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外科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蒙医知识点蒙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分支,被誉为“东方医学的明珠”。
它起源于蒙古族,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蒙医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医学。
一、蒙医的起源和发展蒙医学起源于蒙古族的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界的观察。
早在古代,蒙古族就开始研究草地上的植物、动物以及人体的健康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在蒙古族的社会生活中,蒙医不仅是医疗保健的重要手段,也是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二、蒙医的基本理论1.自然观:蒙医学强调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念,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治疗疾病时,蒙医注重调整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使人体的“气”(生命活力)得到恢复和增强。
2.五行学说:蒙医学借鉴了中医的五行学说,将人体的生理、病理和治疗方法分为五个方面,即金、木、水、火、土。
不同的五行代表着不同的器官和病理表现,通过调节五行之间的关系来治疗疾病。
3.经络学说:蒙医学认为人体内部有一组特定的经络,通过这些经络可以调节和传导人体的气血。
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在蒙医治疗中,经络的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蒙医的治疗方法1.草药治疗:蒙医学非常重视草本药物的应用。
蒙古族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对于采集和利用草药有着丰富的经验。
蒙医的草本药物种类繁多,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2.推拿按摩:蒙医推拿按摩是一种特殊的手法,通过按摩和推拿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在蒙古族民间广泛传承和使用,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3.食疗养生:蒙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将食物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
根据人体的病理表现和体质特点,蒙医可以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通过食物的调理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四、蒙医的现代发展蒙医学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一方面,蒙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一些地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当地人民的宝贵财富。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医院简介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8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开放床位1 807张,年门急诊量1 474 415万人次,年出院人数80 877人次,年完成手术62 513台例。
全院在职职工3 716人,其中高级职称780人,中、初级职称2 428人。
目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卫生技术人员14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卫生技术人员76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
医院现有36个医疗科室,15个医技科室,11个医疗中心,34个职能科室,71个病区。
拥有神经外科学、普通外科、蒙医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学、普通外科学、胸外科学、妇科学、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6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消化内科学、神经外科学、产科学、儿科学、放射肿瘤学、医学影像学、临床检验学7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1个自治区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同时自治区首家“分子与功能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医院挂牌成立。
2009年医院挂牌成为内蒙古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医院成立并揭牌。
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二级学科17个。
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42名。
2015年录取硕士研究生132人,完成答辩及学位申请的研究生140人。
医院承担着学校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研究生的学生管理、教学任务。
