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城与运河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8
读《长城和运河》有感读《长城和运河》有感读《长城和运河》有感篇1每当我和同学们朗诵起《长城和运河》的时候,作为教师,中华民族的儿女,一种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升。
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迹,绵长秀丽的京杭大运河创造了中华民族交通运输历史的辉煌。
听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我怎能不感到自豪。
也许我的这种体会触动了在座的学生的心,他们的脸上泛起了欣慰的微笑。
不言而喻,这首诗的朗诵,学生一定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带着激情品味文字,带着激情体会诗意,教学的目的完成的的确较为顺利,即将完成时,一看,离下课还有短短的两分钟。
我该怎么办呢?再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全诗,未免太老套。
我灵机一动:那就来丰富一下孩子的阅历,了解一下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吧!于是,我顺势诱导:同学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多么的勤劳,多么的富有智慧啊。
他们不但筑起了惊人的万里长城,还开挖了浩大的大运河工程,你们还知道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哪些伟大的历史工程?”刚脱口。
我就暗自思忖:问题可能有点难度,学生会不会回答不出来?谁知道,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出乎我意料,接下来的.回答更让我瞠目结舌。
什么故宫、圆明园、墩煌莫高窟……有关的典型例子应有尽有,个别同学还把“埃及金字塔”等外国建筑和“东方明珠”等中国的现代艺术建筑也搬进了今天的课堂。
你能说这堂课只是完成了原先的教学目标吗?虽然最终稍微有点拖了课堂,可与原先的设计比起来,我对这个意外的结束设计感觉更满意。
从严密的语文教学角度讲,我或许把学生带得太远,可这何尝不是对学生进行阅读知识扩充的一个更好的契机呢?我们语文老师要注意把握!读《长城和运河》有感篇2我最喜欢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尤其是课文《长城和运河》读后特别有感觉。
我最喜欢的句子是“长城就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这条龙连绵起伏,穿行在大地,腾云驾雾,翻山越岭,简直是太神奇了,我想:如果把长城比作是一条巨龙的话,那么他肯定是全世界最大最长一条龙。
读到课文中最后一句话:“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时,让我产生了很多想象,这是我们祖先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来创造的,如果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爬上长城,站在长城上眺望,那该有多么自豪啊!因为这是我们祖先历尽艰辛创造出来的,并且让他一直保留到现在。
三年级语文课文《长城和运河》资料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地理位置: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价值堪比长城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万里长城与隋唐大运河万里长城与隋唐大运河都是我国古代巨大工程,是我们的祖先留给给我们的最宝贵物质遗产,今天所有的华夏儿女都引以为骄傲和自豪。
可是这两个工程的建筑朝代却有着相似的遭遇和共同的命运,后人对这两个建设千古工程的统治者的评价却不尽相同。
万里长城始建于二千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防范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动用了倾国之力,修建了万里长城,以此工程来抵御少数民族的侵略,巩固秦王朝的统治;大运河开挖于隋朝,也是隋文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中国二百多年南北朝的分裂状态,在前人的基础上,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大运河的的全部工程,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可是这两个王朝都是事与愿违,不是因为他们建设了万里长城,开挖了大运河之后,他的王朝就巩固了,可以万世而为君。
结果适得其反,正是因为两个巨大工程耗尽全部国力,造成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很快就被推翻,丢掉了政权,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只传了二世的短命王朝。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大约五千多公里(各种统计数据不一)。
长城主体工程大部分都修在蜿蜒曲折,地势险要的山峰之上,这样如此浩大的工程,就是采用现代建筑手段修建这样的工程也绝非易事,很难想像我们的祖先是付出怎样的艰辛,付出多少生命的代价才修筑这样的万里长城。
可以说:万里长城是血肉筑成的,一点都不为过。
如今历史已经远去,先人修筑长城的场面已经无法再现,只有万里长城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沧桑,风采依旧,巍峨的矗立在高山之巅,像一条巨龙凝固在群山峻岭之上。
现在的游人登上长城游览时,只是在感叹长城的古老和雄伟,而永远都不能理解长城用它的肢体语言在诉说着那些曾经的往事,所经历的沧桑。
也永远都读不懂,这部厚重的史书所记载的千古谜团。
过去的历史证明,长城并没有起到设计者的作用,阻挡外族入侵。
万里长城既不能挡住蒙古人的铁骑,也没有阻挡满洲人入主中原,更不能挡住日本人的枪炮。
长城的作用,其精神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它只是一个农耕民族保守思想的延伸,与北京的四合院一脉相承,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安全感而已。
《长城和运河》课文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长城和运河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三年级《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三年级《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搜索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学习运河片段,了解运河。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不只是长城,还有运河。
读下面的诗句,看看我在飞机上看到的运河是怎样的一种奇异的景象?二、学习运河片段1.“像绸带飘落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在这儿,说运河是一条长长的绸带,你认为这样的比喻好吗?为什么?2.出示:银光闪闪(abcc):微波粼粼、金光闪闪波涛滚滚、细雨蒙蒙凉风习习、烈日炎炎逃之夭夭、气势汹汹3.指导读诗句三、为什么说,京杭大运河也是人间的奇迹呢?1.它长: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47公里2.它连通五省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出示图)3.实现了南北的运输。
