后,最清晰的线也会移动,那应该怎样处理?一、为什么最清晰的线不就是轴位?轴位为什么在最模糊的方向?首先要知道,瞧散光表时,要求就是当红比绿清的状态下进行(眼处于轻度雾视状态),因此所用的散光度数用负柱镜来矫正。
(综合验光仪内也只有负散)。
当眼睛瞧到黑线深浅不一致时,那眼睛内的散光就是什么性质?就就是有正散存在,如图一:图一图一,眼睛内屈光度数为:+0、50DS/+1、00DC×90°,眼内屈光成像如下:两个焦点都成像在视网膜前,其中水平焦点靠前(成像为垂线),垂直焦点靠后(成像为水平线),两线中点就就是最小弥散圈。
散光测试方法有以下三种:
散光表检查:散光表通常是呈放射状的视标,可以用来初步检测散光及其方向。
一般需要患者先后用一只眼睛注视散光表,观察是否存在一条特别清晰的直线,通常这条特别清晰的直线所在的方向就是患者散光的方向。
如果用散光表检查检测到有散光的情况,通常需要进一步验光来明确散光的具体度数。
圆柱镜法:用圆柱镜法检测散光通常是通过将圆柱镜反复旋转,让患者观测圆柱镜的清晰度是否改变,一般患者观测到最清楚的圆柱镜所在的轴的方向,就是散光的方向。
电脑验光:一般电脑验光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散光的方向,并且能够测量出散光的具体度数。
请注意,散光度数较小时,一般可以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进行矫正,散光度数较大时,可以佩戴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
综合验光的步骤
综合验光的主要步骤如下:
1. 递增负球镜度或递减正球镜度,以至刚好能看到0.6视力。
2. 通过看散光盘视标确定Ax和Fc。
3. 逐渐递增负球镜度,至1.0视力。
4. 进行首次红绿测试,顺序为绿红绿。
5. 使用弥散点散光视标进行JCC精调散光轴位,然后进行JCC精调散光度数,注意等球镜调整,以保证最小弥散圈在视网膜上。
6. 进行MPMVA,包括雾视至0.2~0.3或0.5~0.6视力,与年龄、屈光相关,然后再去雾视。
7. 进行再次的红绿测试。
8. 右眼结束。
左眼“0”位,右眼“OC”位,按上述相同步骤检查左眼。
9. 双眼同时打开,同时加相同的球镜度(+0.75DS或+1.0DS)雾视至双眼0.6视力。
10. 两眼同时通过旋转棱镜置入棱镜度:右眼3ΔBU、左眼3ΔBD,取一行0.6视力视标,让被检者比较上下两行视标清晰度,进行双眼平衡测试。
请注意,这些步骤仅作为参考,具体的验光步骤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验光师获取准确信息。
摘要:散光眼是屈光检查中经常遇到的屈光不正状态,检查的正确性直接影响被检者戴镜的舒适性,也是屈光检查中最难掌握的部分。
本文主要从光学原理和数学角度推导检查者确定的散光轴位方向与被检者看到最清晰线条钟点数之间的关系,即30倍法则关系,加强理解的同时运用实例说明,散光表在检测散光时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从而有助于临床上的正确理解与应用。
关键词:散光表;散光眼;30倍法则散光眼是指人眼调节静止时,由于两子午线上屈光力不等,平行光线经过人眼的屈光系统,不能汇聚成一个焦点,而是在前后不同的空间位置形成两条焦线的一种屈光状态。
由散光眼的定义可知,最强屈光力的子午线方向光线先汇聚形成第一条焦线,称为前焦线;最弱屈光力的子午线方向光线后汇聚,形成第二条焦线,称为后焦线[1]。
当两条焦线为垂直,即正交时称为规则性散光。
两条焦线间的光束形成顶点相对的圆锥体形的散光光锥,称为史氏光锥(Sturm conoid)。