第一临床医学院对管理学生工作十分重视,定期开展学风讲座、毕业生模拟面试课堂等活动,目前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管理学生2463名。
近2年接受区内外进修人员463人。
近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5项和院外课题547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9项,医学会科研成果67项,发表中华系列文章165篇,SCI收录文章107篇,总数位居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系统首位。
部分蒙医疾病名称和症状简介1、赫依相当于中医的“气”、“风”,但其作用和含义广泛。
从生理上讲,它的功能主呼吸、肢体活动的动力。
从病理上讲,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赫依”的平衡失调,而产生各种疾病。
因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头赫依,心赫依、肺赫依、胃赫依、小肠赫依、大肠赫依、肾赫依、骨赫依等疾病;与其它疾病并发,形成赫依协日、巴达干赫依、赫依血等多种病症。
2、协日相当于中医的“火”,但其作用和含义更广泛。
它在生理方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热,调节体温,消化食物。
在病理方面,因协日失调,产生症状为发烧、皮肤、巩膜、颜面及小便发黄,口渴,呕吐,下泻,腹部胀满、喜凉恶热等多种症状。
3、巴达干相当于中医的“水”、“土”,但其作用和含义更广泛。
它的生理功能为辅助消化、滋生和调节体液等。
巴达干失调,病理方面可引起脾、胃、肠等消化系统疾病和体液失调,若与赫依、协日、血不伍,则形成多种复杂疾病。
4、心赫依症指主心脏活动的“赫依”失调,出现心慌气短,神志模糊,心悸烦燥,背痛,失眠。
5、白脉病蒙医解剖学中把人体的脉络分为白脉和黑脉。
白脉指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及神经干支。
白脉病是指神经的障碍或病理损害,症状一般为口眼歪斜,四肢麻木不仁、偏废不用,拘挛僵直,瘫痪,偏瘫,意识不清,头部震颤,失语蹇言等各种体征。
6、黑脉病黑脉病是因血、协日异常增多,功能紊乱,侵入脉道导致所患部位血管增粗、肿胀、扭曲,甚至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7、黄水病蒙医认为黄水是血的糟粕进入胆囊分解为胆汁,胆汗的精华便为黄水,主要存在于肌肤及关节中。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黄水偏盛或者偏衰则产生黄水病。
出现浮肿、水肿、湿疹、关节肿胀、脏腑积水和脓疡等各种体征。
“燥黄水”为蒙药的一种功能,相似于排除“黄水”之意。
8、宝日病宝日病又称宝日巴达干症。
是赫依、协日、巴达干、血与黄水相凝结而引起的综合症。
分热性、寒性两种。
跌打损伤所致的血赫瘀肝脏或者过食热性、酸性食物引起肝血增盛,肝血不能生化为正精,逆行入胃、小肠,形成败血,引起热性宝日病。
大学专业介绍之中医学类(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蒙医学、藏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1.中医学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药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运用中医学理论处理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毕业后能够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综合医院及各类相关医药卫生单位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2.掌握中药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与中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4.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重病症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6.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了解中医药学科和现代医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医古文、英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2.针灸推拿学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熟悉现代医学知识,以针灸推拿为特色的临床型高级复合性人才。
能在各级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相关教学部门从事中医、针灸、推拿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针灸、推拿诊疗各科疾病的基本能力。
蒙古族医学特色诊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蒙医药逐步形成了较为丰富而且独特的诊疗知识与经验。
诊断诊断是蒙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诊察和分析两方面的内容。
主要是通过望、问、切三诊,观察和检查患者的全面情况和现症的本质,以掌握诊断必须的依据,然后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进一步了解疾病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变化,鉴别出主与次、实与虚、确实与疑似,并结合六基症和寒、热证理论加以总结,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望诊是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外部精神状态、色泽、形体、姿态以及局部情况的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1.望色:望面部的色泽、气色。
