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14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生物科试卷命题学校:考试时间:1月4日完卷时间: 75 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1.稳态是生命系统的显著特征。
下列关于稳态及其调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表达水平上的稳态受到破坏B.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稳态的维持,正反馈调节一般不利于稳态的维持C.高强度运动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来维持PH相对稳定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2.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之间可以通过细胞膜进行相互转化,以达到动态平衡。
下表是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可能会导致其成分发生改变B.①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①属于组织液,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可能会导致组织水肿3.下图甲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上。
图乙表示不同强度的刺激及对应的膜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受惊吓后导致尿失禁的原因可能是过程②中的信号传递出现了异常B.排尿反射发生的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①①上一定不会双向传导C.随着膀胱的充盈,感受器细胞所受的刺激加强,Na+内流的速率加快,人体的尿意加强D.刺激神经元①,逼尿肌收缩,结合图乙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刺激强度大于S54.取若干生理状况相似的枪乌贼神经纤维,分别浸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给予同等强度刺激,测得膜电位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三组实验中,100%生理盐水组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B.若增大电刺激强度,33%生理盐水组形成的动作电位将会大于0mVC.若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神经的动作电位峰值下降D.若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兴奋的传导速度可能减慢5.抑制素(INH)是一种主要由卵巢分泌的蛋白类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 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C.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D.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3.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B.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D.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5.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
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结构平衡对称B.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富于图案美C.③真书和正书,结构规矩严整体现书法注重规范法度D.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6.“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祭祖礼仪。
祭祀时,大宗的嫡长子主祭,遵守前庙后寝、左昭右穆等一系列严格的祭祖礼仪,内容涉及君臣、父子、性别、言行举止等各方面。
周代完善祭祖礼仪意在A.维护政治伦理秩序B.追念祖先功绩C.明确贵族等级秩序D.缓和阶级矛盾2.“断屠月”起源于佛教,是指在每年的正月、五月和九月禁止杀生。
唐律明文规定,“若于断屠月及禁杀日而决(死刑)者,各杖六十”。
这反映出A.唐律具有礼法合一特征B.唐律奉行重罪轻罚原则C.社会思潮影响国家立法D.历法变迁影响法律执行3.东南亚国家来华朝贡后,北宋回赐给它们的物品价值远高于其朝贡物,此外,还有别赐、特赐和加赐。
到了南宋,政府更注重发展民间海外贸易,在朝贡贸易中也很少出现别赐、特赐和加赐。
这一变化反映出南宋A.海上丝绸之路交通不畅B.对外贸易政策趋向务实C.商业经济发展水平衰退D.对周边国家影响力减弱4.下表为1839-1862年清政府粮仓(常平仓和太仓)存谷数与全国总人口数量对比。
由此可知,当时年代存仓米谷数(万石)全国总人口(万人)1839年3162416901849年2573434751858年1141422761862年39840688A.社会救济主要依靠民间B.人地关系日益紧张C.粮食安全问题积重难返D.食物结构发生变化5.下表为部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言论,这些言论时间人物思想鸦片战争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1861冯桂芬“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895沈寿康“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A.表明学习西方由技术深入制度B.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凝聚性C.反映了中华文化提倡厚德载物D.是对西方侵华深化的反映6.1954年6月13日,中共中央致电在日内瓦的周恩来:“为了积极争取东南亚这些国家,以巩固远东与世界和平,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和印度、印尼、缅甸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对亚洲和平和孤立美国是有利的。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模拟考试试卷讲评高二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走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枝繁叶茂时期,有位思想家把自己描述为传统的传承者和捍卫者,而不是革新者。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韩非子C.孔子D.董仲舒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把自己描述为传统的传承者和捍卫者,故选C 项。
]2.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公元前603年晋灵公派一勇士杀大夫赵盾,勇士从赵府窗户里偷看到赵盾正在吃只有鱼的晚饭,惊叹其“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飨”,不忍杀之,遂拔剑自刎而死。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春秋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B.晋灵公专制残暴残害忠良C.春秋时社会有崇俭尚贤之风D.鱼已成为民众的基本食物C[由“只有鱼的晚饭”“惊叹”“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飨”可知,赵盾身为重臣,却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这是勇士不忍杀他,反而自杀的原因,故选C 项;赵盾吃得节俭,不能反映出民生凋敝,排除A项;赵盾为“晋国重卿”,晋灵公不是直接下令杀他,反而是派出勇士暗杀,说明这时晋国还没有实现绝对专制,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普通民众的食谱,赵盾吃鱼不等同于民众吃鱼,排除D项。
