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9.87 KB
- 文档页数:4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精选5篇)第一篇: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目的: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促使公共场所卫生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艾滋病防治条例》以及公共场所相关的卫生标准等。
监督对象: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的7类28种公共场所;2、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规定的要监管的公共场所。
监督检查要点:一、监督检查内容:1、卫生许可情况;2、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培训情况;3、卫生管理制度制定、落实情况;4、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情况;5、各种客用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使用情况;6、防蚊、蝇、蟑螂和防鼠等设施情况。
二、监督检查方法:1、现场检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是否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是否超范围经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2、抽查直接为顾客服务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检查合格证明、是否经培训合格,抽查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卫生操作规程的掌握情况:⑴、旅店业、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游泳场(馆)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其他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⑵、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检查时应查其健康检查合格证明;⑶、从业人员每两年复训一次。
3、查看卫生管理制度,询问相关人员,掌握其制度落实情况,随机抽查从业人员,了解是否按制度执行。
4、使用非一次性茶具、毛巾、床单、拖鞋等公用品的场所,查看茶具消毒设有的专用消毒间,检查其有关公共用品清洗消毒设施及操作情况:⑴、消毒间外应贴有明显标志,内有卫生制度,布局合理,无杂物;⑵、内设2只以上(一洗一清)水池,有明显标记,消毒柜、保洁柜能满足消毒、周转需要;⑶、消毒剂的配备按比例配制,茶具清洗消毒后,存放在保洁柜内;拖鞋的消毒应设有专用容器,消毒液的配备按比例配制(如使用含氯消毒剂应达到1000mg/L的浓度),每4小时更换一次,每次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⑷、毛巾、床单应严格按一客一用一消毒,在洗涤中要有消毒的程序。
卫生监督协管---公共卫生监督各位院长、监督员,大家好,我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是卫生监督协管---公共卫生监督这一款内容,它主要包括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学校卫生监督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等相关内容,当然对于我们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多年的人来说是老生常谈,但是对于我们新加入卫生监督行业和队伍的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学习必要。
下面我们首先学习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面的一些重点内容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点(一)、明确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监督的范围监督管理公共场所,首先要明确我们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到底有哪些,2011年9月5日甘肃省下发《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范围》明确规定了目前纳入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的范围1.住宿场所:指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性服务的场所,如宾馆、饭店、旅店、旅馆、招待所、度假村(山庄)等。
2.饭馆;指餐饮兼娱乐的餐饮娱乐场所,单纯的餐饮单位不属于公共场所3.咖啡馆、酒吧、茶座(茶园);4.沐浴场所;包括浴场(含会馆、会所、俱乐部所设的浴场)、桑拿中心(含宾馆、饭店、酒店、娱乐城对外开放的桑拿部和水吧SPA等)、浴室(含浴池、洗浴中心)、温泉浴、足浴等,不含婴儿洗浴。
5.美容美发场所(含美体、美容化妆服务的照相馆或影楼);指根据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其提供非创伤性和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等候、洗净、美容等区域和专间。
6.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歌(舞、卡拉OK)厅、音乐厅;7.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8.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9.商场(店)、书店;指城市营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县、乡镇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百货大楼、超市、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场(商店),书城、书吧、书店等场所,不含医药商场(店)、农贸市场。
10.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明确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监督的范围之后,下面就是我们如何进行现场检查(二)如何进行现场检查我们进入一个监管服务场所时,首先要表明身份,出示证件,说明来意,然后在其负责人的陪同下开始监督检查。
公共场所检查要点一、背景介绍公共场所是指供公众使用的场所,如商场、餐厅、娱乐场所等。
为了确保公共场所的安全和卫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场所检查的要点,包括环境卫生、消防安全、设备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环境卫生1. 场所内部清洁情况:检查场所内部的清洁情况,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等的清洁程度。
2. 垃圾处理情况:检查垃圾桶是否摆放整齐,是否定期清理,垃圾分类是否得当。
3. 洗手间卫生情况:检查洗手间的清洁程度,包括洗手台、马桶、地面等的清洁情况,是否有足够的卫生纸和洗手液。
三、消防安全1. 灭火器和灭火设备:检查场所内是否配备了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灭火设备,是否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检查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是否有明确的标识。
3. 防火隔离设施:检查场所内是否设置了防火隔离设施,如防火墙、防火门等。
四、设备设施1. 电气设备安全:检查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定期检查和维护,是否存在漏电、过载等问题。
2. 水、气设备安全:检查水、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泄漏、渗漏等问题。
3. 消防设备安全:检查消防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烟雾报警器、喷淋系统等。
五、其他要点1. 安全标识:检查场所内是否设置了必要的安全标识,如禁止吸烟、禁止酒驾等。
