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大修作业标准及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6
道岔大修作业指导书作业人员要熟练掌握道岔大修的操作要领 ,能够将组装好的道岔铺设进既有路线,以改善路线设备。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既有线提速 200~250 km/h 线桥设备维修规则》《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铁运 C20223280)。
防护信号,起道机,撬棍、捣镐、大拉耙.铁锹、道钉锤﹑轨距尺.轨温表等。
4.1 点名分工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 ,明确作业分工项目 , 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2 安全预想(1)上班集中思想 ,明确各自作业范围及特点 ,做到自控、互控、他控及联控,来车按规定要求下道避车,并将工(机)具撤出限界以外;(2)成组更换道岔钢轨时 ,要注意先后路线的钢轨与新道岔是否同类型钢轨;(3)在更换不同类型的道岔时 ,对附带曲线要作相应的调整工作;(4)在更换道岔时,要防止破坏路线标志和信号设备;(5)电气化区段安全:①在与接触网不足 2m 的处所进行作业时,必须按停电施工天窗执行,并由供电部门人员配合施工;②执行电气化铁路其他与之相关的要求。
(6)如遇恶劣天气,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有关规定。
4.3 工机(具)检查作业负责人负责落实专人对机 (工)具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确认 ,防止将损伤的工 (机)具带人作业现场。
使用的工 (机)具必须按要求用反光漆(膜)进行编号,以防止侵限或者遗留在路线上。
4.4 设置防护驻站联络员提前 40 min 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 ,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 ;现场防护员根据要求准备好防护标牌,按要求设置防护。
现场防护员 (联系艰难地段增加中间联络员 )接到驻站防护员通知后,会同作业负责人,组织所有作业人员在就近安全通道或者在路肩上行走至作业地点附近的安全地带。
4.5 作业准备(1)事先与电务、车站联系,上道时必须有电务配合施工;(2)根据实地情况,合理配制新岔先后龙门轨长度,铺轨、接轨时人员要充足,设专人负责指挥,动作协调一致;(3)配齐各部的零件,并做好除锈涂油工作;(4)再次检查尖轨与基本轨是否密贴 ,调整好基本轨的蜿蜒点,检查各部份间隔尺寸是否符合要求;(5)卸下的新轨要放在既有线钢轨外侧的枕木头上,新旧钢轨间距不得少于 150mm,新轨轨面高度不得超过旧轨轨面 25mm,并要垫平放稳、钉固。
现将《南宁铁路局整组更换道岔作业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本标准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南宁铁路局整组更换道岔作业标准(试行)根据铁道部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作业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整组更换道岔的作业条件、作业组织、作业程序及要求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整组更换道岔施工。
1作业条件1.1施工封锁及放行列车条件:施工封锁时间180min及以上。
线路封锁前1小时,限速25km/h。
线路开通后限速条件:(1)复线自动闭塞区段开通后1小时限速25km/h,其他区段线路开通后前二列限速25km/h,其后至次日机械保养前限速45km/h。
(2)采用大型养路机械保养开通后第一列限速60km/h,第二列限速80km/h,24小时后恢复常速;采用小型养路机械保养后限速60km/h、80km/h各不少于24小时,其后恢复常速。