]3.汉武帝“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有三代之风。
”上述材料评价汉武帝的侧重点是() A.尊崇儒术B.抑制相权C.解除边患D.削弱封国A[根据“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授内容,故材料体现的是尊崇儒术,故选A项;抑制相权属于政治,材料涉及的是思想,排除B项;“兴太学,修郊祀……”等与边患无关,排除C项;太学是中央官学不是封国,排除D项。
三明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英语试题本试卷共12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 15.B. £9. 18.C. £9. 15.答案是C。
1.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day?A. Meet some volunteers.B. Clean up the park.C. Study at home.2. Where are the students of Class One?A. In the reading room.B. In the meeting room.C. In the classroom.3. Which postcard will the speakers send?A. The one with a view of the beach.B. The one with a picture of a castle.C. The one with a garden picture.4. What is the woman?A. A chemist.B. A nurseC. A doctor.5. Which platform does the woman’s train leave from?A. Platform 2.B. Platform 6.C. Platform 7.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检测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表所示为西周时期的部分政治制度。
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时期A.宗法制有利于强化宗族权威B.国家管理蕴含原始民主色彩C.分封制强化了国家治理能力D.礼乐制有效维系宗法分封制2.中国古代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
这体现了A.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B.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C.地方经济发展程度提高D.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3.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任命独立检察官纠察官员腐败,以此排除政治干扰和避免行政部门的自我调查。
但这一制度被称作“第四权”而遭到诟病,最终在1999年被国会停用。
这一制度说明美国A.司法独立原则遭受挑战B.惩治腐败情况不甚理想C.分权制衡传统动态发展D.国会权力迎来新的增强4.1898年,梁启超上书废除八股,督察院和总理衙门拒绝代奏;1900年,大清会试武举科目依旧为“弓刀石”、“马步箭”。
这些史实表明当时A.改革进程步履维艰B.政府部门懒政惰政C.新旧思想不可调和D.变法措施操之过急5.如表所示是唐朝中期对御史工作流程的两项规定,这两项规定在中晚唐大多数时期得到严格执行。
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由此可知,中晚唐时期A.监察机构地位得到提升B.君主专制程度有所弱化C.中枢权力实现有效制衡D.官僚体系运行更加成熟6.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走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西周分封制下,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天子不仅有着授民授疆土以及论功赏赐诸侯的职分,而且还利用“互惠原则”以“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换取诸侯们的绝对忠诚,从而更好地完成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
这反映了西周()A. 宗法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B. 国家治理的集权特色凸显C. 利用利益分配来维系王室统治D. 政治统治基础的不断扩大2. 在西方代议制下,国家权力不再属于个人,而是由公民选出的代表组成的权力机构来掌握。
国家的法律不再是个人的意志,而是由代表公众意志的立法机构来制定。
这反映出西方代议制A. 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 将政党政治引进了政治生活C. 强调公民在地位和权力上的平等D. 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3. 194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民意机关和政府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权工作中,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把持包办。
这一举措A. 适应了革命统一战线发展的需要B. 表明社会矛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C. 确立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 利于推动国内政治民主化的进程4.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划清党组织与政府的职权范围,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明令禁止各级党委以党代政,以言代法,逐步理顺了党与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与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
2022-2023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2.从8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加冕开始,中古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通常由教皇主持。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王权不断强化,神圣不可侵犯B.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C.神权大于王权,控制了中古时期的欧洲D.教会主宰着人们的精神世界3.“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4.随着对中国选官方式的深入认识,1870年,英国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决定:所有公务员均应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米录用,以确保英国公务员队伍的高水准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一。
此后,这种做法逐渐制度化,并在主要英联邦国家推广。
这反映出A.英国对中国传统制度的借鉴B.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根源是工业革命的扩展C.中国制度文化具普遍适用性D.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5.《尚书酒浩》中记载,周成王在周公之弟康叔被封于假都旧地以建立卫国的册命仪式上,对卫国君臣的训减:“无彝酒”(只有祭祀才能饮酒)、“戒缅酒”(强行断绝沉酒于酒)、“执群饮”(聚众酗酒的周人一律格杀,殷商遗民经教育不改正者亦格杀)等,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周成王的权威遭到挑战B.运用礼法并施的治理思想C.礼崩乐坏导致混乱现象D.殷商遗民反抗意识强烈6.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
