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蒸汽发生器工艺设计汇总.

蒸汽发生器工艺设计汇总.

蒸汽发生器工艺设计汇总.
蒸汽发生器工艺设计汇总.

蒸汽发生器工艺设计

说明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计算 (3)

2.1 根据热平衡确定换热量 (4)

2.2 管径的选取以及传热管数目的确定 (4)

2.3 换热面积的计算 (5)

2.4 管束结构的计算 (6)

2.5 强度计算 (7)

2.6 主要管道内径的计算 (8)

2.7 一回路水阻力计算 (9)

2.8 二回路水循环阻力计算 (11)

2.9 运动压头计算 (17)

2.10 循环倍率的确定 (18)

第三章结论与评价 (19)

第四章参考文献 (20)

附录1 蒸汽发生器热力计算表………………………………………

附录2 蒸汽发生器水力计算表………………………………………

附录3 蒸汽发生器强度计算表………………………………………

第一章绪论

蒸汽发生器是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热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工质,使其产生具有一定温度、一定压力和一定干度的蒸汽。此蒸汽再进入汽轮机中做功,转换为电能或机械能。在这个能量转换过程中,蒸汽发生器既是一回路的设备,又是二回路的设备,所以被称为一、二回路的枢纽。

蒸汽发生器作为一回路主设备,主要功能有:

1、将一回路冷却剂的热量通过传热管传递给二回路给水,加热给水至沸腾,经过汽水分离后产生驱动汽轮机的干饱和蒸汽;

2、作为一回路压力边界,承受一回路压力,并与一回路其他压力边界共同构成防止放射性裂变产物溢出的第三道安全屏障;

3、在预期运行事件、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以及过度工况下保证反应堆装置的可靠运行。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整个核动力装置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据压水堆核电厂事故统计显示,蒸汽发生器在核电厂事故中居重要地位。一些蒸汽发生器的可靠性是比较低的,它对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因此,各国都把研究与改进蒸汽发生器当做完善压水堆核电厂技术的重要环节,并制定了庞大的科研计划,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分析;腐蚀理论与传热管材料的研制;无损探伤技术;振动、磨损、疲劳研究;改进结构设计,减少腐蚀化学物的浓缩;改进水质控制等。

第二章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计算

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计算包括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强度计算、结构设计等。热力学计算主要通过传热学知识计算传热管传热面积,然后与管束结构设计相结合可以得到传热管长度、管束直径等结构参数。强度计算通过压力校验等用于选取蒸汽发生器结构材料、确定结构尺寸等。蒸汽发生器中要通过强度计算得出的参数有传热管、上下筒体、球形下封头管板等的壁厚。在强度计算得出参数后要留取一定余量,以满足变工况下出现超压情况的需求。水动力计算是最后一步,因为只有结构尺寸确定,运动状态已知的情况下水力情况才得以确定。水力计算包括一回路水阻力计算、二回路水循环阻力计算、运动压头计算等。其中一回路水阻力计算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单相水U型管管内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两项;二回路水循环阻力计算及运动压头计算比较复杂。因为蒸汽发生器内二回路侧流体的水力特性取决于流体工质的性质和状态、流道的结构和几何形态,以及工质的流动形式。而且计算过程误差较大,往往需要在试验中进一步修正。二回路水循环阻力包括下降空间阻力、上升空间阻力、汽水分离器阻力等。而上升空间阻力又包括摩擦阻力、局部阻力、弯管区阻力、加速阻力、流量分配孔阻力五项。设计中常用图解法来确定循环倍率,即先假设几个不同的循环倍率分别计算其运动压头和总阻力,在直角坐标系作出相应曲线,两根曲线交点即为稳定工况的循环倍率值。循环倍率值一般取2~5为宜,其值过小会导致传热恶化,腐蚀加剧等;而过大则会增大汽水分离器负荷,使蒸汽干度降低,危机汽轮机安全。

计算过程中水力计算是在结构选型和热力计算之后进行,但是结构设计和热力计算又需要水力计算数据,因此三者往往要反复交替进行,以使设计逐步完善。

2.1根据热平衡确定换热量

一回路进口焓值:'1i =1394.21 kj/kg (15.0MPa ,310℃); 一回路出口焓值:''1i =1284.17 kj/kg (15.0MPa ,290℃);

f 二回路给水焓:i =944.38kj/k

g (15.0MPa ,300℃);

二回路饱和水温:s t =263.98 ℃ (5.0MPa ); 二回路饱和水焓:s i =1154.50kj/kg (5.0MPa ); 二回路饱和蒸汽焓值:''s i =2793.6 kj/kg (5.0MPa );

二回路汽化潜热: r=''s i -s i =2793.6-1154.2=1639.73kj/kg (5.0MPa ); 排污量:0.01126 1.26/d s D C D kg s ==?=; 干度:=x 0.99;

换热量:()()231279.79kw d s f Q Drx D D i i =++-=; 一回路水流量: 1'''111384.72 /()

Q

G kg s i i η=

=-;

η蒸汽发生器的热效率:=0.99。

2.2 管径的选取以及传热管数目的确定

选取传热管的外径为:022;d = 节距选取为:01.400.0308;t d m == 管束直径: 2.34tb D m =

则最小节圆半径为:261.2R t mm ==;

负公差修正系数:?=1.102;

弯曲减薄系数:0

1 1.0934R d R

φ=+

=; 一回路侧设计压:2

=1.25191.20/P P kg cm =设,1;

传热管壁厚:0

1]d ' 1.35200[0.8R P s mm P ?σ=

Φ=+设,1设,1

此处取m m 50.11=S ;

传热管内径:1219=-=i o d d S mm ; 单管流通面积:22211

1928444

ππ=

=?=i a d mm 选取一回路侧水流速度为:1 5.0/u m s =

一回路水平均比容:=3

10.00137826?

m v kg

(15.0MPa ,300℃,饱和水)

则一回路侧流通面积为:1

211

0.587G v A m u =

= U 型管数目为:1

112069.29G v A n a u a

=

==根,

根据排管最后确定U 型管数目为:2078n =.

2.3 换热面积的计算

一回路侧水导热系数:10.564/(W m λ=?℃) (15.0MPa ,300℃,饱和水) 一回路侧水普朗特数:Pr 0.866f = (15.5MPa ,305℃,饱和水)

一回路侧水动力粘度:-6

18.8310kg/m s η=? (15.0MPa ,300℃,饱和水)

一回路侧雷诺数:5111

Re 7.8010i

f u d v η=

=? 一回路侧换热系数:0.80.441

10.023

Re Pr 3.3310f f i

d λα==?

传热管导热系数:17.4/(℃)w W m λ=? (给定)

传热管壁热阻:52ln 9.2710/2℃λ-=

=??o o w w i

d d

R m W d 污垢热阻:5

2

2.610/℃-=??f R m W (按I-600选定)

传热温差: ?=-=-=?=-=-=?-?-?=

==??'max 1''

min 1max min ln max min

31026446.06℃

29026426.06℃

46.0626.06

35.11℃

46.06

ln ln

26.06s s t t t t t t t t t t t

假设一个q 值,进行迭代可以求得试取值2

5262.79/k W m C ?

