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动物》
- 格式:docx
- 大小:19.06 KB
- 文档页数:6
精品文档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课后练习答案P8《生物的特征》 1>xVxx2、 呼吸鲸呼气时产生水柱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通过排尿、出汗、呼出气体排出体内 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生长和繁殖植物 产生种子,种子能长成幼苗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同一株苹果树上结出大小不同的苹果。
3、 (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珊瑚虫才是生物。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 供更多的氧气。
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P18《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xxVx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由于在同一季节,山上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的生⑵如果猫少了,田鼠会因为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取食土蜂的蜜和幼虫,并破坏蜂巢, 所以造成土蜂数目减少;土蜂数目减少,不能给三叶草及时传粉,三叶草减少;三叶草减少, 牛因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
4、 这种蝴蝶叫做“枯叶蝶”,与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在生物学上叫做“拟态”,能够很好地 利用周围环境保护自己,起到伪装作用,更加有利于自身个体的生存,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 山羊啃食草根,影响草的生长。
如果饲养山羊过多,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P24《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xxV 2、D3、 野生青蛙捕食昆虫,而大多数昆虫都是以植物为食的,会使粮食减产。
因此,大肆捕食青 蛙会使有害昆虫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粮食减产。
4、 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因为水族箱里有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微小生物,和阳光、 空气、水等,具备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同时,水族箱内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 生产者;动物;分解者;阳光、空气、水等。
P3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D 2、略。
3、略。
P40《练习使用显微镜》 1>VxVV2、 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可能会遮挡进入反光镜的光线,因此显微镜视野有时会变暗。
《动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动物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64 学时 4 学分(全学年)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科目之一,是动物系列科学的基础主干课。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动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其目的是阐明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利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着重加强对动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系统地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以动物适应机制为中心,系统发育为主线及动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中学动物学教学及开展自然科学教育技能。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学好动物学,必须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动物世界和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学会用动物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为今后开展动物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1. 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2. 牢固掌握动物各门及主要纲的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的适应;动物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主要门类的演化关系;动物地理分布的基本知识和了解动物学科的发展前沿;3. 了解华北地区的动物种类及分布,生物多样性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从而加强动物资源的保护意识;4. 以生物多样性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为线索,介绍动物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通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多方面接触自然、联系实际,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描述、比较和实验等常用的研究手段,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揭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系统发育等。
2022年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原生动物是______色、无______,能______运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2、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观察细菌是否生鞭毛可通过______或______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3、与营养缺陷型有关的菌株有三种:①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菌种的原始菌株称为______,②它经诱变剂处理后所发生的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菌株称为______,③再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的菌株称为______。
