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红绿视标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4
红绿视标检测原理
红绿视标检测原理是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红绿色视标进行识别和检测的原理。
红绿视标是一种用于在道路交通中指示交通信号的灯光,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道路交通中。
在红绿视标检测原理中,计算机通过识别和检测红绿色视标来实现对车辆和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引导和控制。
这种技术能够在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降低交通事故率,因此在现代城市交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红绿视标检测原理是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 图像采集:通过监控摄像头等设备获取红绿视标的图像信息。
2. 图像预处理: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平滑图像、增强对比度等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的准确性。
3. 特征提取:提取图像中红绿视标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指标。
4. 分类识别:将提取的特征与预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进行比对,判断输入的图像是否包含红绿视标。
5. 监测控制:一旦识别到红绿视标,则可以根据其显示的信号对交通进行控制和引导。
红绿视标检测原理中最重要的步骤是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
由于红绿视标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检测效果,因此提取有效、准确的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颜色直方图、梯度直方图、形状描述符等,其中颜色直方图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分类识别方面,根据红绿视标的不同形状和显示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模型。
例如,对于圆形的红绿视标,可以使用基于圆形轮廓的分类模型,对于数字和文本形式的红绿视标,可以使用基于字符识别技术的分类模型。
“红绿测试”是怎样来判断球镜度矫正程度红绿测试也叫做“二色测试”。
广泛使用于屈光力度的矫正程度,它是利用色散的原理,根据波长不一样来,在视网膜上有先后成像来定量球镜度的高低。
红绿测试是最早是在1927年伦敦的ClifordBown制作与提出。
一、“红绿测试”的原理一条太阳光通过一个棱镜可以分为七种色,这种通过棱镜散成一连串颜色的光的现象叫颜色分散(色散),色散的现象,是由于不同的波长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一样,所产生的。
可视光线波长:400nm~800nm以下是各颜色的波长数:赤……800~647nm 橙……647~585nm 黄……585~575nm 绿……575~492nm 青……492~455nm 蓝……455~424nm 紫……424~397nm我们的眼睛的屈光是一个屈光力很大的凸镜(58.6D)根据色散的现象,眼睛的情况如下:由于从绿色到黄色这距离大约有0.20DS的屈光变化,从黄色到红色也是有0.20DS的屈光变化。
二、“红绿测试”方法、作用“红绿测试”方法:它是利用颜色波长不同而折射率不同原理。
选定视标投影仪中的红绿测试视标或将红绿滤光片。
指示顾客注意看0.7左右视标,或是比到目前为止所能看到最小视标还要大一行的视标。
对于某些顾客,可能须使用单独一行视标。
告诉顾客先看绿色视标,然后看红色视标再回到绿色视标(先绿后红)。
要求他比较那一边的视标比较清楚,或者是两边一样清楚。
由于这个测试法是根据色散原理,所以对于有色觉异常的顾客也是可以使用。
对于色觉异常的顾客,只要叫他看及比较右边或左边的视标而不要要求他看红色或绿色视标。
若被顾客表示在红色视标比较清楚,则加入-0.25D的球面度数。
若顾客表示在绿色部份的视标比较清楚,则降低-0.25D或加入+0.25D的球面度数。
重复上一步骤至顾客表示红绿视标一样清楚,若无法一样清楚,则使最后一个红色比较清楚的球面镜片度数。
接着测量右眼视力并记录其视力。
右眼检查完成,继续以上步骤检查左眼。
第六章红绿视标检测(red green test)红绿视标检测系利用色象差的原理定量分析在屈光检查的过程中被测眼所处的屈光状态。