=?,则此时的热负荷为:

2ln 184791.83/q K t W m =??=所需的传热面积:21251.57m F =,传热裕度系数:C=1.1

设计传热面积:2

=C F=1376.73m F ?设。

2.4 管束结构的计算

传热管总长:0

=

19919.35m d F L π=设

总, 传热管排列方式:按正方形排列 节距:01.40.0308t d m ==,

最小U 型管节圆直径:=40.1232D t m =节, 实际布管数:2078n =根, 管束直径:tb 2.34D m =,

弯管段高为:max 1.17D m =弯管段高为:,

平均直径:0.5(0.1232+0.0616 2.34) 1.2624m D =?+=, 弯管总长:0.54121.92L D n m π=?=弯, 直管总长:15797.42L L L m =-=直总弯,

管束直段高: 3.802L H m n

=

=直

直, 管束弯段高:max 0.5 1.17H D m ==弯,

管束总高: 4.97H H H m =+=tb 直弯,

2.5 强度计算

12 2.381wi t D D m δ=+=管束()衬筒内径:

其中δt 是装配间隙,约10~20mm ,取20mm 。

2 2.405wo wi D D m δ=+=衬筒外径:,其中δ是衬筒壁厚,给定为12mm 。 ,22 2.58wo i D

D B m =+=下

()下筒体内径:

其中B 为下降流道宽度,取为88mm 。

22

1.2563.7755/设,二回路侧设计压力:==s P P kg cm 下筒体许用应力:[σ]=18kg/mm2

下筒体计算壁厚:,2'

2

46.68200[] 1.2i P D S mm P σ?=

=-下设,设,下筒体计算壁厚:

47S mm =设计壁厚为:

,,22675o i D D S mm =+=下下下筒体外径为:

(3)上筒体许用应力:[σ]=18kg/mm2

,上上筒体内径:3200i D mm = (给定) 2,'

2

57.92200[] 1.2设,上设,上筒体计算壁厚:σ?=

=-i P D S mm P

设计壁厚取为:58S mm =

,上,上则上筒体外径为:2 3.316o i D D S m =+=

(4)球形下封头许用应力:2

/5.14][mm kg =σ

2675球形封头外径:==o s D D mm

'11

83.77400[] 1.6o

P D S mm P σ?=

=+设,设,计算壁厚:

设计壁厚取为:84S mm =

(5)管板许用应力:2

/1800][mm kg =σ

2595.16i D D mm ==承压部分直径:

'11439.81[]2

P S FD mm σ=

=设,计算壁厚:

设计壁厚选取为:440S mm = 堆焊层厚度:6S mm =堆

6210.47l l S m n

=

+=总

总()传热管实际平均长度: max max 2212.16m l R H S π=++=直最长管子长: max min 228.77l R H S m π=++=直最短管子长:

2.6 主要管道内径的计算

主管道计算流速:'

1010/u m s = (选取,8~12m/s)

'11

1'

10

40.496i G v d m u π=

=主管道计算内 10.5i d m =主管道设计内径:

11

10214 9.85/i

G v u m s d π=

=主管道设计流速:'''32(1)0.0398594/v v x v x m kg

=+-=新蒸汽比容:蒸汽管计算流速:'

235/=u m s (选取,30~40m/s )

'

22

2'

2

40.4274i G v d m u π=

=蒸汽管计算内径:

蒸汽管设计内径:20.428i d m =

22

222434.91/i

G v u m s d π=

=蒸汽管设计流速: 二回路给水比容:330.001187/v m s =

给水管计算流速:'

3 3.5/u m s = (选取,2~5m/s )

'33

3'

3

40.234i G v d m u π=

=给水管计算内径: 给水管设计内径:30.24i d m =

33

32

34 3.36/i

G v u m s d π=

=给水管设计流速: 2.7 一回路水阻力计算

(1)U 型管内摩擦阻力计算

考虑堵管后流速==?='

111.05 1.05 5.0 5.25/

u u m s

'5111

Re 8.1910i u d v η==?一回路侧水雷诺数:

摩擦阻力系数:0.25

20.3164Re

1.0510λ--==?

平均壁温:=+=?+=0.5()0.5(300264)282℃a s t t t

在此壁温下的动力粘度:'5

18.8310Pa s η-=??

温度修正系数:0.14

1'

1(

)0.989温度修正系数:ηφη== 2

'

411

4.25102f i l u P Pa d v λφ??==??摩擦阻力:

(2)局部阻力计算

下封头内径: 2.515l D m =

222.4848

c l F D m π

=

=水室截面积:

进口管内径:10.62i d m = (与主管道相同) 进口管截面积:222110.620.3024

4

i A d m π

π

=

=

?=

突扩阻力系数:2

11(1)0.772c

A F ξ=-

= 一回路侧水入口处比容:=310.001421 /kg i v m (15.0MPa ,310℃)

1112

149.72?/i

i i

G v u m s d π=

=入口管内流速: 2111

125633.102i

i

u P Pa v ξ?==从入口管至水室阻力: 水室转弯45°阻力系数:20.9ξ= (查表,线性插值)

212214529894.362i

i

u P Pa v ξ??==水室转弯阻力:

考虑堵管后截面积:'

20.5611.05

A

A m =

= 系数:'

0.225c

A F =

查图得传热管入口阻力系数:30.4ξ=

传热管入口阻力:2

'

133

13878.762i

u P Pa v ξ?== U 型管转180°阻力系数:4

0.5ξ

=

U 型管转180°阻力:2'1

44

1

4999.512u

P Pa v ξ?== 传热管出口阻力系数:50.59ξ=

出口处水比容(15.5MPa ,290℃):=320.001175/

v m kg

传热管出口阻力:2

'155

2

6921.332u P Pa v ξ?== 出口管内流速:12

21

8.28/G v u m s A =

= 水室转弯45°阻力系数:60.9ξ= (查表,线性插值)

水室转弯阻力:22

66

2

26274.442u P Pa v ξ?== 出口管突缩阻力系数:70.47ξ=

出口管突缩阻力:22

77

2

13721.102u P Pa v ξ?== 总阻力:7

5

1

1.5410f i

i P P P Pa =?=?+

?=?∑

设计阻力:5

1.1 1.6910P P Pa ?=?=?设

2.8 二回路水循环阻力计算

(1)下降空间阻力

下降空间水比容:3

0.001286/d v m kg =

入口阻力系数:in 1ξ= 出口阻力系数:out 1ξ=

定位装置阻力系数:f 1ξ=

下降空间高度:

0 6.07H m

=

衬筒外径:0 2.405H m = 下筒体内径:, 2.581i D

m =下

下降空间当量直径:,0.176下=-=wo i De D D m 绝对粗糙度:0.15mm ?= 摩擦系数:22

176(1.742lg )(1.742lg )0.0189220.15

d D

e λ--=+=+?=?? 下降空间截面积:222,()0.6894

d wo i F D D m π

=

-=下

下降空间水流速:[3,4,5][0.71,0.94,1.18]/R d

d d

C Dv u m s F =

?= 下降空间阻力:2

0()[706.36,1255.75,1962.10]2

d d

d H u P Pa D

e ρλξ?=+∑= (2)上升空间阻力

a) 摩擦阻力

饱和水比容:='

30.0012958/v

m kg

饱和蒸汽比容:=''

30.03793/v m kg 饱和蒸汽密度:ρ

==''

3''

1

26.36/kg m v

衬筒内径: 2.381wi D m = 传热管外径:0.022=o d m 支撑板定位拉杆数量:'

12n =

上升空间流通面积:2'22[(2)] 2.874

u wi o F D n n d m π

=

-+=

上升空间当量直径: 040.0388[(2')]

u

wi F de D n n d π=

=++

循环速度:'

0[3,4,5][0.171,0.223,0.285]/R u C Dv u m s F =?=

出口水相折算速度:'

'02

(1)[0.114,0.171,0.228]/R u

C Dv u m s F -==

液相平均折算速度:'

'0021()[0.142,0.199,0.256]/2

o u u u m s =

+= 出口汽相折算速度:''

''02

1.667/u

Dv u m s F ==

汽相平均折算速度:''

''

00210.833/2

u u m s =

= 液相动力粘度:72

1.28710/l v m s -=?

汽相动力粘度:72

7.1210/g v m s -=?

