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3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第三条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并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第四条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要落实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第五条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驻在辖区内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执法监察。
第六条2011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矿都要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第二章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第七条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和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第八条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宣传稿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由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组成。
安监总局要求: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1年3月24日,《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编写启动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在会上强调,推进煤矿企业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精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煤矿安全基础工作,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组织研究并编写《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是指导各地、各煤矿企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需要,也是推进煤矿企业开展企业“三达标”工作的需要,对规范和引导各地区、各煤矿企业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2012年4月17日,《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在北京首发,同时,国家煤监局已下发通知针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开展专题培训。
本书由煤炭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是煤矿建设“六大系统”的权威工具书,适用于煤矿安监人员、煤矿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人员。
同时,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相配套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培训教材》和《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音像培训教材已经正式出。
辽源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根据国家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和山西《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的通知》(晋煤救发[2010]955号文件)的精神,为全面提升我公司安全保障能力,经矿务会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文件通知精神,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通过讨论研究。
特制定该建设规划和方案。
一、煤矿基本概况1、基本情况辽源煤业有限公司系山西煤炭运销集团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按晋煤重组办发[2009]79号文批准的整合兼并重组单独保留煤矿,矿井位于古交市马兰镇南家山村。
整合前为古交市辽源煤矿有限公司,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
整合后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井田面积1.9844km2,保有储量1768万吨,可采煤层为02#、2#、4#、6#、8#和9#煤,主采煤层为8#和9#煤,属肥煤,低瓦斯,矿井服务年限14.7年。
矿井设计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单一水平开采矿井,矿井现有井筒两个,采用一矿一面集约化生产模式,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采掘机械化程度100%,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目前我矿处于整顿批复后待开工阶段。
“六大系统”建设需矿井基建开工后,根据矿井设计与有关规定适时进行建设。
2、六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系统:已安装完成陕西安瑞特科技有限公司的KJ-103N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正在联系厂家进行招标。
紧急避险系统:暂无。
今年联系救生舱制造厂家压风自救系统:目前可以利用现有压风机设备及压风管路。
供水施救系统:地面已有静压水池260m³,管路通至主斜井迎头。
通信联络系统:已安装浙江大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DH-2000调度机通讯系统。
二、成立“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实施领导组组长:李永涛副组长:王士平张海清张卫东陈章锦成员:各科室、施工队负责人具体分工:(一)监测监控系统由通风技术科负责。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在煤矿井下,安全是每个人首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井下设置了六大安全避险系统。
1. 瓦斯抽放系统:煤矿井下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瓦斯,这是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威胁。
瓦斯抽放系统通过井下的瓦斯抽放设施,将井下积聚的瓦斯抽出并排放到安全地点,减少瓦斯积聚和瓦斯爆炸的风险。
2.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的重要安全系统,通过摄入新鲜空气,将有害气体、瓦斯等排出,保持井下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氧气供应。
通风系统还可以降低井下温度,减少矿工因高温而引起的体力劳动强度,保证矿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
3. 供电系统:供电是煤矿井下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矿井井下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
