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310.78 KB
- 文档页数:3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范文一、引言煤矿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火灾、瓦斯爆炸等。
为了保障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井下安全避险方面,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形成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本文将对这六大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介绍1. 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是煤矿井下最主要的安全隐患之一,一旦积累到一定浓度,就会发生爆炸。
为了减少瓦斯的积累,煤矿井下采取了瓦斯抽放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瓦斯抽放钻孔、管道和抽放设备组成,通过对瓦斯进行抽放,降低井下瓦斯浓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的重要系统之一,主要目的是保持井下空气的流动,排除有害气体,供给工作人员所需的新鲜空气。
通风系统由风口、风筒、主风机、局部风机等组成。
通过调节风量和风速,保持井下空气清新,避免有害气体的积累,确保工作人员的呼吸安全。
3. 火灾自动报警与灭火系统火灾是煤矿井下的另一个重要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火灾,煤矿井下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与灭火系统。
该系统通过火灾报警器、灭火装置、消防水泵等设备实现,一旦发生火灾,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尽快将火灾扑灭。
4. 瓦斯检测与监控系统为了及时了解井下瓦斯浓度的变化,预防瓦斯积聚导致的事故,煤矿井下安装了瓦斯检测与监控系统。
该系统通过瓦斯检测仪、监控设备和报警器等组成,能够实时监测井下瓦斯浓度,并及时发出警报。
同时,监控系统会将井下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供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
5. 应急救援系统尽管井下采取了一系列的避险措施,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煤矿井下配备了应急救援系统。
该系统包括急救箱、呼吸器、救生绳索等设备,用于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煤矿井下安全是煤矿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性,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应运而生。
下面将介绍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的六大系统。
一、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中的关键系统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井下空气的流通,提供矿工所需的新鲜空气,并排除井下有害气体和煤尘。
通风系统由风机、风门、风管、风井等组成。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煤尘暴露量,预防煤尘爆炸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中的重要系统之一,它的作用是及时排除井下的积水,保持井下水位的稳定。
排水系统主要由井下排水泵、排水水管、排水井等组成。
通过排水系统的运行,可以有效预防井下积水问题,保证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
三、输送系统:输送系统是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中的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煤炭、人员和物资从井口输送到井下,或者从井下输送到地面。
输送系统包括提升机、皮带输送机、升降机等设备。
通过输送系统的运行,可以实现井下矿工的安全出入井和物资的安全运输。
四、防爆与防尘系统:防爆与防尘系统是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中的重要系统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预防井下的煤尘爆炸和煤矿瓦斯爆炸的发生。
防爆与防尘系统主要包括防爆电气设备、防尘设备、防爆通风设备等。
通过合理配置防爆与防尘系统,可以减少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的风险,提高井下安全性。
五、火灾监测与灭火系统:火灾监测与灭火系统是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中的关键系统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测井下火灾的发生,及时采取灭火措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火灾监测与灭火系统包括火灾监测设备、灭火器材、灭火器等。
通过火灾监测与灭火系统的运行,可以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发现并扑灭火灾,防止火灾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应急救援系统:应急救援系统是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中的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迅速组织救援行动,挽救被困人员的生命,降低事故损失。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煤矿安全一直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在国家加大煤矿安全管理力度的背景下,各煤矿聚焦安全问题,开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不断优化安全环境,防范事故发生。
一、安全管理系统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了企业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等。
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做好安全宣传,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力度,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测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树立安全文化。
二、安全培训系统煤矿安全培训系统是指对员工、领导干部、特种工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技能和操作技术,使其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各种安全设备和防范措施,进一步降低工作安全风险。