液相雷诺数:'

Re [42923.74,60093.24,77262.73]o lo l

u de

v ==

汽相雷诺数:''Re 45451.66o

go g

u de

v =

= 判别流型:都为紊流。 管束直段高: 3.80H m =直

液相摩阻系数:0.2

0.184Re [0.0220,0.0202,0.0190]lo lo λ-==

汽相摩阻系数:0.25

0.3164Re 0.0217,go go

λ-==

按折算速度计算的液相摩擦阻力:'2

'

()[16.83,30.33,47,09]2o f lo lo H u P Pa de

ρλ?==直

按折算速度计算的汽相摩擦阻力:''2

'1

() 6.4832o

f go go H u P Pa de

ρλ?==直

参量X :()[1.61,2.13,2.70]()f lo f go

P X P ?=

=?

2l Φ:22

2011[13.80,10.62,8.56]l

X X Φ=++=

2g

Φ:22

120[35.84,48.06,61.19]g X X Φ=++=

液相摩擦阻力:2

()()[317.01,433.07,550.10]f l l f lo P P Pa ?=Φ?= 汽相摩擦阻力:2

()()[317.01,433.07,550.10]f g g f go P P Pa ?=Φ?= 摩擦阻力:1

[()()][317.01,433.07,550.10]2

f f l f

g P P P Pa ?=?+?= b )局部阻力:

支撑板数目:N=6

上升流道单元面积:2

22568.514

u o A t d mm π

=-

=

支撑板单元开孔面积:2

164.87u a mm =

面积比:0.29

局部阻力系数:30l ξ=

按折算速度计算的液相局部阻力: '2

'

()[1407.42,2758.54,4560.03]2o l lo l

u P N Pa ρξ?== 按折算速度计算的汽相局部阻力:''2

''

1()549.3432

o l go l u P N Pa ρξ?=

= 参量X :()[1.60,2.24,2.88]()l lo

l go

P X P ?=

=?

二回路工作压力: 5.0s P MPa = 临界压力:22.12c P MPa =

参数1

(0.190.92

) 2.513s R c

P Z P -=+= 参数K :1

2.911R R

K Z Z =

+

=

2221

1[3.21,2.50,2.13]l l K X X

ΦΦ=+

+=: 222

1[8.22,12.54,17.69]g g KX X ΦΦ=++=:

液相局部阻力:2()()[4515.97,6890.77,9715.95]l l l l lo P P Pa ?=Φ?=

汽相局部阻力:2

()()[4515.97,6890.77,9715.95]g l g l go P P Pa ?=Φ?= 局部阻力:[4515.97,6890.77,9715.95]l P Pa ?=

c )弯管区阻力

管束弯头最大节圆直径: 2.319b d mm =

弯管区重心至圆心距离:0.21220.492m s b y d == 计算冲刷排数:'114s

y t

N =

-?

系数:==

=12 1.4o

t

x x d 系数:=+

=1

1.13

0.43 1.24n x

液相雷诺数:'02Re [42923.74,60093.23,77262.73]lo l

u de

v ==

汽相雷诺数:''2Re 90903.32o go g

u de

v ==

液相摩擦阻力系数:0.15

210.084[0.044]Re [0.316,0.300,0.289](1)

lo lo n

x x λ-=+

=- 汽相摩擦阻力系数:0.15

1.5715Re 0.283go go

λ-== 液相阻力:'2'

'

2()[22.93,49.05,83.97]2

o b lo lo

u P N Pa ρλ?== 汽相阻力: ''2'''

2()49.982

o b go go

u P N Pa ρλ?== 参量X :()[0.68,0.99,1.30]()b lo

b go

P X P ?=

=?

22o o 2

201:1[32.71,22.21,17.02]l l X X ΦΦ=+

+= 222

:120[15.01

,21.79,28.60]g g X X ΦΦ=++= 液相阻力:2()()[749.92,1089.25,1429.59]b l l b lo P P Pa ?=Φ?=

汽相阻力:2

()()[749.92,1089.25,1429.59]b g g b go P P Pa ?=Φ?= 弯管区阻力: 1

[()()][749.92,1089.25,1429.59]2

b b l b g P P P Pa ?=?+?= d )加速阻力

管束出口质量含汽率:21

[0.333,0.25,0.20]R

x C =

=

管束出口体积含汽率:

ρβρρ=

=-+

2

''

22

2''

'

[0.936,0.907,0.880](1)

x x x

系数:60.8330.05ln(

)0.91310

=+=s

p C 管束出口截面含汽率:22[0.855,0.829,0.804]C φβ== 质量流速:'

2

0[131.83,175.77,219.71]/G u kg m s ρ?

==

加速阻力:2

22

22''''

22(1)1

[][132.19,179.72,232.48](1)a x x P G Pa ρφρφρ

?-?=+-=- e )流量分配孔板阻力:

阻力系数:

8ξ=h

孔板局部阻力:22

[90.07,160.13,250.21]o u h h

P Pa ρξ?==

上升空间阻力:[5720.32,8636.67,12031.10]r f l b a h P P P P P P Pa ?=?+?+?+?+?= f )汽水分离器阻力:[12600,14900,17090]?=s P Pa

g )循环总阻力:[19026.68,24792.42,31083.21]d r s P P

P P Pa ?=?+?+?=总 2.9 运动压头计算

(1)预热段高度计算:

二回路给水焓:944380/=f i J kg 二回路饱和水焓:1154500/s i J kg = 液面高度: 6.07o H m =

下降空间下端压力: 5.046low s d o p p g H MPa ρ=+=

low

p 压力下的饱和水焓:1158.35/sl i J kg =

0.084/a sl s low s

i i i

J kg P p p p -?==?- 预热段高度:()

[0.523,0.531,0.538]2s f

d o d R p o d i i i

gH P C p

H m d nq i

g G p

ρπρ-?+

+??=

=?+? (2)运动压头计算

蒸发段高:1[4.448,4.440,4.433]r tb p H H H m =-= 管束上方区段高度:2 1.1r o tb H H H m =-=

蒸发段平均质量含汽率:12

1

[0.167,0.125,0.100]2x x m =

= 蒸发段平均体积含汽率:ρβρρ=

=-+

1

''

11

1''

'

[0.854,0.807,0.765](1)

x x x

蒸发段平均截面含汽率:11[0.78,0.74,0.70]C φβ== 管束上方区段平均截面含汽率:22[0.855,0.829,0.804]φφ==

蒸发段运动压头: '''

111()[25367.2,23926.9,22639.1]m r P g H Pa ρρφ=-=

管束上方区段压头:'''222()[6875.02,6662.00,6461

.78]m r P g H Pa ρρφ=-= 运动压头:12[32242.2,30588.9,29100.9]m m m P P P Pa =+=

2.10 循环倍率的确定

将循环倍率、循环运动压头和循环运动压头对应数值列出表并做曲线,得以下结果:

循环倍率

3

4

5

总阻力 19026.6 24792.4 31083.2 运动压头

32242.2 30588.9 29100.9

由上图可近似确定循环倍率为4.7,满足2到5之间的要求。

第三章结论与评价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掌握蒸汽发生器设计计算的标准方法;具有初步综合考虑蒸汽发生器结构设计的能力,依据课程设计指导书,并参考《核动力设备》、《两相流》,基本上完成了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但设计中有些地方存在不足,如设计的传热管壁厚较厚,蒸汽发生器的传热面积

?~,壁厚小于1.5mm[2],是由大量小直径薄壁无缝U形管组成,通常选用传热管的外径为1222 mm

本课程设计为1.5mm,水力计算没有循环迭代,计算结果不太精准。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所学习的《核动力设备》得到了巩固、充实和提高。增加了对热气发生器结构、热力计算、水力计算的认识与理解。

?加大一回路冷却剂流速,可提高换热效率,减少换热管数目,缩小筒体和减薄管板,但必须考虑允许的流动压降和侵蚀速率。对于不锈钢管,从防止侵蚀的观点出发,管内流速可允许为

~。一般传热管内水的流速~,但是为了降低泵耗功,通常限制管内流速为3.1 4.6 m/s

4.6 6.1 m/s

在5 m/s左右。本课程设计流速选择为5 m/s。

?进行管束排布时,直接将圆形面积转化为正方形面积(换热管认为是栅元结构,每一个换热管为一个栅元),进而计算管束直径,这样计算会导致实际排管数目少于计算管束数目,原因在于实际排管