”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有5件不同款式的上衣和8条不同颜色的长裤,若一件上衣与一条长裤配成一套,则不同的配法种数为( ) A .13 B .40 C .72 D .60【答案】B【分析】利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计算即可.【详解】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不同的配法种数为5840⨯=. 故选:B.2.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若174a a +=,则23456a a a a a ++++=( ) A .8 B .9 C .10 D .12【答案】C【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 17424,a a a ∴+== 42,a ∴=234564510a a a a a a ∴++++==.故选:C.3.若2C 15n =,则2A n =( )A .30B .20C .12D .6【答案】A【分析】先由组合的运算公式计算出n 的值,再代入2A n 中,由排列公式即可计算出结果.【详解】若2(1)C 15,15,(1)30,6,2n n n n n n -==-== 26065A 3=⨯∴=故选:A.4.已知直线1310l y -+=,若直线2l 与1l 垂直,则2l 的倾斜角是( ) A .150︒ B .120︒C .60︒D .30︒【答案】B【分析】由题意得出直线1l 的斜率,由直线2l 与1l 垂直可得121l l k k ⋅=-进而求得2l k 的斜率,就可得到2l 的倾斜角.【详解】∵直线11310,l l y k -+=∴=2l 与1l 垂直,121l l k k ∴⋅=-,解得2l k =2l ∴的倾斜角为120︒.故选:B.5.点P 在椭圆22:416E x y +=上,12F F 、是E 的两个焦点,若13PF =,则2PF =( ) A .5 B .6 C .7 D .8【答案】A【分析】首先得出椭圆得标准方程,计算出a ,再由由椭圆定义可知:212PF PF a +=,代入13PF =即可求得2PF .【详解】椭圆22:416E x y +=,即2211,3416x y PF +==, 其中216,4a a =⇒=由椭圆定义可知:2128PF PF a +== 得2185PF PF =-=, 故选:A.6.已知等比数列{an }中,22020202320222a a a =,22a =,则1a =( )A .12 B .1 C D .4【答案】D【分析】设公比为q ,然后由已知条件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列方程求出q ,从而可求出1a ,【详解】设公比为q ,因为等比数列{an }中,22020202320222a a a =,22a =,所以()22018202120202222a q a q a q ⋅=,所以4039404048q q =,解得12q =, 所以1122a =,得14a =故选:D7.若过点(4,2)A 的圆C 与直线0x y -=相切于点(2,2)B ,则圆C 的方程为( ) A .22(3)5x y -+= B .22(3)(1)10x y -+-= C .22(3)8x y -+= D .22(3)(1)2x y -+-=【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先得到直线BC 的方程,然后再求得直线AB 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可得圆心以及半径,即可得到结果.【详解】直线BC 的方程:()22y x -=--,即40x y +-=,直线AB 的垂直平分线:3l x '=经过点C , )1(3,C ∴,半径||r BC =从而圆C 的方程为:22(3)(1)2x y -+-=, 故选:D.8.椭圆1C 的左、右焦点12,F F 也是双曲线2C 的焦点,,A B 分别是12,C C 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11AF BF ⊥,且1π3AFO ∠=,则1C 与2C 的离心率之积是( ) A .1 BC .2 D【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和椭圆、双曲线的对称性可得12,AF c AF ==,结合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和离心率即可求解.【详解】连接22,AF BF ,由对称性可知四边形12AF BF 是平行四边形, 又11AF BF ⊥,∴四边形12AF BF 是矩形.在12AF F △中,12112π2,,,3F F c AFO AF c AF =∠=∴=, 对于椭圆1C,其离心率为121121F F e AF AF ===+;而对于双曲线2C,其离心率为122121||F F e AF AF ==-,故121)2e e ==, 故选:C.二、多选题9.在中共二十大代表“燃灯校长”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云南华坪山区的20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她扎根基层教育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受她的影响,有甲,乙,丙,丁四名志愿者主动到,,A B C 三所山区学校参加支教活动,要求每个学校至少安排一名志愿者,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共有18种安排方法B .若甲、乙被安排在同一所学校,则有6种安排方法C .若A 学校需要两名志愿者,则有24种安排方法D .若甲被安排在A 学校,则有12安排方法 【答案】BD【分析】先将四名志愿者分成三组,然后再分到三所学校求方法数即可判断A 选项;先挑出一所学校分给甲乙,剩下的两人去剩下的两所学校,然后求方法数即可判断B 选项;先给A 学校挑两名志愿者,剩下的两人去剩下的两所学校,然后求方法数即可判断C 选项;分甲一个人在A 学校和两个人在A 学校两种情况计算即可判断D 选项.【详解】所有安排方法有2343C A 36=,A 错误;若甲、乙被安排在同一所学校,则有1232C A 6=种安排方法,B 正确;若A 学校需要两名志愿者,则有224212=C A 种安排方法,C 错误;若甲被安排在A 学校,则有122232326612+=+=C A C A 种安排方法,D 正确.故选:BD.10.已知抛物线2:4C x y =的焦点为F ,点P 为C 上任意一点,点()1,3M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PF 的最小值为2 B .抛物线C 关于x 轴对称C .PM PF +的最小值为4D .过点M 且与抛物线C 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答案】CD【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得到PF PH =,然后根据抛物线的图象即可得到当P 在原点时,PF 最小,即可判断A 选项;根据抛物线的图象即可判断BD 选项;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知识可以得到当,,M P H 三点共线时||||PM PF +最小,然后求最小值即可判断C 选项.【详解】作出抛物线C 的准线:1l y =-,过P 作l 的垂线,垂足为H ,则PF PH =. 当P 在原点时,PF 最小为1,A 错误; 易知抛物线C 关于y 轴对称,B 错误;||||||||PM PF PM PH +=+,∴当,,M P H 三点共线时||||PM PF +最小,最小值为M 到准线:1l y =-的距离为4,C 正确.点M 在抛物线内,故只有当过M 的直线平行于对称轴y 轴时,过M 的直线与抛物线C 有一个公共点,D 正确. 故选:CD.11.已知圆22:1C x y +=,点P 为直线:240l x y --=上一动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直线l 与圆C 相离B .圆C 上有且仅有一个点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C .过点P 向圆C 引一条切线PA ,A 为切点,则PA 55D .