三、安全设备系统煤矿安全设备系统这一方面的工作内容是改善和完善安全设备设施,缓解人工操作的难度,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应急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涵盖了灭火、救援等应急工作,建立并完善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装备,加强应急演练,从而在事故发生后最大程度保障人员安全。
五、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包括了监控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控制面板,实时掌握煤矿各个区域的安全状态,对于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发现和修补。
六、经济安全系统经济安全系统将对财务运营环境进行保障,降低经济风险的风险,同时建立并完善煤矿安全责任险制度,为员工的安全保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总之,在建设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各项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处罚力度加大,制度和机制不断优化,全社会大众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煤矿发生事故的概率得到极大地压缩。
但是,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仍然十分突出,必须加强监督检查,扎实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以有效防范和控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未形成科学和完整的管理体系;二是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整体较低,特别是中小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普遍薄弱,事故风险高;三是煤矿生产环境复杂,生产历程中存在的毒害、尘害、噪声等环境污染物对矿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煤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方案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1.1设计原则(1)科学合理性原则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位置、方法选取应科学合理,符合相关安全规程和规定;系统管理软件操作界面具有合理性,符合技术人员操作习惯。
(2)经济实用性原则系统方案设计时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实用性原则,优化设计方案,做到“无重复、不缺少”,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现场情况制定不同的系统配置方案,降低系统造价,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档次,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凡是原系统已具备的功能或结构装置,只要准确有效,都采用系统整合的方法加以利用,不作重复建设;对监测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方法,在保证长期可靠有效的前提下,采用最经济的方案。
(3)系统可扩展性原则在系统方案要求改进时,本次投入的软硬件设备能够继续使用,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投入;系统输出的数据信息采用国际或国通用的标准格式,便于系统功能扩充和监测成果的开发;系统预留接口,为系统升级与改造做铺垫,使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4)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原则能够保障在恶劣环境下可靠工作,同时,硬件设备稳定可靠,免维护或维护量小;系统设备均采取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结合防雷模块,具备良好的防雷、防浪涌和抗干扰能力。
系统本身应符合电磁兼容性和电气隔离性能设计要求,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能够有效判别外界对于监管系统的恶意破坏和系统自身故障,并给出报警提示。
(5)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系统所采用技术与设备代表该领域先进产品,代表技术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系统所使用设备性价比高,技术成熟,实用性强。
(6)施工便捷原则由于项目周期短,工作量较大,任务紧,项目实施时需要采用快速建设原则,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方案设计采用系统集成方法,达到快速施工、调试、验收。
(7)技术成熟原则系统技术方案为长期研究容和领域,具有研发基础,技术方案成熟;由于具备成熟的解决方案,无需长时间开发即可应用。
关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开采量的的增加,煤矿井下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完善煤矿井下的安全设施,国家要求建立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从概念,具体情况,意义重要性等方面来研究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来确保煤矿井下的安全。
【关键词】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概况概念:为了保障矿山的安全,国家规定要求全国煤矿井下都必须建立和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即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
目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规范完善和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建设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排除安全隐患。
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具体情况及要求1.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的工作是全面检测煤矿井下瓦斯、火、冲击地压、一氧化碳浓度、温度、甲烷浓度、风速、风压、风门状态、馈电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的开停、主通风机的开停,为煤矿井下的安全管理提供信息,监测监控系统在发生事故后,确定发生事故的时间,火源,等来协助事故调查和应急救援。
这就要求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以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9)。
同时加强对监测监控系统设备的维护,定期调试,检测更新系统,完善系统功能,扩大检测的范围,准确反映信息,及时处理事故,确保井下安全。
系统主机必须双机备份。
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联的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置为甲烷传感器。
监测监控系统能对系统外的一氧化碳,甲烷的情况做出监测。