6d),排管时应考虑此因素,在此次设计中,估算实际中,处于中心的两排管有一定的间距(间距为

排管管束直径为75根换热管左右,基于此在原计算换热管数目上加上六排管数,再计算,结果较为理

蒸汽发生器操作说明

燃气节能蒸汽机 使 用 说 明 书

一、产品简介 燃气节能蒸汽机由燃气蒸箱改进而来,整机由燃气电磁阀(可人工调节控制火力大小)、自然引风火排燃烧器、电子点火器、304 不锈钢板式换热器、水位控制箱、强排抽风机、智能控制总成、等要件构 产品工作流程图: 二、产品技术参数及结构

额定电压AC220/50Hz 蒸汽出口规格DN25 外牙 进水口规格DN15 外牙 进气口规格DN15 外牙 排污口规格DN25 外牙 风机功率(W)120 蒸汽温度(℃)100 挂耳 风压开关 观火窗 应急启动按钮 蒸汽出口排烟口排污口进气口 进水口

蒸汽机顶部板蒸汽机底部板 三、开关方法 第1 步打开进水阀门,确保有自来水进入本机水箱,待水箱注满水后(约3 分钟)方可开机,否则按操作开关时会有缺水告警。 第2 步检查蒸汽阀门是否开启,蒸汽管道是否畅通。检查燃气管道连接是否正常。 第3步打开燃气阀门,设备点火完成,并正常工作,开机完成。 第4 步打开电源开关或接通主机电源(AC220V/50Hz)。 四、关闭方法 第1 步关闭燃气阀门。 第2 步关闭电源开关或切断主机电源(AC220V/50Hz),关机完成。 五、使用注意事项 1.开机前,先打开进水阀门,经过大约 3 分钟进水,以确保本机水位达到开机标准,若达不到机器设 定的水位,主机不会启动且会发出告警,当水位达到开机标准时才会自动开机;

2.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本机会发出一声自检提示声,然后自动开机。在此过程中无需任何操作。 如有异常,设备会停止运行并发出告警提示音; 3.本机装有自动熄火安全保护装置,意外熄火时电磁阀会自动切断电路,停止燃烧。如经常熄火,请通 知当地售后服务部门及时处理; 4.使用过程中,如嗅到燃气臭味时应立即关闭燃气总阀,检查供气通道是否有泄漏,此时切勿开关电 器和点火,待查明原因并修复后再重新开机; 5.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蒸汽从本机顶端或周围缝隙泄漏,应立即关机进行检查,防止意外发生,同时报 告当地售后服务部门及时处理; 当长时间不使用时,请将气源阀门关闭,并拔出电源插头 六、日常保养须知 1.每累计使用时间8 小时,需要将机器底部的排污阀打开,排放自来水中的杂质和蒸发过程中生成的水 垢,对于每天使用时间超过4 个小时的情况,必须每天定时进行排污,可以大幅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经常检查供气软管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无老化,裂纹等现象),经常用肥皂水在软管接驳处检查有无 气泡出现,判断是否有漏气现象,定期更换橡胶软管; 3.经常注意检查有无漏水现象发生; 4..使用中注意观察燃烧火焰是否正常; 5.注意日常保洁。先用湿布清洁机器外表,然后用干布抹干,不易清除的污垢可用中性洗涤剂擦除; 6.对于塑料部件、印刷面、喷涂面,不宜使用天那水、汽油等强力洗涤剂清洗; 7.点火电极部位有脏物时可用干布擦拭干净,以保证点火质量; 8.经常检查并清理供水管、蒸汽管,避免因管道堵塞、破裂而影响正常使用; 9.在正常使用每三个月应请专业维修人员对蒸汽机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保养;

蒸汽发生器设计说明书二师兄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三)蒸汽发生器设计说明书 姓名:李金珂 学号:2010151928 院系名称: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核工程与核技术 指导教师:谷海峰 2013年11月

前言 在压水堆核电机组中,蒸汽发生器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一回路系统)和蒸汽与动力转换系统(二回路系统)的枢纽,是核电机组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一方面,二回路系统中的水在蒸汽发生器中通过换热分离得到的干燥蒸汽,是推动汽轮机组发电的直接动力,因此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的品质是影响核电站功率与效率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蒸汽发生器也是阻隔一回路系统中放射性换热介质的重要屏障,对核电设施的安全运转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蒸汽发生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制造要求严格,技术密集程度高,从设计和制造两方面都堪称当代热交换器技术的最高水平。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提供给核电机组在任何运行工况下所需要的符合规定品质要求的蒸汽量,并适当地改善各个环节的技术经济指标。首先,蒸汽发生器的设计选材和结构尺寸必须以绝对安全为目标,排除任何可能加速老化、腐蚀的因素,保证一回路系统和二回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完全隔离。另外,蒸汽发生器的容量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功率负荷的需要,并确保产生蒸汽的纯度。同时,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应该简单紧凑,应以便于制造、便于安装、便于发现并排除故障、便于清洁维护为着眼点,提高蒸汽发生器在制造和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 因此,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对压水堆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本次课程设计针对立式U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包括热力设计计算、水动力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强度设计,并绘制蒸汽发生器总图及部件图。 依据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设计过程及设计结果,编制此说明书以对此次课程设计进行较为详尽的说明。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曾得到孙中宁老师的详细讲解、得到谷海峰老师、丁铭老师的耐心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时间紧迫以及蒸汽发生器设计的复杂性,加上本身能力所限,本设计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李金珂 2013.11

