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战略管理及战略地图
- 格式:ppt
- 大小:7.43 MB
- 文档页数:119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所有行为都应该是围绕企业的目标和战略进行,但恰恰国内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司没有明确的能够落实的战略沟通,即使是中高层领导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干,没法对下面的人说清楚,总监说不清,经理也说不清,最后是真正执行的最底层不会干,有苦说不出。
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目标上花的时间越少,员工未来在冤枉路上花的时间就越多.员工得不到明确的指令,再加上信息沟通不畅,使员工们很茫然,只好靠惯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这就使员工的工作重点和公司脱节,公司的重要工作不能执行或完成.如果管理者只是让员工低头拉车,却不让员工抬头看路,那么很可能做了半天,都做不到点上。
明确目标,就是让员工真正明白做到什么程度这个事情算是做成了,哪些方面应该做,哪些方面不用做。
只有想透了目标,才能防止你多做无用功。
一般情况下,老板和高管的想法不是普通员工能够理解透的,很多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明白,稀里糊涂地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做。
所以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成为普通员工可以理解、可以操作的战术,而这个“翻译”的工作就是战略沟通。
执行力来自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知道为什么而战,知道做好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和利益,这样才能把老板和高管的好想法落地、落实。
才能在大的公司战略布局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至于偏离了工作重心,背离了公司的发展战略。
所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沟通,必然没有执行力。
但多数国内企业在战略沟通方面却做的并不如人意。
一个原因是国内企业的老板认为企业没有高大上的宏大蓝图,没有战略,所以没有办法给员工讲。
其实这是个误解,战略不一定非常高大上,不一定是基于远大愿景或宏大目标的伟大蓝图,当前阶段企业要解决的发展障碍,今年要完成的销售额,今年公司的各个管理模块要优化的方向,都可以称之为公司战略。
第二个原因是,国内的企业老板思维里对公司发展目标,要解决的问题等,有一个大致的思考和考量,但却不知道如何整理思绪,如何将自己思维里的想法具体化。
自己都没有梳理好,自然就不知道怎么沟通。
(战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战略地图
广东华美集团有限
战略地图
目录
第一部分………………………………………………战略地图
第二部分………………………………………………战略主题
第三部分………………………………………………战略主题识别
第四部分………………………………………………KPI 分解路径图
第五部分………………………………………………KPI 词典
第六部分………………………………………………CPI 词典
第一部分战略地
图
第二部分战略主
题说明
第三部分战略主
题识别
华美圣科生产部因设备、设施管理或操
作不善导致停产的小
时数
生产管理平台建设
内部
华海机械生产部
生产计划完成率
设备发生故障影响生
产的小时数
设备维护不达标次数
设备维护不达标次数
华海机械技术发展部
生产计划完成率
棒材厂
板材厂彩图车间
培训计划完成率激励机制建立
学习与创新
培训考试合格率
华青盛业综合部
培训计划完成率
员工培训考试达标率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
培训计划完成率
员工培训考试达标率
人均培训小时数
集团总部生产安全部生产员工人均安全培
华美集团各单位KPI词典。
战略路线图与战略地图战略路线图与战略地图战略路线图和战略地图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常用的工具。
两者都有助于企业明确目标、规划战略、探索商业机会并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分别探讨战略路线图和战略地图的概念、意义以及如何制定。
一、战略路线图战略路线图是一种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工具,用于指导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
战略路线图通常基于长远的愿景和目标,将其分解为中期和短期的具体行动计划。
它不仅展示了实现目标的路径和阶段性里程碑,还囊括了执行者、资源需求以及时间要求等关键要素。
制定战略路线图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明确目标:首先要明确组织的长期愿景和目标,例如成为行业领导者、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等。
2. 制定战略: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例如市场扩张、产品创新、资源整合等。
3. 分解计划: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中期和短期的具体行动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4. 确定关键要素:确定要执行的关键要素,例如需要的资源、人员需求、时间要求等。
5. 制定时间表:将每个阶段的行动计划安排到时间表中,明确完成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
6. 建立绩效指标:针对每个阶段的目标,建立相应的绩效指标,用于衡量实际执行情况和目标完成度。
一个好的战略路线图要具备可行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它需要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战略规划和资源评估来制定,并且应该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需求做出调整。
