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5
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法一、依据遗传规律,分析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
这类题的思路可以遵循以下程序——1、看是否属于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
是则肯定;不是则继续进行判断。
2、看属于细胞核遗传的哪一种类型:(1)是否属于伴Y遗传——家族中男性都患病,同时患病的都是男性。
是则肯定;不是继续进行判断;(2)判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如果家族中,每一代都有患者,一般属于显性基因致病的结果;如果家族中,患者有隔代现象,一般属于隐性基因致病的结果。
(3)看伴X染色体遗传病是否成立——隐性: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显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若成立,则肯定;不成立,则直接定为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疾病。
二、遗传定律在育种上的应用:例2:现有高杆(A)抗病(B)和矮杆(a)易染病(b)的两种纯合体小麦,你如何培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小麦新品种。
解析:(一)做这类题的思路可以遵循以下程序——1、育种的方法有哪些每一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又是什么2、题意要求的小麦类型是什么3、确定获得理想小麦类型的育种方法;4、写出育种方案。
(二)附下表: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表。
(三)答案:方法一,杂交育种;方法二,单倍体育种。
(过程略)三、依据亲本的表现型,判定其是否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例3: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分析它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解析:(一)判定思路:1、判定某动物个体是否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测交”形式。
即让该个体与其具有相对性状的隐性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就说明该个体是杂合体;反之,则为纯合体。
2、判定某植物个体是否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自交形式。
因为植物多数为雌雄同体,采用自交的方法会比较方便,只要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就说明该个体是杂合体;反之,则为纯合体。
(二)答案:测交可以,但最好是采用自交方法。
(过程略)四、依据一亲本或一细胞的基因型,分析配子种类或数目。
例4:一头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公牛,体内有100个精原细胞。
高中生物遗传显性隐性规律题型归纳(带
答案)
高中生物遗传显性隐性规律题型归纳(带答案)
1. 题目:双色花
A. 若红花为显性纯合子,白花为显性杂合子,F1代杂合子与一个红花杂合子杂交,该代花色的比例是多少?
答案:3红:1白
解析:显性纯合子(红花)与显性杂合子(白花)的杂交,表现型比例为3:1。
2. 题目:鹰嘴豆叶颜色
A. 黄叶为显性纯合子,绿叶为显性杂合子,F1代两个绿叶杂合子自交至F2代,绿叶与黄叶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答案:1绿:2黄
解析:两个绿叶杂合子自交,F2代表现型比例是1绿:2黄。
3. 题目:豌豆种子颜色
A. 黄种子为显性杂合子,绿种子为隐性纯合子,F1代两个黄
种子杂合子自交至F2代,黄种子与绿种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答案:3黄:1绿
解析:两个黄种子杂合子自交,F2代表现型比例是3黄:1绿。
4. 题目:小麦颖果颜色
A. 黄颖果为显性纯合子,红颖果为显性杂合子,F1代两个红
颖果杂合子自交至F2代,红颖果与黄颖果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答案:1红:2黄
解析:两个红颖果杂合子自交,F2代表现型比例是1红:2黄。
5. 题目:果蝇翅膀形态
A. 特短翅为显性杂合子,长翅为隐性纯合子,F1代一个特短
翅杂合子与一个长翅自交至F2代,特短翅与长翅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答案:1特短:1长
解析:一个特短翅杂合子与一个长翅自交,F2代表现型比例
是1特短:1长。
以上是高中生物遗传显性隐性规律题型的归纳及答案。
这些题目很好地展示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并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遗传方式。
2024高考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清单遗传规律总结与题型总结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以及遗传现象。
对于2024年高考生物考试来说,掌握好遗传学的知识点,了解遗传规律,并熟悉相关的题型,将有助于提高考试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2024高考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清单、遗传规律总结以及常见题型总结,帮助考生备考。
遗传学知识点清单: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遗传物质,它具有双螺旋结构,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具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2.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在基因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mRNA、tRNA和rRNA 等类型,具有转录和翻译的功能。
3. 遗传物质的复制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按一定规律复制自身的过程,保证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
4.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是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器,携带着遗传信息。
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着个体的性别。