一、色象差理论无色可见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在屈光介质中短波光线(如绿色光线)的光能量大,折射角度大,焦距短,形成的焦点距屈光系统近。
而长波光线(如红色光线)的光能量小,折射角度小,焦距长,形成的焦点距屈光系统远(图6-1)。
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在通过同一屈光系统时焦距上的差异称为色象差(chromatic aberration)。
三棱镜可以使白色光线别离为多种不同的光谱单色光线,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折射角度的差异印证了上述色象差理论(图6-2)。
二、不同屈光状态的眼所见到的红绿视标1.正视状态假设被测眼处于正视状念,外界光线通过矫正眼镜和眼的屈光系统后,光谱中最亮的黄色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波长短于黄色光线的绿色光线聚焦十视网膜前方,先聚后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绿色弥散圈。
波长长于黄色光线的红色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方,于聚焦之前已在视网膜上形成红色弥散圈。
由于绿色弥散圈与红色弥散圈的直径相近,光线分散度相近,亮度也相近,故当被测眼见到的红色视标与绿色视标的亮度相近时,其屈光状态近于正视眼(图6-3)。
2.近视状态假设被测眼处于近视状态,外界光线通过矫正眼镜和眼的屈光系统后,黄色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波长短于黄色光线的绿色光线更在黄色光线的焦点前方聚焦,相对远离视网膜,绿色光线先聚后散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圈,由于光线的分散,显得较为暗淡。
而波长长于黄色光的红色光线则聚焦于视网膜附近,焦点相对距视网膜近,无论其焦点位于视网膜上或视网膜前后,红色光线在视网膜上或形成的焦点或形成直径远小于绿色光弥散圈的红色弥散圈,由于光线集中,显得较为明亮。
故当被测眼所见到的红色视标显著亮于绿色视标时(红色视标叠置的字母视标因比照度较强,较绿色视标叠置的字母清楚),其屈光状态处于近视状态,提示矫正眼镜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图6-4)。
红绿视标测试的方法
嘿,你知道红绿视标测试是咋回事不?这可太有意思啦!就好像我们在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呢!
红绿视标测试啊,其实就是让我们的眼睛来分辨红色和绿色啦。
你想想,红色和绿色,多鲜明的两种颜色呀!医生或者验光师会让我们坐在一个特定的位置,然后前面会出现一个视标板。
那视标板上有啥呢?有一些红色和绿色的图案或者数字哦!然后呢,我们就得集中精力去看,去分辨到底是红色部分更清晰呢,还是绿色部分更清晰呀。
这就像是一场眼睛的挑战!
比如说,有时候红色部分看起来特别清楚,哇,那感觉就好像红色在向我们招手呢!可有时候绿色又特别显眼,就好像在说“嘿,看我看我呀”!这时候我们的眼睛就得好好判断啦。
要是红色更清楚,那可能就意味着眼睛的调节有点小问题哦;要是绿色更清楚呢,也可能代表着一些情况呢。
这可不是随便玩玩的,这是在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眼睛的状况呀!
你说眼睛多神奇呀,能分辨出这么多颜色和细节。
红绿视标测试不就是在挖掘眼睛的小秘密嘛!它就像是一个侦探,在寻找眼睛的小线索呢。
而且这个测试很重要哦,它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健康,需不需要一些特殊的照顾呢。
就像我们关心自己的身体一样,也要好好关心我们的眼睛呀!
反正我觉得红绿视标测试挺好玩的,虽然也有点小紧张,毕竟是在测试自己的眼睛嘛。
但这也是为了让我们的眼睛能更好呀,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呀!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个红绿视标测试哦!。
偏振红绿视标检测方法
嘿,大家知道偏振红绿视标检测方法吗?这可是个超厉害的检测手段呢!
首先来详细说说它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吧。
检测时,被检者坐在合适的位置,面对视标。
先分别单眼检测,然后再双眼检测。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视标的亮度和对比度,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同时,被检者要保持放松,集中注意力。
哎呀,可别小看这些细节,它们就像高楼大厦的基石一样重要呢!