1.2施工单位应配备道岔纵横向移动的滑轮、道岔岔排起落设备、拉伸器、轨缝器、齿条和液压起道机、锯轨钻孔、气割、焊接、探伤等设备,配备数量根据每天更换道岔数量确定。
1.3施工车辆和动力配备:应配备重型轨道车、轨道吊机,轨道平车等。
配备数量根据每天更换道岔数量确定。
1.4夜间施工时,需配备地面、作业车辆照明设备。
1.5另需配备后勤保障用的汽车、宿营车、生活车、材料工具车等附属车辆。
2作业组织2.1施工原则由专业大修施工队伍承担。
2.2施工单位应根据大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前制订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和施工“三图一表”,提出开工报告、封锁计划和施工配合要求,按规定程序报局工务、运输处审批。
工务处接到施工单位提报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开工报告后,组织设计、施工及设备管理单位召开施工技术交底会。
2.3按《南宁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成立由施工所在地车务段(直属站)主管领导或指定人员任组长,行车组织、施工、设备管理及其他有关单位主管领导任组员的施工领导小组。
于开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召开施工协调会和施工准备会,审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确定施工计划、封锁天窗、限速条件、材料供应、施工列车运行、施工配合、安全监督和施工机械车辆、宿营车存放、转移等有关事宜;每日施工结束后组织召开施工总结会和次日施工准备会,分析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组织及安全监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确定次日施工方案。
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道岔)一、检修前准备:1、人员准备:检修前确认防护人员及检修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室内防护人员:(1)责任心强、口齿伶俐、咬字吐字清晰。
有一定的故障处理能力。
(2)熟悉室内外设备的分布状况,室内各类保险的容量。
(3)明白当日检修及配合内容、影响范围。
(4)登、消记程序内容按照电务段要求严格执行。
工作中严格执行联系登记要点制度,坚持复诵制度,联系用语简明规范,不讲与工作无关的话。
做好排路、接近、邻线来车“三预告”。
联系登记:(1)、室内电务检修人员于天窗点前30分钟到车站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办理登记要点手续。
天窗集中修联系登记模式:X月X日X时X分:根据施工计划,X月X日X时X分至X时X分,检修(下)上行XX设备(道岔、轨道、信号机),影响上(下)行线设备使用,停止上(下)行线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
实际给点时间X时X分至X时X分调度命令号XX号电务:XX车站:XX消记模式:X月X日X时X分:上(下)行线XX设备检修完毕,试验良好,交付使用。
调度命令号XX号电务:XX车站:XX2、室外作业人员:(1)检修人员应实行双人双岗作业并指定现场防护员,严禁单人上道作业。
(2)检修人员上道作业前应再次确认检修内容、影响范围并相互检查各类防护用品穿戴是否整齐、规范。
(3)检查通信工具是否良好、并与室内防护人员、其他小组相互呼叫保证室内外检修人员呼叫畅通。
(4)严把安全关,检修者应清楚有关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和检修设备的关键及作业程序。
