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治疗科普
- 格式:docx
- 大小:27.59 KB
- 文档页数:3
二炮总医院内分泌科李全民写在课前的话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疾病。
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易发生骨折,危害较大。
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旦患病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
本课介绍的重点内容是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通过学习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一、骨质疏松的定义、危害及诊断(一)骨质疏松的定义WHO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NIH认为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
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来体现。
由于这种疾病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易发生骨折,所以其危害比较大。
(二)骨质疏松的危害及规范治疗必要性骨质疏松的第一个特点是发病率高,有资料统计60岁以上骨质发生率是女性56%,男性29%;大于65岁的骨质疏松患者,70%的骨折可以归因于骨质疏松。
第二个特点是致残率高, 1/4的人需要家庭护理,长期卧床带来褥疮、肺炎、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等。
第三个特点是死亡率比较高,髋部骨折两年内的死亡率是25%。
所以骨质疏松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比较高的疾病,危害较大,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
(三)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思路骨质疏松临床诊疗的思路是早期要看有无危险因素,有无临床表现,据此进一步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诊断以后制定治疗方案或治疗原则。
同时要进行早期的识别和筛查,然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后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预防骨折初次和再次发生。
很多骨质疏松没有症状,有一部分人有疼痛感觉,所以最常见的两个治疗目标第一个是针对疼痛,消除疼痛,第二个是最终目标治疗骨折。
对于低骨密度,没有骨折的病人干预的目的是要预防和减少发生第一次骨折。
如果病人已经发生了一次骨折,治疗目的要预防发生第二次骨折,所以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预防骨折的初次发生和再次发生。
二、抗骨质疏松的规范治疗(一)抗骨质疏松需治疗的人群病人有身高变矮、脊柱变形或脆性骨折史就可能有骨折,必要时可以拍X光片判断有无骨折。
骨质疏松的科普知识,你一定要知道现在,“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人生活的一种常见病。
许多人在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出现了骨折,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骨质疏松症。
那么,什么是骨质疏松?分为哪些种类?骨质疏松症又是怎样引起的?出现骨质疏松又有哪些早期症状?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本文专门为大家提供一些这方面的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分为哪些种类?是怎样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老人佝偻着背,走路总是身子很不稳。
而且经常会感到骨头疼痛,甚至有人只要不小心摔倒,就会骨折。
其实,这些人可能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它属于以代谢异常为特征的骨病,主要特质有骨量下降及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脆性上升等。
患者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往往容易出现骨折等。
通常来说,老年患者的发病率高。
相对来讲进入绝经期的女性要比其他群体更易得此病。
近年来,青少年得此病的比例也在增加。
所以青少年也应注意避免该病的发生。
骨质疏松有原发、继发两种,其机制也存在区别。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三类:Ⅰ型、Ⅱ型、特发性(含青少年型)。
其中,第一种通常出现于女性绝经后5~10年;第二种则是在70岁以后出现;而第三种则多见于青少年。
对于第一、第二种来说,其主要发病原因在于钙流失,具体在于:1)中、老年人体内荷尔蒙分泌降低,特别是在妇女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骨吸收。
(2)由于患者年龄的老化,造成新陈代谢的机制开始衰退,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功能不如年轻时期,使体内骨骼代谢产生异常。
(3)老人胃口下降,吃得少,容易导致体内蛋白质、钙、磷等成分的摄入不足,造成体内缺乏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室外活动减少,身体得不到适当的锻炼,也是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一个主要因素。
而对于第三种来说,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其他疾病而引发的骨质疏松。
通常可由下列疾病而引发:1.内分泌系统疾患如各型糖尿病、甲亢和甲减、库欣综合征及垂体瘤等。
骨质疏松的科普知识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以下是一些关于骨质疏松的科普知识:
骨质疏松的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由于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和易发生骨折而引起。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较为常见,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
骨质疏松的病因:骨质疏松的病因有多种,其中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营养失衡、缺乏运动、长期卧床等。
此外,一些药物和疾病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症状:骨质疏松的症状包括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等。
其中,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可出现在全身各个部位,尤其是腰部和膝关节。
驼背和身高降低也是骨质疏松的症状之一,这主要是由于骨骼结构的破坏引起的。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之一,常见于髋部、脊柱和手腕等部位。
骨质疏松的诊断:骨质疏松的诊断主要通过骨密度检测和X线检查等方法进行。
骨密度检测可以了解骨骼的密度和结构,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
X线检查可以发现骨骼的细微变化,对于诊断骨质疏松和评估骨折风险有一定的帮助。
骨质疏松的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来增加骨密度。
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运动和按摩等方法来改善骨骼健康。
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骨折等严重后果的治疗和康复。
总之,了解骨质疏松的科普知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骨骼健康的重视程度,及早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骨质疏松科普小知识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也可能影响到年轻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骨质疏松的科普小知识。
让我们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的原因。
骨质疏松通常是由于骨骼中的钙质流失所引起的。
这可能是由于年龄、遗传、生活方式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
例如,缺乏维生素D和钙质的摄入、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酗酒、吸烟等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让我们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疏松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直到骨骼变得非常脆弱和易碎。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骨折、背痛、身高缩短等。