战略路线图的制定需要多方参与,包括高层管理者、市场部门、技术部门等,以确保制定的路线对组织整体发展有利。
二、战略地图战略地图是一种用图形方式展示战略规划的工具,用于展示市场目标、竞争优势和业务规划等信息。
战略地图通常分为不同的层次,既可以从整体上展示企业的战略规划,也可以从细分的市场或业务领域展示策略的具体实施。
制定战略地图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定义核心竞争优势: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成本优势等。
2. 描绘市场格局:了解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行业的结构、竞争态势和增长机会。
精益路线图• 1. 认同精益理念:精益的导入必须是一个从上往下的过程,所以首先中高层管理者必须达成共识,认同实施精益的必要性。
这一点是精益生产实施的动力来源,没有高层的支持,精益生产的PDCA循环是“转不动”的。
• 2. 工厂现状评估:精益生产不是因为“好”而存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从问题入手,是精益生产导入的最好切入口。
现状评估通过全面价值流分析探索企业的系统性问题,并对于相应的解决方案。
• 3. 推进组织设计:问题和方法已经摆在眼前,改变势在必行。
“改变”是一次痛苦的蜕变过程,需要“蚕茧”突破束缚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一个强有力的精益推进组织结构。
• 4. 创建变革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成千上万的人来说,要让他们跟随精益变革的角度,让他们改变长期以来的做法,理由是什么?如果现在已经很好,为什么要改变?这些问题高层应该先想清楚,并清晰的告诉员工,今天我们要变,是因为什么?是现在的危机?还是即将面临的危机?还是...• 4. 改善项目:从那个项目开始?我们称之为试点项目。
试点项目的选择很重要,因为这个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 5. 现场改善实施阶段:按照规划和计划实施现场改善,改善过程一定要坚持“现场”原则。
改善不一定一帆风顺,但只要相信,任何的问题的客服,成功就在眼前。
• 6. 培养改善领导:现场改善阶段不仅仅是完成项目目标,而且在改善的阶段强化团队成员对精益的信心,培养他们精益的技能,未来这些人能以精益的理念和思维模式领导日常管理和带领新的团队实施改善。
•7. 系统设计: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精益生产或者是丰田生产方式仅仅是一种理念或方法,真正为我所用是把这种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最终行程自身的管理体系或管理系统。
世界上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系统名称和模式,居于自身的特点建设自己企业的生产或运营系统是精益生产导入的重要里程碑。
•8. 系统推广: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总结系统设计前的经验和教训,从纵深展开企业精益生产系统的全面推过和运用,踏上精益企业的旅程。
战略地图的名词解释战略地图是一种有助于组织达成目标的工具,它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清晰地展示了组织在特定环境中所要追求的目标和所采取的行动计划。
战略地图通常结合了战略目标、关键绩效指标以及战略行动,帮助组织明确战略方向与执行路径,更好地达成成功。
战略地图通常由多个分支组成,每个分支代表一个关键领域或目标。
通过将关键目标逐级细分到更具体的战略行动,战略地图形成了一个内在连贯的结构,帮助管理者和员工了解如何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对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在战略地图上,关键绩效指标被用来衡量组织在不同层面上的绩效表现。
这些指标可能包括财务指标、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等,它们有助于评估组织在实施战略过程中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通过实时追踪和评估这些指标,组织可以及时调整战略行动,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战略地图也提供了一种集中协调战略实施的方式。
通过将战略地图分享给组织内的各个团队和个人,每个人都可以理解自己在整个战略中的位置和职责,并能更好地协作合作。
战略地图的可视化呈现有助于激发团队的热情和动力,使他们在实现共同目标时更加积极主动。
此外,战略地图还帮助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战略规划。
在全球化、数字化和不断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组织必须不断适应和变革,以保持竞争力。
战略地图的使用帮助组织明确目标,并在不断调整中保持一个持续的战略方向。
在实施战略地图时,组织需要灵活应用,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战略地图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环境和组织内部变化,它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组织需要不断关注和收集与关键绩效指标相关的信息,以支持战略地图的持续发展和有效实施。
总之,战略地图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清晰、可视化的框架,帮助其明确目标、衡量绩效,以及指导战略实施。
它的使用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动力,支持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作出适应性调整,并最终实现长期成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