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蓝精灵》PPT课件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801.33 KB
- 文档页数:9
幼教课堂设计中班活动:可爱的蓝精灵教师:***日期:***XX幼儿园活动目标:1、尝试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动态。
2、能够大胆想象,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PPT蓝精灵图片、音乐2、母指教具(示范用)3、人物图片、植物若干盆。
4、蓝印泥、纸巾、构线笔。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扮演森林妈妈和幼儿打招呼。
2、最近我有一件事情非常苦恼。
我许多的宝宝都生病了,你们帮我看看他们都怎么了?(出示图片和植物)小结:我们身上每个部位都非常重要,缺少了谁都不行。
二、教师示范1、我的宝宝太可怜了,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它们。
2、你们说的方法有一些人它们都会做。
猜猜是谁?(播放蓝精灵的音乐)蓝精灵对治疗花草特别拿手。
3、那我们一起来请蓝精灵,用大拇指来请蓝精灵。
教师第一次示范:让孩子把动作演示出来。
教师示范“先用大拇指请个头、再请个身体。
”(教师带了一个大手指示范,运用较大的椭圆形图章代替手指演示)用儿歌的方法暗示四肢动态的画法。
教师第二次示范:师生共同示范交换着尝试运用手指点画的方式,添画小人。
4、师:蓝精灵还会用那些方法来照顾我的宝宝呢?请幼儿将动作做出来。
三、操作表现1、边画边思考,变化自己的手指、手指的方向或组合方法表现不同的人物。
2、提醒幼儿印好一个人物后及时添画四肢动作。
(根据幼儿的情况拉开层次)3、教师个别指导并引导幼儿情节的想象。
四、交流分享观看谈谈说说蓝精灵在花盆的身上做什么,找一找他在哪里,比一比谁的眼睛尖。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3课可爱的蓝精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蓝精灵》是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3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蓝精灵这一经典卡通形象为题材,歌词简单有趣,旋律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共四句,每句四小节,节奏明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蓝精灵的可爱形象,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对卡通形象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蓝精灵这一经典形象。
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歌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奏、音高方面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可爱的蓝精灵》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引导学生感受蓝精灵的可爱形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能够自信地演唱这首歌曲。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
2.音乐节奏、音高的准确性。
3.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蓝精灵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乐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蓝精灵卡通形象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准备歌曲《可爱的蓝精灵》的乐谱。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4.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蓝精灵卡通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蓝精灵的特点和故事。
让学生初步了解蓝精灵,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可爱的蓝精灵》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二年级体育《跑几步,单脚踏跳、双脚落地》《可爱的蓝精灵》说课稿昭阳四小南校区周宗顺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可爱的蓝精灵》。
本次为新授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我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二年级体育跳跃中的《跑几步,单脚踏跳、双脚落地》。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同时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低年级的跳跃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和基本的跳跃方法,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身体灵敏、协调性及弹跳力的简单跳跃动作练习。
这节课我以指导学生学会“跑几步,单脚踏跳、双脚落地”的方法,为今后学习急行跳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喜欢做游戏、喜欢童话故事和动画片里的角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可爱的蓝精灵》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身心的愉悦。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跳跃对身体的重要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完成有力的起跳、轻巧落地,并能应用单跳双落的技术越过一定宽度或高度的障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依据教学目标拟定教学重点:起跳有力,落地轻巧。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连贯。
三、教法、学法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自主教学:给学生以自由、自主的活动和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学习和小团体比赛,互相交流、讨论探究,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为主,多种学法并用。
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再通过小组相互交流、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欲望。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2节《可爱的蓝精灵》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本课学唱的是一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曲《可爱的蓝精灵》。