两条焦线之间的间隙称为Sturm间隙,即焦间距,它的长度代表散光程度。
其屈光成像可以用Sturm光锥的图解来说明(见图1)。
规则性散光是验光中最常见的屈光状态,因此本文是以规则性散光为例进行阐述。
图11 散光眼焦线的成因与矫正由散光眼定义可知,规则性散光眼两个子午线上屈光力不等,等效于两个屈光力不等且都不为零的圆柱透镜正交组合,或等效于一个球镜与一个柱镜的组合,即相当于球柱镜。
因此远处一点发出的平行光线经过规则性散光眼的屈光系统后将会形成史氏光锥,且在前后不同位置形成两条相互垂直的焦线。
散光眼进行矫正时,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法是使用屈光力恰当的圆柱透镜(轴向与后焦线方向一致)和屈光力恰当的圆柱透镜(轴向与前焦线方向一致)组成的正交圆柱透镜,分别使得后焦线和前焦线全部移动到视网膜上,即矫正的正交圆柱透镜和屈光不正眼组成光学系统,形成正视眼,此时所用屈光力大小和方向与前后焦线与视网膜相对位置有关。
第二种矫正方法是在实际验光矫正时,离视网膜近的那条焦线清晰,而垂直焦线离视网膜较远,比较模糊,因此需要使用恰当屈光力的圆柱透镜(轴向与模糊焦线方向一致)将模糊焦线移动到清晰焦线位置,在清晰焦线位置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样会矫正散光度数,然后使用适当屈光力的球镜将圆形光斑移动到视网膜位置,达到正视眼效果,此时矫正镜片等效于一个球镜与一个柱镜的组合,相当于球柱镜。
第三节验光投影仪中各种视标功能介绍,它们是怎样与综合验光仪搭配来做“视觉”检查1.投影仪视力表视标2.投影仪散光视标3.投影仪测试矫正度功能视标4.立体、融像功能测试视标5.斜视功能测试视标较好投影仪的视标各种各样,种类繁多,功能十分齐全,对于验光来说,对知道每一种视标的作用要与使用方法十分重要,要详知使用目的与使用方法,才能让您更好的为广大视觉患者进行专业的服务。
由于有些设备设计有所区别,特别是偏光视标视标,不同的设备看到的现象可能不同,这里只介绍其中的一种情况而已。
一、投影仪视力表视标1.E字视力表,它是一样我国内最常见的视标,以左右上下来判断患者视力功能,大部分投影仪的E字视标是标准对数视力表。
小数视力记录范围有:0.1、0.16、0.2、0.3、0.4、0.5、0.6、0.7、0.8、0.9、1.0、1.2、1.5、2.0。
它的范围十分广,方便验光员们准确的记录患者的视力状态。
2.C形视力表(也叫开口圆坏视力表、Landolt环),它在国外是比较流行的,它是以八个方向来判断患者视力功能,大部分投影仪都有这样的视力表,但是我国很少人使用,老是认为此视力表太难判认,对屈光矫正度数没有信心,但是C形视力能较准确的反映视力状态,视力标准定义是很精确,每个环的缺口就是为1个视角。
更符合人眼的视力要求。
它一般在投影仪的视力记录范围(小数)有:0.05、0.1、0.16、0.2、0.3、0.4、0.5、0.6、0.7、0.8、0.9、1.0、1.2、1.5、2.0。
观点:由于E字视力表与C字视力表设计上不同,C字视力表要求更高,更科学,E字视力表的1.0视力只有C字视力表的0.8+左右,而C字视力表的1.0视力相当于E字视力表的1.2视力。
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都在用E字视力表,为了方便对比,建议用E字视力表为基础。
当然,C字视力表更科学,更可靠。
3.数字视标或是英文视标、儿童视标,它主要是方便患者看,方便与患者交流与沟通,用语音来回答,以回答正确否来判断视力状态。
第五章散光盘视标检测(astigmatic dials test)散光盘为由均匀间隔的放射状标线组成的视标,可从主观角度定量分析被测眼散光的焦度和轴向,又称扇形盘、经线盘、钟面盘或射线盘等。
