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基本情况
- 格式:pdf
- 大小:139.90 KB
- 文档页数:5
浙江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关于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转岗培训或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变更执业范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卫生厅
•【公布日期】2010.12.01
•【字号】浙卫办医[2010]36号
•【施行日期】2010.12.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
正文
浙江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关于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转岗培训或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变更执业范围的通知
(浙卫办医[2010]36号)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各省级医院:
现将卫生部《关于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转岗培训或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变更执业范围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4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执业医师注册管理,有利于规范医师的执业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严格把握标准,切实做好相关医师的执业范围变更工作。
二、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转岗培训或规范化培训的医师申请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时,必须提交由浙江省卫生厅统一核发、验印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或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医院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医院全科医师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们需要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处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急危重症以及初步处理各种意外事件等方面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医疗能力。
因此,医院全科医师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全科医师培训计划的实施,可以提高医院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保障大众的健康。
二、培训目标1.提高全科医师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2.提高全科医师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3.提高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全科医师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全科医师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训内容1.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全科医师需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2.临床技能:包括护理技能、急诊处理技能、手术技能等临床技能,全科医师需要具备处理各种急危重症病例的技能;3.患者管理:包括医患沟通、病历记录、病历分析等患者管理方面的技能;4.团队协作:包括团队合作、医疗团队协作、紧急情况处理等,全科医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研讨会等方式,为全科医师提供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患者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培训;2.实践培训:通过临床实践、实习、带教等方式,让全科医师在实际临床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应对急危重症的能力;3.网络培训:通过网络课程、远程培训等方式,为全科医师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提高培训效率。
五、培训方法1.多种形式的培训: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分析、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培训形式,使全科医师能够更全面地接受培训;2.实用性培训:培训内容以实用性为主,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实用价值,使全科医师能够在实际临床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3.个性化培训:根据全科医师不同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使全科医师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的几点意见(浙江省开化县池淮镇中心卫生院浙江开化 324300)【摘要】在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比较晚,目前仍然还未形成规范化的教育模式。
现如今,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全科教育以及培养全科医师。
发展全科教育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积极采取在职医师全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完善师资队伍、教材以及社区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将全科医学建设和发展地方社区卫生紧密相联系,以便于为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师;意见【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523-0120世纪60年代诞生了全科医学,这是一门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知识和操作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人性化、全方位、持续性作为重点的新型医学学科。
并且能够向个人、家庭以及社区提供综合、便捷的卫生服务[1]。
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全科医师为重心的社区服务队伍,并且全科医师的培养工作还没有开展和规范化[2]。
本文通过对发展我国全科医学教育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具体的意见。
1 全科医学的产生与特点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快速发展,新的医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医学模式。