塔式光热发电及调试浅析

塔式光热发电及调试浅析 发表时间:2016-11-29T14:37:25.0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作者:王道金刘龙兵 [导读] 阐述了塔式太阳能涉及的系统调试内容及重点工作,最后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简要的总结。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介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运行原理,回顾了我国太阳能的发展历程,着重阐述了塔式太阳能涉及的系统调试内容及重点工作,最后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简要的总结。 关键词:塔式光热发电调试熔盐 太阳能做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人类从未停止对其利用的探索。关于太阳能的能源利用方面,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另外一种是光热技术:利用太阳能的高温将光能转化成热能。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的重视与提倡,光热发电技术正以一种蓬勃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2016年开年,更是各类的光热展览、研讨会不断。2016年9月13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要求,组织专家评审确定第一批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其中塔式项目为9个,占比45%。那么塔式光热发电做为光热发电种类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如何?它是如何将太阳内转化为电能,以及与传统的燃煤发电厂相比它又是如何调试的呢?下面就围绕这两个问题简要分析一下塔式光热发电技术。 1 塔式发展历程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设计思想是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提出的。1950年,前苏联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小型实验装置,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基础性的探索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1981~1991年的10间,全世界建造了兆瓦级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20余座,其中主要形式是塔式电站,最大发电功率为80MW。我国2013年7月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一期10MW工程顺利并入青海电网发电,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向商业化运行迈出了坚实步伐。 2 塔式光热发电系统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它是在空旷的地面上建立一高大的中央吸收塔,塔顶上安装固定一个吸收器,塔的周围安装一定数量的定日镜,通过定日镜将太阳光聚集到塔顶的接收器的腔体内产生高温,再将通过吸收器的工质加热并产生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进行发电。即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利用众多的平面反射阵列,将太阳能辐射反射到置于高塔顶部的太阳接受器上,加热工质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将光能转变为热能,然后再通过传统的热力循环做工发电。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主要由镜场及定日系统、吸热及热传输系统、储热系统、常规岛发电系统组成。镜场及定日系统实现对太阳的跟踪,将太阳光准确反射到吸热器上。位于塔上的集热器将镜面反射的高热流密度辐射能转换为工作流体的热能。 2.1集热系统: 集热系统包括单一的镜面、聚光装置、接收器、跟踪机构等部件。 2.2热传输系统: 热传输系统主要是传输集热系统收集起来的热能。利用传热介质将热能输送给蓄热系统。传热介质多为水、导热油和熔盐。 2.3蓄热与热交换系统: 光热发电技术在蓄热与热交换系统中充分体现了对比光伏发电技术的优势。即将太阳热能储存起来。可以在夜间发电,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用电负荷,适应电网调度发电。蓄热装置常由真空绝热或以绝热材料包覆的蓄热器构成。蓄热系统中对储热介质的要求为:储能密度大,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性能稳定,无腐蚀性,安全性好,传热面积大,热交换器导热性能好,储热介质具有较好的黏性。目前我国正在研究蓄热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更有专家提出用陶瓷等价格低廉的固体蓄热,以达到降低发电成本的效果。 2.4发电系统: 用于大型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汽轮发电机组,由于其温度等级与火力发电系统基本相同,可选用常规的汽轮机;仍需配置相应的除盐水系统、辅机循环水系统。凝气装置目前使用的冷却方式,以空冷居多。虽然光热技术的发电系统类似于火力发电系统,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这样就要要求汽轮机具有频繁启停、快速启动、低负荷运行、高效性等特点。 3 塔式光热发电调试过程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厂的调试一样,塔式光热发电也是按照系统来进行分系统调试及整套启动调试: 3.1与传统电厂一样,需完成常用受电及化学制水,整个施工正常开始。 3.2镜场、定日系统的安装及自动控制的调试。镜场做为光热电厂的能源来源,在完成单一镜面安装后,需完成单一镜面的控制系统及执行机构的试运调试;在整个镜场的镜面完成安装调试后,对整个镜场的定日系统的追踪调试,及镜场自动化的调试,包括电厂启动过程镜面的投入比例、应对恶劣自然条件的自我保护、镜场的定期自检功能的测试以及后期运行的定期清理等。整个镜场的调试目前都是由控制厂家完成。 3.3热传输系统,目前分为单一回路和两回路热传输系统。 3.3.1单一回路以水工质为例,水工质塔式热发电技术通过给水泵将给水送至塔顶的吸热器上,在吸热器里直接被加热蒸发产生饱和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系统发电;或是在塔顶添加另一个过热蒸汽吸热器,将高压蒸汽过热后再驱动汽轮发电机系统发电。此单一回路就与传统火电系统相类似。系统在试运行前需进行相应的水冲洗及整个蒸汽管路的吹管工作,避免管路的杂质进入汽轮机对汽轮机产生损害。 3.3.2两回路热传输系统根据集热场载热传热介质不同主要分为:熔盐、压缩空气。目前多用的二元熔盐其主要成分是NaNO3和 KNO3。系统流程是290℃的冷熔盐从冷储热罐中抽出至位于塔顶的吸热器,被加热到565℃,然后借重力回到热熔盐储热罐中,再由热盐泵抽出经过蒸汽发生器系统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来驱动汽轮机发电系统发电。此系统的调试关键包含熔盐泵的稳定运行、熔盐循环的低温度凝固、熔盐初次的化盐及进盐工作、熔盐罐系统的保温工作。因为熔盐一旦凝固在系统中是不可逆的,对系统是破坏性的。因此熔盐泵的稳定控制,目前一般多设计为变频控制,在上塔管路中增设类似于传统电厂的锅炉给水调节阀,通过流量严格控制集热器出口的熔盐温度。熔盐循环低温度凝固问题,根据熔盐的熔点一般在200多摄氏度左右,为避免太阳下山后吸热器及管道熔盐凝固需消耗大量能量。在日

湿蒸汽发生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湿蒸汽发生器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湿蒸汽发生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启动前的检查 水处理运行正常,增压泵启动,注塞泵入口压力正 常,供给锅炉足够水量。 1、检查各阀位置 水汽系统 (1)打开泵入口阀门,对流段入口阀门,出口排放 阀门。(2)各压力表阀门开启。(3)各流量表、记录 表、控制器一次均开启。(4)注塞泵入口压力表阀门开 启;(5)给水流量变送器阀门开后;(6)蒸汽流量、温 度、压力记录仪一次阀门开启;(7)控制盘主蒸汽压力控 制器阀门开启;(8)控制盘主蒸汽压力表阀门开启。 燃油系统

(1) 电加热器出口阀开启。(2)燃油流量计进出口阀开启。(3)回油阀开启。(4)燃油系统泵出口、蒸汽加热罐、炉前油嘴处压力表阀开启。 雾化系统 空气雾化,打开空气雾化入口阀、雾化压力表阀。 仪用空气系统 打开空压机出口阀门;打开仪用空气过滤器出口阀门;打开空气干燥器,滤清器出口阀门;打开仪用空气阀门;蔬水阀开启;空压机蔬水阀;燃油蒸汽加热器蔬水阀;雾化汽水分离器蔬水阀;排污阀关闭;辐射段炉管排污阀;辐射段排污阀;对流段排污阀;炉膛微压表开启,前后观火镜清洁。 2、检查动力开关位置 打开动力柜门,空压机、注塞泵、鼓风机、电加热器、变压器和变频器的空气开关处于“合”位置,再合上

电加热导热油锅炉

YDW系列电加热导热油锅炉 产品介绍 河北艺能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简介】 燃料选择:电力(380) 传热介质:导热油 输出温度:最高320度 控温精度:PID +/- 1度 输出效率:97% 输出功率:9KW-1000KW 输出功率:10万~1200万大卡/小时 电加热导热油锅炉,是以电为动力源,以导热油为导热载体,可作为350℃以下各种环境下的高温热源,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高温加热或烘干的各行各业。本产品具有温度高、压力低、控温精确、热能利用率高的优点。本产品还可以选配蒸汽发生器,产生1.3MPa以下的饱和蒸汽,供用户使用。 【主要技术特点】 1、电加热导热油炉是一种新式、安全、高效、节能、低压(常压下或较低压力)的高温热能供给特种工业炉,以导热油为热载体,经过热油泵使热载体循环,将热量传递给用热设备。 2、电加热导热油系统由防爆电加热器、有机热载体炉、换热器(如有)、现场防爆操作箱、热油泵、胀大槽等组合成一个撬块,用户只仅需接入电源、介质的进出口管道及一些电气接口即可使用。

3、下图是关于电加热导热油锅炉的工艺流程图,热量由浸入导热油的电加热元件产生的,以导热油为介质,使用循环泵,强行导热油进行液相循环,将热量传递给用一个或多种用热设备,经用热设备卸载后,从头经过循环泵,回到加热器,再吸收热量,传递给用热设备,如此周而复始,完成热量的接连传递,使被加热物体温度升高,到达加热的技术要求. 【执行标准】 1.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对锅炉进行设计、制造、组装、实验和验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标准:GB/T16507《水管锅炉》、TSG G0001《锅炉安全设计监察规程》、GB/T17410《有机热载体炉》、GB50273《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锅炉使用的主要钢材采用20 GB/T3087,保障锅炉安全可靠。 3.按照NB/T47018选取焊材,锅炉炉管采用氩气保护全熔透焊接,焊缝按照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验》进行X射线探伤和检验,锅炉总装完成后管组全部进行水压试验,保障每台锅炉的焊接质量达到标准。 【工艺流程图】

纯蒸汽发生器

宏济堂阿胶药业 纯蒸汽发生器系统 用户需求 User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s 版次:A 编号:URS-003 生效日期:

审核 批准 注:本文件所描述为纯蒸汽发生器系统的工艺技术要求,请文件审核和批准人员仔细阅读每一页后,将意见和建议单独附页在本文件后,在本页签名即代表已审阅并批准本文件的每一页。