4、现代发酵罐除罐体外,还要有一系列必要的附属装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5、酵母菌的无性孢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数种。
6、病毒粒的对称体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7、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______,______和______。
8、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等。
9、巴斯德效应是发生在很多微生物中的现象,当微生物从______转换到______下,糖代谢速率______,这是因为______比发酵作用更加有效地获得能量。
10、T细胞在识别抗原的同时也识别自身______。
二、判断题11、黄曲霉毒素是著名的致癌剂,人或动物摄入足够剂量后,不必经过体内代谢活化即可诱导肝癌的发生。
()12、在分离化能无机自养细菌时,必须使用以硅胶作凝固剂的无机培养基平板。
()13、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系统只能传递电子而不能传递质子。
()14、API细菌数值鉴定系统对细菌的鉴定带来极大的方便,在它可鉴定的700余种细菌中,只要购买一张统一的鉴定卡,就可对其中某一细菌进行鉴定。
()15、存在于白喉棒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胞中的异染粒,其生理功能是作为碳源或能源贮藏物。
()16、毛霉菌的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
课后习题答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绪论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含什么微生物?答: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者似核。
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如间体核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
也不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包含古菌(即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与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含什么微生物?答:真核微生物由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由核仁核染色质。
由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开,使两者由明显的界限。
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与叶绿体等。
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包含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类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答:1969年魏泰克提出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后被Margulis修改成为普遍同意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含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包含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真菌界(包含酵母菌与霉菌)、动物界与植物界。
我国王大教授提出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与植物界。
5、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使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与一个种名构成,属名与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 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细胞的共同特征:在形态结构方面,一般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
少数单细胞有机体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一定区域),称为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在机能方面:①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例如细胞能将化学键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等,以维持细胞各种生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核酸等;③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如遗传物质的复制,通过细胞分裂将细胞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细胞。
此外,还具有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等。
2. 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答: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有24种。
其中:C、H、O、N、P、S对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Ca、K、Na、Cl、Mg、Fe常量元素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Mn、I、Mo、Co、Zn、Se、Cu、Cr、Sn、V、Si、F,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由上述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水、无机盐)及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水是无机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自然溶剂,同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
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其中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在细胞内常常彼此结合,组成更复杂的大分子,如核蛋白、糖蛋白等。
蛋白质与核酸在细胞内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已知有20多种。
氨基酸借肽键联成肽链。
总之,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按一定次序相连而成长链,又按一定的方式盘曲折叠形成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细胞质与细胞核都含有核糖核酸。