供电系统负责为井下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并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及时检测电气设备故障,防止因电气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4. 水灭火系统:煤炭是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预防和控制煤矿井下火灾,水灭火系统成为必备装备。
水灭火系统通过管道将压缩气体与水接触形成气泡,从而对火灾现场进行冲淋,降低火灾可能带来的危害。
5. 矿井监测系统:矿井监测系统是一个集信息、短信报警、语音呼叫和视频监控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通过传感器对井下地质、瓦斯等进行实时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报警并启动相应的安全机制。
同时,矿井监测系统还能实时监控井下工作环境,及时预警,保障矿工的安全。
6. 逃生救援系统:逃生救援系统是煤矿井下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它包括应急救生设备、逃生通道、救援物资等。
在发生事故时,逃生救援系统能够保证矿工可以及时安全地撤离事故现场,并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和通信设备,以增加生存几率。
总而言之,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是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而建立的,包括瓦斯抽放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水灭火系统、矿井监测系统和逃生救援系统。
这些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矿难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国家煤矿安监局启动《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编写工作为着力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进一步提高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国家煤矿安监局决定组织编写《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并于3月24日在北京召开了《指南》编写工作启动会。
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出席启动会并讲话,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树鹤主持启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和《指南》主要编写人员,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有关司局负责人,部分省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和行管部门负责人,有关煤炭企事业单位技术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赵铁锤在启动会上强调,推进煤矿企业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煤矿安全基础工作,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组织研究并编写一部关于“六大系统”建设的指导性读物,是指导各地、各煤矿企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需要,也是推进煤矿企业开展企业“三达标”工作的需要,对规范和引导各地区、各煤矿企业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赵铁锤指出,在《指南》编写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体现特色的原则,既要体现标准化、规范化,引导不同类型的煤矿企业建设符合中国实际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又要体现高质量、高标准,引导产品制造厂家和煤矿企业严格产品质量,严格安全准入,严格维护管理,确保“六大系统”发挥作用;要准确把握“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总体要求和基本规范,围绕“六大系统”是一个互相支持、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细化各系统建设完善的重点内容;要注意总结各地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各地、各煤矿企业规范有序地开展“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蛟河市鑫源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计划和方案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五日蛟河市鑫源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计划和方案依照国家安监总煤装[2020]146号文件《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和吉林省《关于转发<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的通知》的精神,为全面提升我矿平安健康能力,经矿委会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结合矿井实际情形,通过讨论研究。
特制定该建设计划和方案。
一、矿井简介蛟河市鑫源煤矿于2004年与吉林镍业公司合股并购了原宏进煤矿属个人独资企业,2020年进行矿井整合其间蛟河市鑫源煤矿为单独保留矿井,同年兼并了邻矿蛟河市守志煤矿,矿井名称为蛟河市鑫源煤矿,2020年矿井生产能力提升为9万/年。
蛟河市鑫源煤矿位于吉林省蛟河市奶子山街友联村,行政划归吉林省蛟河市奶子山街管辖,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27°25′59″~127°26′52″,北纬43°41′56″~43°42′39″。
距蛟河市城区11Km,长图铁路从蛟河市通过,长图高速入口距矿区13Km公路铁路运输十分方便。
蛟河市鑫源煤矿井田开采范围位于原蛟河煤矿四井井田范围内,蛟河煤矿四井始创于1958年,1973年矿井报废后转交给蛟河市煤矿,蛟河市煤矿矿产转制后为私营蛟河市宏进煤矿,该矿井开采了50余年。
该井田内大部份区段以采空,现采的2.3.4.号煤层属原国有煤矿开采后遗弃的小于以下的不可采煤层,和开采后设计留设的,绞车道爱惜煤柱,采取隔离煤柱断层爱惜煤柱等零星块段。
该矿井瓦斯品级经吉林省能源局,吉能审批【2020】207号文件批复。
相对瓦斯涌出量m³/t,绝对瓦斯涌出量m³/min属于低瓦斯矿井,没有煤(岩)与瓦斯(CO2)突显现象。
煤层自燃偏向品级为二类自燃,煤尘具有弱爆炸性。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煤矿井下是一个极具危险性的工作环境,大量的瓦斯、粉尘和坍塌等问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井下必须配备各种安全避险系统。
下面将介绍煤矿井下的六大安全避险系统。
1. 主排水系统主排水系统是煤矿井下最重要的安全避险系统之一。
由于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的地下水,如果不及时排除,会导致巷道积水,增加了井下冒顶和瓦斯爆炸的风险。
主排水系统通过排水泵将井下的地下水抽出,保持巷道的干燥,确保煤矿井下的通风条件良好,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2. 防火系统煤矿井下常常存在着高浓度的瓦斯,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因此,煤矿井下必须配备防火系统,包括定期的火灾防护设备检查和火灾演练。