2. 应急预案:检查场所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培训和演练。
3. 客户投诉处理:检查场所对客户投诉的处理情况,是否及时解决问题。
六、数据统计根据对公共场所的检查,统计了以下数据:1. 环境卫生合格率:95%2. 消防安全合格率:90%3. 设备设施安全合格率:92%4. 安全标识设置合格率:98%5. 应急预案制定和培训合格率:85%6. 客户投诉处理满意度:90%七、结论通过对公共场所的检查,可以看出大部份场所的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和设备设施安全都达到了合格标准。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如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培训合格率较低,客户投诉处理满意度也有待提高。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内容[五篇范文]第一篇: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内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内容一、旅馆业1、持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卫生法规知识。
2、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日常消毒记录,有公共用具消毒效果检测报告3、应设有专用的消毒间和清洗、消毒设施,做到专人管理,制度上墙,操作规范;客房卫生间清洗、消毒时做到三桶三刷,清洗操作符合卫生要求;每客用后消毒。
4、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
5、客房毛毯、床罩至少每月清洗一次。
6、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明显积尘。
7、室内外卫生整洁。
二、理发美容业1、持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卫生法规知识。
2、卫生制度健全,有消毒设施,有日常消毒记录;有公共用具消毒效果检测报告。
3、理发美容工作人员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清面时必须戴口罩;有皮肤病患者专用理发工具,用后消毒;顾客用化妆品符合卫生要求。
4、美容用盆、毛巾做到一客一消毒;理发工具、胡刷、毛巾一客一消毒。
三、公共浴池1、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卫生法规知识。
2、卫生制度健全,有消毒设施,有日常消毒记录;有公共用具消毒效果检测报告。
3、有“禁业性病、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就浴”标志;工作区分开,有明显标志。
4、桑拿浴室供顾客用的衣裤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5、毛巾、茶具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卧具洁净。
6、室内外卫生整治。
四、歌舞厅卫生1、持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卫生法规知识2、卫生制度健全,有消毒设施,有日常消毒记录;有公共用具消毒效果检测报告。
3、有茶具、面巾消毒设施,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4、有禁业吸烟标志,不设烟灰缸。
5、设有吸烟室,并有排气装置。
6、厕所清洁,设有洗手设施和机械通风装置。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内容1、集中式供水单位、学校自备供水卫生管理情况及饮用水净化消毒措施,主要包括供水设施运转状况、供管水工作人员持证情况、水源防护及储水池清洗消毒情况、饮用水净化消毒处理情况,并对所涉单位供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
公共场所检查要点一、背景介绍公共场所是指供公众使用的场所,如商场、酒店、餐厅、娱乐场所等。
为了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卫生,对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检查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公共场所检查的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二、安全要点1. 消防设施:检查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善,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疏散指示牌等是否齐全、有效,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2. 电气设备:检查公共场所的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漏电、过载等安全隐患,并确保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
3. 紧急疏散通道:检查公共场所的紧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障碍物堵塞,并保证通道上的疏散指示标识清晰可见。
4. 防盗措施:检查公共场所的防盗措施是否完善,如门窗是否牢固、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
三、卫生要点1. 环境清洁:检查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等是否清洁,垃圾桶是否及时清理,厕所是否干净等。
2. 消毒措施:检查公共场所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消毒措施,如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提供洗手液等。
3. 餐饮卫生:对餐饮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包括食品储存、加工、餐具消毒等环节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4. 室内空气质量:检查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包括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异味等。
四、设施要点1. 停车场:检查公共场所的停车场是否规范,包括车位划线是否清晰、停车位是否足够等。
2. 楼梯扶手:检查公共场所的楼梯扶手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松动、缺损等情况。
3. 电梯运行:检查公共场所的电梯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有效的维护保养记录,并确保电梯内部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善。
4. 卫生间设施:检查公共场所的卫生间设施是否完善,包括洗手池、马桶、纸巾等是否齐全,并保证设施的清洁和卫生。
五、服务要点1. 服务态度:检查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是否热情周到,是否存在不文明行为,如辱骂、冷漠等。
2. 服务流程:检查公共场所的服务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繁琐、冗长等问题,是否能够及时解决顾客的问题。
3. 投诉处理:检查公共场所的投诉处理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够及时处理顾客的投诉,并对投诉结果进行跟踪和反馈。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是指对公共场所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中,主要涉及到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设施的维护、危害物质的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要点:1.公共场所清洁:公共场所包括市政道路、广场、公园、商场、酒店、餐厅、医院等。
卫生监督要求对这些场所进行定期清洁,特别是人流量大的地方,要增加清洁频次,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干净。
2.卫生设施维护:公共场所应设置洗手间、厕所等卫生设施,监督要求这些设施保持正常运转,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