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从生物学单层次转向了心理、家庭和社会多层次[3]。
传统的医疗模式就是以医院为中心的临床诊断治疗模式,现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病人的要求。
医学的专科化使疾病在医学研究中获得了精确的定位,这在控制和消灭疾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趋向老龄化、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改变、医学模式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之间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
全科医学作为初级卫生保健领域的一门新型学科。
全科医疗服务的特点:(1)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2)综合性服务;(3)持续性服务;(4)协调性服务;(5)可及性服务。
全科医生培训内容第一篇全科培训计划《全科医师培训计划》一、入科教育二、师资队伍三、日常考勤管理1、全科医师培训期间按国家规定临床专科医师的工作日进行日常考勤。
临床专科医师的工作日每年应为240天。
因事假、病假及其他事由耽搁的工作日,需在次年内补足。
假期应在本年内根据情况酌情予以安排。
2、请假2天以下(含2天),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指导教师和培训基地主任签字后生效,并在考核表上予以登记。
2天以上者,需经医务处签字后生效。
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3天者,培训基地主任立即报告医务处;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5天者,视情节及原因给予包括终止培训等处罚。
四、业务学习1、培训小组将指派专业技术精良、工作责任心强的副高职称以上专业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对前来学习的全科医师进行系统培训及带教。
每位高年资医师负责带教数名全科培训医生,并对其进行单独辅导与培养,以切实提高全科医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便于科室统一管理。
2、全科医师将在医院的主要科室轮转学习,其中第一年主要在内科(5个月)、外科(3个月)、妇产科(2个月)、儿科(2个月)学习,第二年在继续以上4个科室学习的基础上进入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心电图、放射科、超声、中医科、急诊病房(门诊或病房各1个月)学习,第三年将重点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参与急诊病房的工作和各科急诊的工作。
期间将有3个月到卢湾区各社区卫生中心参与病人的诊治工作。
3、全科医师在各科轮转学习期间,将参与相关科室的业务讲座,了解各科室常见病的诊疗常规,以及相关知识的新进展,扩大知识面。
此外,全科医师将参加医院组织的全院业务学习。
五、考核1、日常考核全科培训医师每天将当天完成的工作内容如实填写在培训工作量化登记表上,由指导教师签字。
培训基地兼职管理人员每月审核,并将结果汇总,培训基地主任审核签字后报送医务处。
2、每月考核培训小组每二月对全科培训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寻找差距,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努力提高全科培训工作的教学质量。
一、培训目标1. 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科医师,能够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基层卫生服务。
2. 提高全科医师的诊疗水平,使其能够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对疑难杂症能够及时转诊。
3. 培养全科医师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增强全科医师的公共卫生意识,使其能够参与社区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培训对象1. 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
2. 已取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
3.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具备一定工作经验,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
三、培训内容1. 基础医学知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中医学等。
2. 临床技能培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临床思维、诊断与治疗、急救技能、康复技能等。
3. 全科医学知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等。
4. 公共卫生知识: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政策法规、卫生资源配置、疾病预防控制等。
5. 医德医风教育:医德规范、医患沟通、医疗纠纷处理、职业道德修养等。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临床实践:安排学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技能。
3. 案例讨论:组织学员进行病例讨论,培养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
4. 科研活动:鼓励学员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远程教学,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
五、培训时间1. 理论培训:3个月。
全科医师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
全科医师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其培训旨在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二、培训内容。
1. 临床技能培训,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急危重症的救治技能等。
2. 医学知识更新,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指南,提高医疗水平。
3. 人文关怀培训,注重医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4. 专业素养培训,包括医德医风、医疗安全、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培训。
三、培训方式。
1. 班内培训,由专业医学教育机构组织的面对面授课,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操技能的培训。
2. 临床实习,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习,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3. 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医学知识的在线学习和交流,方便医生随时随地获取最新医学信息。
四、培训周期。
全科医师培训周期为一年,包括班内培训、临床实习和远程教育三个阶段。
其中班内培训占据主要时间,临床实习和远程教育为辅助。
五、培训评估。
1. 知识技能考核,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医学知识掌握情况。
