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接线图的识读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88 KB
- 文档页数:3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启动电气把握图详解 - 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启动电气把握图详解1.一次图画法:(1)(2)均可表示星三角的一次图画法形式。
2.星三角启动:(1)启动过程:就是先星型启动("Y型启动"),经过时间继电器切换到三角形("△型启动")。
(2)为什么叫星三角起动?其实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线,先接成星(Y)型,再切换后接成三角(△)型,如下图图注:(1)U1表示绕组首端,U2表示绕组末端,其他类推。
(2)星型和三角形上下两个图是一样的,红色线表示连接起来(3)三角形要首尾相接(3)怎样接通切换?1.利用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这里的接触器分别用途:主用的KM,Y型用的KM,△型用的KM(这里并不是说有专用的这种Y△接触器,而是说这接触器用来实现怎么样的把握功能)时间继电器: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2.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rarr;接触器动作接成星型rarr;经过时间继电器延时rarr;切换到三角型.(4)一,二次原理图主KM:从按下启动按钮时会始终吸合的接触器。
YKM:星型启动时吸合,切换三角形时不吸合middot; KM:星型启动时不吸合,切换三角形时吸合(1)我们要记住星三角起动过程:1.按下起动按钮2.主KM和YKM接触器吸合,星型起动3.经过时间继电器延时4.切断YKM,并接通△KM,切换到三角型.(2)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通电后,在设定的时间后才动作,和接触器一样,有线圈,常开触点,常闭触点,但这种通电延时型,不是马上动作,而是在你设定的时间后才动作。
例如:设定3秒,线圈通电后,常开常闭触点不会马上动作,要3秒钟时间到了才动作。
注:触点始终保持动作!!线圈断电后才复位!!!记住!下图挨次:线圈,常闭触点,常开触点挨次:线圈,常闭触点,常开触点(3)二次图详解①先看红色线,这一部分从起动按钮"SB1"开头,始终到零线是接通的,所以,当按下起动按钮时,KM1,KM3,KT均会接通!KM1帮助触点通过"自锁",使电路始终得电,处于接通状态。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电路分析及教学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是电机拖动课程教学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学生中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核中必考知识技能之一,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学习电路故障排除的基础。
而接触器联锁、按钮联锁及双重联锁正反转这三种联锁控制线路又是控制线路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控制电路。
为了更合理、完善地完成三种联锁电路的教学,本文对这三种联锁电路的地位作用、电路组成、工作原理、联系及区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给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思路。
1、三种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地位和作用接触器、按钮、双重联锁这三种联锁线路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中很重要的控制线路,是通过将接触器、按钮的一个常闭触点串联在另外一个接触器线圈的回路里,起到防止出现正反转接触器同时吸合造成电路短路的作用。
2、电路组成三种电路均由电源隔离开关QS;交流接触器KM1、KM2;热继电器FR;熔断器FU1、FU2,启动按钮SB2、SB3;停止按钮SB1及电动机M组成。
电路中各个元件的文字符号、图形表示、工作原理、实物的触点等,是学习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
3、工作原理图图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图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4、工作原理分析(1)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图一)A、正转控制:按下正转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KM1主触头闭合,KM1的自锁触头闭合→电动机自锁正转。
同时,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联锁。
B、反转控制:按下反转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得电→KM2主触头闭合,KM2的自锁触头闭合→电动机自锁正转。
同时,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联锁。
C、停止控制:按下停止按钮SB1,KM2线圈断电,KM2主触头断开,同时KM2自锁触点也断开,电机反转停止。
KM1常闭触点闭合,为正转做好准备。
图三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2)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图二)A、正转控制:按下正转按钮SB2→SB2常闭触头先分断,对KM2联锁,SB2常开触头后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KM1主触头闭合,KM1的自锁触头闭合→电动机自锁正转。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及plc接线与编程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及plc接线与编程在图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PLC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交流接触器.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
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X0变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
