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12
【教案】⼈教版⼩学数学:⼀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分与合》⼀、基本信息课型:新授课授课年级/班级:⼀(8)(9)班⼆、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是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位数的加减法是⼩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本单元教学分四步⾛,⾸先是1-5各数的认识,然后初步认识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接着通过加减法加深对1-5各数关系的理解,最后认识0,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应该能够:1. 熟练数出0-5以内物品的个数,会读、写0-5各数,能区分⼏个和第⼏个,掌握数的顺序和⼤⼩,掌握0-5以内个数的组成;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减法的关系,⽐较熟练地计算0-5的加减法;3.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些简单的数学问题;4. 认识符号“=”“>”“<”,会⽤这些符号表⽰数的⼤⼩。
[“初步知道”的表现是什么?]在数的整体认识的教学⼜分为⼏步,⾸先从实物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的含义并会读写,渗透数的集合思想,然后认识⽐较符号“=”“>”“<”,通过⽐多少感受数的⼤⼩和顺序,接着区分“第⼏”和“⼏个”,最后通过数的分与合掌握1-5数的组成。
其中最后⼀步“掌握2-5数的组成”就是本⼩节的教学⽬标。
本课时的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例题1“把4朵葵花放进两个筐⾥,有⼏种情况”,把所有情况(3种)⽤数学符号表⽰,并告诉学⽣读法和表达的意思(如4可以分成1和3;4⾥⾯有1个1和1个3,1和3组成4);2. “做⼀做1”题1猜数游戏,掌握3的组成,并⽤数学符号表⽰,题2练习不同数的组合;3. 例题2“5个⽟⽶放进两个盘⼦⾥,有⼏种放法”,根据“2、3、4的组成”的已有知识填出5的组成;4. “做⼀做2”题1“摆⼀摆说⼀说”活动,表⽰5的组成,题2“涂⼀涂”活动,再次巩固5的组成。
[为什么不考虑分3个筐?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只是分成两份更加基础](教材截图)三、学情分析1. 学⽣已经掌握读写1-5各数,有关于数的组成的直接经验,但缺乏规范的认识和表述。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学设计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数字1~5各数之后进行的,一个关系式有双重含义,既表示把一个数分成了几和几,也表示几和几可以合成一个数,这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2、学生能熟练的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记忆5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PPT 课件、小棒5根、糖果3颗、磁铁5个学生:小棒5根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师出示课件:两个筐)生(齐):我在图中看到了两个筐。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看谁能够说完整。
生1:我在图中看到了4个向日葵。
师:我要看一看谁是懂得倾听的好孩子,谁能重复一下他刚刚说的话。
生2:我在图中看到了4个向日葵。
(找一个平时语言表达不太完整的孩子重复)师:从右数,排在第三个的向日葵是哪个?谁能指一指,请举起你的小手。
(师点一名学生上前来指出)二、新授环节(学习4的组成)师:同学们还记得吗?这就是老奶奶家收获的向日葵,现在老奶奶要将这4个向日葵放到2个筐里,谁能告诉老奶奶怎么放?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4根小棒,在你的桌子上摆一摆,看看怎么分,有几种分的方法?分好的小朋友请举手示意我。
生拿出小棒,分一分,老师走到下面看学生分的情况,一一查看后选出有代表性的在班里展示,展示过后,师播放PPT,带领学生将分小棒的方法迁移到分向日葵,师一边引导一边板书:师:我们这样分是不是有落下的,而且还有重复的?生齐:是的。
师:那我们要怎么分才能做到补充不漏呢?生:按顺序分,先左边分1个,剩下的坊右边,再左边分两个,剩下的放右边……师:你的办法真好,这样就不会重复或落下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归纳1.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事物的数量2)1~5各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题型分析:常用于找规律或者插空填数题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书写。
2.比大小、第几、分与合1)比较大小:(1)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2)填“<”,“>”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2)“第几”的含义: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无论第几,表示的物体的个数都是1.区分:第几和有几个的区别,无论第几都只有1个,有几个表示的是物体的数量。
3)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依次分成1和几,2和几……直到分成几和1为止数的分与合的读法:(1)数的分可以读成: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Eg:5可以分成2和3(2)数的合可以读成:几和几可以组成(合成)这个数Eg:2和3组成(合成)53.1~5的加、减法1)加法: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补充:2+3=5这个数学式子,我们可以把它代入到实际例子中,如,小猴原来有2只桃子,又拿到3只桃子,现在总共有5只桃子,需要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的这个“等号”的意义是“总共”“一共”的意思。
2)减法: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补充:5-2=3这个数学式子,我们可以把它代入到实际例子中,如,小猴原来有5只桃子,吃掉了2只桃子,现在还剩3只桃子,需要让学生理解减法算式中的这个“等号”的意义是“还剩”、“还有”的意思。
3)加减法计算: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题型分析:(1)实际的看图写数学式子(2)计算题4.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含义:(1)表示没有(2)表示起点2)有关0的加减法:(1)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都得这个数(2)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为0。
分与合教学内容:2-5的分与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数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有序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情境演示法/小组研讨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天气真好,兔妈妈想让她的孩子们帮她劳动,一部分拔萝卜,一部分采蘑菇,兔妈妈应该怎样分这四只兔宝宝呢?(师根据学生回答)二、自主学习1、5的分与合师:小朋友们帮兔妈妈出了这么多好主意,兔妈妈特别感谢你们,看,这是兔妈妈送给大家的苹果,你能把这些苹果放到这两个篮子里吗?(同桌合作,用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一人分,一人记录)(1)师巡视,后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分的结果,引出有序的分。
(2)师:这样有序的分就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3)指名按顺序说出5的分成,师板书5 5 5 54 2 3 3 1全班齐说5的分成(4)指名说出5的合成,再全班齐说揭题:小朋友们真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5的分与合(板书课题)。
2、4的分与合师:看到小朋友们既爱动脑又会动脑,羊博士非常高兴,他啊,忍不住要来考考大家了,你们有信心吗?(1)课件出示问题,师读题(请你用涂颜色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四颗珠子分成两部分。
)生在练习纸上涂色(2)指名回答涂法,并用课件展示(3)指名按顺序说出4的分成,师板书:4 4 42全班齐说(4)指名说出4的合成,然后全班齐说3、游戏学习2和3的分与合板书: 2 3 31 1 12 2 1三、巩固深化1、课件出示:把合起来是5的两个连起来学生用练习纸练一练,后指名汇报2、课件出示练习3、出手指游戏出手指,你出一次,老师出一次,然后全班小朋友一起说出几和几合起来是几。
示范:生:我出1,师:我出2,全班:2和1合成3四、课后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2、3、4、5的分与合,小朋友们,回家可以试一试6、7、8、9、10的分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