2. 临床实习评估,对医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医疗技能、医患沟通、团队协作等方面。
3. 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医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培训保障。
1. 师资力量,培训机构要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包括临床专家、教授等,保障医生的培训质量。
2. 学习资源,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学习资料、临床实习机会等,满足医生的学习需求。
3. 管理服务,建立健全的培训管理体系,包括学习计划安排、考核评估、学习成果展示等,保障培训的顺利进行。
七、培训效果。
通过全科医师培训,提高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八、总结。
全科医师培训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需要充分重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估、培训保障等方面,不断完善培训机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全科住培医师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全科住培医师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全面医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科医师,让他们能够胜任基层医疗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
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负责任的全科医师。
二、培训对象全科住培医师培训计划的对象是在医学院毕业后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具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
三、培训内容1. 临床技能培训全科住培医师需要具备基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能,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急危重症的处理、基本外科操作技能等。
培训计划将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包括临床技能实操训练、模拟病例训练等,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临床操作技能。
2. 知识理论培训全科住培医师需要掌握全科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等相关知识。
培训计划将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和学术讲座,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3. 临床实践培训全科住培医师需要通过实际的临床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诊治能力。
培训计划将安排一定比例的时间用于临床实践,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4. 专科培训全科住培医师需要通过专科培训来提高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包括心血管病学、内分泌学、消化内科学、呼吸内科学、神经内科学、肾脏病学等。
培训计划将安排相关专科学术讲座和实践操作培训,让他们能够全面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5. 研究训练全科住培医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培训计划将安排相关的研究训练课程和学术写作培训,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
四、培训方式1. 班内培训培训计划将安排一定比例的时间用于班内培训,包括课程学习、学术讲座、技能实操等。
2. 导师指导全科住培医师将有专门的导师指导,指导他们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确保他们得到全面的指导和培训。
3. 临床实践培训计划将安排一定比例的时间用于临床实践,确保他们能够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二○一二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5)一、培训目标、原则和对象 (5)二、培训方式 (5)(一) 理论学习 (6)(二) 临床轮训 (6)(三) 跟师学习 (7)(四) 其他 (8)第二章第一阶段培训 (9)一、中医内科 (9)(一) 培训目标 (9)(二) 培训方法 (9)(三) 培训内容和要求 (9)(四) 中医内科各专科培训内容和要求 (11)1. 呼吸内科 (11)2. 心血管内科 (13)3. 消化内科 (15)4. 内科急诊 (17)5. 内分泌科 (20)6. 肿瘤科 (22)7. 血液科 (24)8. 肾病科 (26)9. 神经内科 (28)10. 风湿科 (30)二、中医外科 (32)(一) 培训目标 (32)(二) 培训方法 (32)(三) 内容和要求 (32)(四) 中医外科各专科培训内容和要求 (33)1. 中医外科(疮疡、乳腺或其他专病专科) (33)2. 中医皮肤科 (35)3. 中医肛肠科 (36)三、中医妇科 (38)四、中医儿科 (41)五、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 (43)(一) 培训目标 (43)(二) 培训方法 (43)(三) 内容和要求 (44)1. 针灸科 (44)2. 推拿科 (47)3. 中医康复科 (50)六、中医骨伤科 (52)七、中医五官科(含中医眼科) (54)(一) 培训目标 (54)(二) 培训方法 (54)(三) 培训内容与要求 (55)1. 中医耳鼻咽喉科 (55)2. 中医眼科 (57)八、跟师学习 (59)九、辅助科室 (61)(一) 培训目标 (61)(二) 培训方法 (61)(三) 培训内容和要求 (61)1. 心电图室 (61)2. 放射科 (62)3. 中药房 (63)第三章第二阶段培训 (64)一、中医内科 (64)(一)培训目标 (64)(二)培训方法 (64)(三)学习内容 (65)1. 内科急诊 (65)2. 心血管内科 (70)3. 呼吸内科 (72)4. 消化内科 (74)5. 内分泌科 (76)6. 肿瘤科 (78)7. 血液科 (80)8. 肾病科 (82)附:血液透析室 (84)9. 神经内科 (85)10. 风湿科 (87)二、中医外科 (89)(一) 培训目标 (89)(二) 培训方法 (89)(三) 培训内容和要求 (90)1. 中医外科(疮疡、乳腺或其他专病专科) (90)2. 中医皮肤科 (92)3. 中医肛肠科 (94)4. 普通外科 (96)三、中医妇科 (97)四、中医儿科 (100)五、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 (103)(一) 针灸科 (103)附:推拿科轮训 (106)附:中医康复科轮训 (108)(二) 推拿科 (110)附:针灸科轮训 (113)附:中医康复科 (115)(三) 中医康复科 (117)附:针灸科 (119)附:推拿科轮训 (120)六、中医骨伤科 (123)七、中医五官科 (128)(一) 中医耳鼻咽喉科 (128)附:眼科轮训 (130)(二) 中医眼科 (133)附:耳鼻咽喉科轮训 (135)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第一章概述一、培训目标、原则和对象(一)目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合格的中医住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