过点P 向圆C 引两条切线PA 和PB ,A 、B 为切点,则直线AB 过定点 【答案】ACD【分析】计算出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利用几何法可判断A 选项;求出与直线l 平行且与到直线l 的距离为1的直线的方程,判断所求直线与圆C 的位置关系,可判断B 选项;利用勾股定理可判断C 选项;求出直线AB 的方程,并将直线AB 的方程变形,求出直线AB 所过定点的坐标,可判断D 选项.【详解】对于A 选项,圆22:1C x y +=的圆心()0,0C ,半径1r =, 圆心()0,0C 到直线240x y --=的距离15d r =>=,所以直线l 与圆C 相离,A 正确; 对于B 选项,设与直线l 平行且与到直线l 的距离为1的直线的方程为20x y c -+=, 415c +=,解得45c =-设直线1:240l x y --,直线2:240l x y -=, 所以到直线l 的距离为1的点在直线1l 、2l 上,圆心C到直线1:240l x y --=的距离为111d =<, 所以,直线1l 与圆C 相交;圆心C到直线2:240l x y -=的距离为21d =>, 所以,直线2l 与圆C 相离.因此,圆C 上有且仅有两个点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B 错;对于C 选项,由切线的性质知,PAC △为直角三角形,且PA AC ⊥,P A ==, 当且仅当PC 与直线240x y --=垂直时等号成立,所以PAC 对; 对于D 选项,设点()00,P x y,则PA PB ==以点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222200001x x y y x y -+-=+-, 即22002210x y xx yy +--+=,将圆P 的方程与圆C 的方程作差可得直线AB 的方程为001x x y y +=, 因为点()00,P x y 在直线240x y --=上,则00122y x =-, 即001212xx y x ⎛⎫+-= ⎪⎝⎭,整理得012102x y x y ⎛⎫+--= ⎪⎝⎭.由102210x y y ⎧+=⎪⎨⎪--=⎩,解得1412x y ⎧=⎪⎪⎨⎪=-⎪⎩,所以直线AB 过定点11,42⎛⎫- ⎪⎝⎭,D 对.故选:ACD.12.被誉为“闽南第一洞天”的风景文化名胜——漳州云洞岩,有大小洞穴四十余处,历代书法题刻二百余处.由于岩石众多,造就了云洞岩石头上开凿台阶的特色山路,美其名曰:天梯,其中有一段山路需要全程在石头上爬,旁边有铁索可以拉,十分惊险.某游客爬天梯,一次上1个或2个台阶,设爬上第n 个台阶的方法数为n a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613a =B .1133n n n a a a +-+=+C .7151i i a ==∑D .202222022202311i i a a a ==-∑【答案】ABD【分析】根据题意可得21++=+n n n a a a ,结合数列的性质和选项计算,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A :一次上1个或2个台阶,则1234561,2,3,5,8,13a a a a a a ======,721,a =… 设爬上第n 个台阶的方法数为n a ,由上观察可得21++=+n n n a a a ,故A 正确; B :11111232133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故B 正确; C :结合A 分析知:7153i i a ==∑,故C 错误;D :()()2221223123213342343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1111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可得202222120222023111,1ni n n i i i a a a a a a +===⋅-∴=⋅-∑∑,故D 正确.故选:ABD.三、填空题13.已知7270127(12)x a a x a x a x -=++++,则127...a a a +++=_____.【答案】2-【分析】令0,1x x ==分别代入等式的两边,得到两个方程,再求值. 【详解】令0x =得:01a =, 令1x =得:07121...a a a a +-=+++,712...2a a a ∴+++=-.【点睛】赋值法是求解二项式定理有关问题的常用方法. 14.写出一个渐近线方程为y x =±的双曲线标准方程_______. 【答案】221x y -=【分析】不妨设双曲线方程焦点在x 轴上,根据渐近线方程以及,,a b c 的关系,得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详解】不妨设双曲线方程焦点在x 轴上,渐近线方程为y x =±,则1b a= 故答案为:221x y -=15.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为F ,过原点O 的直线l 交C 于另一点P ,若4PF =,则OP =______.【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得出3P x =,即可得出点P 的坐标,即可根据两点间距离得出答案. 【详解】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1,0F ,若4PF =, 则3P x =,P y ∴=±,OP ∴=四、双空题16.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公差为0,构造新数列{}n b 为:1,2,1,2,2,1,2,2,2,1…,即在{}n a 的第()*k k ∈N 项和第1k +项之间插入k 个2,记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2022b =_______;2022S =______.【答案】 2 3981【分析】根据已知讨论{}n b 的中1后面的2的个数,即可得出2022b 为第63个1后面的第六个2,而2022S ,可以根据含多少个1与多少个2得出.【详解】由题意得1n a =,考虑{}n b 中1后面的2的个数,可得当有k 个1时,2的个数共有()112k k +, 当62k =时,2的个数总共有1953个,则已有6219532015+=个数, 则2022b 为第63个1后面的第六个2,即20222b =, 则()20221631953623981S =⨯++⨯=, 故答案为:2;3981.五、解答题17.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2,且234,2,a a a +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若2log n n n b a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答案】(1)*2,N n n a n =∈(2)1(1)222n n n n T ++=+-【分析】(1)运用等差中项求出1a ,再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n a ; (2)根据条件求出{}n b 的通项公式,再分组求和.【详解】(1)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2,且234,2,a a a +成等差数列,3242(2)a a a ∴+=+, ()11124228a a a ∴+=+, 解得12a =,1*222,N n n n a n -∴=⨯=∈;(2)2log 222n n nn b n =+=+,()2(12)222n n T n ∴=+++++++.1(1)222n n n ++=+-; 综上,()11222n n n n T ++=+-18.在以下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答.条件①:第3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条件②:只有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条件③:所有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为256.问题:在(0)nax a ⎛> ⎝的展开式中,_________.(1)求n 的值;(2)若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112,求展开式中4x 的系数. 【答案】(1)8 (2)1792-【分析】(1)分别选择这三个条件,利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求n 的值;(2)根据n 的值和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112,利用二项式求得a 的值,再求展开式中4x 的系数.