目录 1、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件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供应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术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书目 (2) 参考书目 (3) 对公用工程的要求 (3) 2.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量 (4) 总体要求 (4) 安全要求 (4) 3.项目需求 (4) 工艺控制 (4) 仪器仪表 (6) 纯蒸汽发生器控制系统 (7) 4.服务要求 (8) 包装运输要求 (8) 备品零件要求 (8) 安装 (8) 噪音水平 (8) 5.维修 (9) 6.验证和文件 (10) 验证 (10) FAT要求 (10) 文件 (12) 7.服务和培训 (14) 8.其他要求 (14)

蒸汽发生器操作规程

蒸汽发生器操作规程(试行) 本规程适用于型蒸汽发生器的操作。 1.启动前的准备与检查 连接好蒸汽发生器水箱的进水管和蒸汽排出管,连接好符合要求的电源线,电源线接至相应的配电柜开关上。 检查水泵是否转动灵活。 检查各处电气连接线是否牢固。 给蒸汽发生器供电。 2.启动 打开蒸汽发生器上盖用水桶直接向水箱内加水,注意加水时要缓慢,不要将水溅出水箱外的电路部件上,以免电路发生短路。 待水箱水位到位后(不要溢出水箱),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此时水泵自动向炉胆内加水,加水指示灯亮。当炉胆内加水达到设定水位后便自动转换到加热,此时加水指示灯熄灭,加热指示灯亮。 约10分钟左右,便可得到到约压力的饱和蒸汽,此时便可使用蒸汽。 当压力达到时,加热指示灯自动熄灭,低于时又重新开始加热。 炉胆内的水不断下降到补水时,水泵又向炉内补水,这样周而复始工作。 面板上的“大、小”转换开关可以控制蒸汽出口压力。 3.停运 关闭电源开关,拔掉电源插头。 将炉内的余汽排尽,打开炉胆排污阀门,将炉胆内的水排尽。 打开后面板,拔掉水泵进水软管将水箱内的水排放干净,以防冻堵。 打开后面板,打开水泵底部排污阀门将水泵内的水排放干净,以防冻堵。 4、安全管理 操作人员必须劳保护具上岗,劳保护具穿戴符合规范要求。 使用时必须两人以上操作,严格操作过程监护,查看蒸汽排出压力,如果超压,应及时停运。 手动盘泵时必须确保电源插头处于断开状态,并作好监护。 5、风险识别 物体打击(蒸汽排出管)。蒸汽排出管末端使用铁管或木棒绑扎牢固,操作时,应抓紧铁管或木棒,防止蒸汽管脱手;操作时人员不要站在蒸汽排出管上部。 机械伤害(转动部件)。在水泵转动部件附近作业时,必须保证身体各部位在转动部件20cm范围外。严禁将手和身体其它部位深入到转动空间,进入转动部件20cm范围内作业时必须断开电源后再操作。

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原理概述

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原理概述 电加热蒸汽发生器是我们常使用的蒸汽发生器类型,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应用领域广泛,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 面我们先学习下诺贝思蒸汽发生器的基本知识,再进行电加热 蒸汽发生器的介绍。 蒸汽发生器基本知识: 1、蒸汽发生器的特点 1、蒸汽发生器燃烧稳定; 2、能在较低的运行压力下,获得较高的工作温度 3、供热温度稳定,能精确地进行调整,热效率高 4、蒸汽发生器运行控制和安全检测装置完备。 2、蒸汽发生器的安装调试 1,检查水、气管道密封性是否良好。 2,检查电器线路,尤其是加热管上的连接线是否连接和接触良

好。 3,检查水泵工作是否正常。 4,初次加热时要观察压力控制器的灵敏度(在控制范围之内)及压力表读数是否准确(指针是否零)。 5,必须接地保护。 3、蒸汽发生器的保养 1、每次试用期要检查是否打开进水阀,严禁干烧 2、每次(天)使用后要排污(必须留1-2kg/c m任力后打开排污 阀,把锅炉内污垢完全排出)。 3、每次排污完毕后建议开启所有阀门,关闭电源。 4 、每个月加次除垢剂及中和剂(按说明添加)。 5、定期检查线路,对老化的线路及电器进行更换。 6、定期打开加热管彻底清理一次发生器炉内水垢。 7、每年要对蒸汽发生器进行年检(送当地锅炉检验所),安全阀、压力表必须校验。 4、蒸汽发生器使用注意事项

1、必须及时排污,否则影响制气效果及机器寿命。 2、严禁在带汽压时紧固零部件,以免造成损伤。 3、严禁在有气压状态下,关闭出气阀门,进行关机冷却。 4、请匆碰撞玻璃液位管,使用中若发现玻璃管碎裂应立即关闭电源和进水管,设法把压力降低为0 排空水后更换液位管。 5、严禁在满水(严重超过水位计最高水位)状态下加热工作。 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介绍 一、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 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主要由供水系统、自控系统、炉胆与加热系统及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套自动控制装置,确保运行过程中液体控制器或高、中、低电极探棒反馈控制水泵的开启、闭合、供水量长短、炉胆加热时间;由压力继电器调定的最高蒸汽压力随着蒸汽的不断输出,炉胆水位不断下降,当处于低水位 机械式)、中水位(电子式)时,水泵自动补水,到高水位时,水泵停止补水;与此同时,炉胆内电热管继续加热,源源不断产生蒸汽,面板上或顶端上部的指针式压力表即刻显示蒸汽压力数值,整个过程均可通过指示灯自动显示。 二、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具有的特点 电蒸汽发生器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业,医疗行业,食品,机械,生物化工等行业,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蒸汽发生器的特点:

蒸 汽 发 生 器

蒸汽发生器 (RZQ-00系列) 安装操作说明书 天津华能北方热力设备有限公司 2008.10

目录 1.结构及简介、主要规范 2.性能特点 3.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4.装置本体的安装 5.管道、阀门及仪表的安装 6.总体水压试验 7.烘炉和煮炉前的检查 8.烘炉和煮炉 9.调整安全阀 10.开车操作步骤 11.正常运转 12.排污 13.停炉 14.维护保养 15.受压元件的检查及水压试验

本装置必须由劳动部门批准发证的单位进行安装、修理。一. 结构及简介、主要规范 RZQ-00 系列蒸汽发生器应用于废气燃烧的余热回收,整体系统由燃烧炉、热管蒸发段和汽包三部分组成,其间由汽水循环管道、烟风道连接。 燃烧炉将可燃废气燃烧,副产高温烟气,热管蒸发段回收高温烟气余热,副产饱和蒸汽。分别利用燃烧炉的可调控性、热管蒸发器运行稳定的优势,保证装置稳定运行,充分回收余热。 装置规范 二.性能特点 1.本装置采用热管蒸发面的换热方式,利用热管换热面抗抵温酸性腐蚀的性能,保证装置稳定运行。 2.利用热管的高效导热性,提高装置的换热率。 3.热管具有单管作业性,单只热管失效不影响整体装置运行。 4.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5.装置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 三.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组织人员配备

装置安装必须有专人负责,有检修工、配管工、起重工、电焊工及辅助工参加。 2.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压力容器安全监查规程》、装置图纸等,以便于了解和掌握安装、起重、运行操作等事项。 3.确定安装地点 1) 安装地点应尽量接近供气地点,目的在于缩短管路,降低管路散热损失。 2) 给水排水方便。 3) 运输道路畅通。 4) 装置空间布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4.安装位置确定后按安装地基尺寸砌筑地基。 5.验收设备 1) 复核设备完整性,并检查装置在运输中是否损坏变形等情况。 2) 装置大件在卸车时应注意,不可损坏装置的各个部分。 四.装置本体的安装 装置本体吊于基础上,找正就位,应考虑装置间的膨胀连接。 五.管道、阀门及仪表的安装 1.管道、阀门、仪表应安装平整、正确,电动泵应固定在适当位置,并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不可有振动、噪声及反转现象。 2.安全阀应在装置进行水压试验后安装,并应安装排气管。 3.排污管应接到固定的管排处,防止排污时管道位移及发生水