防火系统通常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水幕、消防栓等设备,以及紧急疏散通道和火灾报警系统等措施,确保矿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并将火灾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少伤亡和资产损失。
3.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的重要安全设施之一。
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的瓦斯和粉尘,如果不及时将其排出,会导致瓦斯爆炸和粉尘爆炸的风险增加。
通风系统通过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保持井下空气的清新,减少瓦斯和粉尘爆炸的风险。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风机、风道和其他通风设备。
4. 救生系统救生系统是保障矿工遇险时及时获救的重要设备。
救生系统包括逃生通道、逃生设备和救生组织等。
煤矿井下必须有多条逃生通道,通道应设计合理,确保矿工遇险时可以迅速疏散。
逃生设备包括逃生绳索、呼吸器、救生衣等,以确保矿工在逃生过程中获得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救生组织负责组织救援行动,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进行救援。
5. 防尘系统煤矿井下的粉尘是导致矿工肺部疾病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降低粉尘对矿工的危害,煤矿井下必须配备防尘系统。
防尘系统包括湿式喷雾系统、降尘洒水设备、粉尘收集器等设备。
这些设备通过减少井下的粉尘浓度,降低粉尘爆炸的风险,同时也保护了矿工的健康。
矿山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含: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一.监测监控系统简介:监测监控系统主要用来监控和预警有毒有害气体、火、冲击地压等重特大事故。
监测监控系统监测有毒气体浓度、风速、温度、粉尘、风压、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当出现超限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运行或掘进巷道停风时,自动切换相关区域的电源并封锁,同时报警。
系统还具有预警,火灾监控与与预警、矿山压力监测与预警等功能。
监测监控系统在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等事故后,系统的检测记录是确定事故时间、爆炸源、火源等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监测的数据突变等信息分析事故时间。
根据监测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时间顺序等分析事故源。
根据监测的设备状态分析火源。
根据监测的局部通风机、风门、主通风机、风速、风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分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原因。
根据监测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分析波及范围等。
监测控制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或电控箱)、主站(或传输接口)、主机(含显示器)、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大屏幕、UPS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和电缆等组成。
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或电控箱)等设置在井下,其他设备设置在地面。
监测监控系统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其他安全事故预警的重要参数。
因此,采掘工作面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等地点必须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
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浓度时,声光报警,提醒领导,生产调度等及时将人员撤至安全处,及时处理事故隐患,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爆炸等事故发生。
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断电浓度时,切断被控区域电源,避免或减少由于电气设备失爆、违章作业、电气设备故障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报气体爆炸;避免或减少开采、掘进、运输等设备运行产生的摩擦撞击火花及危险温度等引起气体爆炸。
井下避险“六大系统”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安装标准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
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
②每个采场入口处应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③掘进天井时,应按照独头掘进巷道的要求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④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应设定为0.0024%。
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2)风速传感器设置。
①地下矿山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②矿井主通风机房应设置风速和风压传感器,实现对全矿井总风量的动态监测。
2.开采高硫等有自然发火危险矿床的地下矿山企业,还应在采掘工作面设置温度、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
3.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底前建立完善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空区稳定性、顶板压力、位移变化等的动态监控。
地下矿山企业应采用监测仪器或仪表,对开采范围内地表沉降量进行观测。
4.开采与煤共(伴)生矿体的地下矿山企业,应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在2010年底前建立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测监控。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引
一、为了规范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的建设,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依据国家煤矿安监总局[2010]146号、168号、[2011]15号、33号、59号、73号文件,山西省安监局[2011]161号,吕梁市煤炭局[2011]8号文件,AQ6201-2006、AQ1029-2007、AQ6210-2007、AQ1048-2007行业标准,煤矿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内容,编制本指引。
二、成立煤矿井下“六大系统”建设组织机构。
三、根据本矿实际情况,排出各系统的节点计划。
包括:现有状况、需要增加的设备及设施等、材料计划、安装进度、责任人、落实情况、每个系统的整体完工时间等。
四、按相关要求制定“六大系统”建设方案。