【详解】(1)选①,26C C n n =, 8n ∴=;选②,∵只有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共9项,8n ∴=;选③,∵所有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为256,2256n ∴=, 8n ∴=.(2)二项式8(0)ax a ⎛> ⎝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48883188C ()C (1)rr rrr r r r T ax a x ---+⎛==- ⎝,令4803r -=得6r =,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628C 112a ⋅=, 得24a =,又0,2a a >∴=,2nx ⎛∴ ⎝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488318C 2(1)r r r r r T x --+=-,令4843r -=得3r =, 3534448C 2(1)1792T x x ∴=⋅-=- , ∴展开式中4x 的系数为1792-.19.已知过点()0,2A 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22:(2)(3)1C x y -+-=交于,M N 两点.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0CN CM ⋅=,求直线l 的方程. 【答案】(1)40,3⎛⎫⎪⎝⎭(2)20x y -+=或7140x y -+=【分析】(1)方法一:根据直线和圆相交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即可求解;方法二: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消去“y ”得到关于“x ”的方程,根据方程0∆>即可求解;(2)根据0CN CM ⋅=可知CM ⊥CN ,再结合几何关系求出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即可求出l 方程. 【详解】(1)方法一:圆22:(2)(3)1C x y -+-=,圆心(2,3),半径1r =, 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kx =+,即20kx y -+=, ∵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M N 两点,1<,解得:40,3k k <<∴的取值范围是40,3⎛⎫ ⎪⎝⎭.方法二:联立222(2)(3)1y kx x y =+⎧⎨-+-=⎩,整理得()221(24)40k x k x +-++=,∵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M N 两点,()22(24)4140k k ∴∆=+-+⋅>,解得:40,3k k <<∴的取值范围是40,3⎛⎫⎪⎝⎭.(2)0,CM CN CM CN ⋅=∴⊥,||||1CM CN ==,∴点C 到直线l 距离为22,即2|232|221k k -+=+, 整理得27810k k -+=,解得17k =或1k =, l ∴的方程为20x y -+=或7140x y -+=.20.如图,长为23,宽为12的矩形ABCD ,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2222:1(0,0)x yE a b a b+=>>经过,C D两点.(1)求E 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33l y x =+与E 相交于,P Q 两点,求POQ △的面积. 【答案】(1)2214x y +=(2)1213【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点C 的坐标,列出等式求出a 、b 即可求解;(2)直线方程联立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结合弦长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1)设(),0B c ,将x c =代入椭圆方程,得2by a =±,所以2,b C c a ⎛⎫ ⎪⎝⎭,2222312c b a a b c ⎧=⎪⎪∴=⎨⎪=+⎪⎩,解得2,1a b ==,故椭圆E 的方程为:2214x y +=;(2)设()()1122,,,P x y Q x y ,由22314y x y ⎧=+⎪⎨+=⎪⎩,得:213320x ++=,12123213x x x x ∴+==, 从而12816||221313PQ x x =-==⨯=. 又点O 到直线PQ的距离32d ==, 1116312||2213213POQ S PQ d ∴=⋅=⨯⨯=△, POQ ∴的面积为1213.21.数列{}n a 满足115,230n n a a a +=-+=,设3n n b a =-. (1)证明: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 (2)设()()111nn n n b c b b +=--,数列{}n c的前n 项和为n S ,求n S 的最小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 (2)23【分析】(1)根据已知得出()123n n b a +=-,则12n n b b +=,得出12b =,即可证明数列{}n b 是以12b =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根据已知得出n c ,根据裂项相消法得出n S ,根据10n n S S +->,得出数列{}n S 单调递增,即可得出{}n S 的最小值为1123S c ==. 【详解】(1)数列{}n a 满足15a =,1230n n a a +-+=,3n n b a =-,()()11323323n n n n b a a a ++∴=-=--=-,即12n n b b +=,又113532b a =-=-=,∴数列{}n b 是以12b =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222,n n n b n N -∴=⋅=∈.(2)()()()()1112111121212121n n nn n n n n n b c b b +++===-------, 122231111111111111212121212121212121n n n nn n n S c c c -++=+++=-+-++-+-=----------,1211211111121212121n n n n n n S S +++++⎛⎫⎛⎫-=---=- ⎪ ⎪----⎝⎭⎝⎭,()()()()()()2111121212222(21)20212121212121n n n n n n n n n n ++++++++++--===>------, ∴数列{}n S 单调递增,{}n S ∴的最小值为1123S c ==.22.如图,已知圆22:1O x y +=和点(2,1)A ,由圆O 外一点P 向圆O 引切线PQ ,切点为Q ,且有PQ PA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2)若以点P 为圆心所作的圆P 与圆O 有公共点,试求出其中半径最小的圆P 的方程; (3)求PO PQ -的最大值. 【答案】(1)230x y +-=(2)22263351555x y ⎛⎫⎛⎫⎫-+-= ⎪ ⎪⎪⎝⎭⎝⎭⎭ 5【分析】(1)设(),P x y ,根据切线性质与勾股定理列式,结合已知即可得出()222221(2)(1)xy x y +-=-+-,整理即可得出答案;(2)设圆P 的半径为(),,R P a b ,根据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得出OP 与R 的不等关系式,结合小问一点P 的轨迹方程即可得出269555OP a ⎛⎫=-+ ⎪⎝⎭,得出其最小值,即可得出点P 坐标与半径最小值,即可得出答案;(3)设O 关于直线:230l x y +-=的对称点为(,)O m n ',根据点关于直线对称点的求法得出126,55O '⎛⎫⎪⎝⎭,根据已知结合几何关系得出PO PQ PO PA O A --'=≤',即可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1)设(),P x y ,Q 为切点,PQ OQ ∴⊥,由勾股定理有222PQ OP OQ =-, 又PQ PA =,()222221(2)(1)x y x y ∴+-=-+-,整理得230x y +-=. ∴点P 的轨迹方程为:230x y +-=;(2)设圆P 的半径为(),,R P a b ,圆P 与圆O 有公共点,圆O 的半径为1,11R OP R ∴-≤≤+,即1R OP ≥-且1R OP ≤+,而2222269(23)555OP a b a a a ⎛⎫=+=+-+=-+ ⎪⎝⎭,故当65a =时,min 355OP =. (也可以通过求点O 到直线:230l x y +-=的距离得到) 此时,min 33523,155b a R =-+==-,故半径取最小值时圆P 的方程为:22263351555x y ⎛⎫⎛⎫⎛⎫-+-=- ⎪ ⎪ ⎪⎝⎭⎝⎭⎝⎭.