纯蒸汽发生器原理

纯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 原料水通过一个进料泵输送到除污染柱体和热交换器的管子一侧,液位由液位计控制。工业蒸汽或者加热水进入到热交换器后,将原料水加热到蒸发温度,并在两个柱体内部形成了强烈的热循环。纯蒸汽就会在蒸发器(除污染柱)中产生。蒸汽的低速和柱体的高度在重力作用下将会去除任何可能不纯净的小水滴。通过一个气动调节器调节工业蒸汽进汽阀门的开启度,纯蒸汽压力可以恒定维持在用户设定的压力值,范围在0-3bar之间。 结构特点 纯蒸汽发生器由两个并联的柱体组成: 双壳无缝管卫生洁净型交换器。 除污染柱体。 设备全部用AISI 316L不锈钢制造,柱体和交换器工作表面经过标准程序的酸洗钝化处理。 采用制药级聚四氟乙烯(Toflon)材质的垫圈。 所有部件都安装在坚固的碳钢支架上,并且能方便的拆卸与组装。 矿棉保温,表面覆盖AISI304不锈钢缎面抛光保护层。 S型纯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 S型纯蒸汽发生器工作流程如下:原料水通过进料泵进入到分离器的及蒸发器的管程中(二者是连通的),液位由液位传感器与PLC连接进行控制,工业蒸汽则进入到蒸发器的壳程中对管程中的原料水加热到蒸发温度,原料水就转变成了蒸汽,此蒸汽在低速及分离器的高度行程中通过重

力作用将小液滴分离出去回到原料水中,进行重新蒸发,蒸汽就变成了纯蒸汽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洁净丝网装置后进入到分离器的顶部,通过输出管路纯蒸汽进入到各个分配系统中及使用点。 工业蒸汽的调节使纯蒸汽的压力可以根据生产工艺的要2通过程序进行设置并可以稳定维持在用户设定的压力值。在原料水蒸发过程中,通过液位来控制料水的补给,使料水的液位始终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对于浓缩水可以在程序中设置间歇排放。 1、蒸发器 2、分离器 3、工业蒸汽 4、原料水 5、纯蒸汽 6、浓缩水排放 7、冷凝水排放 F型纯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 F型纯蒸汽发生器工作流程如下:原料水在一效预热器被工业蒸汽加热,进入以后二效预热器被工业蒸汽凝结水继续加热;然后在进入蒸发器顶部经分水装置,均匀地分布进入蒸发列管,在蒸发列管内形成薄膜状的水流;这些水流因为薄所以很快被蒸发,产生二次蒸汽;未被蒸发的原料水被排到机外。被蒸发的原料水,现在是二次蒸汽,继续在蒸发器中盘旋上升,经过汽水分离装置,作为纯蒸汽从纯蒸汽出口输出。工业蒸汽在蒸发器被原料水吸收热量后凝结成工业蒸汽凝结水作为预热器的加热源,预热原料水最后从预热器不凝结水排放出口排出机外。微量纯蒸汽被冷凝取样器收集,并经过与冷却水换热,冷却成为蒸馏水;经过电导率的在线检测,判断纯蒸汽是否合格。 原料水转化成的二次蒸汽是洁净蒸汽,它经过三次分离作用:在最初进入蒸发器后,沿列管向下流动,同时蒸发,这是第一次分离;被蒸发的原料水(二次蒸汽)在蒸发器的下端180度折返,杂质在重力作用下,被分离到下部,这是第二次分离;被蒸发的原料水,即二次蒸汽,继续在蒸发器中盘旋上升,到中上部特殊分离装置处,进行第三次分离。 在原料水有一种不能凝结成水的一部分气体,被称作不凝性气体,此部分不凝气体依自动化控制程度的不同,在蒸发器顶部设有不凝气体连续排放装置。

蒸汽发生器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688 蒸汽发生器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蒸汽发生器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蒸汽发生器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2、开机前检查电源开关,线路是否灵敏,完好;检查水箱是否有水,水路是否畅通,有无漏水,检查指示灯仪表是否完好无损。 3、操作步骤:接通电源供电;打开电蒸汽机发生器上的电源开关,供水指示灯即亮;水包开始向炉胆供水,等到供水指示灯熄灭,加热指示灯即亮,十五分钟内蒸汽压力即可达到额定工作压力时,即可开始工作。 4、蒸汽发生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观察仪表和指示灯,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调正指示灯亮,气压超过0.4MPA 以上应立即关掉电源,停机报告机修工进行检修。 5、做好平时的维护保养工作,炉胆内每周必须排污一次,以免积污,堵塞管道等;水箱内每月必须保养清洗一次,保证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6、每天下班前五分钟,关掉电源开关,用完或放净炉

蒸汽发生器设计说明书

蒸汽发生器设计说明书 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孙中宁 时间:2012年1月11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蒸汽发生器的设计 2.1给定条件 2.2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 2.3蒸汽发生器的水动力计算 2.4运动压头计算 2.5循环倍率的选择 第三章结论与评价 第四章参考文献 附录1蒸汽发生器热力计算表 附录2蒸汽发生器水力计算表 附录3蒸汽发生器强度计算表

前言 在压水堆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是一回路系统中的一个主要设备,具有尺寸大,重量重,设计、制造复杂,作用大的特点,再设计和制造方面被称为当代热交换器技术的最高水平。长期以来国际上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经常发生传热管腐蚀破损,在可靠性上存在严重问题,是核蒸汽供应系统的唯一致命弱点,保证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质量有助于提高其安全可靠性。由于蒸汽发生器制造相当复杂,技术密集程度高,要求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说明书上的要求,因此,设计说明书在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就尤为重要。 本设计说明书是针对压水堆设计的立式U 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作者在参考了孙中宁老师编写的《“蒸汽发生器”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核动力设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后,提出了蒸汽发生器的一种新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论证。通过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确定了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尺寸,然后分别进行了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希望能获得更佳的设计方案。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实践经验不足,加之时间仓促,设计说明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诚恳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绪论 蒸汽发生器的发展现状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动力设备中的一个主要部件,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在核能反应堆中,核能产生的热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给二回路的给水,使其产生具有一定压力、一定温度和一定干度的蒸汽,此蒸汽再进入汽轮机中做功,转换为电能或机械能。在这个能量转换过程中,蒸汽发生器既是一回路设备,又是二回路设备,所以被称为一、二回路的枢纽。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对整个核动力装置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国外压水堆核电站的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的性能(无论是静态性能还是动态性能)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在可靠性方面却难以令人满意。在运行中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损事故的装置数目,接近压水堆动力装置总数的一半。各国都把研究和改进蒸汽发生器当做完善压水堆核电技术的重要环节,并制定了庞大的研究计划,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的热工水利分析;腐蚀理论和传热管材料的研制;无损探伤计数;振动、磨损、疲劳研究;改进结构设计,减少腐蚀化学物的浓缩;改进水质控制等。

蒸汽发生器工艺设计汇总.