如果您有这些症状,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首先,您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
其次,您应该确保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
最后,如果您有家族史或其他健康问题,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钙剂、维生素D、雌激素替代疗法等。
饮食治疗包括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
运动治疗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
式、适当的饮食和运动来预防和治疗它。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症状,请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
一文梳理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骨质疏松症定义为: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一)骨质疏松症分类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3种。
(二)骨质疏松症用药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骨骼健康:适量饮用牛奶,减少咖啡和碳酸饮料的摄入,多晒太阳,适当的户外有氧运动,高钙、低钠、低脂、低糖、高维生素、优质蛋白的均衡膳食,戒烟限酒。
本节主要简述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目前在我国上市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见表1。
表1 我国上市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1)双膦酸盐类药物双膦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症最常用的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促进破骨细胞凋亡,降低骨转换率,抑制骨吸收,减少骨量丢失,保存骨量。
1)阿仑膦酸钠阿仑膦酸钠半衰期长达10年,疗程不宜超过3~5年,药物休假期为3~4年。
目前在国内应用的阿仑膦酸钠剂型主要有:10mg/d,70mg/周的片剂以及70mg阿仑膦酸钠加上2800IU或5600IU的维生素D3每周1次的复合制剂。
阿仑膦酸钠可能对上消化道黏膜产生局部刺激,所以应在空腹时服药,需用200~300ml白开水送服,服药后30分钟内不要平卧,应保持直立体位(站立或坐位)。
2)利塞膦酸钠目前在我国的剂型包括口服片剂5mg每日1次和口服片剂35mg 每周1次。
3)唑来膦酸注射液唑来膦酸用药期限一般为3年,药物休假期为2~3年。
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唑来膦酸剂型为静脉注射剂5mg,每年注射1次。
使用注意事项:缓慢静脉滴注时间应不短于15分钟,给药前后需充分水化,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静脉滴注时间需延长,但禁用于肌酐清除率<35ml/min的患者。
(2)降钙素降钙素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从而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骨骼疾病,主要特点是骨质减少和骨结构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以下方法被认为是最佳的:
1. 饮食调整:保证足够的钙摄入对于维持骨密度非常重要。
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乳
制品、豆类、坚果等。
此外,维生素D也是促进钙吸收和利
用的关键,老年人可以适量晒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
2. 运动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骨骼负荷,促进骨组织生长和骨密度增加。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跳绳、有氧运动等。
此外,力量训练也有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预防骨折。
3. 避免危险因素:老年人应避免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因为长期缺乏活动会加速骨质流失。
此外,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能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4.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出现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双磷酸盐、雌激素、钙剂等。
但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综上所述,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避免危险因素以及药物治疗。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科普小知识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质密度降低和骨质微结构异常,导致骨骼易碎和骨折风险增加。
以下是一些骨质疏松的科普小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
1.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方式、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
女性、年龄大于50岁、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等人群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2. 骨质疏松的预防
骨质疏松的预防包括增加钙、维生素D的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等。
此外,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3. 骨质疏松的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钙、维生
素D、雌激素、雄激素、双磷酸盐等药物。
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饮食、针灸、按摩等。
4. 骨质疏松的并发症
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尤其是脊椎骨折和髋部骨折。
骨折会导致疼痛、残疾和死亡等严重后果。
5. 骨质疏松的饮食
骨质疏松的饮食应该注意增加钙、维生素D的摄入。
钙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牛奶、豆腐、鱼类、虾皮等。
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鱼肝油、蛋黄、牛奶等。
此外,应该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总之,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但是通过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保护好自己的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健康科普讲座理解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为了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以下是对一场骨质疏松健康科普讲座的理解。
讲座内容概述
该讲座旨在向大众普及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该疾病。
讲座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骨质疏松的定义:介绍骨质疏松的基本概念和病因,强调骨质疏松与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2. 骨质疏松的危害:阐述骨质疏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易骨折、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下降等方面。
3. 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介绍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性,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钙摄入等方面的建议。