(3)设O 关于直线:230l x y +-=的对称点为(,)O m n ',()2123022nm m n ⎧⨯-=-⎪⎪⎨⎪⨯+-=⎪⎩解12565m n ⎧=⎪⎪⎨⎪=⎪⎩, 126,55O ⎛∴'⎫ ⎪⎝⎭,(也可以利用63,55⎛⎫ ⎪⎝⎭是OO '的中点,得到126,55O '⎛⎫ ⎪⎝⎭)PO PQ PO PA O A ''∴-=-≤==当,,P A O '三点共线时,取得等号. 则PO PQ -。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区域性学业质量检测高二上学期2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B.明矾净水的原理是能杀菌消毒C.农村推广光伏发电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D.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餐具的油污2.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时应将粗铜连接电源的负极B.一次性保暖贴发热过程中不涉及原电池原理C.太阳光催化水分解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已知则的摩尔燃烧烩为3.关于合成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高效催化剂能减小反应活化能B.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和循环使用C.工业合成氨温度为700K是因为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D.恒温恒容下,若体系的总压强不再改变,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4.某科研人员提出HCHO与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发生反应生成、的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HAP的部分结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AP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过渡态是该历程中能量最高的状态C.在反应过程中,HCHO中的C-H键全部断裂D.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5.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B.、、、C.、、、D.、、、6.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的电池,将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我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是负极材料B.正极反应为:C.可以将溶于水作为电解质溶液D.理论上每消耗1molNa有个电子流入镍网7.向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各1.5mol,发生反:=。
在不同温度下测得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B.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是40%C.a、b两点平衡常数:D.温度下,0到2min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验证铁的吸氧腐蚀测定溶液的浓度比较和的大小C.C D.D9. 25℃时,用盐酸滴定氨水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滴定剂与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滴定分数)。
三明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23年1月16日下午16:05-17:2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工作者陈述: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主干道路网络是此次考古价值最大的发现,该遗址中心城市的规划符合《吕氏春秋·慎势》所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规划原则,是后世中国都城布局的祖型。
由此可推断这样的布局()A.体现了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B.目的在于增强文化凝聚C.形成了执政集团的高度集权D.反映了严格的社会分层2.阅读如表“出土的针灸‘九针’器具”,这表明()注:锋针:是三种体呈圆柱,钎尖锋利,三面有刃的针具。
用于浅刺出血,治疗热病、痈肿及经络痼痹等疾患。
镀针:其针形如宝剑,针尖如剑锋,两面有刃,长四寸宽二分半。
主治痈疽脓疡,可以切开排脓放血。
毫针:古制毫针长1.6寸,尖细如蚊蛀之喙,用于治疗邪客经络所致痛痹、等疾患。
A.中国古代中医药学的源远流长B.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瑰宝C.九针器具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晶D.汉针灸学形成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故重武轻文的现象相当严重。
一些人还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认为他们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反映出当时A.佛道冲击儒家思想正统地位B.唯才是举成为社会共识C.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流动D.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4.宋代海上贸易几乎全为民间经营,甚至南宋海上战船的主要来源也是征调民船。
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专练——古代的商业贸易(基础精炼)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 (本题4.0分,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在古代中国经济社会中常用的专有名词,诸如“工商食官”、“盐铁专营”、“漕运制度”、“景德镇官窑”、“江宁织造”等。
这些专有名词,反映了古代中国A.别具特色的手工业技术B.官商合流局面的出现C.封建官府的垄断性经营D.官营和民营竞争激烈2. (本题4.0分,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时练习(2))西汉时期社会形成了一个普遍流行的概念:“用贫求富”之道,“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这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终止C.农业发展受限D.对外贸易空前活跃3. (本题4.0分,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在宋辽交往中,《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迁移默化地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这体现了榷场的设置()A.结束了宋辽的敌对状态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C.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D.展现了中原文化的优越4. (本题4.0分,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桥夜市:“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
