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南京理工大学812机械原理全部核心考点讲义
- 格式:pdf
- 大小:6.35 MB
- 文档页数:41
第八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一)教学要求掌握静、动平衡的计算方法(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动平衡原理及计算(三)教学内容§8-1 平衡的目的和分类一、平衡的目的:尽量减小惯性力所引起的附加动压力。
附加的动压力:①附加载荷;②振动(源)二、平衡的分类回转件的平衡:刚性回转件,柔性回转件(有专门学科)机架上的平衡:(平动和平面一般运动的构件)§8-2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一、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5>bd )盘类 惯性力组成一平面汇交力系i F ∑ 若i F ∑=0,平衡的 若i F ∑≠0,不平衡的 平衡:0=+∑b i F F具体:加一平衡质量块m b0332211=+++=b b r m r m r m r m mee=0(总质心在回转轴线上) 静平衡:各质量块的质径积的矢量和为零,或i F ∑=0例:曲轴的平衡等效条件:⎩⎨⎧''''=''=''+'l F l F F F F b bb b b ∴⎩⎨⎧''''''='''=''''+''lr m l r m r m r m r m b b b b b b b b b bb b b r r r =''='求出b bm m ''',。
二、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面内各部分质量的惯性力组成——空间力系空间力系:主矢 0=∑i F主矩 0=∑i M 平衡原理:0=∑i F 0=∑i M措施:(将每个平面的惯性力平衡力)动平衡:主矢 0=∑i F主矩 0=∑i M 比较:静平衡:0=∑i F(经过动平衡的回转件一定是静平衡的,反之,静平衡的回转件不一定是动平衡的。
)§8-3 平衡试验法静平衡:动平衡:。
冲刺串讲(一)(一)冲刺阶段的复习建议大家对于课本和真题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读书就是一个将书变厚再变薄的一个过程。
下面我会分四讲给大家讲解机械原理这门课的重点考点,帮助大家节省学习的时间,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为其他三门课腾出你们宝贵的时间。
讲解考点之前我会给大家讲解着个考点在运用时的技巧,方便大家在考场上尽可能少的十分提高做题的速度。
(二)重难点考点讲解考点一:自由度的计算1、复习策略:归纳自由度的计算公式的特点对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要重点掌握他们出现的情况,平时加强对复杂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做到不失误,对于平时遇到的比较特殊的题目尤其是虚约束类型的题目一定要用加强记忆。
2、应试技巧:细心,数构件前要先判断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数构件时要包括机架率为其他三门课腾出你们宝贵的时间。
讲解考点之前我会给大家讲解着个考点在运用时的技巧,方便大家在考场上尽可能少的十分提高做题的速度3、重点知识点归纳:1)复合铰链: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轴线上用转动副联接2)局部自由度:与输出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3)虚约束:对构件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常出现于下列情况:(1)不同构件上两点间的距离保持恒定……(2)两构件构成各个移动副且导路互相平行……(3)两构件构成各个转动副且轴线互相重合……(4)在输入件与输出件之间用多组完全相同的运动链来传递运动……考点二:瞬心法求构件运动1、复习策略:平时注意瞬心的寻找方法尤其是三心定理,两个不接触的构件的瞬心应作为我们平时复习的重点2、应试技巧:用拓扑法求瞬心是一个非常简便又不容易错的方法大家在做瞬心法时一定要注意这个方法的运用。
3、重点知识点:瞬心的理解:任意时刻,刚体1和2的相对运动可以看作是绕着瞬心的转动瞬心位置的确定:1)已知两构件的相对运动(这种情况较少)2)形成运动副的两构件3)不形成运动副的两构件(三心定理)三心定理: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3个瞬心,它们位于同一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