蒸汽发生器工艺设计 说明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计算 (3) 2.1 根据热平衡确定换热量 (4) 2.2 管径的选取以及传热管数目的确定 (4) 2.3 换热面积的计算 (5) 2.4 管束结构的计算 (6) 2.5 强度计算 (7) 2.6 主要管道内径的计算 (8) 2.7 一回路水阻力计算 (9) 2.8 二回路水循环阻力计算 (11) 2.9 运动压头计算 (17) 2.10 循环倍率的确定 (18) 第三章结论与评价 (19) 第四章参考文献 (20) 附录1 蒸汽发生器热力计算表……………………………………… 附录2 蒸汽发生器水力计算表……………………………………… 附录3 蒸汽发生器强度计算表………………………………………

第一章绪论 蒸汽发生器是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热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工质,使其产生具有一定温度、一定压力和一定干度的蒸汽。此蒸汽再进入汽轮机中做功,转换为电能或机械能。在这个能量转换过程中,蒸汽发生器既是一回路的设备,又是二回路的设备,所以被称为一、二回路的枢纽。 蒸汽发生器作为一回路主设备,主要功能有: 1、将一回路冷却剂的热量通过传热管传递给二回路给水,加热给水至沸腾,经过汽水分离后产生驱动汽轮机的干饱和蒸汽; 2、作为一回路压力边界,承受一回路压力,并与一回路其他压力边界共同构成防止放射性裂变产物溢出的第三道安全屏障; 3、在预期运行事件、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以及过度工况下保证反应堆装置的可靠运行。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整个核动力装置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据压水堆核电厂事故统计显示,蒸汽发生器在核电厂事故中居重要地位。一些蒸汽发生器的可靠性是比较低的,它对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因此,各国都把研究与改进蒸汽发生器当做完善压水堆核电厂技术的重要环节,并制定了庞大的科研计划,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分析;腐蚀理论与传热管材料的研制;无损探伤技术;振动、磨损、疲劳研究;改进结构设计,减少腐蚀化学物的浓缩;改进水质控制等。

015.纯蒸汽制备及输送系统验证方案

1.概述 我公司纯蒸汽制备及贮存系统设备均由宁波和信制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安装、调试。纯蒸汽系统主要由纯蒸汽发生器组成. 该纯蒸汽是以纯化水为原料水,用锅炉蒸汽作为热原,纯蒸汽发生器制备纯蒸汽。其冷凝水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注射用水的标准,该设备设计制水能力为500T/h,可满足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各生产工序、岗位工艺用纯蒸汽的需求。 对纯蒸汽制备及输送系统设备进行系统验证,以确认该纯蒸汽制备及输送系统设备在使用时所制备、输送的纯蒸汽冷凝水能达到注射用水水质标准及生产工艺质量要求。2.验证目的 验证纯蒸汽制备及输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该系统能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提供符合注射用水水质标准及生产工艺质量要求的纯蒸汽。 2.1检查并确认该设备文件资料是否齐全。 2.2检查并确认该纯蒸汽制备及输送系统安装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2.3检查该纯蒸汽制备及贮存输送系统的运行性能,确认该设备生产能力符合设备设计参数及生产工艺要求。 2.4检查并确认该纯蒸汽制备及输送系统性能,确保该系统能提供符合注射用水水质标准及生产工艺质量要求的纯蒸汽。 3.适用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纯蒸汽制备及输送系统的前验证。 4.验证人员及职责 负责验证实施,数据的收集、审核、分析以及验证报告的编制、会签等。

5.1安装确认 5.1.2纯蒸汽制备及输送系统装置安装确认的主要内容 纯蒸汽制备及输送系统的安装确认主要是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检查设备的材质,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仪器仪表的检定情况。 5.1.2.1对设备材质进行确认 纯蒸汽制备及输送系统设备所用的材质均采用316L不锈钢,内壁电抛光,纯蒸汽输送系统设备阀门均采用隔膜阀。 5.1.2.2对纯蒸汽制备系统装置的安装进行确认

2021年蒸汽发生器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年蒸汽发生器安全操作规 程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2021年蒸汽发生器安全操作规程 1、蒸汽发生器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2、开机前检查电源开关,线路是否灵敏,完好;检查水箱是否有水,水路是否畅通,有无漏水,检查指示灯仪表是否完好无损。 3、操作步骤:接通电源供电;打开电蒸汽机发生器上的电源开关,供水指示灯即亮;水包开始向炉胆供水,等到供水指示灯熄灭,加热指示灯即亮,十五分钟内蒸汽压力即可达到额定工作压力时,即可开始工作。 4、蒸汽发生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观察仪表和指示灯,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调正指示灯亮,气压超过0.4MPA以上应立即关掉电源,停机报告机修工进行检修。 5、做好平时的维护保养工作,炉胆内每周必须排污一次,以免积污,堵塞管道等;水箱内每月必须保养清洗一次,保证正常工作

和延长使用寿命。 6、每天下班前五分钟,关掉电源开关,用完或放净炉胆内空气;排净炉胆及管道内的水,清理机器周围杂物,打扫场地。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概述

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概述 现如今,市场上的蒸汽发生器五花八门,许多人一时不知如何抉择,尤其对于选择困难症的人更为艰难。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蒸汽发生器呢?诺贝思告诉你诀窍。 大家都知道,在买衣服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衣服价格、款式、质量等因素。然而,在购买蒸汽发生器时,我们考虑的因素当然会不一样,此时,以下4个因素就显得格外重要: 1、企业荣誉资质。由于许多蒸汽发生器企业并不在我们所在的城市,而我们也不会专程去厂家了解蒸汽发生器的真实情况,再者,蒸汽发生器由于体积大、质量重等退换也将带来不便。由于以上种种问题,选择一个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必然成为了重中之重。而选择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老牌厂家自然放心; 2、企业是否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对于科技来说,自主研发是再重要不过了,拥有自主研发的蒸汽发生器企业技术先进、专业安全,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3、企业是否拥有生产厂房。拥有生产厂房的蒸汽发生器企业,在价格上自然比没有的优惠许多。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没有代理收取佣金,与厂家直接联系,并说明自己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的便宜; 4、企业文化。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对其产品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在选择蒸汽发生器时,自身利益才是我们最终考虑的问题,而选择“用户至上”的企业才能真正解决自身问题。 蒸汽发生器(俗称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 2014年9月20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核心设备蒸汽发生器,近日完成首套螺旋盘管组件的安装,标志着我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主要制造工艺瓶颈获得突破。 因为蒸汽发生器和常规的锅炉不一样,因为它不需要年检,所以最近有很多的用户问我蒸汽发生器的原理,蒸汽发生器是怎么工作的,今天就由我给大家分析一下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蒸汽发生器在水汽系统方面,给水在加热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经给水管道进入省煤器,进一步加热以后送入锅筒,与锅水混合后沿下降管下行至水冷壁进口集箱。水在水冷壁管内吸收炉膛辐射热形成汽水混合物经上升管到达锅筒中,由汽水分离装置使水、汽分离。 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由锅筒上部流往蒸汽机过热器,继续吸热成为450℃的过热蒸汽,然后送往汽轮机。在燃烧和烟风系统方面,送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在磨煤机中被磨成一定细度的煤粉,由来自空气预热器的一部分热空气携带经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器喷出的煤粉与空气混合物在炉膛中与其余的热空气混合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后的热烟气顺序流经炉膛、凝渣管束、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后,再经过除尘装置,除去其中的飞灰,最后由引风机送往烟囱排向大气。 蒸汽发生器主要由供水系统、自控系统、炉胆与加热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套自动控制装置,确保运行过程中液体控制器或高、中、低电极探棒反馈控制水泵的开启、闭合、供水量长短、炉胆加热时间;由压力继电器调定的最高蒸汽压力随着蒸汽的不断输出,炉胆水位不断下降,当处于低水位(机械式)、中水位(电子式)时,水泵自动补水,到高水位时,水泵停止补水;与此同时,炉胆内电热管继续加热,源源不断产生蒸汽,面板上或顶端上部的指针式压力表即刻显示蒸汽压力数值,整个过程均可通过指示灯自动显示。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解析

蒸汽发生器设计说明书时间:2012年12月2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计算............................................................................... 2.1 根据热平衡确定换热量.................................................................................... 2.2 管径的选取以及传热管数目的确定................................................................ 2.3 换热面积的计算................................................................................................ 2.4 管束结构的计算................................................................................................ 2.5 强度计算............................................................................................................ 2.6 主要管道内径的计算........................................................................................ 2.7 一回路水阻力计算............................................................................................ 2.8 二回路水循环阻力计算.................................................................................... 2.9 运动压头计算.................................................................................................... 2.10 循环倍率的确定................................................................................................ 第三章结论与评价....................................................................................................... 附录1 蒸汽发生器热力计算表 附录2 蒸汽发生器水力计算表 附录3 蒸汽发生器强度计算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