一、散光眼的屈光状态1.散光眼的定义在调节静止的条件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问质,由于屈光系各子午经向焦力不同,发生不同的聚散度,故不能在视网膜上聚成焦点,称为散光眼。
2.规则性散光眼的屈光特点平行光线通过规则性散光眼的屈光间质,先聚后散形成第—条焦线,称为前焦线。
此后再聚再散形成第二条焦线,称为后焦线。
两条焦线一前一后,相互垂直。
两条焦线的间距称为焦间距,焦间距的大小表征着散光的量值(图5-1)。
两条焦线之间形成顶点相对的锥形光束称为史氏(Sturm)光锥(图5-2)。
3.散光眼焦线的成因已知能形成焦线的屈光因素相当于圆柱透镜,圆柱透镜的轴向与所形成焦线同向,圆柱透镜的焦力向与所形成焦线相垂直(图5-3),可知圆柱透镜的焦线是由与其相垂直方向的屈光焦力聚合而成的。
由于规则性散光眼可形成一前一后相互垂直的两条焦线,故通常将散光眼理解为轴向相互垂直而屈光焦力不同的两个生理圆柱透镜。
光学圆柱透镜对光线的聚散作用可单独移动与其轴向相同的焦线,缩小两条散光线间的距离.从而矫正被测眼的散光。
二、散光盘视标检测的实施原理1.散光盘视标散光眼的主子午线可能在圆周任意轴向,故散光盘视标由中点相交均匀间隔的24~36根放射状线条组成,相邻两放射状线条的位向差为l0°~15°,有的散光盘线端标定钟面读数,有的散光盘线端标定圆周角读数(图5-4)。
2.识别清楚的标线散光盘可以看成假设干个不同子午轴向的十字视标的组合。
已知散光眼注视黑色的十字形视标时,视标通过散光眼形成一前一后相互垂直的两条标线象,假设水平标线象接近视网膜,垂直标线象远离视网膜,被测眼会感到水平的标线黑细而清楚,垂直的标线粗淡而模糊;反之假设垂直的标线象接近视网膜,水平的标线象远离视网膜,则被测眼会感到垂直的标线黑细而清楚,水平的标线粗淡而模糊(图5-5)。
国际散光轴位标示法是一个用于描述散光眼的光学特性的标准方法。
它使用数字和字母来表示散光的方向。
散光是由于眼睛的屈光不正导致光线聚焦不成一个焦点,而是一个交点,因而视物不清。
散光轴位是散光度数的方向,确定了轴位就确定了散光的方向。
下面将详细介绍国际散光轴位标示法的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
一、标示方法国际散光轴位标示法通常使用数字和字母来表示散光的方向。
数字范围通常在0-180之间,代表了散光度数的方向。
字母则通常用A或B来表示,用于进一步确定散光的方向。
常见的散光轴位标示法包括顺规逆斜、逆规逆斜、顺规顺平、逆规顺平等。
1. 数字:数字通常位于度数的右侧,表示散光的方向。
数字的方向可以是顺规、逆规或不规则的。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有两个不同的数字在同一侧,这表示有两个不同的散光方向。
2. 字母:字母通常位于数字之后,用于进一步描述散光的方向。
常见的字母包括A和B,表示光线在眼球表面聚焦的位置。
字母通常用于描述不规则的散光方向。
二、常见问题解答1. 什么是散光轴位?答:散光轴位是散光度数的方向,确定了轴位就确定了散光的方向。
2. 如何确定散光轴位?答:可以使用专业验光设备如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等来确定散光轴位。
也可以通过试戴不同轴位的矫正镜片来找出最适合的矫正镜片位置。
3. 顺规轴位是多少?答:常见的顺规轴位包括90度(垂直)、180度(水平)等。
但请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散光都是规则的,所以有些不规则的顺规轴位也可能存在。