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
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等”。
马街夜市和“瓦子”周边,贩卖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
由此可见,宋朝()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商业活动脱离政府监管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D.夜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5. (本题4.0分,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①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②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③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④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 (本题4.0分,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咖啡由原产地非洲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时间传播过程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传播到欧洲17世纪中叶后传播到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传入拉丁美洲据此可知A.物种交流集中于彼此邻近地区B.物种交流提高了各地的抗饥荒能力C.商贸活动发展促进了物种交流D.经济作物传播速度比农业作物要快7. (本题4.0分,河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测历史试题)1538年,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运用数学原理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地图投影方法——墨卡托投影。
三明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选择题部分和材料解析题部分。
2.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材料解析题答案请用黑色水笔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上,不得超出答题扫描区作答。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中期以后,家臣伴随家主卿大夫势力的增强而膨胀,针对“家臣屡叛乱和陪臣执国命”问题,鲁国季孙氏改任“无土无民,但受谷俸”的孔子及弟子掌鲁政。
该举措:A.使得礼乐制得以延续B.推动官僚制度的萌发C.反映了卿权取代王权D.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2.根据表1可推之,秦国:表1:云梦睡虎地秦简部分行政法规统计表A.诸法合体,依法治吏B.君权神授,法自君出C.以农为本,保证赋税D.法网严密,行政早熟3.江苏连云港市尹湾村汉墓出土的木犊《集簿》有两段关于户口方面的摘录:(一)男子七十万六千六十四人。
女子六十八万八千一百卅二人。
女子多前七千九百廿六。
(二)年八十以上三万三千八百七十一。
六岁以下廿六万二千五百八十八。
九十以上万一千六百七人。
年七十以上受杖二千八百廿三人。
凡万四千四百九十三。
多前七百一十八。
以上摘录不能用于研究汉朝:A.官员考核制度B.赋役制度C.地方行政制度 D优抚制度4.南朝宋武帝刘裕在位期间,出现了“委任宗室子弟”“太子东宫重兵围积”“寒门辈机要”等现象。
据此可推之该时期:A.皇权有所强化B.门阀政治终结C.宗王势力崛起D.中枢权力转移5.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两省作为“机要之司”的职权被集中到了政事堂。
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
该举措:A.有利于防治腐败现象B.提高了行政效率C.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D.强化了中央集权6.宋代对南方和西南各民族施以羁縻之道,然各民族“或以仇隙相寻,或以饥馑所逼,长啸而起,出则冲突州县,入则负固山林,致烦兴师讨捕”。
为此,在四川边疆、荆湖南北路边境、广南西路边境的地区开设众多的互市榷场,与各民族互市。
此举:A.表明宋代放弃了羁縻政策B.说明宋代疆域覆川桂鄂全境C.主要源自商品经济的繁荣D.体现了守中治边的传统观念7.明后期,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对此时人评议到:“今一切征银,农无银,贱其粟以易银”。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A.税制改革引发银荒B.货币制度不够健全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D.赋役承担趋向合理8.晚清时期,海关税、厘金迅速增长,在扩展税收总量的同时也改变税收结构,据统计,厘金和关税的收入,在1886年前后超过田賦,此后若干年份虽有变动,但在晚清时期基本成为常态。
这表明晚清:A.财政收支渐趋平衡B.经济结构发生变动C.中央财权得到强化D.税收结构得到优化9. 1901年清廷宣布“新政”。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1906年,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立宪成一场骗局。
这些措施表明:A.改革加速了革命的进程B.清末新政加深了民族危机C.清廷主动适应时代潮流D.民主政治成为社会的共识10.表2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表211.1925年,马寅初评论道:“各省往来,几若异国,故(上海)规元不能通用于汉口,(汉口)洋例不能通用于上海”。
类似问题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存在,东北、上海两地商人通过“购买日金(元)、间接汇兑”的方式解决货币繁复零乱的问题。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本土币种的混乱B.货币信用的崩溃C.外币涌入的冲击D.货币主权的缺失12.表3所示为1928年国民党《训政纲领》的主要内容(部分),这表明当时:表3条例主要内容第4条将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第5条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行之。
第6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行之A.国民政府执政能力得到提升B.国民党意在实行“一党专政”C.政治民主化取得阶段性成果D.孙中山宪政思想被完全继承13.1941年5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三级民主选举中,普遍实行直接选举,实行一定程度的竞选,并采取多种选举方式,如投豆、画圈、画杠、燃香在纸上烧眼等,保证了较大的参选率,有80%的选民参加选举,有些县甚至达到95%。