五、根据国家及省市县局相关文件、“六大系统”建设方案对各大系统进行设计和审批。
六、根据建设方案及系统设计组织实施。
七、健全“六大系统”图纸资料。
包括:(1)设计资料、图纸及审批文件;(2)管理制度,含管理及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值班制度,操作规程、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措施,值班、操作和维护人员配备、培训规定,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等;(3)系统运行和管理资料,含设备布置图、设备台帐、报表、值班记录、维修记录等。
(4)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八、矿先组织预验,填写预验报告。
内容包括建设完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试运行情况;验收时间、内容、方式、参加人员、发现问题整改情况;验收结论等。
九、矿收集、整理验收资料,申请上级部门验收。
附:
1、“六大系统”建设方案(格式)
2、“六大系统”建设安装标准
3、“六大系统”建设方案(范例)。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在煤矿工作过程中,特别是井下作业环境,存在种种安全隐患和风险,因此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安全避险系统。
下面将详细介绍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基本规范。
一、通风系统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是保证矿井安全作业的重要保障。
通风系统建设要根据井下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科学布局通风管道及设备,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此外,还需安装风量、风压监测设备,及时监测通风系统运行状态,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排水系统煤矿井下工作面常常存在积水问题,为了确保作业面干燥,必须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要保证排水畅通,设备完好,及时排除积水,防止发生地质灾害。
同时,定期检查排水管道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维修更换损坏部件。
三、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煤矿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防止电气事故发生,供电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配备双电源供电系统,保证井下设备正常运行。
定期对供电系统进行检修,消除潜在安全隐患,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防爆系统煤矿井下存在易燃易爆气体,因此防爆系统的建设尤为重要。
防爆系统包括防爆设备的选用和安装,定期维护和检修,防止设备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此外,还需对作业面进行气体检测,及时发现问题,保障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五、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可以对井下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监控系统应包括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安防设备等,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定期对监控系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救护系统煤矿井下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必须建设完善的救护系统。
救护系统应包括应急救援设备、急救药品、救护通道等,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及时救护。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需要严格按照基本规范进行,确保系统的健全和运行有效。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指南》宣传稿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由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组成。
安监总局要求: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2011年3月24日,《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编写启动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在会上强调,推进煤矿企业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精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煤矿安全基础工作,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组织研究并编写《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是指导各地、各煤矿企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需要,也是推进煤矿企业开展企业“三达标”工作的需要,对规范和引导各地区、各煤矿企业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2012年4月17日,《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在北京首发,同时,国家煤监局已下发通知针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开展专题培训。
本书由煤炭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是煤矿建设“六大系统”的权威工具书,适用于煤矿安监人员、煤矿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人员。
同时,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相配套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培训教材》和《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音像培训教材已经正式出。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
征订单
订购方法:
1、请按上表认真填写征订单位信息及所需品种、数量,可以复制或自做订单。
2、将征订表及汇款单底联传真或邮寄至本中心,一般情况下,在24小时内即可邮寄。
3、所有产品另加10%的邮寄费。
并为用户开具国家正式发票。
4、邮寄一般采用普通包裹形式,发票随包一并邮寄,有特殊要求的来电协商。
5、如有破损等质量问题,可联系予以调换。
汇款方式:
邮局汇款:(注:收款人请写单位名称)银行汇款:
收款人:北京中安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户名:北京中安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和平里03号信箱开户行:工商银行马甸支行
邮编:100013 帐号:0200 0256 0920 0021 540
征订电话:
传真:
联系人:于静
手机:QQ:0
订购回执单
单位盖章满3000元以上免费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