4. 逆规轴位是多少?答:常见的逆规轴位包括180度(水平)等偏斜或者不规则的轴位也可能存在。
5. 字母A和B的含义是什么?答:字母A和B通常用于描述不规则的散光方向。
A表示光线聚焦的位置靠近角膜前表面,而B表示光线聚焦的位置靠近角膜后表面。
三、应用场景国际散光轴位标示法广泛应用于眼科检查和眼镜配镜过程中。
在眼科检查中,医生可以使用此方法来确定患者眼睛的散光程度和方向,以便提供适当的矫正方案。
散光验光流程详细步骤散光检查的几大步骤,显而易见就是我们对于散光的检查由主观到客观、深度检查,以便彻底了解病情,对症下药治疗散光症状。
为了普及散光检查的相关知识,我们接下来就来详细了解下散光检查的几大步骤吧。
1.主观检查(1)散光表观察:散光眼的主观检查可用散光表观察,初步了解被检眼的散光子午线视网膜上朦胧的物像形状。
散光表观察因散光程度、屈光性质、调节功能状态、注视目标的距离和形状不同,有种种不同的变化。
因此从视网膜朦胧的物像形状和性质,在检查中可了解散光眼的性质和程度。
(2)主观试镜验光:主观试镜验光一般都是在客观验光之后进行。
目的在两点:第一,对单眼矫正镜片准确性的主观确定。
Jackson交叉圆柱镜校正散光轴向和散光度有重要的作用,达到既有最佳视力又有最舒适的视觉效果;第二,双眼视觉平衡试验,包括对普通视标、红绿色视标、立体视标等的双眼视试验。
2.客观检查(1)角膜散光检查:①角膜散光盘(Placido盘):角膜检查的最初方法是Placido盘。
该盘是磁白色,一面上画有数个黑色同心圆环,最中央窥孔处有一约+8.0D的透镜用于观察,被检查者背向光源,检查者立于其眼前,手持盘柄,将圆环面对向被检眼角膜,距离约12厘米,用一眼靠近窥孔的透镜观察被检眼的角膜反射环像,来判断角膜散光,环像较密子午线表示曲率较高,密度较疏子午线表示曲率较低,即基弧子午线。
②角膜曲率计:角膜曲率计测定角膜曲率是根据角膜前表面反射像(Purkinje像)高度的测量,测算出。
(2)眼散光检查:眼散光的客观测量也即为眼屈光不正的测量,即所谓的客观验光,临床上最为普遍使用的客观验光为电脑验光仪验光和检影镜检影验光。
前表面的角膜曲率半径r。
国际散光轴位标示法国际散光轴位标示法是眼科领域的一个标准方法,用于描述和记录眼睛散光现象的轴位。
散光是一种眼球折光系统的异常,导致从远处看物体时出现模糊不清或扭曲的视觉效果。
散光轴位标示法是通过一个数字来表示散光的轴向方向和位置,从而帮助眼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国际散光轴位标示法中,一般使用度数来表示散光的轴向方向。
度数的表示采用360°的圆周范围,以垂直向下方向为0°。
此外,标示法还有一个正负号的规定,用于表示散光轴位在水平轴左侧还是右侧。
当散光轴位在水平轴右侧时,使用正号表示;而当散光轴位在左侧时,使用负号表示。
例如,如果一个患者的散光轴位为45°,则表示散光轴位在水平轴右上方。
如果散光轴位为-90°,则表示散光轴位在水平轴左侧,且与垂直轴平行。
国际散光轴位标示法对于眼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它提供了一个统一和标准的方式来描述和交流患者眼球折光系统的异常情况。
通过准确记录散光轴位,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眼球折光情况,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
此外,国际散光轴位标示法还有助于监测和跟踪患者的眼球折光情况的变化。
通过定期检查和比较散光轴位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散光轴位仅仅表示散光的位置和方向,它并不提供散光的具体数值。