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容。
人体发生疾病,面部的色泽会相应改变。
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色泽表现,可测知脏腑功能的盛衰和疾病的部位及发展变化。
正常人面部色泽是微黄、荣润、鲜明而有光泽。
如色泽暗晦、苍白、枯槁、面色青黑等均为不健康色泽。
色赤多为热证所致,面色白多为寒证。
颜面发绀,颊部粗糙多为赫依病和心脏疾病。
小儿胸部有热症时两颊潮红、口唇发白。
面色暗晦,精神衰极,言语低微不清,病情转入危重阶段突然转为两颧红晕如妆,精神转佳者为死亡预兆。
但由于居住环境、季节、气候职业以及种族的不同而造成的面色改变,都不属于病色,诊察时注意鉴别。
2.望形体:望病人体质强弱、胖瘦及发育状况,正常人五脏功能活动有力,则身体强健。
反之,必然会导致体质的改变。
还通过对病人的动静异常表现观察,也可测知疾病的部位。
3.五花的观察:舌、目、鼻、耳、口唇,蒙医诊断中称之为五花,这些器官与内在经脉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之花为舌,肝之花为目,肺之花为鼻,肾之花为耳,脾之花为口唇。
五花不但是三根之所舍和运行之道,而且与黑脉和白脉及五脏紧密相连。
这些器官的异常改变,可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
(1)望舌:即望舌形、舌色、舌苔。
正常人舌象为舌体柔润,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有薄而分布均匀的白苔,反之为异常舌象。
如赫依性病症之舌象多为舌质鲜红,干而粗糙,舌体短缩而强硬,出现言语不清、颤抖等;希拉性病症的舌体呈淡白色,苔厚而粘腻,色鲜红起刺等;巴达干性病症则舌体肥厚柔软湿润,舌质失去本体色泽,苔灰白色,或舌根部粗糙中部粘腻、尖部柔软等症状。
试论蒙医外治疗法的分类【摘要】蒙医外治疗法是蒙古族人民根据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地势气候、饮食穿戴、疾病的特点创立的独特传统疗法。
笔者介绍部分外治疗法,提示现代蒙医药工作者和热爱蒙医药,对蒙医药感兴趣的学者,共同携起手来挖掘探索这神奇的蒙医外治疗法,用科学态度认识、考证、运用、开发、利用、推广蒙医外治疗法,特别是在疑难病领域选用蒙医外治疗法,攻克难关,争取找到新疗法的突破。
【关键词】试论蒙医外治疗法分类蒙医药学是一门民族特色突出的传统医疗科学。
蒙医外治疗法是蒙医药学的主要部分。
其中,放血疗法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接骨术能解决开刀钉钢板之苦;振疗术没有脑内出血的情况下真能治愈脑震荡;灸疗能治疗风寒疾病;塔本阿尔山(5种蒙药为主要原料的药浴)治疗风寒病、皮肤病而被称为绿色疗法。
蒙医外治疗法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学术价值较高的机理,虽然被认为是经验性医学.却为蒙医药学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蒙医外治疗法是以蒙医理论为指导.独特的方药为武器,直接作用于皮肤、黏膜、毛孔、通窍、体表、病变的部位及穴位,促使身体康复治愈为目的的一门治疗学科。
应用范围涉及内、外、骨、妇、儿、五官、神经、皮肤等各科疾病的治疗。
一、蒙医外治疗法的发展蒙医外治疗法。
春秋战国时期问世的中医巨著<内经>有“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其地高居陵.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熵。
故灸熵者.亦从北方来”的详细描述和记载,就是指蒙医灸疗法。
<汉史>中“苏武将军自尽出血过多而昏迷不醒,奴医生用热灰(烧过的牛羊粪的热灰)蒸垫而救活的”记载。
7~8世纪期间蒙医传统疗法传入青藏高原,在<宇妥•元丹贡布传>中提到蒙古灸疗与蒙古五疗之首放血疗法从蒙古地区被藏医学所用。
现代蒙医学的形成同样是吸收了一部分中医、藏医、印度医与其它医学的优秀经验、理论内容,充实了自己的独特的医药体系,形成独立的一门医药科学。
科左中旗蒙医医院蒙医外科简介我院蒙医外科有医护人员12人,其中医生7人,护士5人,开放床位20张,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各种外科疾病。
蒙医外科所治疗的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腹股沟疝、阑尾炎、痔疮、肛瘘、下肢静脉曲张、关节脱位、各类骨折及外伤。
我科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通辽市医院有着长期的业务往来,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专家的服务。
病区洁净明亮,环境优雅舒适,是广大患者诊疗的好场所。
全科医护人员以精湛的医疗技术,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全程优质的服务理念,以及合理的收费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医生简介:代阿敏,1997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蒙医学院蒙医专业,现担任蒙医外科主任,从事临床工作1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处理外科各种疑难病例,擅长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等各种手术。