5.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是特定功能的遗传因子,控制着细胞内某一种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由DNA编码,每个基因对应着一个蛋白质。
6. 遗传变异和突变遗传变异指的是物种中基因型和表型的多样性,突变是指基因或染色体发生结构或序列的变化,是遗传变异的一种重要形式。
7.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一对因子的分离规律、隐性和显性规律以及自由组合规律,这些规律在遗传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8. 杂交和杂种优势杂交是指不同种属、不同种群、不同亚种或不同品种的个体进行交配,产生的后代称为杂种。
杂种优势指的是杂种比亲本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生长力。
9. 遗传病和遗传咨询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病症,遗传咨询则是为了了解个体的遗传状况、预测遗传风险以及进行遗传咨询和干预等。
遗传规律总结: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一对因子的分离规律、隐性和显性规律以及自由组合规律。
这些规律揭示了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和表现方式。
18 遗传规律常见题型归纳复习要求1.掌握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释、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2.运用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3.结合遗传系谱图或相关图表,进行遗传方式的判断,遗传的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特点。
综述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关于遗传基本规律知识的考查是重中之重,不论是在分值上,还是在考查的频度上都非常高。
主要包括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有关概念、杂交实验的程序步骤、伴性遗传等。
命题角度分析@主要是利用文字信息、表格数据信息和遗传系谱图等方式考查学生对遗传学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从实验的角度考查遗传规律也是近两年命题的热点;有关育种、控制遗传病方面的应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角度。
命题形式分析基本概念、原理、识图、图谱分析、遗传病的有关问题都可以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相关性状分离的计算和遗传图解的绘制,以探究实验的题型考查孟德尔实验的方法、有关实验的设计及问题探究。
命题趋势分析伴性遗传与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综合以及遗传图谱的分析考查,依旧会成为今后考查的重点,材料信息题和实验设计探究题也是未来的考查热点。
课堂探究:一.遗传规律的验证方法.1.自交法(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2)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2.测交法(1)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2)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则对应训练:现提供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叶腋花(E)对茎顶花(e)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欲利用以上两种豌豆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探究控制叶腋花、茎顶花的等位基因是否与控制高茎、矮茎的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作出判断。
:3.花粉鉴定法根据花粉表现的性状(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等)判断。
(1)若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高中遗传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的是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等。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学习生物学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针对高中遗传学中的题型及解法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应对相关考试内容。
一、基因及其表现形式1.1 题型:基因的比较、分类与表现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对基因的理解、分类和表现形式的把握。
需要了解基因的不同类型和变异形式对表现形式的影响,并能够进行比较和分类。
解法:(1)了解基因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基因分为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多基因等。
(2)理解基因的表现形式和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
学会分析遗传表型和遗传规律。
(3)多加练习和思考,通过实验命题来提升解题能力。
1.2 题型:基因的互作关系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对基因互作关系的了解,需要掌握基因互作关系的常见类型和具体表现形式。
解法:(1)学会分析基因互作关系。
常见的基因互作关系有优势、助性和拮抗。
(2)了解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规律。
深入掌握复合型遗传的定律和表现形式。
(3)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现象。
二、遗传的分离规律和重组规律2.1 题型:孟德尔遗传规律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对孟德尔法则的理解和应用,要求了解孟德尔法则的基本特点和适用范围。
解法:(1)深入学习孟德尔法则的适用条件。
包括单倍型性、基因等位和互不影响等。
(2)学会通过遗传表型和遗传规律对基因型进行推测。
(3)掌握基本的遗传概率统计方法。