2.人员定位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又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采取WIFI、RFID、ZIGBEE 技术对工作人员的位置进行监测,同时还有紧急呼叫的功能,人员定位系统由识别卡、位置监测分站、电源箱、传输接口、主机、系统软件、服务器、远程终端、网络接口等组成,能够有效地防止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作业,防止超定员生产,有利于事故救援,及时发现井下的工作人员,同时方便对人员的考勤和管理。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在煤矿井下,安全是每个人首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井下设置了六大安全避险系统。
1. 瓦斯抽放系统:煤矿井下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瓦斯,这是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威胁。
瓦斯抽放系统通过井下的瓦斯抽放设施,将井下积聚的瓦斯抽出并排放到安全地点,减少瓦斯积聚和瓦斯爆炸的风险。
2.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的重要安全系统,通过摄入新鲜空气,将有害气体、瓦斯等排出,保持井下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氧气供应。
通风系统还可以降低井下温度,减少矿工因高温而引起的体力劳动强度,保证矿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
3. 供电系统:供电是煤矿井下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矿井井下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
供电系统负责为井下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并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及时检测电气设备故障,防止因电气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4. 水灭火系统:煤炭是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预防和控制煤矿井下火灾,水灭火系统成为必备装备。
水灭火系统通过管道将压缩气体与水接触形成气泡,从而对火灾现场进行冲淋,降低火灾可能带来的危害。
5. 矿井监测系统:矿井监测系统是一个集信息、短信报警、语音呼叫和视频监控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通过传感器对井下地质、瓦斯等进行实时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报警并启动相应的安全机制。
同时,矿井监测系统还能实时监控井下工作环境,及时预警,保障矿工的安全。
6. 逃生救援系统:逃生救援系统是煤矿井下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它包括应急救生设备、逃生通道、救援物资等。
在发生事故时,逃生救援系统能够保证矿工可以及时安全地撤离事故现场,并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和通信设备,以增加生存几率。
总而言之,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是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而建立的,包括瓦斯抽放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水灭火系统、矿井监测系统和逃生救援系统。
这些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矿难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煤矿井下是一个极具危险性的工作环境,大量的瓦斯、粉尘和坍塌等问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井下必须配备各种安全避险系统。
下面将介绍煤矿井下的六大安全避险系统。
1. 主排水系统主排水系统是煤矿井下最重要的安全避险系统之一。
由于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的地下水,如果不及时排除,会导致巷道积水,增加了井下冒顶和瓦斯爆炸的风险。
主排水系统通过排水泵将井下的地下水抽出,保持巷道的干燥,确保煤矿井下的通风条件良好,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2. 防火系统煤矿井下常常存在着高浓度的瓦斯,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因此,煤矿井下必须配备防火系统,包括定期的火灾防护设备检查和火灾演练。
防火系统通常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水幕、消防栓等设备,以及紧急疏散通道和火灾报警系统等措施,确保矿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并将火灾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少伤亡和资产损失。
3.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的重要安全设施之一。
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的瓦斯和粉尘,如果不及时将其排出,会导致瓦斯爆炸和粉尘爆炸的风险增加。
通风系统通过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保持井下空气的清新,减少瓦斯和粉尘爆炸的风险。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风机、风道和其他通风设备。
4. 救生系统救生系统是保障矿工遇险时及时获救的重要设备。
救生系统包括逃生通道、逃生设备和救生组织等。
煤矿井下必须有多条逃生通道,通道应设计合理,确保矿工遇险时可以迅速疏散。
逃生设备包括逃生绳索、呼吸器、救生衣等,以确保矿工在逃生过程中获得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救生组织负责组织救援行动,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进行救援。
5. 防尘系统煤矿井下的粉尘是导致矿工肺部疾病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降低粉尘对矿工的危害,煤矿井下必须配备防尘系统。
防尘系统包括湿式喷雾系统、降尘洒水设备、粉尘收集器等设备。
这些设备通过减少井下的粉尘浓度,降低粉尘爆炸的风险,同时也保护了矿工的健康。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范文煤矿是重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高风险的工作条件,煤矿事故频频发生。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煤矿井下必须建立完备的安全避险系统。
本文将介绍煤矿井下的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功能。
1.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最基本的安全设施之一。
它主要通过利用风机将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并将烟尘、有毒气体排出井口。