4. 早期发现与治疗:强调通过早期筛查和诊断可以及早发现骨
质疏松,介绍常见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讲座的意义和价值
该讲座对公众的意义和价值在于:
1. 提高骨质疏松的认知:通过讲座,公众可以了解到骨质疏松
的定义、危害和预防措施,增强对该疾病的认知。
2. 强调骨质疏松的预防重要性:讲座强调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让公众认识到积极预防和管理骨质疏松的重要性。
3.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讲座提供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面
的建议,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惯,从而维护骨骼健康。
4. 早期发现和治疗:讲座强调早期发现与治疗的重要性,帮助
公众及早采取措施,减少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
骨质疏松健康科普讲座通过向公众传递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提
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强调预防和早期管理的重要性。
希望公众
能够从讲座中获得有益的信息,进一步关注和保护自己的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科普知识一、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系统的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和微结构异常,导致骨强度下降,易于发生骨折。
它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也可以在任何年龄出现。
二、骨质疏松的原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分泌激素及其他调节机制会发生变化,导致骨质流失加速。
2.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这是因为女性在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对维持健康的骨密度有重要作用。
3.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人患有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
4. 营养不良: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会影响到身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
5.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过量喝酒、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三、骨质疏松的症状1. 腰背部或脖子的疼痛。
2. 身高缩短:由于椎体骨折导致身高减少。
3. 骨折:轻微的撞击或跌倒可能导致骨折,尤其是手腕、臀部和脊椎。
4. 姿势不正常:脊柱弯曲或驼背等姿势不正常。
四、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1. 增加钙摄入量:建议每天补充1000-1200毫克的钙,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摄入。
牛奶、奶制品、豆类、坚果等都是富含钙的食物。
2.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吸收,建议每天补充800-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可以通过阳光暴露、食物或补充剂来摄入。
3. 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力量和骨密度。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肌肉锻炼。
4. 戒烟限酒: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到骨质健康,建议戒烟限酒。
5. 药物治疗:如果已经患有骨质疏松,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雌激素、钙剂等。
五、结语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增加钙摄入量、补充维生素D、适当的运动、戒烟限酒等。
如果已经患有骨质疏松,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营养健康科普主题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是由于骨骼失去了正常密度和强度而引起的。
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是女性。
营养健康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饮食是骨质疏松预防和管理的关键。
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因此每天摄入足够的钙对于维持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和奶酪)、豆类和坚果(如豆腐、杏仁和花生)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此外,维生素D 也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它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晒太阳是体内维生素D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也可以通过食物补充,如鱼类(如鳕鱼、鲑鱼和沙丁鱼)、蛋黄和麦片。
其次,除了钙和维生素D,其他营养素也对骨骼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蛋白质是构成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骨骼的发育和修复至关重要。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通过食物的多样化来实现,包括瘦肉、鱼肉、蛋类、豆类和奶制品等。
此外,维生素K、维生素C、镁和锌等微量元素也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食物来摄入。
此外,除了饮食外,适度的体育锻炼也是预防和管理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
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跳舞和游泳)和力量训练(如举重和抗阻训练)都可以提高骨密度,并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强化。
定期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减少骨折的风险。
总之,骨质疏松与营养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通过均衡的饮食、适度的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如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骨质疏松,保持骨骼健康。
对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女性来说,骨质疏松的科普和健康饮食的推广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科普小知识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骼密度下降和骨质变薄,导致骨骼强度减弱,容易发生骨折。
这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过程缓慢,多年积累导致骨骼质量的逐渐丧失。
骨质疏松的病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方式、激素水平和疾病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的病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逐渐失去钙质和其他重要矿物质,导致骨密度下降。
这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遗传因素家族史是骨质疏松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如果您的父母或亲兄弟姐妹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您也有较高的患病风险。
3. 激素水平雌激素在维持骨骼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更年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男性中的低雄激素水平也可能成为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
