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背回填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涵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1. 背景介绍在道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涵洞的建造是必不可少的。
建造涵洞时需要施工人员对涵洞背填进行处理。
背填即是在已有的涵洞基础上,填充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土石材料,使涵洞变成更加稳固的结构。
本篇文档将介绍涵背回填的施工技术交底,从工程材料选定到具体施工方案,帮助施工人员深入了解并掌握涵背回填的施工要点。
2. 材料选择完成涵背回填的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程材料的选择。
选择的材料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内耗角内摩擦角小,不易发生流失。
•细度模数适中。
•外形良好,不易在运输过程中破碎。
推荐的材料类型有碎石、碎矿渣、混凝土材料、水泥材料等。
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材料的选择。
3. 施工注意事项3.1 准备工作•对材料进行清理与筛分,确保材料不混杂有害成分。
•配置好所需的机械设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土石的采集、堆放和储存。
3.2 施工流程涵背回填施工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理涵洞背填面,清除杂物堆积和残留物。
2.在背填面之上铺设防尘地布及止水板等材料。
3.按照施工图纸的标注,钻取打表,确定背填面高程以及填筑的坝高和坝宽。
4.涵内筑坝,进行露出土面上下修整。
5.进行填筑,从下至上进行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后验方,保证每一层填充质量。
6.涵背回填完成后,对施工产生的废料和垃圾进行清理和处理。
3.3 安全措施在涵背回填的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必须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施工,以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
•设备操作必须熟练并经过培训认证。
•严格按照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4. 结论涵背回填是涵洞建造中的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涵洞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在涵背回填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在材料的选择、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涵洞的安全和稳固。
技术交底书坡面较陡的,则应按要求开台阶,其效果满总监理和业主要求。
(3)测量准备工作, 由测量人员首先进行标高测量,计算填筑高度,计算总填筑 层数,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用红白漆标注在涵背上(每 15cm 一道红白相间标刻出来) ,每涵背墙的左、中、右各一道标尺,并在每标尺顶端用红漆喷涂结构物桩号,便于在 影像资料有追塑性。
(4)摊铺回填材料,采用机械将回填材料先大致平整后,再人工按照测量人员标出 的压实刻度线将回填材料整平,平整至符合纵、横坡要求,严禁超厚(注:控制松铺厚 度控制在 20cm )。
回填范围:涵背填料顺线路方向长度不小于 5m ;底面距基础外边缘不 小于 2m 。
(即回填区见下图)≥5m涵背回填区域4%1.0m≥2m(5)碾压及夯实,涵背回填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每 20cm 一层进行水平分层填筑、 压实(夯实不留缺口,确保达到涵背回填压实度要求),且两边对称进行回填,并严格按 分层厚度填筑。
当场地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横向辗压法,以使压路机尽量靠近涵背辗压, 若大型压实机械不能靠近时可采用人工清理配合液压打夯机辗压,采取薄填多压(夯) 的方法进行处理,可消除压实盲区;小型液压夯使用要求每填一米补夯一次,夯击效果 由试验决定。
(6)压实度的检测,根据以往经验待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先自检待自检合格后,经 监理工程师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填筑下一层(压实度要求≥96%,沉降差≤2mm )。
五 、施工技术要求1、涵背回填时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或冻土块的砂砾石回填。
2、涵背填土应设专人指挥、负责。
0.6m3、涵背填土的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涵背填土应在盖板安装及沉降缝的防水处理完成后再做施工,回填时必须两侧平衡地进行施工。
六、质量保证措施1、回填时,应严格按照测量人员标出的松铺线摊铺整平。
2、碾压时,应根据材料的性能及机械性能,选用较合适的机械碾压、夯实。
3、涵背分层回填的压实度必须≥96%;若采用沉降差检测,必须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检测,频率每侧每层左、中、右至少测3点,沉降差≤2mm。
通道盖板涵台背回填技术交底一.交底目的为使施工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熟悉通道盖板涵台背回填的施工程序、工艺要求、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做到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根据施工计划,结合施工设计图纸、现场施工条件和相关的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特对通道盖板涵台背回填的施工技术作以下交底。
二. 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第二册》(3)、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及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4)、《两阶段施工图第四册》(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三、施工技术要求1、施工准备(1)主要材料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等,非透水材料不得直接用于回填。
(2)人员、机械设备准备①人员准备人员配备:领工员一名、技术员一名;测量、试验人员各配置一名、专(兼)职质检人员一名、施工人员以满足施工需要来配置。
②机械设备准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压路机、洒水车、小型夯实机等。
2、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底清理碾压→碎石土分层回填压实(2)、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①、回填施工前,根据松铺系数,把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松铺厚度在结构物墙身上分左、中、右用红油漆划出标线。
②、基底清理碾压:回填前应将基础两边底面或原地面的浮土、杂物和积水清除干净,将基础两边底面反挖60cm后用压路机碾压密实达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并按设计要求对结构物墙身与回填土接触面做防腐处理。