2022年上海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原生动物是______色、无______,能______运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2、细胞壁的主要功能,一是______,二是______,并具有______、______以及______。
3、艾姆斯试验中用的菌种是______的营养缺陷型______,通过回复突变可以测定待测样品中______的存在。
4、常用的活菌计数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5、真菌菌丝有两种类型,低等真菌的菌丝是______,高等真菌的菌丝是______。
6、动物病毒基因组DNA转录产生的初始转录要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修饰才能成熟为功能性mRNA。
7、海洋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共同特征。
8、实验室配制固体培养基的操作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微生物的次生代谢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中枢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丛枝状菌根又称泡囊丛枝状菌根,这是一类最重要的外生菌根。
()12、用涂抹法测微生物活菌数时,每个平皿中的菌液加入量是0.1ml。
()13、在固氮酶的两个组分中,组分Ⅱ(铁蛋白)要比组分Ⅰ(钼铁蛋白)对氧更为敏感。
()14、DNA-DNA杂交主要用于种、属水平上的分类研究,而进行亲缘关系更远(属以上等级)分类单元的比较,则需进行DNA-rRNA杂交。
()15、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上是不含蛋白质的。
()16、一个酵母菌细胞上,只可能有一个蒂痕,但芽痕则可以有多个。
()17、真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中主要的繁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18、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
板书设计:第2节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主要特征:单细胞,能摄食,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寄生原生动物与人类关系:绿藻:如衣藻、石莼褐藻:如海带、马尾藻、裙带菜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红藻:如紫菜、石花菜藻类主要特征:单细胞或多细胞,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与人类关系:教学反思:节课在生物学科中属于最平常的那种课:知识点少,内容本身又不吸引学生,而且原生生物个体微小,学生没有看到过,不贴近生活,又没有设置实验活动,上起来肯定很无聊。
教师做优质课一般不会选择。
但是在生物学科中这种课是很常见的,因此我很想把平常的小课如何打造成:学生爱上的精彩生物课。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考虑了很多。
首先,结合STS教育新理念,我把干巴巴的生物课与化学、政治在课堂中自然的融合在了一体,让学生感受科学文化知识在引领生活,服务生活。
如生活中赤潮现象,是由于原生生物藻类的疯狂生长形成的,而根本原因是由于化学学科中含磷洗衣粉水任意排放以及工业污水的乱排放造成的。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防止水体污染,或者污水经处理后达标再排放,同时节约用水。
在疟原虫这块,我介绍了科学名人“屠呦呦”,屠奶奶是如何在中华科技史上撰写者一段传奇的?让孩子认识到科学家们百折不挠的科研精神。
本课以人生就是一场进化与蜕变导入,用生物知识获分,争取“人生发展趋势礼物”即不同的人生目标,让孩子们从思想上树立人生目标,朝向自己的人生目标付出努力。
其次,从本单元整体来看,重点讲授了分类的科学方法,然后在第2、3、4节里进行类别学习。
因此我觉本课重点为科学方法分类法的再巩固,例如如何把原生生物再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第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注意到原生生物,也没看到过,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能亲眼看到生活中真实的原生生物。
我用矿泉水瓶从学校北边的小河中取来了一些水样,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草履虫。
我曾尝试不给学生任何提示,让学生直接观察,学生在观察实验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视野中没有草履虫,学生看不清等情况,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就会通过问老师或小组之间互助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课程建设(一)课程建设基础(课程前期建设基础、成果介绍等,500字以内)本课程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在教学大纲制定、专业授课.课程思政、课后答疑、课程评价等环节持续改革创新。
教学团队包括1名教授和3名讲师。
2019年12月对《动物学》课程进行了全新设计,完成了教学大纲修订,制定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该课程于2021年6月被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
课程以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合理运用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分数达到98.12分(同期全校理论课的平均分为95.87分目前选取2019年新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生命科学规划教材《动物学》作为课程的指定教材;同时,精心准备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PPT课件﹔先后引入学习通平台的《动物学》在线课程和智慧树平台的《动物学》在线课程共学生使用;建立了利用课程微信群、腾讯会议和基于学校MYSTU系统的线上讨论交流渠道;将海洋生物研究所自建的海洋动物标本库(包括400多个物种)以及课程团队专为本课程建立的海洋蟹类标本库(包括40多个海洋蟹类物种)引入课堂,供学生学习、观摩和深入认识各种动物。
与另外三所大学建立了《动物学》课程共建和资源共享机制,参与完成的省系列在线开放课程《动物学》于2020年11月在智慧树平台开放,目前已被8所大学的2200多名大学生选课使用。
围绕该课程进行的多元化考核机制创新改革项目获得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
(二)课程特色、影响力(课程的主要特色介绍、影响力分析,500字以内)《动物学》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出发点,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实现最优的学生学习成效。