那在这个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杠杠的!它就像一位可靠的老朋友,绝对不会出啥岔子。
不会对被检者造成任何伤害,而且检测结果非常稳定,让人心里特别踏实。
再来说说它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偏振红绿视标检测方法用途可广泛啦!在验光配镜、视力矫正等方面都能大显身手。
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呀,比如检测结果精准,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问题。
这就好比是一把精准的钥匙,能轻松打开视力问题的大门。
给大家举个实际案例吧。
有个小朋友总是说看东西不清楚,通过偏振红绿视标检测,很快就发现了他是有轻微的散光。
经过及时的矫正,小朋友的视力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你说神奇不神奇?
总之,偏振红绿视标检测方法真的是太棒啦!它就像是我们视力健康的守护天使,为我们的眼睛保驾护航!。
红绿视标检查注意事项红绿视标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视觉能力检查,主要用于评估个体对红绿色彩的辨别能力。
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某些视觉障碍,也可用于选拔需要特定色彩识别能力的职业,比如交通警察或飞行员。
红绿视标检查的原理是通过显示一系列红绿色彩的视标或图案,来考察被测试者对这些颜色的分辨能力。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红绿视标检查的注意事项。
首先,红绿视标检查需要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光照条件对于正确的颜色感知至关重要,因此,检查房间应该有足够的自然光线或良好的人工照明。
此外,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环境中应该没有任何色彩扭曲或干扰。
其次,被测试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视觉状态。
在进行红绿视标检查之前,被测试者应该休息好并保持良好的视觉注意力。
如果被测试者处于疲劳、焦虑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可能影响对红绿色彩的辨别能力,从而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接下来是关于红绿色彩辨别能力的注意事项。
红绿色彩是红色和绿色光的混合,正常视力的人可以轻松地辨别这两种颜色。
然而,有些人可能由于遗传或其他原因而缺乏辨别红绿色彩的能力,这被称为红绿色盲。
在进行红绿视标检查时,医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并考虑到可能的色盲或色弱情况。
此外,红绿视标检查还需要被测试者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
因为检查中使用的视标通常是由红绿色彩的图案或数字组成的,所以被测试者应该能够辨认这些图案或数字。
这需要被测试者具备一定的视觉识别能力,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使用红绿视标检查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被测试者。
儿童和年长者的视觉系统可能还不完全成熟或退化,所以在测试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红绿色彩强度和对比度,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总结起来,红绿视标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视觉能力检查,需要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被测试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视觉状态和识别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可能的色盲或色弱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的特殊需求。