使KM1的线圈通电,电机开始正转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与Y1的常闭触电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互锁”,即将反转启动按钮X1的常闭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启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
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是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安停止按钮SB1,直接安反转启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敞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点击正转变为反转。
在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的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
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触点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大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触点故障引起的电源短路事故。
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者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接线图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接线图
这个是手动控制的接线图,主线部分的接线一定要注意相序,启动时电机星型接法,运行的时候是三角形接法。
右边的控制线部分,KMY和
KM△要互锁,启动按钮SB2按下去以后,KM一直是自锁状态,几秒延时以后我们手动按下SB3,这时候KMY线圈失电,同时KM△自锁。
SB3的按钮开关常开点串KM△的线圈常闭点串KMY的线圈。
这个是带延时继电器的星三角带延时继电器的星三角更加方便,接线和上图的手动控制类似,只不过把按钮开关换成了延时继电器。
按钮开关
SB2按下去以后KM1自锁,同时延时继电器的线圈得电启动,延时继电器KT常闭点串KM2线圈,KT常开点串KM3线圈,延时时间到了以后KM3
自锁。
KM3的辅助常闭点串延时继电器的线圈,所以启动完成后,延时继电器也会断电。
控制电机正反转完整接线。
这个电路用的非常多,其实就是接触器自锁和互锁的结合应用。
KM1和KM2的线圈分别串彼此的辅助常闭点。
一般
实际应用的时候,SB2和SB3两个按钮也要机械互锁。
双重互锁更加的安全。
。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控制原理图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点动正转控制线路是用按钮、接触器来控制电动机运转的最简单的正转控制线路。
所谓点动控制是指:按下按钮,电动机就得电运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就失电停转。
典型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气原理图如图3-1(a)所示。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是由转换开关QS、熔断器FU、启动按钮SB、接触器KM及电动机M组成。
其中以转换开关QS作电源隔离开关,熔断器FU作短路保护,按钮SB控制接触器KM的线圈得电、失电,接触器KM的主触头控制电动机M的启动与停止。
点动控制原理:当电动机需要点动时,先合上转换开关QS,此时电动机M尚未接通电源。
按下启动按钮SB,接触器KM的线圈得电,带动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便接通电源启动运转。
当电动机需要停转时,只要松开启动按钮SB,使接触器KM的线圈失电,带动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头恢复断开,电动机M失电停转。
在生产实际应用中,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使用非常广泛,把启动按钮SB换成压力接点、限位节点、水位接点等,就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自动控制电路,控制小型电动机的自动运行。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自锁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自锁控制线路如图3-2所示,和点动控制的主电路大致相同,但在控制电路中又串接了一个停止按钮SB1,在启动按钮SB2的两端并接了接触器KM的一对常开辅助触头。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不但能使电动机连续运转,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欠压和失压保护作用。
它主要由按钮开关SB(起停电动机使用)、交流接触器KM(用做接通和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以及失压和欠压保护等)、热继电器(用做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等组成。
欠压保护:“欠压”是指线路电压低于电动机应加的额定电压。
“欠压保护”是指当线路电压下降到某一数值时,电动机能自动脱离电源电压停转,避免电动机在欠压下运行的一种保护。
因为当线路电压下降时,电动机的转矩随之减小,电动机的转速也随之降低,从而使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增大,影响电动机的正常运行,电压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堵转”(即电动机接通电源但不转动)的现象,以致损坏电动机。
这个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可以用来控制一个三相异步电
动机运行的方向。
整个电路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都很强,通常用于机床
或叉车的驱动系统。
主要组件有接线端子TB1到TB3,K1接触器,T1模块,R1、R2电阻器和LED指示灯等组件。
电路图中K1和T1共同构成联结控制模块,它可以根据信号源的状态
来将电源引入被控目标(异步电动机),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
方向。
当信号源给出预期的命令后,K1接触器将根据T1模块的输入
状态,来决定通电供应的电源线,从而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
R1和R2作为负载电阻,保护电机,当T1开关控制器打开时,接线端子接入电源及负载,使电机顺时针转动;当T1开关控制器关闭时,接线端子接入电源及负载,使电机逆时针转动。
此外,电路图还配置了LED指示灯,这样就可以判断电机的运行方向,便于操作者直观地查看。
总而言之,本文分析了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的工作原理