通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矿井中的空气质量,并避免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此外,通风系统还能维持矿井温度的合适范围,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2. 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抽放系统用于抽取井下积聚的瓦斯,防止其积累导致爆炸。
该系统主要包括瓦斯抽放井和瓦斯抽放管道。
瓦斯抽放井被布置在矿井工作面的附近,通过管道将矿井中的瓦斯抽出并排放到安全区域。
瓦斯抽放系统的作用是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3. 水与灭火系统水与灭火系统在煤矿井下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用于防火和灭火。
煤矿中常常存在火灾的危险,一旦发生火灾,将给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水与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水管、喷淋系统和灭火器具等,用于快速灭火和储存足够的水源。
该系统的作用是迅速灭火并保持矿井环境的湿度,防止火势蔓延。
4. 紧急救护系统紧急救护系统是煤矿井下必备的设施,用于处理突发的事故和伤员救治。
其构成包括医疗仓库、急救设备和紧急救援通道等。
当井下发生事故时,紧急救护系统能够提供即时的医疗救助,包括急救人员的迅速抵达和伤员的紧急救治,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和生命救援的成功率。
5.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煤矿井下工作的重要保障和联系手段。
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并且存在通信困难的问题。
通信系统的设置能够实时传递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事故处理的及时性。
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语音对讲机、电磁电话和无线网络等,便于井下工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汇报井下状况和危险预警。
6. 逃生系统逃生系统是煤矿井下最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用于确保在矿井发生事故时,工人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一日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六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二、成立“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实施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部室、区队负责人具体分工:(一)监测监控系统由通风安全部负责,(二)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由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负责,(三)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由机运管理部负责,(四)紧急避险系统由机电管理部负责。
三、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要求(一)建设完善矿井检测监控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强化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监测监控系统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迅速采取断电、撤人、通知作业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二)、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有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
进一步完善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三)、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
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在自救器所能提供额定防护时间内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范围内建设避险硐室或救生舱。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摘要井下安全避险是矿山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矿工的安全保障,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本文将介绍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规划方案,包括瓦斯监测预警系统、火灾监测预警系统、矿压监测预警系统、通风监测预警系统、救生逃生系统和紧急避险通信系统。
1. 瓦斯监测预警系统瓦斯是煤矿井下最常见的危险气体之一,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瓦斯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旨在实时监测井下瓦斯浓度,一旦超过安全范围就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
该系统应包括瓦斯浓度监测仪、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报警装置等组成,并与其他系统进行联动。
2. 火灾监测预警系统火灾是煤矿井下的另一个重大安全隐患。
火灾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旨在及时发现和控制井下火灾,避免事故的发生。
该系统应包括火灾监测设备、温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等,能够准确地监测火源和烟雾,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
3. 矿压监测预警系统矿压是煤矿井下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可能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
矿压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旨在实时监测井下的矿压变化,预测和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该系统应包括矿压监测设备、地质参数测量仪器、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等,能够对不同区域的矿压进行精确的监测和分析,并及时发出预警。
4. 通风监测预警系统通风是煤矿井下的重要安全保障之一,煤矿通风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旨在实时监测井下的通风情况,保证良好的通风状况,防止因缺氧、积尘等造成的安全事故。
该系统应包括通风监测设备、风速风向仪、温湿度传感器等,能够准确地监测通风参数,并及时预警异常情况。