我们知道,现在的交通形式很多,由陆路的汽车、火车;水上的水运、天空的空运,现在进入太空的运输都有了。
但在当时,北面的物资要运到南边来,确实不方便。
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想到开凿一条运河,将五大水系贯通,这是何等的想象和创造?4.所以书上说,“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动人,就是对这种创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
你说,面对着这条运河,你想说点什么呢?5.如果我告诉你: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这第一条是长江)你会怎样想?6.如果我告诉你,这运河的开凿,最早在春秋时,吴王就开凿了运河(邗沟),距今2500多年,到了随朝的.时候,开通了从杭州折络阳再到北京的运河,这运河比现在的运河不要长;我们现在的运河是元朝的时候修建的,你又作何感想呢?7.如果我告诉你,现在的这条京杭大运河不仅是黄金水道,而且还是我国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工程最主要的河道,你又会作何感想?8.是啊!我们的祖先多伟大啊!9.指导读:10.总结:长城和运河,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又经历了多少苍桑,有过多少泪水,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随唐起始,到今天,又有过多少灵动的创造,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
长城和运河现代文阅读答案长城和运河现代文阅读答案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着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1)作者在什么地方进行观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蓝天上观察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文中用了什么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你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和“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这两句中体会到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蓝天上。
(2)第一节中第三行和第二节中和第三、四行。
比喻(3)这么长的工程,真是个奇迹。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
[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 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
说明文阅读解题方法1.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
由于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既包括事物性的说明文,又包括事理性的说明文。
这两者是不同的。
一般说,事物性的说明文,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事理性的说明文则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
【群文阅读】长城砖绵延万里的古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已经失去它的作用。
于是,长城砖觉得它们是世界上最低下、最无能、最可怜的砖了!它们十分羡慕那些盖起了一幢幢高楼的红砖,也羡慕那些筑成了一座座厂房的青砖,甚至对农民盖围墙用的那些碎砖,也有点羡慕呢!这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块普普通通的长城砖,忽然被人们掀下来,送上飞机,运到美国一座大城市去展览。
这块自惭形秽的砖,居然被送进一个垫着软缎的玻璃匣里,陈列在展览大厅的镀金架上!从美国各地赶来参观的人,排成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经过那个镀金架子,每人只允许停留7秒钟,他们急忙发表着各自的感想——“啊,我终于看到了伟大的长城砖了!”一位大学教授激动地说,“它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比我们美国的历史要长10倍呢!”“确实了不起!”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只能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但是,这两者是不能相比的!”一位金发女郎接着宇航员的话说,“万里长城是2000多年以前的人类,用相当原始的工具建造起来的——我不说中国人而说人类,因为这项伟大工程是全人类的骄傲!”“是的,是的!”一位尖嗓子的男孩兴奋地喊道,“我们的历史老师也说过,万里长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里程碑!”“长城砖啊!我们看到了你,就仿佛看到了祖国!”一对华侨老夫妻互相搀扶着走过来,热泪盈眶地说,“你坚强、刚毅、庄重,包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你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砖啊!”……匣子里的长城砖,听着人们热烈的赞美,由惊讶而深思:“啊——我们往往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才妄自菲薄;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尊,才失去自信啊!”自读思考:1.用自己的话说说在不同的人眼里长城砖有什么不同的意义?2.长城砖为什么伟大呢?说说你的理解。
大运河的历史故事大运河是由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开始凿造的,经过两汉至南北朝相继扩建,到隋炀帝杨广时期初具规模,之后又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再次扩建,基本形成现在的大运河。
长城和运河课文原文及赏析
《长城和运河》是首现代诗歌,这首诗是写作者来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
描写了作者在祖国上空俯瞰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两项伟大工程的壮丽景象,下面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在万顷的蓝天上俯瞰蜿蜒的万里长城和壮丽的京杭大运河。
长城和运河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文章赏析
诗歌有两个小节,第一节描写的是万里长城,用绵延起伏、蜿蜒曲折来形容这条巨龙;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把京杭大运河比作银光闪闪的绸带。
诗歌从整体上描绘了万里长城和大运河这两个伟大工程的特征,最终主旨是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最新整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答案1.长城和运河基础练】一、绸带连接起来,创造了不朽的民族,谱写了连绵起伏的诗篇。
二、示例:书架上的书像蜻蜓一样蜿蜒曲折,杭州反抗的故事被分析了出来。
三、示例:长城和运河是奇异的景象,永远不朽。