钱安郎,1995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蒙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在内蒙古医学院脱产学习,本科毕业,从事临床工作1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脊柱及四肢骨折、脱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阿古达木,住院医师,2003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骨伤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地掌握了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各种创伤、四肢骨折,关节脱位等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鲍文胜,住院医师,1995年10月毕业于内蒙古蒙医学院,从事蒙医整骨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吹酒按摩等方法治疗各种骨骼、关节疾病,擅长各种关节脱位、扭伤,四肢骨折等疾病的治疗。
香兰,住院医师,2003年8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专业,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的掌握了蒙医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名医简历科尔沁区传统整骨——“哈日敖海大夫”的简介包荣包文胜包旭光“内容摘要”整骨技术是蒙医传统医学的最早的技术之一,这门技术是蒙古民族的祖先就有的文化,是科尔沁传统整骨技术现在流传着整个蒙古民族中,该论文是介绍科尔沁大地名蒙医(注册的)传统整骨大夫——哈日敖海大夫。
“关键词”传统整骨技术;哈日敖海大夫蒙古人自古经营畜牧业以来游牧民族中间受外伤伤及骨折较常见,因此开始了有传统整骨技术得到了发展。
13世纪初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使蒙古族畜牧业产业及文化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促进了对蒙医传统整骨技术。
蒙古民族通过打猎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对动物的构造(尤其是对骨骼系统)有了认识和了解;同时自己在战斗中及打猎过程中受伤,经治疗获得了很多人体构造。
16世纪末期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及各族之间关系的友好蒙医传统整骨技术得到了提高,有了部分理论及文字记摘(录)。
同时吸收应用兄弟民族的先进技术。
“青朝历史记摘(录)”是先进的蒙医传统整骨技术,大夫对碎骨块取出时用冰来麻醉,他们的技术很高,神奇等记录。
所以在蒙古族士兵里挑出30名战士学习整骨技术,专门给上级军部行医的记录。
在蒙古族历史记摘(录)里,和文如、久松战、朝日吉〃莫日根等著名传统整骨大夫名扬天下,他们的丰富临床经验流传在广大人民当中。
整骨技术在蒙古民族中以????的发展过程,技术高超,尤其是整骨大夫们在人民的心目中神医美称;尊敬的称佛爷大夫。
在这慢长的历史发展中科尔沁大地撒满教比其它地区发展壮大以及促进文化产业的同时蒙医传统整骨技术在科尔沁草原领先发展。
在广大人民中名扬。
在19世纪末期科尔沁地区有个哈日敖海整骨大夫,他的整骨技术及行医作风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哈日敖海大夫(1883-1944)不但在蒙古民族中名扬,在辽宁省、吉林省、哈尔滨等省地区的汉族同胞中广泛流传的“黑狗大夫”。
哈日敖海大夫16岁开始跟随父亲松刘扎布学习传统整骨技术,成长成为名扬天下的传统整骨大夫。
蒙医执业范围包括以下专业:
1. 内科专业。
2. 外科专业。
3. 妇产科专业。
4. 儿科专业。
5. 眼耳鼻咽喉科专业。
6. 皮肤病与性病专业。
7. 精神卫生专业。
8. 职业病专业。
9. 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10. 医学检验、病理专业。
11. 全科医学专业。
12. 急救医学专业。
13. 康复医学专业。
14. 预防保健专业。
15. 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
16.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
17.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蒙医执业范围可能因地区和具体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您咨询相关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了解详细情况。
蒙医学概况蒙医学概况医学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自古以来,蒙古崐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狩猎的生活。
常年与寒冷、潮湿、风雪等自然灾害和疾崐病的斗争中,不断积累医疗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藏医及印度医学的部分崐基本理论,并结合当地民间疗法和汉医知识,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医学-蒙医学。
蒙崐医学既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寒冷和北方,应用火来取暖以至治疗疾病,火是蒙医早期的医疗经验的重要内崐容。
《汉书.李广苏武传》载有用温火烧地穴加上其他疗法,以治疗苏武自杀而半崐日后使之复苏的办法;《武威汉代医简》也有用白羊矢烧坑熏灼治病的方法。
《三崐国志.魏志》明确提到乌桓的鲜卑人有疾病“知以艾灸,烧石自熨”。
由于蒙古人崐主要食用牛、羊、马、驼等动物的肉、乳等食品。
所以,对这些动物产品的医疗作崐用,有较多的了解。
特别是对医治不消化症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蒙古族民间有个崐古老的谚语:“病始于消化不良,药始于开水”,根据传说和《内经》、《圣心八崐部医法秘书》等古书的记载,都说明这一时期对饮食、气候及环境和疾病的关系已崐有了一定的认识,尚没有系统医学,只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些零散的崐医学知识。