1、以专业知识为引领,无缝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如:在讲授原生动物疟原虫时,引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造福全世界的事迹;在讲授节肢动物果蝇和瓢虫时,引入爱国科学家“中国遗传学泰斗”谈家桢,讲述他跟随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和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摩尔根学习且学成后毅然回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的事迹。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题:单细胞生物和原生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动物不属于原生动物的是()A. 阿米巴变形虫B. 蛔虫C. 疟原虫D. 夜光虫2.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B. 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都是原核生物C. 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D.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3.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 鸟B. 海带C. 小草D. 草履虫4.草履虫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结构是()A. 口沟B. 胞肛C. 伸缩泡D. 表膜5.以下属于单细胞动物的是()A. 草履虫B. 酵母菌C. 衣藻D. 乳酸菌6.下列为四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①可用来制作面包和酿酒B. ④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C. ③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D. 都属于单细胞生物7.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也能完成各种生理功能,能使其运动的结构是()A. 表膜B. 口沟C. 纤毛D. 食物泡8.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A. 酵母菌B. 草履虫C. 变形虫D. 黑藻9.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 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C. 能通过生殖器官进行繁殖D. 草履虫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独立生活10.草履虫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 )A. 自身从太阳光能中获取的能量B. 水中的热能透入细胞的能量C. 从食物泡中直接得到的能量D. 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11.对下图所示的四种生物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四种生物都只由一个细胞独立地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功能B. 图中四种生物都有细胞膜,细胞膜是单细胞生物呼吸器官C.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变形虫和衣藻为分裂生殖D. 图中四种生物只有衣藻为生产者,其余都为消费者12.变形虫最常见的生殖方式是()A. 孢子生殖B. 配子生殖C. 出芽生殖D. 分裂生殖13.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B. 能够独立生活C. 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D. 整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14.屠呦呦为世界抗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和她的团队研究的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消灭疟原虫(一种单细胞动物)非常有效的药物。
《动物生物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动物生物学的定义、性质和任务1. 定义:动物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动物界的多样性、动物体的结构、功能、生长发育、生殖、行为、进化以及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它旨在理解动物的生命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并为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性质:(1)综合性:动物生物学融合了解剖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2)实验性:动物生物学的研究依赖于实验和观察,通过实验设计来验证假设,探究生命现象。
(3)进化性:动物生物学强调生物的进化历程,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类群的特征,揭示生物进化的规律。
(4)应用性: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3. 任务:(1)描述和分类:对动物进行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系统分类,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2)机制探究:研究动物体的生理功能、发育机制、行为模式等,揭示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3)进化分析:探讨动物的进化历史和进化趋势,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环境保护:评估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保护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二、动物生物学研究发展动态1. 古代动物生物学:(1)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对动物进行了分类,并撰写了《动物史》。
(2)中国古代的《本草纲目》等著作也对动物进行了描述和分类。
2. 近现代动物生物学:(1)细胞学说: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奠定了细胞是生物基本单位的理论基础。
(2)进化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理论,对动物生物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遗传学: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遗传规律,为动物生物学提供了遗传研究的理论基础。
3. 现代动物生物学:(1)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揭示了生命现象的分子机制。
(2)生态学:关注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等概念。