四、1.长城像一条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长达万里;2.运河像一条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连接了首都北京和天堂杭州。
五、例:XXX是XXX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
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
兵马俑分为将军俑、铠甲俑等,坑内还出土数万件实战兵器,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发展练】二、1.羊群的白色和大花格外显眼;2.在南沙群岛散步或骑马,挥动着羊鞭,唱着牧歌,感觉格外蓝特别清新。
2.美丽的南沙群岛基础练】一、南沙群岛是辽阔的岛屿宝库,海龟星罗棋布,水天相连。
二、这里有浩瀚的矿产和辛勤的世界,海水碧波浩淼,海水汹涌浪花。
三、示例:南沙群岛是蓝色宝库,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矿产资源,海洋动力十分强大,数量太多,数不清。
这里就像一片迷人的蓝玉一块翡翠。
四、南沙群岛是一个宏伟的搏斗场,广阔壮阔。
发展练】一、南沙群岛是一个巨大的蓝色宝库,是一个迷人的世界。
二、(一)1.台湾是祖国的宝岛;2.日月潭和阿里山是台湾的著名景点;3.稻谷、樟脑、甘蔗、林菠萝等是台湾的特产。
3.庐山的云雾基础练】一、庐山的云雾变幻多姿,瀑布流连忘返,四蹄生风。
二、泻腾驾姿遮罩。
三、示例:庐山的云雾像系列一样系紧,转动、转身、弯曲,曲子没有落。
四、1.庐山的高峰和瀑布变幻无常,神秘的色彩;2.庐山的山峰千姿百态,瞬息万变;3.庐山的山顶戴着白色的绒帽,山腰间系着一条条玉带,远远望去像是茫茫的大海和巨大的天幕。
发展练】一、1.一道红霞真的非常红,可爱而深红,发出夺目的亮光;2.海上日出的景象也很美丽。
二、在浅蓝的天空下,同学们满头大汗,脚下生风,肆意享受红艳艳的太阳的照耀。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练习与测试答案(下册)1 长城和运河【基础练习】一、绸带创造民族不朽谱写诗篇连绵起伏二、示例:书架驾驶蜿蜒蜻蜓杭州反抗折断分析三、示例:(不朽的)诗篇奇异的(景象)四、1.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山海关嘉峪关万里长城2.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首都北京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五、例:秦兵马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
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
兵马佣分将军佣、铠甲佣等,坑内还出土数万件实战兵器,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发展练习】二、1.羊群白色大花2.格外蓝特别清新散步骑着骏马,挥动羊鞭,唱着牧歌2 美丽的南沙群岛【基础练习】一、辽阔岛屿宝库海龟星罗棋布水天相连二、浩瀚矿产辛勤世界繁衍海水碧波浩淼海水汹涌浪花三、1.蓝色宝库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尽数量太多、数不清2.迷人一片蓝玉一块翡翠四、示例:搏斗宝贵宏伟(壮阔)广阔【发展练习】一、巨大的蓝色宝库迷人的世界二、(一)1.祖国宝岛台湾2.日月潭阿里山3.稻谷樟脑甘蔗林菠萝3 庐山的云雾【基础练习】一、变幻似乎姿态瀑布流连忘返四蹄生风二、泻腾驾姿遮罩三、示例:系列系紧转动转身弯曲曲子没有没落四、1.高峰瀑布变幻无常神秘的色彩2.千姿百态瞬息万变3.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方位【发展练习】一、1.一道红霞真红红得非常可爱深红发出夺目的亮光2.海上日出二、示例:浅蓝的天空下,同学们满头大汗,脚下生风,肆意享受红艳艳的太阳的照耀,树荫底下,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丝丝点点金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单元练习(一)一、民族岛屿壮观驾驶绸带谱写似乎笼罩宝库瀑布二、创造创伤睡觉觉得行列行走数数数学三、绵蜒连罗幻返姿态泻罩四、1.(1)宽阔(2)辽阔2. (1)奇观(2)奇迹五、第二波斯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长城运河六、1.这边,一团一团的……又像是鱼群游来游去……2.从地面到高空……在高空的便是云。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长城和运河主备教师:王浩悦(学科组讨论)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及说明内容:诗歌的内容;说明:通过学习,理解诗歌的内容,受到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及说明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的样子和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和智慧;目标2:背诵诗歌;说明:在学习这首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受到情感熏陶;三、教学问题分析如何从诗歌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学课文前让学生预习,也可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从而感受在当时修建这样伟大工程的不易和艰辛。
四、教学支持条件:五、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就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兴趣。
)师生活动:1、同学们曾经到过哪些地方旅游?(学生自由说)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一定是风景如画,但另外两个地方大家也是非去不可,知道是哪里吗?(长城和运河)3、你知道有关长城和运河的哪些知识?(全班交流)活动二:初读课文,了解文体:(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使情感升华)1、自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别的有什么不同?(体裁是诗歌)2、这首诗歌可以分为几节?(2)3、指名分节读;活动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1、再读诗歌,思考:(1)作者是在什么位置、以什么方式观察长城和运河的?(2)在作者眼中,长城和运河是什么样的?(3)是谁创造了这些奇迹?2、学生自读,并完成思考练习;3、全班汇报交流:(1)作者是在飞机上以俯视的方式观察的;(2)长城: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运河: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3)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的。
4、找到相关语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5、从这两个奇迹中能感受到什么?(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6、全班齐读;7、各人尝试背诵。
8、你还知道哪些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故宫、颐和园、天坛等)六、目标检测:1、填空:(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