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提高红绿视标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手动式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1. 预备程序(1)开启电源开启电源开关,检视接电。
(2)视孔视片回0 检视球镜试片读窗和柱镜试片读窗,使两者保持处于0。
(3)调整被测眼高度升降座椅高度,使被测双眼的中心与视标板的坐标中点对齐,将眼光盘置于被测眼前,使额托紧附被测者前额部。
(4)调整垂直平衡使视孔透镜的光学中心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垂直向对齐,通常使游标气泡居中。
(5)调整光心距使视孔透镜光学中心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水平向对齐,记录双视孔透镜光心距。
(6)调整镜眼距在距离双侧镜眼距读窗20cm处观察双眼角膜前顶点的位置,旋动额托手轮,使双眼角膜的前顶点与长线刻度相切。
2.常规屈光检查程序(1)电脑自动验光仪检测采用电脑自动验光仪测定被测双眼屈光数据,打印检测处方。
(2)视网膜检影检测双侧视孔投放R内置辅镜,在距离视孔67cm处进行视网膜检影,先右后左,记录视网膜检影检查的屈光处方。
(3)预置客观验光数据对视网膜检影所测得的屈光处方数据结合电脑自动验光仪所测得的屈光处方数据或原有旧眼镜用焦度计测定的屈光处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客观验光所测得的球镜、柱镜及柱镜轴向试片组合预置于双侧视孔。
(4)远雾视1)投放视力视标。
2)将双侧视孔的球镜焦度以为梯度同步递减(远视以+为梯度同步递增),每3~5s递变一次,直至被测者感到视标模糊为止。
3)嘱被测双眼注视投影视标3~5min。
(5)散光盘检测1)遮盖左侧视孔。
2)将右侧柱镜试片焦度调整为0。
3)投放视力视标。
4)将右侧球镜试片逐步递增(远视递减+),直至被测眼恰能看清视标。
5)投放散光盘视标。
6)嘱被测者指出清晰的标线方位。
旋动柱镜试片的轴向手轮,确定柱镜试片轴向。
7)以为梯度递增柱镜试片焦度,直至散光盘各轴向的标线清晰度一致。
(6)红绿视标检测1)投放~视力视标。
2)嘱被测右眼注视视标,若不能分辨视标,则逐步递增(远视递减+)球镜试片,直至被测眼恰能看清视标。
3)投放红绿视标,嘱被测者比较红色背景与绿色背景的亮度。
引起红绿视标法测试偏差的主要个体因素主观验光中的红绿视标法是利用人眼的屈光系统天然存在色像差这一光学缺陷,设计的色像差实验中的一种。
通过被测眼对红、绿背景中黑视标的清晰度比较,来判断该眼成像焦点(或最小弥散圆)与视网膜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指导试片调整获取眼球面屈光不正度。
一、红绿视标法检测原理1. 人眼屈光存在色像差不同波长光线在眼的折射率不等。
长波折射率低,短波折射率高。
日光谱中各色光相互重叠,主要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各色光波长、频率不同。
不同波长的光线在同一屈光介质中的折射率是不等的。
波长长的光线,折射率低,波长短的光线,折射率高。
眼作为一个屈光系统天然存在色像差这一光学缺陷,即折射率不一样的光波最终在眼内的成像位置不一样。
2.不同屈光状态,具有特征性的屈光色差规律正视眼的屈光规律:外界光线通过正视眼(或矫正眼)的屈光系统后,(530~550)nm绿光、(570~590)nm黄光、(600~620)nm红光分别聚焦在视网膜前、上、后。
更确切的说,波长为570nm的黄光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620nm 的红光,折射率小,聚焦在视网膜后;波长535nm的绿光,折射率大,聚焦在视网膜前;二者在正视眼视网膜上形成的光斑大小相当。
近视眼的屈光色差规律:各色光线形成的焦点都相对正视眼前移。
黄色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绿色光线更在黄色光线的焦点前方聚焦,相对远离视网膜,绿色光线先聚后散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圆,而红色光线聚焦则相对距视网膜近,在视网膜上形成直径远小于绿色光弥散圆的红色弥散圆或焦点。
远视眼的屈光色差规律,各色光线形成焦点都相对正视眼后移。