上述举措:A.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积累经验B.开创了协商民主的新形式C.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D.推动基层社区民主的发展14.图1作为史料可以证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法律保护弱势群体B.社会习俗根本改变C.《婚姻法》得以贯彻D.家庭实现男女平等15.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写人两国的协定,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B.以意识形态作为对外交往的前提C.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D.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并极具包容性16.针对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状况,2013至2017年我国与有关国家建立了56个双边能源合作机制,覆盖了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据此可知:A.能源主要产国是中国外交的首要对象B.中国积极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C.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国外交的必然使命D.多极化趋势加强影响外交战略的制定17.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
”由此可见,他意在强调民族区域自治:A.确保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D.推动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18.公元前406年,雅典在阿吉纽西海战中取得胜利,但参战将军们因未能及时打捞落水船员和阵亡者遗体而受到审判,在泰拉麦奈厮等人利用下,两次击败了公民大会从法治途径解决问题的努力,致使六名将军被处死。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精英具有丰富政治经验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保障C.政治演说影响国家事务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19.英国议会最初由封建教俗贵族组成,旨在协助国王解决财政困难。
1265年骑士和城市市民代表首次参加议会,并于1341年起单独议事,最终组成议会下院。
通过议会,国王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金钱和人力的支持,而议会亦可向国王提出请愿。
关于中世纪英国议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王可不经议会同意而加征新税B.下院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C.城市市民是国王联合的重要对象D.贵族通过议会掌握了国家行政权20.中世纪欧洲教会法主要是关于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个人的品德、生活守则的一些宗教规则、章程和法规。
同时,教会法对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以及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都有所涉及。
这反映了:A.神权与王权矛盾尖锐B.教会注重维护社会秩序C.公正司法贯穿全社会D.基督教伦理法律化趋势21.图2所示是发生在近代美国的一起政治事件,1881年7月2日,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身受重伤,两个多月后不治身亡。
该事件主要反映出当时美国:A.政党分肥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B.政党政治加剧了南北冲突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D.政府腐败降低了行政效率22.詹姆斯·弗农在《政治与人民》一文中指出:经历了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后,“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国家政治中来,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作为政治主体却毫无能力”,事实上,英国正一步步变得“更加不民主”。
其意在说明:A.规范有序政治体系的建立B.资产阶级民主具有虚伪性C.议会政党制度的逐渐成熟D.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命脉23.为了实现控制中东石油,排挤英法等在中东的传统势力,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美国不惜运用金融权力,迫使英国退兵埃及,并使其最终丧失了对中东的控制权。
据此可知:A.美英之争取代美苏全面对抗B.美国旨在维护各国航行自由C.英国丧失了世界货币铸币权D.金融工具服务美国对外战略24.《世贸组织协定》规则详尽,不允许缔约方对任何条款作出保留,世界贸易组织有近似于国家法院的争端解决机制,只要是专家组或是上诉机构作出了裁定,便会依准自动通过原则成为对相关成员有拘束力的决定,拒不履行的成员便可能受到报复。
这反映了A.全球化提升了国际法的约束力B.强权政治是国际法的最大陷阱C.科技进步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D.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25题8分,26题20分,27题12分,28题12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根据材料,从A或B时段中概括一个有关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关系的现象,并结合所[该现象的原因。
(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材料一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算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发布上谕停罢料举止,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延续了1300年。
科举制的长期存在,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政治、文学乃至社会风俗等各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的作用一直是双重的:它曾促进了中国的强盛统一,也一度使得中国衰败落后;既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朋党;既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使学校沦为其附庸;既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总的说来,在科举制实行的前期,其进步作用较明显,而后期消极作用较突出。
及至清末,科举制还来不及完成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变,便在历史的浪潮中消失了。
——摘編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二二战以来,西方传统文官制度体系中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官分途原则发生很大变化,逐渐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文官试图打破“政治中立”的樊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
随着政府所处环境以及文官制度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传统文官永业原则受到挑战。
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阶级统治往往僭越制度的规范,典型的做法就是不经过考试任用的程序直接任免文官;另一方面,出于技术方面的考量,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行政职位的一部分特别是高级取位向社会开放,不拘一格招揽优秀人才,这淡化了考试任用的制度刚性。
——摘编自秦勃《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官制度的嬗变与重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科举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