二、工器具材料准备:1.工器具准备:笔、笔记本、对讲机、万用表、手摇把、250#、300#、450#扳手、30/32#(27/30)梅花扳手、复式交分道岔专用扳手、2把毛刷(一把涂油另一把卫生清扫并做好绝缘防护)、手锤、钢丝刷、大钳子、大尖嘴钳子、150#、300#改锥(--、+)、2/4MM板、5米盒尺、道岔钥匙、五角钥匙、转辙机专用工具、4#、6#、8#管拧子、2.材料准备:测试记录卡、五角锁头、棉纱、破布、机油、1.0铁丝、3T、5T、9T挤切削、各类开口销、螺母、垫片、环形绝缘、筒型绝缘、绝缘垫、绝缘板要求:(1)工具与材料分开管理(使用俩个工具包)(2)将工具包与材料包统一放置到电缆盒基础处三、检修程序及内容1、登记室内防护人员按规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薄》内登记,所检修设备的名称、要点时间、影响范围要登记清楚。
道岔大修作业流程及标准一、道岔(线路)预铺道岔预铺主要作业流程为:预铺位置选定—设置物理隔离—搭设预铺平台—预铺岔枕—核实道岔材料及零配件规格、型号及数量—安装垫板、配件—涂长效油脂—组装联结道岔轨件(冻结、焊联)—预铺验收及整治超限—电务安装、调试设备。
线路轨排预铺主要作业流程为:预铺位置选定—搭设预铺平台—预铺Ⅲ型枕—核实材料及零配件规格、型号及数量—安装配件—涂车轴油—预铺验收及整治超限。
1.选择道岔(线路)预铺场地,整平夯实搭设支撑墩的位置,确保受力均匀,有条件时利用既有站线股道进行预铺。
2.设置物理隔离。
对道岔(线路)预铺地点进行物理隔离,根据道岔(线路)预铺地点现场情况,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的形式,靠线路道床边坡一侧设置牢靠的临时栅栏(注意轨道电路和限界安全),确保道岔(线路)预铺时人员、材料、机具均在线路外侧由物理隔离的封闭式安全限界范围内进行。
3.搭设预铺平台。
预铺道岔(线路)底架必须平整牢固,枕木跺采用井字架式。
选用P50(或P60)再用轨(无侧磨)铺设架子轨。
平台由枕木架子和钢轨组成,要求平、稳、不超限。
4.排放岔枕(III型枕)。
选定基准股用钢尺按标准间距打点,按道岔(线路)设计图铺设道岔(线路)新枕,确保岔枕(线路)间隔准确。
5.铺设道岔钢轨件。
按铺设图初步摆放好,全面复测钢轨长度,对尖轨等重点部位进行复查,检查道岔基本轨、岔内配轨、异型轨是否布置正确,岔心型号是否匹配,复核轨端螺栓孔距。
6.钢轨钻孔。
位置应在轨腹中和轴上且必须倒棱,钢轨螺栓孔径偏差除图纸有注明外,误差均为0~+1mm;螺栓孔中心位置上下偏差不超过1.5mm;相邻螺栓孔中心距离偏差为±1mm。
7.按要求安装限位器。
8.安装滑床板与护轨垫板的安装。
滑床台应平滑,无异物,预铺时在台板与轨底侧面间首先使用2mm轨距调整片,以备轨距向内调整,同时尽量使垫板靠近外侧定位,进行轨距调整时可适当增减调整片,特别注意的是应使轨道中心两侧的滑床台的轨距调整片总厚度趋于一致,调整后的轨距顺坡应符合要求。
道岔大修作业流程及标准一、道岔(线路)预铺道岔预铺主要作业流程为:预铺位置选定—设置物理隔离—搭设预铺平台—预铺岔枕—核实道岔材料及零配件规格、型号及数量—安装垫板、配件—涂长效油脂—组装联结道岔轨件(冻结、焊联)—预铺验收及整治超限—电务安装、调试设备。
线路轨排预铺主要作业流程为:预铺位置选定—搭设预铺平台—预铺皿型枕一核实材料及零配件规格、型号及数量一安装配件一涂车轴油—预铺验收及整治超限。
1.选择道岔(线路)预铺场地,整平夯实搭设支撑墩的位置,确保受力均匀,有条件时利用既有站线股道进行预铺。
2.设置物理隔离。
对道岔(线路)预铺地点进行物理隔离,根据道岔(线路)预铺地点现场情况,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的形式,靠线路道床边坡一侧设置牢靠的临时栅栏(注意轨道电路和限界安全),确保道岔(线路)预铺时人员、材料、机具均在线路外侧由物理隔离的封闭式安全限界范围内进行。
3.搭设预铺平台。
预铺道岔(线路)底架必须平整牢固,枕木跺采用井字架式。
选用P50 (或P60)再用轨(无侧磨)铺设架子轨。
平台由枕木架子和钢轨组成,要求平、稳、不超限。
4.排放岔枕(III 型枕)。
选定基准股用钢尺按标准间距打点,按道岔(线路)设计图铺设道岔(线路)新枕,确保岔枕(线路)间隔准确。
5.铺设道岔钢轨件。
按铺设图初步摆放好,全面复测钢轨长度,对尖轨等重点部位进行复查,检查道岔基本轨、岔内配轨、异型轨是否布置正确,岔心型号是否匹配,复核轨端螺栓孔距。
6.钢轨钻孔。
位置应在轨腹中和轴上且必须倒棱,钢轨螺栓孔径偏差除图纸有注明外,误差均为0~ +1mm螺栓孔中心位置上下偏差不超过1.5mm相邻螺栓孔中心距离偏差为士1mm7.按要求安装限位器。