黄色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后,红色光线更在黄色光线焦点前方聚焦,相对远离视网膜,红色光線相聚后散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圆,而绿色光线聚焦则相对距视网膜近,在视网膜上形成直径远小于红色光弥散圆的绿色弥散圆或焦点。
3.不同屈光状态下正常视觉的红绿规律正视因红、绿光成像与视网膜等距,视觉感知红绿清晰度相当;近视因红光成像更靠近视网膜而感知红背景视标更清晰;远视因绿光成像更靠近视网膜而感知绿背景视标更清晰。
引起红绿视标法测试偏差的主要因素主观验光中的红绿视标法利用眼的色差,通过被检眼对红、绿背景中黑视标的清晰度比较,来判断该眼成像焦点或最小弥散圆与视网膜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指导试片调整获得屈光矫正度。
因此该法常用于确定屈光状态的性质,精确调整球镜度数。
1、红绿视标法原理人眼具有色像差。
日光谱中各色光互相重叠,主要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各色光波长、频率不同(波长:红>橙>黄>绿>青>蓝>紫)。
不同波长的光线在同一屈光介质中的折射率是不等的:波长长的光线,折射率低;波长短的光线,折射率高。
眼作为一个屈光系统天然存在色像差这一光学缺陷,即折射率不一样的光波最终在眼底成像的位置不一样。
正视眼中,红、绿光的像与视网膜之间具有对称的屈光差及相近的亮度。
对于正视眼而言:波长为570nm的黄光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波长620nm的红光,折射率小,聚焦在视网膜后,相当于远视+0.24D;波长535nm的绿光,折射率大,聚焦在视网膜前,相当于近视-0.20D。
二者在正视眼视网膜上形成的光斑大小相等,因此观看红绿视标时红绿的视觉感受相当。
对于远视眼而言,则绿光成像更靠近视网膜;而对于近视眼则红光成像更靠近视网膜。
因为不同屈光状态具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的红绿视觉感受;反过来,如果获知该眼的红绿视觉感受则可推测该眼处于何种屈光状态。
进而可以通过调整试片获得屈光矫正度。
2、引起红绿视标测试偏差的主要因素2.1红绿离焦过大红绿视标法对于小于1.00D的屈光不正是有意义的。
当屈光不正较大时,两视标像都处于较大的离焦,此时红绿视标检测是不可靠的。
2.2红绿亮度差异老年人由于晶状体变黄色,部分的吸收了光谱中的蓝光~绿光,被检眼偏向于红光优势,致矫正度偏负。
再使用MPMVA方法验证时,反而需要给予+0.50D才能达到MPMVA终止点[1]。
色盲患者使用时尤其需要谨慎,虽然用左、右区可以对红、绿部分进行区别,但红色盲对于光谱的红端敏感度低,感觉红色背景要比绿色背景暗。
红灯绿灯测试红灯绿灯测试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安全测试方法,通常用于考核行人、司机等对于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红灯绿灯信号灯是交通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确理解和遵守直接关系到出行者的安全。
通过合理的红灯绿灯测试,可以评估个体对交通规则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素养。
红灯绿灯测试的意义红灯绿灯测试不仅仅是对交通规则的考核,更是对个体交通安全意识和素养的检验。
在现代社会,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其中很多事故往往是由于个体对交通规则的不遵守所致。
通过定期进行红灯绿灯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个体在交通规则遵守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此外,红灯绿灯测试也有助于推动城市交通管理的规范化和智能化。
通过大规模的红灯绿灯测试数据分析,可以深入挖掘出交通流量、通行速度、事故发生率等方面的规律,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建议,从而实现智慧交通的目标。
红灯绿灯测试的常见形式红灯绿灯测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常见的包括交通规则理论考试、交通模拟实景演练等。
交通规则理论考试是通过笔试或者在线测试的方式,考察个体对交通规则的掌握情况;而交通模拟实景演练则是通过模拟真实交通场景,让个体在模拟环境中感受和应对各种交通情况,从而提升其交通规则应对能力。