作为一部被搬上大屏幕,由真人演绎的“合家欢”3D动画影片,更是享誉全球,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欢。
编者巧妙地把音乐小知识融人歌曲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演唱中学会“变音记号”。
教材分析:《可爱的蓝精灵》是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歌,该动画片描述了一群勤劳智慧的“蓝精灵”友爱互助、战胜坏巫师“格格巫”的故事,展现了人类高尚的情怀和善良的品质。
歌曲《可爱的蓝精灵》为2/4拍,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歌曲每一句都是弱拍起演唱,增加了歌曲的动感。
第一乐段包括4个乐句,节奏跳跃紧凑,显得活泼可爱;第二乐段节奏舒展,连贯,是对“蓝精灵”的抒情赞美;最后的两个乐句重复了前面的音乐形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歌曲《可爱的蓝精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蓝精灵》是一首五年级下的音乐教材,选自花城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蓝精灵村的欢乐场景,以及蓝精灵们可爱的形象。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蓝精灵的故事,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可爱的蓝精灵》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
2.重点: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蓝精灵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3.分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音乐器材:钢琴、吉他等。
3.分组合作的道具:小卡片、颜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蓝精灵,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呈现(5分钟)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每个组的演唱,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巩固(5分钟)全班一起演唱,加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蓝精灵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重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加强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8.板书(5分钟)将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参与,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可爱的蓝精灵》教案年级:五年级课型:综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能独立或与一位同学合作,设计自己喜欢动作自信地表现《可爱的蓝精灵》,通过歌声和动作大胆表现出“蓝精灵”机灵、活泼、可爱的形象,能自信地用语言简单复述故事情节,锻炼语言智能。
教学重难点:弱起拍子的演唱、变化音记号的掌握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光盘、图片、卡通头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歌2、创设良好音乐氛围二、引入教学1、查资料,了解“蓝精灵”是什么?2、播放有关视频、出示图片,教师简述故事情节,描述两种人物角色的个性特点。
三、学唱歌曲1、节奏练习2、乐理小知识: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
3、播放歌曲4、旋律教学,先听唱再模唱歌曲。
5、带入歌词加入节奏声势参与歌曲的学唱,增加歌曲气氛。
6、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注意弱起小节7、巩固练习8、角色的个性表演:制作卡通头饰表演各个角色。
歌曲学会后,可分批让学生带上自制的头饰扮演心目中的“蓝精灵”基本步伐用蹦跳步,在重拍起步,自由动作。
句尾停做个固定的动作。
1)第一种:合作演唱,即一个或两个领唱第一段,其它人唱第二段2)第二种:合作表演,即组员全部上台,在音乐中交流表演。
3)第三种:角色个性化表演。
可在全班学生的演唱声中让学生自选“蓝精灵”和“格格巫”的角色进行表演。
9、小组合作,相互评价,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要给予评价,评出最可爱的“蓝精灵”和最形象的“格格巫”。
三、拓展学习:蓝精灵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道理?精灵们团结一致、勇敢捍卫家园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班级的同学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应该学会团结、友好相处,有困难是我时候更要一起勇敢面对。
《可爱的蓝精灵》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本节课中,为了极大地充实课堂内容,我利用了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在教学中创设趣味性的学习情境,充分地体现了“音乐教育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个别展示等手段引导积极学生参与演唱、聆听等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这也在具体实践中体现了“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歌曲兴趣,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善良、智慧、团结以及勇于与格格巫不停斗争的精神。
(二)知识与技能:掌握“变音记号”、弱起节奏等知识,体验二拍子音乐特点,并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情绪。
三、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歌曲《可爱的蓝精灵》是美国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曲,该动画片描述了一群勤劳智慧的“蓝精灵”友爱互助、战胜坏巫师“格格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高尚的情怀和善良的品格。
歌曲为2/4拍,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歌曲的每一句都是弱拍起演唱,增加了歌曲的动感。
第一乐段包括4个乐句,节奏跳跃紧凑,显得活泼可爱;第二乐段节奏舒展、连贯,是对“蓝精灵”的抒情赞美;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前面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重点:能正确演唱歌曲,通过歌声和动作大胆表现出蓝精灵“机灵、
活泼、勇敢、可爱的形象。
五、教学难点:变音记号曲子中弱起拍子的演唱、变化音记号的掌握。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卡片、彩灯等
八、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