5. 救生逃生系统救生逃生系统的建设旨在确保矿工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而安全地撤离。
该系统应包括应急逃生通道、救生装备、疏散指示牌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同时,还需要开展矿工的逃生技能培训和演练,提高矿工自救能力和逃生技能。
6. 紧急避险通信系统紧急避险通信系统的建设旨在保障井下矿工在发生事故时能够与外界及时沟通,并获得指导和支持。
李总,请执照以下模式写一下传给我。
某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一、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煤矿建立了平安监控系统治理制度。
矿井安装了一套KJ101N平安监控系统,评价时系统运行稳定,厂家能够及时提供维修效劳;本矿与云南地点煤矿平安技术效劳中心签订了技术效劳协议,负责本矿井监控系统的平常的调校工作。
现场调取近三个月监控系统的运行纪录,该系统有监测和监控功能、能够提供正确的监测、监控数据;有系统运行记录和超限报警记录,矿井安排了4名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担当值班、简单维修和治理工作。
在监控室、井口各安装一台KJ101-L型避雷器。
本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2个生产采区,井下共设8台KJ101N-F1型监控分站,地面在采区回风井风机房各安装1台监控分站。
井下装设有甲烷传感器34台,温度8个、水位2个、风速4个、负压传感器各2个,CO传感器7个,烟雾传感器2个,流量传感器2个。
监控分站的供电电源接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
平安监控设备、传感器校验工作由区域效劳站负责,符合规定。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了T1、T2甲烷传感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安设了便携式报警仪,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内设置了T3甲烷传感器。
T1探头设置在距工作面10m处,T2探头设置在距回风口10m处;T3探头设置在距工作面进风口10m处。
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设置为:T1探头报警值≥℅、断电值≥℅℅;T2探头报警值≥℅、断电值≥℅℅;T 3探头报警值≥℅、T4断电值≥℅、T3℅。
掘进工作面分不设置了T1甲烷传感器、T2甲烷传感器,T1甲烷传感器设置在距迎头5m处,T2探头设置在距回风口10m处。
掘进巷道甲烷传感器的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设置为:T1传感器报警值≥℅,断电值≥℅℅;T2传感器报警值≥℅,断电值≥℅℅。
矿井天天检查一次平安监控设备及电缆,有检查记录;天天未使用瓦斯检定器与甲烷传感器进行比立。
传感器配置1、采煤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1801采煤工作面和2101工作面:设置瓦斯传感器3个。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井下安全避险是指在矿山、隧道等特殊环境中进行的紧急撤离和避险工作。
为了确保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个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的示例,包括应急预案、逃生通道、防灭火系统、通风系统、救援设备、培训与演练等方面。
一、应急预案1. 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类型、应急措施、组织架构、通信与报警等内容。
2. 应急预案应根据井下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
3. 应急预案的执行应进行定期演练,以检验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逃生通道1. 应建立完善的逃生通道系统,包括疏散通道、应急出口等。
2. 逃生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堵塞或封闭。
3. 逃生通道应配备应急照明设备,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顺利撤离。
三、防灭火系统1. 应建立完善的防灭火系统,包括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设备等。
2. 灭火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3. 应派设专人负责防灭火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四、通风系统1. 应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保证井下空气新鲜、流通。
2. 通风系统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在发生火灾或有毒气体泄漏等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确保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五、救援设备1. 应建立完善的救援设备库,包括呼吸器、救生绳等。
2. 救援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性能正常。
3. 应派设专人负责救援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六、培训与演练1. 应定期组织井下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应急逃生、灭火救援等内容。
2. 应定期组织井下人员进行安全演练,检验其应急逃生和灭火救援能力。
3. 应跟踪井下人员的培训情况和演练成果,进行记录和总结,以提升整体安全水平。
以上是一个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的简要示例,其中每个系统可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在实际运行中,还应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进行具体操作和措施的制定。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二)1.目的为了保证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正常运行,提高我矿井下避灾、逃灾、抢险救灾能力,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024年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2024年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具体包含以下六个方面:1. 瓦斯检测与监控系统:瓦斯是煤矿井下的一种常见有毒气体,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为了确保矿井内部空气质量的安全,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将配备先进的瓦斯检测与监控系统。
该系统将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煤矿井下的瓦斯含量,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
一旦瓦斯含量超过安全范围,系统将自动触发警报,并通知矿工及时撤离。
2. 矿井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安全的重要保障。