8.安装滑床板与护轨垫板的安装。
滑床台应平滑,无异物,预铺时在台板与轨底侧面间首先使用2mm轨距调整片,以备轨距向内调整,同时尽量使垫板靠近外侧定位,进行轨距调整时可适当增减调整片,特别注意的是应使轨道中心两侧的滑床台的轨距调整片总厚度趋于一致,调整后的轨距顺坡应符合要求。
附件6道岔大机精调作业指导书一、基本要求:道岔大机按3遍大机精调的方式进行:第1遍大机起道量不超过35mm、第2遍大机起道量不超过25mm,第3遍大机起道量不超过20mm。
二、准备工作:放散、锁定完毕、道碴饱满、零配件齐全扭力达标、测量数据按5m 点放样完毕。
三、作业步骤按照人工轨距、各部密贴调整→岔区精测→第1遍道岔大机精确作业(单机两捣一稳方式)→卸砟、匀砟(视石砟状态)→线路精测精调→第2遍大机精确作业(单机两捣一稳方式)→卸砟、匀砟(视石砟状态)→线路精测精调→第3遍大机精确作业(单机两捣一稳方式),人工轨距、各部间隔密贴调整必须在最后一遍大机精调前完成。
四、质量控制标准1.道岔大机第一遍作业完成后标高预留30~50mm,中线控制在10mm以内,道岔大机第二遍作业完成后,标高预留20~30mm,中线控制在5mm以内。
道岔大机第三遍作业完成后,标高预留0~-10mm,中线控制在3mm以内。
2.轨道几何尺寸五、质量控制措施1.在施工安排上尽量安排两台道岔大机分开作业,每台大机负责一个岔区单元,夹持时间不低于0.8s。
道岔捣固车作业按先直股、后曲股的方式,转辙机部位加强一捣,作业中辙叉部位曲股辅助起道由各人工精调单位指导施工人员完成。
2.测量数据应至少包含岔区两端各不少于200m范围,确保岔区严格按设计资料保持平纵断面。
3.采用分层起道,严格按照设计起拨道量进行作业。
按5m进行放样、控制起拨道量。
4.道岔捣固同时对直股轨枕头进行夯拍。
5.道岔捣固车线路上作业不得少于200m。
遇道岔外方200范围内有缓和曲线或竖曲线时应纳入道岔单元管理,道岔大机应覆盖缓和曲线或竖曲线。
线路捣固车作业时应尽量靠近道岔。
线路捣固车与道岔捣固车的起始点、结束点均应做好标记,当进入已被作业过的线路时,必须确认是否需要修改起拨道量,防止起道过高。
6.电务转辙设备待三遍大机捣固完成后再联系电务部门安装调试。
道岔大修施工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有砟线路道岔大修作业程序、内容和技术、安全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集团公司管内200km/h及以下普速及提速线路有碴轨道道岔大修施工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2.1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2.2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2.3 《广铁(集团)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广运发[2010]165号)。
3 作业目的3.1 成组更换疲劳伤损钢轨,轨型不符合要求、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的道岔及岔枕;3.2 成段更换与道岔相匹配的过渡枕及钢轨;3.3 校正、改善道岔及岔区平、纵面;3.4 焊接岔区接头;3.5 道岔及岔区更换成一级石碴或清筛道床,解决道床严重污染及板洁。
4 作业程序(流程图)5 作业内容与要求5.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5.1.1 前期调查,制定预铺、卸料方案。
1 由主管领导牵头,技术科、材料科、重点维修车间、施工队负责人参加,逐站逐组现场调查,以保证道岔预铺质量、确保道岔施工安全、高效、运输干扰少为原则,确定道岔的预铺位置,以车站为单位编制道岔预铺方案(示意图、影响范围及占用时间);2 根据道岔预铺方案,确定每组道岔卸料的顺序及位置;3 组织电务、供电等设备管理单位现场调查新道岔轨排横、纵移经路,确定影响道岔横、纵移的设备的处理方案,纳入施工总体方案。