4. 疾病和药物某些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甲状腺问题和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长期使用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和抗癫痫药物也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骨质疏松的检查和诊断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可以进行以下检查:1. 骨密度测定骨密度测定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评估骨骼的密度和健康状况。
这可以通过X射线或骨密度测定仪来完成。
2. 问诊和家族史医生通常会向您询问您的症状、疾病史和家族史,以帮助确定诊断。
3.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以了解骨骼健康状况。
4. 骨髓活检骨髓活检是一种通过取样骨骼组织来观察骨骼健康状况的方法。
这种检查在骨质疏松诊断中使用较少。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1. 饮食和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增加钙、维生素D和其他重要营养素的摄入有助于维持骨密度。
食物中富含钙的包括奶制品、豆腐、鱼类和坚果等。
2. 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也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
重力对骨骼的压力有助于维持骨密度。
推荐的锻炼方式包括散步、慢跑、跳绳、举重等。
3. 避免危险因素吸烟和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骨质疏松治疗科普
骨质疏松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尤其在绝经后
的老年妇女中较为多发。
一般患有骨质疏松的人会经常出现有些疼痛,驼背、容
易骨折等等。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有多种不同的方式,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
采取不同的方案,对疾病进行控制。
那么,该如何对骨质疏松进行治疗和调养呢?本文对该病症的治疗方法进行简要概括。
一、急症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通常需要以多种方式,从多种方面来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包
括对生活方式的调整,对患者应用骨健康补充剂,采用药物干预,并进行康复治
疗等。
但是,一些患者会出现非常剧烈的疼痛,对于这种急症,可以应用非甾体
抗炎药消炎镇痛。
例如艾瑞昔布、洛索洛芬钠、依托考昔等。
有些患者也会出现
骨折的现象,如果出现骨折的部位是髋关节,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但是必须要尽快做出评估。
如果是其他部位的骨折,通常不需要进行手术,而是
采取复位、固定的方式,来减缓患者的疼痛。
对于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可以通
过打入骨水泥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就是经皮椎体成形术。
二、一般治疗
对于骨质疏松的一般治疗,可以使用骨健康基本补充剂,例如维生素D、钙
剂等。
其中维生素D的摄入可以增加肠对钙的吸收,这些钙可以应用在骨骼的生
长上,使骨骼更加强壮。
相关数据表明,在将近一半以上的绝经后,女性群体中,维生素D的缺乏非常普遍,许多人长期不在户外晒太阳,也导致了钙的吸收缓慢
的现象,而且老年群体本身由于年龄特点就会出现缺维生素D的现象,因此可以
补充维生素D,来保持机体正常手续。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来说,可以根据其实际
情况进行血清250 H D水平的检测,来确定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最终根据
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
钙对人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摄入充足的钙能够使机体获得理想骨
量峰值,降低骨质流失的速度,使骨骼能够保持在健康状态。
通常成年人每天需
要摄入的guide量为800毫克,而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人群,钙的摄入量应该有
所增加,一般在1000至1200毫克。
钙的补充尽量以膳食不该为主,如果食物中
摄入的含量不充足,在考虑使用钙剂进行补充。
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枸橼酸钙等,不同的钙剂有着不同的特点。
例如碳酸钙的含钙量高,对人体的吸收好,但
是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便秘的情况。
枸橼酸钙都含钙量相对较低,但是,这种钙
剂有着较好的水溶性,对肠道的刺激相对较小。
在对钙剂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
注意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补钙需要进行适度补钙。
如果患有高钙血症,要注意
不要过度补钙,否则还会引发一些其他的疾病,例如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等。
三、药物治疗
药物的治疗也是骨质疏松症中常见的治疗方式,科学合理的应用抗骨质疏松
症药物能够增加骨密度,使骨折的风险大大降低。
一般来说,有些患者不需要通
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对疾病进行控制。
但是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经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或曾经有过椎体或髋部脆性骨折的患者,还有一些患者骨量减少,具有较高的骨折风险,以上这些患者都需要使用相应的
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药物后,如果骨密度保持稳定或有所增加,则代表着药物
治疗有一定的成效。
如果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发生骨折,也不意味着药物的
使用失败,但是代表着患者仍具有骨折高风险。
抗骨质疏松药物中抑制破骨细胞
的药物常见的有双磷酸盐类药物、阿伦膦酸钠、唑来膦酸等。
这些药物的使用需
要至少持续一年以上,在进行长期的治疗后,还要对患者进行各种情况的评估。
其中,双膦酸盐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使骨吸收得到抑制。
阿仑膦酸钠
对于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也常应用于男性的骨质疏松治
疗中。
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空腹,服药后,30分钟内尽量不要平卧,否
则很有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
唑来膦酸也是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一种,同样可以
应用在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治疗中,通常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利塞磷酸
铵用于治疗绝经后或者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
同样也是空腹食用,并在30
分钟内不要平卧和进食。
依替膦酸二钠这种药物也可以应用在增龄性的骨质疏松
治疗中。
一般要在两餐间服药,服药时间通常持续两周左右,接下来停药11周,
在进行下一次的治疗。
在使用药物后,有些患者会出现一定的胃肠道反应,如果患者的胃功能存在障碍,一定要谨慎服用该药物。
如果是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在每次给药前必须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检测,如果不符合条件,则不能进行静脉滴注药物。
如果患者有非常严重的口腔疾病,或正在计划进行口腔手术,那么也不可以使用这类的药物。
如果患者长期用药在三年以上,也有可能会出现大腿或者腹股沟疼痛,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必须要及时进行有效血检查。
可能是由于药物的使用诱导股骨骨折并发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包括降钙素、雌激素或孕激素、雷洛昔芬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多发,尤其是在绝经后的女性中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如果不能对病情进行及时控制,很有可能会使患者出现骨折的现象,影响其正常生活。
因此可以通过药物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或补充通过食物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于出现剧烈疼痛和骨折的急症患者,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