包括定期清洁马桶、洗手台、地面等,并保持供水和排水设施的正常工作。
3.危害物质管理:公共场所中往往使用一些危害物质,如清洁剂、消毒液等。
在卫生监督中,要求对这些物质的使用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同时,也需要对这些物质的存储和管理进行监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食品安全管理:在餐厅、食堂等公共场所中,卫生监督的重点之一就是食品安全。
要求食品供应商提供合格的食品,并保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同时,对食品的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督,确保食品安全。
5.害虫防治:公共场所往往容易滋生害虫,如苍蝇、蚊子、老鼠等。
卫生监督要求加强害虫防治工作,定期进行害虫防治,采取有效措施消灭和预防害虫的滋生,保证公共场所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6.噪音控制:公共场所中噪音是一大问题,卫生监督要求控制公共场所的噪音,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对于噪音较大的场所,例如酒吧、歌舞厅等,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隔音和降噪,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7.疫情防控:对于公共场所,尤其是人流密集的地方,卫生监督要求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在突发传染病疫情发生时,要求公共场所做好防控措施,如加强空气消毒、提供洗手液、佩戴口罩等,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8.环境卫生教育:。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目的: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促使公共
场所卫生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艾滋病防治条例》以及公共场所相关的卫生标准等。
监督对象: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的7类28种公共场所;2、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规定的要监管的公共场所。
监督检查要点:
一、监督检查内容:1、卫生许可情况;2 、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培训情况;3 、卫生管理制度制定、落实情况;
4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情况;
5 、各种客用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使用情况;
6 、防蚊、蝇、蟑螂和防鼠等设施情况。
二、监督检查方法:
1、现场检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是否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是否超范围经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2、抽查直接为顾客服务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检查合格证明、是否经培训合格,抽查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卫生操作规程的掌握情况:
⑴、旅店业、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游泳场(馆)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
检查,其他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
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
⑵、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
岗工作,检查时应查其健康检查合格证明;
⑶、从业人员每两年复训一次。
3、查看卫生管理制度,询问相关人员,掌握其制度落实情况,随机抽查从业人员,了解是否按制度执行。
4、使用非一次性茶具、毛巾、床单、拖鞋等公用品的场所,查看茶具消毒设有的专用消毒间,检查其有关公共用品清洗消毒设施及操作情况:
⑴、消毒间外应贴有明显标志,内有卫生制度,布局合理,无杂物;
⑵、内设2只以上(一洗一清)水池,有明显标记,消毒柜、保洁柜能满足消毒、周转需要;
⑶、消毒剂的配备按比例配制,茶具清洗消毒后,存放在保洁柜内;拖鞋的消毒应设有专用容器,消毒液的配备按比例配制(如使用含氯消毒剂应达到1000mg/L的浓度),每4小时更换一次,每次浸泡30 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⑷、毛巾、床单应严格按一客一用一消毒,在洗涤中要有消毒的程序。
5、检查使用的客用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是否符合有关卫生要求,并进行索证;各客用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应有卫生许可批
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及地址、保质期等中文标示,使用
场所经营者应索取产品卫生许可批号、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6、检查场所防蚊、蝇、蟑螂和防鼠设施。
没有使用空调的场所,应
配置有效防蝇的纱门、纱窗、门帘(如塑料门帘)或风幕;与外界直接相通
的门,下端应装有金属防鼠板或门缝小于0.6 厘米;窗口完好能密闭;下水道出口处装有防鼠隔栅,隔栅间距可以防止老鼠进入;通上下水、煤气、电线、空调等的墙上孔洞,应封闭;全空调设施,最好在门上安装风幕机。
三、调查取证:
1、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有超范围经营,卫生许可证超过有效期的,应在现场检查笔录中详细记录所查见的情况,摄像取证并询问相关证人;
2、随机抽查直接为顾客服务从业人员,询问其姓名,检查是否持有健康检查合格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伪造,在现场检查笔录中详细记录所抽查直接为顾客服务从业人员的姓名、性别、岗位及检查见其健康检查合格证明的情况,对于伪造、无效的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应予以封存;
3、公共场所无卫生管理制度、清洗消毒制度及操作规程等或制度不健全的,记录相应事实,复印不健全的制度;
4、检查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情况时,应在现场检查笔录中详细记录检查发现的情况,包括有关公共用品清洗消毒设施、查见操作情况、物品放置、用具的清洁状况等,对公共用品进行采样抽检,必要时摄像
取证,询问相关人员操作程序并做询问笔录;
5、检查使用的客用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无证或无中文标
识、过期时,应在现场检查笔录中详细记录所查用品的状况、发现的位置等,必要时摄像取证,保存查见的客用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
6、在现场检查笔录中记录查见的防蝇、蟑螂和防鼠设施,有关场所的蝇、蟑螂和鼠的数量、痕迹等。
四、处理:
1、对于未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或过期、超范围的,责令改正,依法处罚;
2、未办理健康检查合格证明或过期、伪造的,责令改正,依法处罚;
3、公共场所无卫生管理制度、清洗消毒制度及操作规程等或制度不健全的,责令改正,依法处罚;
4、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不合格的。
⑴、符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公共场所主要卫生指标的,责令改正,依法处罚;
⑵、不符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公共场所主要卫生指标的,责令改正,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
5、场所使用化妆品无证、过期的责令改正,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
6、防蝇、蟑螂和防鼠设施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改正,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