5.1.2 岔区平、纵面精确测量定位1 由施工单位技术科负责,组织技术人员用精密测量仪器对进行道岔大修的岔区进行平、纵断面精确测量,以校正、改善既有岔区平、纵面为原则,优化既有岔区平、纵断面设计,精确定位道岔中交、前接头、后接头、岔后侧向渡线、岔后附带曲线等;2 平、纵断面测量及设计范围:进站信号机(站界标)至出站信号机间正线线路、道岔,上、下行道岔间渡线,道岔侧向附带曲线,因既有正线岔区平、纵断面改变后,影响到站内其它线路和道岔时,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扩大测量范围,将影响范围内的线路设备同时纳入设计一并实施;3 提前将岔区技术资料(含起、拨道量,道岔中交、道岔前接头、后接头位置等设备的变化量)提供给供电段和电务段,抄送给相关业务处室。
道岔起道捣固作业标准1、作业条件⑴带班人不低于班长。
⑵无缝道岔作业允许轨温条件:锁定轨温±10℃间。
⑶工电结合部作业时,必须书面通知电务人员配合。
2、作业程序⑴作业准备①工具:起道机、冲击镐、杷子、弦线、钢板尺、石笔、轨温计。
②校对量具:带班人校核道尺。
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
⑵调查划撬先测量轨温,做到作业不超温;确认标准股:直股以内直为标准股,曲股以曲下股为标准股。
用弦线、道尺检查高低、水平、三角坑及空吊板位置,准确划好每撬的撬头、撬尾、坑底的位置,确定起道量。
⑶扒开道床四股轨下都需扒开道床,每股轨下扒碴长度不少于400-450mm,扒出道碴量1/2。
⑷标准股起道捣固起对坑时,尖轨部分:起道机放在基本轨外侧;连接部分:起道机放在导曲线上股钢轨内侧或外侧;辙叉部分:辙叉前部起道机放在直下股钢轨外侧,辙叉后部起道机放在曲上股钢轨内侧;辙叉部分护轨:应根据直股和曲股的水平情况确定起道与否及起道机放置位置;起道机手要按带班人的手势,将起道机放置在指定位置,密切注视看道者的手势。
在200~250km/h区段应目视长平,起道高度不得超过长平,预留量不超过2mm。
起平后要捣满扒碴长度。
⑸水平起道捣固起对撬时,应在标准股起好后,立即用道尺对好下股水平。
连接部分、撤叉对水平时要同时看直、曲两股水平。
⑹质量回检:捣固后回检高低、水平、三角坑,超作业标准立即返工。
⑺整理道床:回填镐窝,整理道床。
3、作业质量⑴高低、水平、三角坑误差不大于3mm。
⑵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为0mm。
道岔起道捣固流程作业条件:利用“维修天窗”进行作业。
无缝道岔允许轨温条件:锁定轨温±10℃。
工电结合部作业,电务工区配合道岔拨道作业标准1、作业条件⑴带班人不低于班长。
⑵无缝道岔轨温在+20℃拨道量不超过10mm,轨温在+15℃~-20℃拨道量不超过20mm。
轨温在±10℃拨道与普通线路相同。
⑶工电结合部拨道,先通知电务、车站配合。
道岔大修作业标准1、作业条件⑴施工负责人不低于副段长。
⑵办理施工封闭手续,设置泊车信号防备;电化区段,停电作业;开通线路后,放队列车或单机时按规定限速。
⑶书面通知电务、供电、车务人员等配合。
2、作业程序⑴作业准备①施工机械:轨道车、铲车、道岔预铺机、发电机、无齿锯、钻孔机;②工具、资料:液压起道机、齿条压机、吊轨车、搬手、钉道锤、滚轮、冲击镐、锹、镐、耙子、叉子、大绳、钢尺、卷尺、抬筐、滑轨、接头夹板、接头螺栓、长短枕头。
③校正量具,检查施工机械状态,检查作业工具。
④道岔丈量:依据实质需要,施工前对岔区进行平纵断面丈量,确立线路中心桩及道岔需清筛深度。
⑤预卸石碴:预卸备足石碴,用编织袋装,堆放在道岔邻近不侵限位置备用,不得影响施工及行车安全。
⑥施工前,将所用需要改换的配轨、岔后长、短岔枕按编号运到位,依据规定标准做到“一对一”摆放,固定坚固,并做好防侵限和防联电保护工作。
⑵封闭作业①按规定办理线路封闭,设置泊车信号防备。
②拆掉、拨出旧道岔及岔枕:封闭后,依据分工,施工人员进行扣件拆卸、拨出道岔各部钢轨,抬出岔枕。
③清挖清筛道床:使用铲车清挖道床,或采纳人工对枕下道床进行清挖、清筛,撤到规定标高;填入新碴,在石碴填够后,并用爬子扒平整,保证净碴深度不低于岔枕范围内枕底下300mm。
④位移新道岔:在预铺道岔的走行轨上安设滚轮,道岔钢轨上栓好横移拉绳;在整平的道床上设置新铺道岔横纵向走行轨,并于原走行轨连结。
滑入新道岔到预约地点后,撤出走行轨;当道岔需前后挪动时,可使用预铺机进行调整;无预铺机时,可将滑车轮向上,垫入鱼尾板,用撬棍挪动道岔,道岔就位。