2024年的矿井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将配备智能化通风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井下实时的环境数据自动控制通风设备工作。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能够有效稀释瓦斯等有毒气体浓度,降低爆炸的危险性。
此外,通风系统还能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排烟,并确保矿工撤离通道的通畅。
3. 物质监控与防控系统:煤矿井下存在着许多可能引发事故的物质,如煤尘、温度、湿度等。
为了及时掌握这些物质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将配备物质监控与防控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井下煤尘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潜在的危险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提示矿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 矿井瓦斯和粉尘防爆系统:煤矿井下存在着高浓度的瓦斯和煤尘,一旦发生火花或电弧等源火,极易引发爆炸事故。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将配备先进的瓦斯和粉尘防爆系统。
该系统将对井下的电气设备进行防爆改造,确保其能够在爆炸环境下安全工作。
同时,系统还将在关键地点设置防爆门和爆炸传导隔离设施,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及蔓延。
5. 安全避险通道与紧急疏散系统:在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等紧急状况时,矿工需要迅速撤离井下,避免被困或受伤。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撤离,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将配备安全避险通道与紧急疏散系统。
该系统将明确规定安全避险通道的建设标准,确保通道的宽度、高度等满足安全要求。
此外,系统还将设置紧急疏散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等,引导矿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安徽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近年来,安全生产在煤矿行业中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行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然而,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煤矿生产安全一直是煤矿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加强煤矿井下安全管理,安徽省煤炭行业在长期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六大系统”安全避险模式。
一、瓦斯管理系统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瓦斯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瓦斯爆炸的问题,煤矿要建立完善的瓦斯管理系统。
设备、检测、维护、防治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和管理,确保井下瓦斯浓度不超过安全范围。
二、排水管理系统井下煤矿中存在一定的水源,水的积聚会造成安全隐患。
为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管理系统来控制水的积聚和污染。
排水管理系统要求井下煤矿进行全面排水,确保井下煤矿的水位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可以避免由于水位过高导致的井下事故。
三、通风管理系统通风管理是煤矿开采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新鲜空气能够带给工人们更好的健康体验,并且预防井下通风不畅带来的安全隐患。
通风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保证井下煤矿充足的氧气供应和热量稳定,有效降低井下的温度和湿度,为工人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监测管理系统在煤矿井下,监测对于发现隐患和预警非常关键。
监测管理系统包括人员定位、安全报警、视频监管和物联网等多种方式,为井下的工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五、救护管理系统为应对井下安全隐患,救护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该系统包括矿井救护站、车队、矿山医院和急救人员等。
这些设施可以及时应对井下突发情况和矿难事件,保障工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六、应急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包括矿区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协调救援等方面。
在突发事件和矿难发生时,应急管理系统可以起到及时响应、迅速反应、有序组织救援等作用,保障煤矿生产中的安全。
总之,安徽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为煤矿行业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为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和支持。
附件: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快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局发…2011‟72号)文件精神,构建事前灾害预防、事中自救避险、事后应急救援的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井下人员自救、逃生、避灾等整体功能, 全面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特制订山西×××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国发…2010‟23号、晋政发…2011‟24号、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晋煤救字…2010‟1644号和×××局…2011‟72号文件精神,加强“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责任,突出重点,确保用好“临时系统”,有计划建设完善“永久系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坚决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大事故,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
(矿井基建期的“六大系统”为临时系统,矿井建成投产后的“六大系统”为永久系统)。
二、工作任务及目标要求(一)煤矿建设和完善“六大系统”的工作任务:1、确保用好矿井“临时系统”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随矿井建设进度逐步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