以及相关组件的功能,得出的结论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
路图具有稳定性强、灵活性高、操作简单和性能稳定等优点,可作为
机床和叉车等设备的优质驱动系统。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讲解2013-12-17 来源:本站在图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主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PLC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交流接触器。
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
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X0变为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持,使KM1的线圈通电,电机开始正转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为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和Y1的常闭触点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它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联锁”,即将反转起动按钮X1的常闭触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起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
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时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按停止按钮SB1,直接按反转起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常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电机由正转变为反转。
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
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接触器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加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器触点故障引起的电源短路事故。
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接触器的线图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在PLC外部设置由KM1和KM2的辅助常闭触点组成的硬件互锁电路(见图2),假设KM1的主触点被电弧熔焊,这时它与KM2线圈串联的辅助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因此KM2的线圈不可能得电。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接线图的识
读方法
掌握电路接线图是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一种简图,它是依据电路原理图和各电器元件在掌握箱(或掌握柜)中的实际安装位置而绘制的,主要用于电器安装接线、检修,它常与电路原理图协作使用。
在识读时应熟识绘制电动机接线图的几个基本原则。
1.安装接线图的规律
1)接线图中,电器元件及设备的大小都是依据它的形状轮廓及实际尺寸根据统一的比例绘制。
2)接线图中,各电器元件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要与电路原理图完全全都,凡是需要接线的端子肯定要标注端子编号,并与原理图上相应的线号全都,同一根导线上连接的全部接线端子的编号应相同。
3)同一个元器件的全部部件(线圈、主触头、帮助触头)都应依据它的实际结构画在一起,并用点画线框起来;在几个或许多个电器元件四周假如画上虚线,表明这几个或许多个电器元件是安装在同一块掌握箱上的。
4)不同掌握箱之间或同一掌握箱内外电器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电器互联关系以线束表示,走向相同的相邻导线可以绘制成一束线,连接导线应标明导线参数(如截面积:主回路导线采纳4mm2绝缘铜线,掌握回路采纳1.5mm2绝缘铜线)。
2.接线图的识图方法
图1 所示为带指示灯的电动机连续运行电路安装接线图。
图1 带指示灯的电动机连续运行电路安装接线图
1)与原理图对比识图。
电动机安装接线图是依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的,看接线图时,只能知道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接线方法、相互之间如何接线,但不能明显表示电器动作原理,特殊是帮助电路,根本辨别不出各条小支路来,因此要搞清主电路和掌握电路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它们是怎样完成电器动作的,各个元器件在电器设备中的作用时什么,就必需对比电气原理图。
2)依据具有相同标号的导线是相连的这一原则,了解主电路和帮助电路的走向、连接方法和导线截面等。
①先看主电路。
看主电路是从引入的电源线开头,顺次往下看,直至电动机,主要目的是知道三相电源线经过哪些电器元件到达电动机。
如图4所示电路中,端子板XT1上L1、L2、L3分别与断路器QF入线端的L1、L2、L3是相连的,顺次往下看,QF的出线端U11、V11、W11分别与KM接线端的U11、V11、W11也是相连的,端子板XT2上的U、V、W分别与电动机接线端的U、V、W也是相连的。
主电路路径为:电源L1、L2、L3→端子板XT1→断路器QF→接触器KM 主触头→热继电器FR→端子板XT2→电动机。
通过接线图还可以了解:主电路所用导线4mm2绝缘铜线;端子板至电动机间的导线应穿钢管爱护。
②再看掌握电路。
看掌握电路要从电源起始点(相线)开头,看经过哪些电器元件又回至另一相电源。
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源起
始点L1开头,由于FU的入线端W11与主电路QF出线端的W11具有相同的标号,既表明它们是相连的,又表明掌握电路是从今与主电路分开的,同理FU的出线端与SB1的入线端都有相同的标号1,它们也是相连的,最终经FR触点、断路器QF回到另一相电源L2。
掌握回路为:电源L3→断路器QF→熔断器FU→按钮SB1→按钮SB2→KM线圈→热继电器帮助触点FR→熔断器FU→断路器QF→电源L2。
通过接线图还可以了解:掌握电路所用导线截面积为1.5mm2。
3.导线的连接方法
例如,图中,3号线是SB1与SB2的连接线。
接线时,可以按以下步骤:
1)先将导线一端剥去适当长度的绝缘层。
2)套上号码3,压在SB1的出线端上。
3)将导线的另一端引至SB2,截断导线。
4)剥去绝缘层后也套上线号3,并接在SB2的入线端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