⑤拨正道岔,并于前后及侧向线路连结,拨顺方向,找平轨面,起道捣固,回填道碴,开通前10分左右,施工负责人检查设施能否达到开通条件,联系电务人员进行道岔扳动试验,出现问题实时调试,确认优秀状态,方可开通线路。
⑥轨道车回收旧轨料。
⑶开通后限速条件下作业①回填道碴,更正各部几何尺寸,复柠接头螺栓及扣件螺栓,整理道床。
道岔大修作业标准
1、作业条件
⑴施工负责人不低于副段长。
⑵办理施工封锁手续,设置停车信号防护;电化区段,停电作业;开通线路后,放行列车或单机时按规定限速。
⑶书面通知电务、供电、车务人员等配合。
2、作业程序
⑴作业准备
①施工机械:轨道车、铲车、道岔预铺机、发电机、无齿锯、钻孔机;
②工具、材料:液压起道机、齿条压机、吊轨车、搬手、钉道锤、滚轮、冲击镐、锹、镐、耙子、叉子、大绳、钢尺、卷尺、抬筐、滑轨、接头夹板、接头螺栓、长短枕头。
③校对量具,检查施工机械状态,检查作业工具。
④道岔测量:根据实际需要,施工前对岔区进行平纵断面测量,确定线路中心桩及道岔需清筛深度。
⑤预卸石碴:预卸备足石碴,用编织袋装,堆放在道岔附近不侵限位置备用,不得影响施工及行车安全。
⑥施工前,将所用需要更换的配轨、岔后长、短岔枕按编号运到位,按照规定标准做到“一对一”摆放,固定牢固,并做好防侵限和防联电保护工作。
⑵封锁作业
①按规定办理线路封锁,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②拆除、拨出旧道岔及岔枕:封锁后,按照分工,施工人员进行扣件拆卸、拨出道岔各部钢轨,抬出岔枕。
③清挖清筛道床:使用铲车清挖道床,或采用人工对枕下道床进行清挖、清筛,撤到规定标高;填入新碴,在石碴填够后,并用爬子扒平整,保证净碴深度不低于岔枕范围内枕底下300mm。
④位移新道岔:在预铺道岔的走行轨上安设滚轮,道岔钢轨上栓好横移拉绳;在整平的道床上设置新铺道岔横纵向走行轨,并于原走行轨连接。
滑入新道岔到预定位置后,撤出走行轨;当道岔需前后移动时,可使用预铺机进行调整;无预铺机时,可将滑车轮朝上,垫入鱼尾板,用撬棍移动道岔,道岔就位。
⑤拨正道岔,并于前后及侧向线路连接,拨顺方向,找平轨面,起道捣固,回填道碴,开通前10分左右,施工负责人检查设备是否达到开通条件,联系电务人员进行道岔扳动试验,出现问题及时调试,确认良好状态,方可开通线路。
⑥轨道车回收旧轨料。
⑶开通后限速条件下作业
①回填道碴,改正各部几何尺寸,复柠接头螺栓及扣件螺栓,整理道床。
②整理旧道岔及旧岔枕、零配件,回收、分类堆码,清理场地。
③留有足够人员巡养,安排专人检查,发现超限处所及时安排整修。
⑷次日整修。
开通后次日,利用封锁时间,对道岔、附带曲线进行全面起道捣固,全面改正道岔各部几何尺寸;回收旧轨料,做到工完料
净场地清。
3、作业质量
整组更换道岔按设计文件及《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6.4.2条执行。
主要项目一次达标,可评为优良。
如有主要项目不符合标准,次要项目漏项或不合格,经整修后复验达到标准,可评为合格。
①轨距:误差不超过+3mm、-2mm,变化率不大于1‰;
②水平:误差不超过4mm,导曲线内股不高于外股;轨向:直线误差不超过4mm;高低:前后高低差不超过4mm。
③道床:道床密实、清洁、饱满,边坡整齐,枕下清碴厚度不少于300mm;岔枕:连续空吊板不超过6%。
④尖轨: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尖轨动程符合要求;基本轨、导轨:钢轨无硬弯,钢轨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不得超过1mm;
⑤辙叉与护轨:查照间隔不小于1391mm,护背距离不大于1348mm,可动心轨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动程符合设计要求;转辙连接零件:连接杆不松动销子齐全有效,三道缝密贴。
⑥轨缝:平均轨缝误差不超过3mm,绝缘接头轨缝不小于6mm。
⑦其它连接零件:各部螺栓全部涂油,齐全无松动,胶垫齐全,歪斜不超过6%,扣件齐全密靠。
⑧道岔外观:道岔标记,各种数字、符号刷新,字体工整、无误。
道岔大修作业流程
作业条件:办理施工封锁手续,设置停车信号防护;电化区段,停电作业;书面通知
作业卡控手册道岔大修作业
ⅩⅩ工务段
道岔大修作业卡控表
卡控人:承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