2、高瓦斯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 2012年6月底必须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3、基建期矿井“六大系统”的建设必须与矿井建设同步进行,在矿井投产前“六大系统”必须达到“设施完备、系统可靠、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
(二)煤矿建设和完善“六大系统”的目标要求:1、做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探讨朱焕然1,李善红2,张福楼1(1.山东新矿赵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齐河251113;2.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31)摘要通过对赵官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探讨,合理进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系统设计,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关键词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探讨中图分类号TD77+4文献标识码ACoal Mine Safety Risk Six System DesignZhu Huan -ran 1,Li Shan -hong 2,Zhang Fu -lou 1(1.Shandong new Zhao Guan energ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handong Qihe 2511132.coal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nan ,Shandong Jinan 250031)AbstractThrough to the Zhao Guan coal mine monitoring system ,underground personnel positioning system ,emergency system ,forced air self -rescuesystem ,water rescue system ,under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nderground safety hedge six system design of coal mine safety risk ,reasonable six sys-tem design ,to improve mine safety guarantee ability.Key wordssafety hedgesix systemdesign*收稿日期:2012-02-17作者简介:朱焕然(1966-),男,在赵官能源公司生产技术部从事生产技术设计工作。
1矿井概况赵官矿井地处黄河北煤田,井田内煤层赋存较平缓,倾角多为2 8ʎ,可采煤层4层,平均总厚度5.90m 。
前期开采7、10两个煤层,7煤层煤厚0.70 1.42m ,10煤层厚度0.70 1.70m 。
2赵官矿井各系统现状2.1开拓开采系统矿井采用立井集中大巷加石门开拓方式。
井底车场水平标高-415m ,井口设计标高+31.0m 。
在工业场地内布置主、副、风三个井筒。
目前,全矿井有3个生产采区,开采7煤层,薄煤层综采采煤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2提升运输系统主井井筒净直径5.0m ,装备一对8t 多绳箕斗,选用JKMD -2.84(III )型落地式多绳提升机。
副井井筒净直经6.0m ,装备一对1t 双层四车罐笼,采用JKMD -3.54(III )型落地式多绳提升机。
风井井筒净直径5.5m ,装备6m 层间距玻璃钢梯子间,井筒内设有一趟防火灌浆管路。
运输系统:井下煤流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
井下辅助运输采用单轨吊运输,井下巷道人员的运输采用架空乘人装置。
2.3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
副井进风,主井少量进风,风井回风。
选用两台FBCDZNO 28-2500的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
设置了专用回风大巷、采区专用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和各硐室的风量分配合理,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4排水系统矿井选用5台MD720-608型耐磨矿用排水泵,敷设三趟35116mm 管路。
正常涌水量时,二台工作,二台备用,一台检修。
最大涌水量时,三台工作。
2.5压风系统矿井设有地面设压风机房一座,安装压风机4台(型号为SAC220W ),3台使用,1台备用,每个掘进迎头安设了压风自救装置。
2.6供电系统矿井电源线路分别引自焦庙110kV 变电站两段35kV 母线,矿井35kV 变电所内设两台SF10-10000/3535ʃ2ˑ2.5%/10.5kV 16000kVA 主变压器。
2.7消防洒水系统井下消防洒水系统采用静压供水,水管沿副井敷设,经减压阀减压后接至井下各个用水点。
2.8通信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包括行政管理通信、生产调度通信、电力调度通信、防火灌浆通信、无线通信等。
交换机用户线容量528线,其中生产调度通信200线,行政通信328线。
2.9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矿井安装了KJ76N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实现双机备份,并与集团公司联网。
2.10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工程于2009年10月份正式投入运行,对全矿所有下井人员配备了人员定位识别卡。
定位卡使用寿命远低于国家标准,漏卡率较高,设备故障较多,定位覆盖范围暂时未到采煤面、掘进迎头。
3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完善与修改3.1监测监控系统选用1套KJ76N型矿井安全监测及生产监测、监控系统,以及各主要生产环节的自动控制系统,并通过矿井局域网实现联网。
井下环境监测还另设一套KSS -200束管监测系统。
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内、外部设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温度、湿度传感器各1个。
避难硐室、救生舱内的分站采用专用信号电缆直接由避难硐室、救生舱连接至井底车场井下光端机后分线盒。
3.2人员定位系统采用KJF82A型矿用作业人员定位考勤系统。
该系统由地面中心站、数据传输通道、井下数据监测分站、人员定位器射频卡等组成。
3.3紧急避险系统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及井下工作人员分布,设计布置在-600m水平上部与(后期在下部)各布置永久避难硐室1个,按服务80人布置。
在一采区上部布置永久避难硐室,按服务60人布置。
在二、三采区各布置1个避难硐室,按服务60人布置。
在-415m水平东翼一采布置1个永久避难硐室,按服务60人布置。
在一采区顺槽中配备可移动式救生舱2台能容纳20人。
3.4压风自救系统井下压风管道接入避难硐室,为硐室提供应急供风,供风管路沿底板直埋敷设进入硐室,设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
3.5供水施救系统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管道接入避难硐室,为硐室提供应急供水,供水管路沿底板直埋敷设进入硐室,设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