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红灯绿灯测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搭建交通场景,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地体验交通规则的遵守与应对,以及使用智能手机APP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随时随地学习和测试等方式,都为红灯绿灯测试的形式多样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新思路。
如何参与红灯绿灯测试想要参与红灯绿灯测试,首先要关注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关机构的通知和公告,了解测试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
可以选择参加线下实地测试,也可以参加在线测试或者虚拟现实测试等多种形式。
在参与红灯绿灯测试时,要保持专注和认真,遵循交通规则,不要以身试法。
通过测试可以不仅仅提高个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更可以为社会交通管理提供宝贵数据和参考意见,共同推动城市交通安全工作的发展。
第六章红绿视标检测
(red green test)
红绿视标检测系利用色象差的原理定量分析在屈光检查的过程中被测眼所处的屈光状态。
一、色象差理论
无色可见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在屈光介质中短波光线(如绿色光线)的光能量大,折射角度大,焦距短,形成的焦点距屈光系统近。
而长波光线(如红色光线)的光能量小,折射角度小,焦距长,形成的焦点距屈光系统远(图6-1)。
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在通过同一屈光系统时焦距上的差异称为色象差(chromatic aberration)。
三棱镜可以使白色光线分离为多种不同的光谱单色光线,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折射角度的差异印证了上述色象差理论(图6-2)。
二、不同屈光状态的眼所见到的红绿视标
1.正视状态若被测眼处于正视状念,外界光线通过矫正眼镜和眼的屈光系统后,光谱
中最亮的黄色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波长短于黄色光线的绿色光线聚焦十视网膜前方,先聚后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绿色弥散圈。
波长长于黄色光线的红色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方,于聚焦之前已在视网膜上形成红色弥散圈。
由于绿色弥散圈与红色弥散圈的直径相近,光线分散度相近,亮度也相近,故当被测眼见到的红色视标与绿色视标的亮度相近时,其屈光状态近于正视眼(图6-3)。
2.近视状态若被测眼处于近视状态,外界光线通过矫正眼镜和眼的屈光系统后,黄色光
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波长短于黄色光线的绿色光线更在黄色光线的焦点前方聚焦,相对远离视网膜,绿色光线先聚后散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圈,由于光线的分散,显得较为暗淡。
而波长长于黄色光的红色光线则聚焦于视网膜附近,焦点相对距视网膜近,无论其焦点位于视网膜上或视网膜前后,红色光线在视网膜上或形成的焦点或形成直径远小于绿色光
弥散圈的红色弥散圈,由于光线集中,显得较为明亮。
故当被测眼所见到的红色视标显著亮于绿色视标时(红色视标叠置的字母视标因对比度较强,较绿色视标叠置的字母清晰),其屈光状态处于近视状态,提示矫正眼镜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图6-4)。
3.远视状态若被测眼处于远视状态,外界光线通过矫正眼镜和眼的屈光系统后,黄色
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后,波长长于黄色光的红色光线更在黄色光线的焦点后方聚焦,相对远离视网膜,红色光线在聚焦之前已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圈,光线较为分散,显得较为暗淡。
而波长短于黄色光线的绿色光线则聚焦于视网膜附近,焦点相对距视网膜近,无论其焦点位于视网膜上或视网膜前后,绿色光线存视网膜上或形成的焦点或形成直径远小红色弥散圈的绿色弥散圈,光线较为集中,显得较明亮。