③、分层回填压实方法:对于盖板涵及通道台背回填长度为底宽4m,回填前开挖台阶,台阶按照高20cm,宽200cm设置(设置为内倾2%的坡度);基础底到原地面按1:1挖台阶,原地面至路床顶按1:1.5挖台阶。
回填原则为分层对称回填,高差应不大于50cm,同时分层回填压实厚度须达到96%以上。
④分层回填压实1)选用透水性好的非盐渍土材料进行回填。
施工技术交底中国中铁股份有限企业蟠龙大道PL-1 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编号:技11工程名称及项目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由丈量人员定出台背填砂的界限限,以丈量人员放样地点开挖,按设计要求施工。
2、对回填基坑底第一要用压路机进行填前碾压,其压实度应达到90%(试验检测),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能填筑。
3、与路基纵向交界处开挖台阶,台阶的开挖宽度宜为2m内倾 4%的横坡,高度为 1m。
二、施工工艺丈量放样基底办理回填摊铺、整平碾压检测1、依据技术人员丈量桩位将基坑完整开挖至设计标高,并进行基坑清理。
,涵洞技术台背与路基连接处,要求路基端开挖台阶,台阶高100cm、宽不小于 200cm、内倾 4%的交底横坡,对基坑第一进行填前碾压,其压实度应达到90%,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能分层填筑。
内容2 、基底处理报检合格后首先进行基底 40cm 厚 10%石灰土垫层(石灰土一定严格依据实验室给出的配合比拌合,实验人员控制)填筑碾压;其次进行砂砾的回填碾压。
3、填筑时要依据填筑面积,安排填料堆放、摊铺,不行超厚,压实层厚度控制在 10-15cm 。
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按照试验室确定的量佳含水量±2%的颠簸范围内控制填料的含水量,现场组织工人再认真清理杂物,防止杂物被埋入填层基层。
4、结构物两边应同时对称填筑,每层压实厚度按15cm 控制。
控制压实机械,碾压采纳振动压路机先进行稳压,而后低振 2 遍,最后用18- 20t 压路机静压,直至无显然交底人:现场负责人:复核:现场领工员:审核:班组操作人:交底日期:接受日期:中国中铁股份有限企业蟠龙大道PL-1 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编号:技11工程名称及项目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轮迹压实度合格(压实度为96%)。
碾压时尽可能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在台身侧对称、均衡的进行碾压。
碾压时在结构物邻近应保存1m的安全距离,在安全距离内采纳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并注意防备任何可能对结构物的破坏,直到压实度知足设计要求为止。
通道、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1、工程概况本技术交底适用于防东5标合同段内的盖板通道、涵洞的台背回填。
现以K49+507涵洞为例进行说明。
K49+507盖板涵洞身长82.6m,孔数及孔径为1-4*4.5m,涵洞轴线与路中线夹角为135°,涵顶填土高度9.47m,进出口型式均为八字墙。
本涵为整体式基础盖板涵,进出口型式均为八字墙。
主要工程量:K49+507涵洞台背回填透水性材料(碎石土)工程数量:3832.6m3。
二、施工机械设备计划本涵洞台背回填拟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如下表:拟投入机械设备计划表三、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台背填土施工在台身拉杆眼内外侧用高标号砂浆处理完成和沉降缝填塞及防水层铺设完成,并经质量评定合格及监理工程师许可后进行。
开工前首先组织测量队对台身进行复测及台背回填范围进行测量放线后,提交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的施工。
2)防水、排水在台背填土期间,修建一些临时排水沟、渠、井等,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以防基坑积水及工程或附近农田受冲刷、淤积。
2、基本要求1)台背回填填土采用碎石土对称分层填筑夯实,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5cm,或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和总监办试验室鉴定合格的其他填料,严禁采用腐殖土、盐渍土、淤泥。
填料中不含有有机物、草皮、树根等杂物及生活垃圾。
2)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路拱合适。
3)台背填土的长度,不得小于规范、设计图纸及监理的规定,即涵洞顶面处不小于涵洞高度加2m(507涵洞不小于7.05m),墙身底面处不小于2m。
4)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时两个涵台同时对称分层填筑,松铺层厚不超过20cm。
5)涵洞顶填土在不足1m时,严禁采用震动压路机进行洞顶及涵洞范围内的土方碾压,重型机械不得通过。
宜采用轻型机具配合人工进行土方的运输、摊铺、压实。
3、施工工艺1)台背填土先采用挖掘机开挖台背回填范围内的原土、挖掘机装车,配以自卸汽车运输。
通道盖板涵台背回填技术交底一.交底目的为使施工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熟悉通道盖板涵台背回填的施工程序、工艺要求、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做到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根据施工计划,结合施工设计图纸、现场施工条件和相关的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特对通道盖板涵台背回填的施工技术作以下交底。
二. 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第二册》(3)、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及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4)、《两阶段施工图第四册》(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三、施工技术要求1、施工准备(1)主要材料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等,非透水材料不得直接用于回填。
(2)人员、机械设备准备①人员准备人员配备:领工员一名、技术员一名;测量、试验人员各配置一名、专(兼)职质检人员一名、施工人员以满足施工需要来配置。
②机械设备准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压路机、洒水车、小型夯实机等。
2、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底清理碾压→碎石土分层回填压实(2)、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①、回填施工前,根据松铺系数,把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松铺厚度在结构物墙身上分左、中、右用红油漆划出标线。
②、基底清理碾压:回填前应将基础两边底面或原地面的浮土、杂物和积水清除干净,将基础两边底面反挖60cm后用压路机碾压密实达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并按设计要求对结构物墙身与回填土接触面做防腐处理。
③、分层回填压实方法:对于盖板涵及通道台背回填长度为底宽4m,回填前开挖台阶,台阶按照高20cm,宽200cm设置(设置为内倾2%的坡度);基础底到原地面按1:1挖台阶,原地面至路床顶按1:1.5挖台阶。
回填原则为分层对称回填,高差应不大于50cm,同时分层回填压实厚度须达到96%以上。
④分层回填压实1)选用透水性好的非盐渍土材料进行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