3.6通信联络系统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排水泵房、调度站、采掘工作面等地点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直通电话,能在灾变期间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
4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的几点建议(1)设计中注重提高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实用性。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要坚持与煤矿安全实际需要相结合,重点是建设完善好采掘工作面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统筹考虑、合理规划,优化选择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切实提高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
(上接第173页)的使用经验。
3.1更换副立井压风机房三台螺杆压风机矿副立井压风机房内原有有四台压风机,服务于整个矿井,原压风机房内1#、3#、4#压风机由于使用年限较长,效率较低,不适合矿井深部开采的要求,为此经统一平衡后,将该三台压风机全部更换为上海英格索兰生产的ML250型螺杆压风机,该型号压风机标准排气量为43.9m3/min(原压风机标准排气量43.9m3/ min),具备供风量大、效率高、噪音低、操作维护简单的的特点。
3.2更换不合规定的压风管路组织人员对两个水平大巷的管路进行了更换,全部更换为Φ159mm涂塑钢管。
该管路外形美观、管径及供风量均满足压风自救系统的要求。
尤其是-850m水平西大巷,采用了架空敷设方式,将管路全部起高至架空线以上(原有管路距离底板1.8m),管路不再侵占人行道,避免了巷道因底鼓变形对管路的影响,同时优化了现场运输环境,为今后的大巷运输提速打下了基础。
3.3引进并使用矿井压风自救装置ZYJ(C)型自救装置内装六个呼吸面罩联成一组,装在不锈钢的箱体内,组成一个井下自救系统,并由地面泵房供气。
该装置有恒定的送风量,有手动稳定的调压装置,另外还有积水排水的装置,当发生事故时,工人只需把呼吸面罩戴在嘴上,打开带有一手柄的开关,压风就可通过减压阀,经减压、三级过滤、消噪后,空气无异味适合人的呼吸;呼吸面罩是由一根4m多长的弹簧管相连,避难人员戴着面罩可坐可站,身体可以随意活动。
4经济、社会效益(1)压风自救系统的建设并完善,是协庄煤矿紧急避险“六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该系统的建立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完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同时压风自救装置的引进使用为矿井今后应用同类装置提供了宝贵经验。
(2)压风自救系统的设计优化,减少了该矿两处压风机房的使用,可以将压风机撤除,目前-300m七采压风机已经撤除,-850m二采压风机已经停用,撤除的压风机可以继续在其他地点使用,无需购置新的压风设备,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占用。
(2)设计中切实保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规范性。
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行统一设计,保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布局设计合理;煤矿企业对有关设备进行公开招标,保证系统设备的技术先进和性能稳定;严格按照基本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建设与完善,保证工程质量,确保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可靠。
(3)设计中全面考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整体性。
注重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之间的有机衔接,确保有效运转并发挥整体效能;煤矿企业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科学确定避灾路线,加强人员培训和联合应急演练,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充分发挥六大系统安全避险作用。
参考文献:[1]赵官能源公司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M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2011,10 17[2]赵铁锤.在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2010-8-28张集煤矿1122(1)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许堃1,童碧2(1.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安徽淮南232001;2.淮南矿业集团安全开采总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针对张集煤矿1122(1)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条件,提出了综合利用风排、高抽巷、底抽巷和运顺顺层孔综合措施治理工作面瓦斯的方法,效果显著,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瓦斯抽放中图分类号TD712+.54文献标识码AIntegrative Measures of Gas Prevention and Application at No.1122(1)Fully -MechanizedCoal Face in Zhangji Coal MineXu Kun 1,Tong Bi 2(1.ZHang -Ji Coal Mine ,Huainan Mining Industry Group ,Huainan 232001,China 2.General Institute of Safety Mining ,Huainan Mining Industry Group ,Huainan 232001,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gas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No.1122(1)coal face in Zhangji Coal Mine ,some measures are creatively promoted ,which com-bine coal mining while gas drainage in ahead unload coal ,high gas -drainage holes in roof on strike ,buries pipes in gob to drainage gas ,the high and low level borehole drilling.Most gas is effectively drained and the gas over -limitation is stopped.Key wordsfull mechanized mining facecomprehensive gas controlgas extraction*收稿日期:2012-02-09作者简介:许堃(1978-),200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通风安全专业,现在张集矿通风科从事瓦斯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