故当被测眼所见到的绿色视标显著亮于红色视标时(绿色视标叠置的字母视标因对比度较强,较红色视标叠置的字母清晰),其屈光状态处于远视状态,提示矫正眼镜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图6-5)。
三、调节对红绿视标检测的影响
1.调节对屈光矫正的干扰红绿视标检测的实际目的在于对红绿单色光的焦点与视网
膜相对位置进行分析判断,要求红绿单色光通过被测的屈光系统后的焦点位置稳定不变。
若红绿视标的光线通过镜眼距相对稳定的矫正眼镜和处于屈光静态的被测眼时,红绿单色光的焦点位置则相对稳定,此时红绿视标检测所提示的被测眼的屈光异常可由矫正眼镜进行矫正,故红绿视标检测的结果为调整矫正眼镜的焦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若被测眼发生调节,则红绿单色光的焦点就会同步向视网膜前的方向移位,此时红绿视标检测所提示的被测眼的屈光异常就包含了调节的干扰因素在内,矫正眼镜所定量的是眼的静态屈光和数量不定的眼的调节焦量两重因素的总和,故红绿视标检测的结果便失去了对矫正眼镜的焦度进行调整的参考价值。
2.维持被测眼的屈光静态为了使被测眼处于屈光静态,通常利用光学透镜将被测眼调
整到低度近视状念,并在红绿视标的背景上迭入若干高对比E视标或字母视标,嘱被测者在对比判断红绿视标亮度的同时,努力注视背景视标,此时被测眼处于调节排斥的状态,即越使用调节所注视的视标越不清晰,则被测眼被迫处于屈光静态。
在调整矫正眼镜的焦度的
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被测眼处于远视状态,即一旦被测眼感到绿视标亮于红视标时,则应立即采取减少负球镜试片焦度或增加正球镜试片焦度的方法使被测眼退回到正视状态或轻度近视状态。
盖因调节张力发生后则不易消除,必然影响球面透镜的检测结果,使近视检测焦度偏深,远视检测焦度偏浅。
另外一种使被测眼处于屈光静态的方法是使被测眼处于调节耗尽的状态,即使被测眼用尽全部力调节,并保持稳定不变,常用于老视的检测或近点距离的检测等。
四、远交叉视标检测
1.远交叉视标定量分析球镜试片的另一种方法为远交叉视标检测。
远交叉视标为水平
与垂直线条正交的交叉状视标,使用时投放于远视标板,为区别于测定老视的近交叉视标,特称为远交叉视标。
2.远交叉视标检查的原理和方法为了使被测眼处于屈光静态,检测前已利用光学透镜
将被测眼调整到低度近视状态,检测时被测眼内置±.50交叉柱镜辅镜注视远方格视标,0.50 D交叉柱镜使入眼光线形成前水平后垂直两组标线象,由于垂直标线象近于视网膜,故较为清晰。
近视眼逐量增加负球镜试片焦度,远视眼逐量减少正球镜试片焦度,在球镜试片的调整过程中被测眼可见到水平标线逐渐转为清晰,直至水平标线的清晰度与垂直标线一致(图6-6),记录球镜试片的焦度,即被测眼的球镜屈光检查结果。
该检测方法应用不普遍,常用于被检眼辨色障碍,不能顺利进行红绿视标检测者。
五、操作步骤
(1)通过散光盘视标检测,被测眼的散光已基本矫正,但仍处于低度雾视状态。
(2)右眼视孔调整为平光O或O。
(3)左哏遮盖,视孔调整为OC。
(4)显示0.5~1.0视标,测定被测眼最佳远视力。
(5)近视眼逐步增加-0.25D,远视眼逐步降低+0.25D。
球镜试片。
(6)每减少0.25 D雾视球镜焦度,视力应该提高一行,直至被测眼清晰辨0.8视标。
(7)投放红绿视标,也可选择在0.8视标上迭加左红右绿的背景视标。
(8)嘱被测者比较红视标与绿视标的亮度,处在低度雾视状态的被测眼应该感到红视标较亮。
(9)近视
1)旋动辅镜手轮,选置+.12辅镜(图6-7)。
2)增加-0.25D。
球镜试片,嘱被测者比较红视标与绿视标的
亮度。
3)若仍是红视标比绿视标亮,将+.12辅镜撤去,嘱被测者比
较红视标与绿视标的亮度。
4)若仍是红视标比绿视标亮,酌情依次重复上述步骤1)~2)
和步骤3)。
(10)远视
1)旋动辅镜手轮,选置+.12辅镜。
2)降低+0.25 D球镜试片,嘱被测者比较红视标与绿视标的亮度。
3)若仍是红视标比绿视标亮,将+.12辅镜撤去,嘱被测者比较红视标与绿视标的亮度。
4)若仍是红视标比绿视标亮,酌情依次重复上述步骤(1)~(2)和步骤(3)。
(11)一旦被测者诉绿视标比红视标亮
1)若试片孔未加+.12辅镜
①立即加上+.12辅镜。
②若加上+.12辅镜仍然感到绿视标比红视标亮,则降低-0.25D或增加+0.25D球镜,将+.1 2辅镜撤去。
2)若试片孔已加+.12辅镜
①则降低-0.25 D或增加+0.25D球镜,将+.12辅镜撤去。
②若撤去+.12辅镜仍然感到绿视标比红视标亮,立即加上+.12辅镜。
(12)当被测眼诉红绿视标亮度一致时,记录球镜试片的焦度,即被测眼的球镜屈光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