(3)生物信息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生物数据,为动物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1.何谓原生动物?它有哪些细胞器和哪些营养方式?答:(1)原生动物的定义原生动物是指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2)细胞器原生动物的细胞器有胞口、胞咽、食物泡、吸管、收集管、伸缩泡、胞肛、鞭毛、纤毛、刚毛、伪足、眼点等。
(3)营养方式①全动性营养以其他生物(如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藻类、比自身小的原生动物和有机颗粒)为食。
②植物性营养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吸收CO2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自身营养。
③腐生性营养借助体表的原生质膜吸收环境和寄主中的可溶性的有机物作为营养。
2.原生动物分几纲?在废水生物处理中有几纲?答:(1)分类根据原生动物的细胞器和其他特点,将原生动物分为四个纲:有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和孢子纲。
(2)废水生物处理中常见的纲主要有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可作污水处理的指示生物。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有变形虫出现(肉足纲)。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纤毛虫会出现。
3.你如何区分鞭毛纲中的眼虫和杆囊虫?答:区分鞭毛纲中的眼虫和杆囊虫的方式如下:(1)眼虫形体小,一般呈纺锤形,前端钝圆,后端尖。
(2)虫体前端凹陷伸入体内的为胞咽,胞咽末端膨大呈贮蓄泡,鞭毛由此通过胞咽伸向体外。
(3)靠近胞咽处有一个环状的红色眼点,其中含有血红素能感受光线,是原始的感光细胞器,可调节眼虫的向光运动。
(4)在贮蓄泡一侧的伸缩泡有排泄、调节渗透压的机能。
(5)眼虫靠一根鞭毛快速摆动并做颤抖式前进。
4.纤毛纲中包括哪些固着型纤毛虫(钟虫类)?你如何区分固着型纤毛虫的各种虫体?答:(1)分类包括钟虫属、独缩虫属、聚缩虫属、累枝虫属、盖纤虫属。
(2)区分方式①钟虫属是单个个体固着生活,其它为群体生活。
②独缩虫属和聚缩虫属很相像,每个虫体的尾柄有肌丝。
《原生动物》
第一节主要特征
一、个体大小
单细胞动物,身体微小,大多在250μm以下(仅显微镜下可见),最小的只有2—3μm(如利什曼原虫),但少数种类最大的可达10cm左右(某些有孔虫)。
二、基本结构
1、细胞膜
原生动物的体表(也就是细胞的表面)具有细胞膜,细胞膜在有的种类极薄,不能使动物体保持固定的形状,身体的外形随里面细胞质的流动而不断改变,这种膜称为质膜。
多数原生动物的体表有较厚且具有弹性的膜,能使动物体保持一定的形状,虽在外力压迫下改变了形状,但外力取消时,即可由弹性使虫体恢复原状,这种膜称为表膜。
还有些原生动物的体表,形成了坚固的外壳,外壳有几丁质、矽质、钙质或纤维质等。
2、细胞质
1) 外质:细胞质的外层部分,透明均匀,滞性大,内无颗粒。
2) 内质:细胞质的中央部分,色泽暗,有颗粒,滞性小,细胞核位于内质中。
3、细胞核
1) 不同的原生动物细胞核的数量不同,一般的原生动物只具一个核(如眼虫)、部位种类具两个核(大小核,如草履虫)、极少数具多核(如蛙片虫)。
2) 不同原生动物的细胞核形态多种多样,有呈球形或卵圆形(如眼虫),肾形(如草履虫大核),马蹄形(如钟虫),链珠形(如喇叭虫)等。
3) 根据染色质的多寡和分布情况的不同,一般可以把细胞核分成两种:泡状核(染色质较少,分布不均,或聚集于核中央,或分布于核膜内,或相连成疏松的网状等)与致密核(染色质甚多,均匀而又致密地散布于核内)。
4) 部分原生动物细胞内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细胞核(如草履虫的两型核):一种大核(致密核)与细胞代谢相关,通常为营养核;一种是小核(泡状核),与生殖相关,故为生殖核。
三、各种功能细胞器(类器官)
1、运动胞器
主要由原生质特化形成的鞭毛(如眼虫)、纤毛(如草履虫)、伪足(如大变形虫)。
1) 鞭毛:
结构模式为“9+2”(游离于质膜外的部分)与“9+0”(质膜内的部分)的微管模式。
2) 纤毛:
其结构模式类似于鞭毛“9+2”或“9+0”的模式,但与鞭毛的差异在于:
A. 形态上较鞭毛短而细;
B. 数量上较鞭毛多;
C. 功能上高度特化形成各种纤毛器,如口围带,波动膜,棘毛,背触毛等。
3) 伪足:
A. 叶状伪足
B. 丝状伪足
C. 根状伪足
D. 轴状伪足
2、保护支持胞器
主要由表膜下纤维系统及部分虫体的刺丝泡(如草履虫)承担完成。
3、摄食消化胞器
主要由原生质特化形成的胞口、胞咽(摄食胞器)、食物泡(消化胞器)来完成,代表动物如草履虫。
4、排水胞器
由原生质特化形成的伸缩泡(排泄胞器),用以排除细胞内多余水分和极少部分食物代谢废物)。
5、感觉胞器
表膜下纤维系统具有感受刺激与传导冲动的作用,故大部分原生动物是通过质膜或表膜来感受外界刺激;一般种类都无专职的感觉胞器,只在眼虫等鞭毛虫中出现感光的胞器,即眼点。
小结:
原生动物虽然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这个细胞结构十分复杂,细胞除具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外,还具有一般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特殊细胞器(如胞口、胞咽、伸缩泡、纤毛、鞭毛等),各胞器具有不同的机能,相互协调,能像多细胞动物的器官系统那样,完成动物有机体的全部生命活动(如运动、
消化、排泄、感应等)。
所以作为一个细胞来讲它是最复杂的,但作为一个动物来讲却是最简单的。
虽然某些原生动物的个体可聚合形成群体,但最多只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还未出现组织、器官的分化,单个细胞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此说明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动物但是最复杂的细胞。
第二节生物学
一、生殖
1、无性生殖
1)二裂
2)出芽
3)复裂
4)质裂
2、有性生殖
1)接合生殖
2)配合生殖
二、群体
群体的形成:原生动物中有些种类通过母体的分裂生殖,产生许多个体,这些个体有时并不分开,相互集合在一起而形成,如团藻,原海绵虫,盘藻虫等。
三、营养
1、植物性营养
1)光自养(自生色素)
2)光异养(共生藻的色素)
2、动物性营养
1)吞噬(形成食物泡、消化吸收)
2)腐生(分解物透过质膜入体内)
四、包囊
1、包囊的形成
淡水原生动物在缺食、干燥和低温等不良生活条件下,缩回伪足或脱落鞭毛与纤毛,身体缩小呈圆球形,保持原有体积不变,而使身体表面积变得最小;同时还分泌物质形成坚厚的一层或两层外膜,包围自身而形成。
2、包囊形成意义
1)抵抗不良的外界条件,以保证个体的存活;
2)具有在不良条件下进行生殖的作用;
3)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五、分布
自由生:
淡咸水、不同温度的水、潮湿土壤等(有水的地方)均有分布,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等。
寄生:
寄生于动物血液、组织、体液或植物汁液等,如杜氏利什曼原虫(中国五大寄生虫之一),疟原虫(中国五大寄生虫之一)等。
第三节分类
一、原生动物的系统分类
原生动物亚界(Protozoa)
1、肉足鞭毛门Sarcomastigophora
2、盘卷门Labyrinthomorpha
3、顶复门Apicomplexa
4、粘体门Myxozoa
(最新研究表明该类群系统地位有新动向)
5、微孢子门Microspora
(最新研究表明该类群系统地位有新动向)
6、囊孢子门Ascetospora
7、纤毛门Ciliophora
二、原生动物的主要代表类群
1、鞭毛虫
鞭毛;植物性或动物性;叶绿体;一型核;如绿眼虫。
2、肉足虫
伪足;吞噬(动物性);一型核;如大变形虫。
3、孢子虫
寄生;一型核;如疟原虫。
4、纤毛虫
纤毛;两型核;动物性;如尾草履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