具体的散光数值是通过其他测量方法得出的,比如角膜曲率测量或屈光测量等。
总结来说,国际散光轴位标示法是眼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描述和记录眼球折光系统的异常。
通过使用统一的度数和正负号表示散光轴位,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眼球折光情况,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检影验散光操作流程一,问诊1,基本礼节性问候,年龄、职业、生活习惯。
2,视力状况,戴镜史,家庭眼睛病史。
3,眼病史(加膜,结膜,晶体,眼底),有无全身病。
4,原眼镜佩戴情况5,眼镜的使用目的,视力要求。
二,客观检查检影或电脑验光三,验光准备工作1,PD测量,瞳距尺或瞳距仪2,裸眼视力和原戴眼镜的矫正视力的检查并记录3,检测主(利)导眼4,验光设备清洁,消毒,确保肺头镜片清洁,透明。
5,肺头数据回零(辅助镜片、球镜、柱镜等),6,PD置入7,被检者坐姿调整(高低位置,前后距离)8,调整额托调节钮,调整镜眼距,肺头视窗处可观察,竖线与角膜顶点相切。
9,肺头水平,垂直,前后,使游标气泡居于正中位。
四,雾视1,置入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验光结果2,双眼同时处于开放状态3,出示0.2视标,调整球镜至双眼刚好识别0.2视标4,双眼同时减负度数或加正度数(0.25D一档)5,视标模糊时,让双眼努力分辨视标3-5分钟,直至无法看清五,散光轴位和度数初步检测1,雾视后,关闭左眼,开放右眼,将右眼柱镜度调整为零2,出示0.5-0.6视标,加负球镜片视力调整至0.5-0.63,出示散光盘视标4,让被检者辨认最清晰的线方向5,计算散光轴向(最清晰线*30)6,加柱镜至各条线清晰度基本一致六,红绿平衡测试1,加球镜至视力0.8以上2,出示红绿视标或在0.8的视标上迭加红绿背景3,被检者先绿再红再绿,比较红绿视标清晰度4,调整球镜度数使红绿视标清晰度一致或无法一致时让绿色稍微清晰一点5,出示1.0及以上视标,确认视力处于最佳矫正视力状态七,交叉圆柱镜1,红绿平衡后,将交叉柱镜旋转轴与散光轴位对齐,出示蜂窝状视标。
2,翻转交叉柱镜,翻转速度适中,中间无停顿3,根据追红点的原则调整轴位,每次调整幅度为进10退54,直到交叉柱镜两面一样清晰,即为散光轴位5,调整散光度数,顺时针旋转交叉柱镜使P点与散光轴位对齐6,根据红加白减,调整柱镜度数,直至交叉柱镜两面一样清晰7,每增加-0.50柱镜相应减少球镜-0.25。
散光盘的使用方法
散光盘是一种用于检查和矫正眼球散光的装置。
以下是散光盘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好散光盘和光源。
确保光源足够明亮,以便能够清楚地观察眼球的反射。
2. 让患者坐在舒适的位置上,并向前倾斜头部。
3. 让患者闭上一个眼睛,通常是非被测试的眼睛。
4. 将散光盘的柄握在手中,使其与患者的眼睛保持一定的距离。
5. 将散光盘的盘面对准瞳孔,并使其光源反射在眼球上。
6. 观察眼球上的反射。
正常情况下,反射应该是圆形且对称的。
如果反射是椭圆形或不对称的,表示眼球存在散光。
7. 根据观察到的反射情况,调整散光盘的旋钮,逐渐增加或减少散光的度数,直到观察到反射最圆形和对称的状态。
8. 记录下观察到的最佳散光度数,以便后续进行矫正。
9. 重复以上步骤,对另一只眼睛进行测试。
请注意,散光盘一般由专业医生或验光师使用。
如果需要检查散光问题,请咨询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