2.2 题型:连锁遗传和自由组合这类问题主要考查连锁遗传和自由组合的表现规律和计算方法,包括连锁性和迪氏定律等。
解法:(1)掌握连锁互换现象和染色体随机分离的原理。
(2)了解连锁现象对基因组合的影响,学会进行计算和推测。
(3)尤其要理解迪氏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三、基因突变和基因多态性3.1 题型:基因突变的相关问题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对基因突变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基因突变的种类、效应和继承方式等。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一、基础知识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3.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4、水稻的糯与非糯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
请回答:(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__种类型。
二. 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 1. 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高中生物遗传题,计算规律一、遗传物质基础的有关计算1.有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计算双链 DNA 分子中 A=T,G=C,A+G=T+C,(A+G/T+C=1)。
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A+T)/(G+C)】和每一个单链中的这一比值相等;DNA 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A+G)/(C+T)】是另一个互补链的这一比值的倒数。
例题. 某 DNA 分子的一条链(A+G)/(T+C)=2,这种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 DNA 分子中分别是()A.都是 2B.0.5 和 2C.0.5 和 1D.2 和 1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 C=G,整个 DNA 分子中(A+G)/(T+C)=1;已知 DNA 分子的一条链(A+G)/(T+C)=2,推出互补链中(T+C)/(A+G)=2,(A+G)/(T+C)=1/2。
答案:C2.DNA 复制的有关计算X 代表 DNA 复制过程中需要游离的某脱氧核苷酸数;A 代表亲代 DNA 中该种脱氧核苷酸数,n 表示复制次数。
例题.某 DNA 分子共有 a 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 m 个,则该 DNA 分子复制3 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 7(a-m)B. 8(a-m)C. 7(a /2-m)D. 8(2a-m)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 C=G,该 DNA 分子中 T 的数量是(a-2m)/2, 该 DNA 分子复制 3 次,形成 8 个 DNA 分子,共有 T 的数量是 4(a-2m),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4 (a-2m)-[(a-2m)/2]= 7(a/2-m)。
答案: C3.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有关计算信使 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信使 RNA 是以 DNA(基因)一条链为模板转录生成的,所以,DNA 分子碱基数:RNA 分子碱基数:氨基酸数=6:3:1例题:一段原核生物的 mRNA 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 11 个肽键的多肽,则此 mRNA 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 tRNA 个数,依次为A.33 11 B.36 12 C.12 36 D.11 36解析:一条含有 11 个肽键的多肽是由 12 个氨基酸缩合形成的。
核心考点生物遗传规律的常考题型
1. 交配遗传:
(1)给出一组实验结果,推断基因型及表型;
(2)计算父母基因型及其后代基因型的概率;
(3)给出一组父母基因型,推断其后代基因型及表型;(4)给出一组后代基因型,推断父母基因型;
2. 单基因遗传:
(1)给出一组实验结果,推断基因型及表型;
(2)计算父母基因型及其后代基因型的概率;
(3)给出一组父母基因型,推断其后代基因型及表型;(4)给出一组后代基因型,推断父母基因型;
3. 突变:
(1)描述突变的类型及其影响;
(2)给出一组突变体的表型,推断发生的突变;
(3)给出一组突变体的表型,推断其基因型;
(4)给出一组突变体的基因型,推断其表型;
4. 进化:
(1)描述进化的基本过程;
(2)给出一组进化过程,推断其可能的原因;(3)给出一组进化关系,推断其进化路径;(4)给出一组物种的表型,推断其进化过程。
生物遗传题类型及解题技巧窍门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点。
下面将简单介绍遗传规律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1.判断方法:杂交:两个相异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
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
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
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
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
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
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
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
以基因型为AA、Aa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
直接列出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综上所述,掌握这些遗传规律的题型及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中生物学的考试。
解法二利用配子法推算:已知群体基因型为AA、Aa,推算出A、a的配子比例为5/6、1/6.这可以通过配子图来表示,其中♂代表配子中的,♀代表配子中的卵子,5/6a和1/6a分别代表配子中a基因的比例,5/6A1/6a代表配子中A和a基因的组合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