如对疾病的初步认识和简单的预防或医治方法等。
大体反映了在春秋以崐前的远古时代,随着人类生产进步发展过程,蒙古族中已逐渐产生了医学的萌芽,崐仅从上述二个被记载的经典年代算起,也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史实说明,早崐在公元前几世纪,北方游牧民族就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医疗技术。
可异当时蒙古族还崐没有自己的文字,故没有专著流传下来。
自古以来,饮食疗法在蒙医学中占有很重崐要的地位。
最早应用于食疗的饮料,主要的要数酸马奶了。
这是用马奶酵制的一种崐饮料。
蒙古人自酵自饮酸马奶历史久远,即远古开始从事畜牧业和挤奶劳动,就已崐发明发酵技术。
七百余年前成书的《蒙古秘史》中就有有关酸马奶的记载。
蒙医经典著作评语
摘要:
1.蒙医简介
2.蒙医经典著作
3.蒙医经典著作的评语
正文:
蒙医是蒙古族传统医学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蒙医注重预防、治疗和调养相结合,治疗方法多样,包括饮食疗法、药物疗法、放血疗法等。
蒙医经典著作是蒙医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知识。
蒙医经典著作包括《四部医典》、《白露医经》、《珊瑚验方》等。
《四部医典》是蒙医最著名的经典著作,被誉为蒙医的“百科全书”。
它详细介绍了蒙医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
《白露医经》是一部关于蒙医外科治疗的专著,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珊瑚验方》是一部蒙药学专著,收集了大量蒙药方剂,对蒙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蒙医经典著作的评语总体上是积极的。
它们系统地总结了蒙医的学术思想,为蒙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评语认为,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评语也指出,在现代医学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蒙医经典著作中的一些内容可能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总的来说,蒙医经典著作在蒙医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人提供了丰
富的医学知识。
蒙医学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30282K
专业名称蒙医学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蒙医学的基本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运用蒙医诊疗各科疾病及康复保健的实际工作能力,从事蒙医学医疗、康复、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级蒙医医院、农牧区医疗卫生和康复保健机构,从事蒙医医疗和康复保健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运用蒙医及医学诊断方法,对常见病进行诊断、治疗的能力;
2.具备运用蒙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以及运用蒙医药理论传授指导养生保健的能力;
3.具备对危重急诊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转院前预处理的能力;
4.具备医患沟通能力;
5.具备书写规范医学文件的能力;
6.具备医疗、预防、康复及养生保健的技术应用能力;
7.掌握蒙医基础理论和蒙药方剂知识,具备运用理论和方法进行医学逻辑思维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蒙医内科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妇科、蒙医儿科、蒙医传统疗术、蒙医正骨、蒙医外科学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蒙医基础、蒙医临床、蒙药认药采药、蒙药炮制、现代医学基础等实训。
在符合专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医院进行临床见习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蒙医执业医师蒙医执业助理医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蒙医医疗与蒙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蒙医学。
五疗科室基本情况简介模板蒙医五疗科始建于2012年,在这几年不断发展壮大,现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专科特色的医教研全方位发展的传统蒙医学科。
2015年12月被评为内蒙古特色优势重点专科。
2018年成为医院先进集体。
传统疗术与现代康复有机的相结合市我们五疗康复的显著特色。
五疗以开展的诊疗项目有;蒙医特色疗法(蒙医针刺疗法、金针银针、温针、推拿诺哈拉呼疗、蒙药药敷疗、蜡疗、铜罐、放血、沙疗、萨木疗法、茶酒疗法、酸马奶疗法、足浴等二十余种特色疗法。
专科治疗项目(蒙西医结合的内科常规治疗、偏瘫运动感觉的康复训练颈、腰、腿、肩等骨关节病的康复训练,以及颈、腰、肩等骨关节病的多位电脑牵引等机械物理疗法。
专科病治疗(萨病:高血压脑病、脑梗后遗症、脑震荡、偏瘫、面瘫、面神经麻痹。
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格林巴利综合症、神经性偏头痛、坐骨神经痛、失眠等。
骨性疾病:膝关节疾病、下肢静脉曲张、骨性关节炎、腰间盘突出、腰间盘膨出、肩周炎、颈椎病。
免疫系统疾病:颈背肌颈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带状疱疹、湿疹、牛皮癣等疾病制订了单病种优化治疗方案和诊疗规范以及脑卒中、脑瘫、截瘫、颈椎病、腰椎病、各类骨关节疾病康复的功能评定及康复训练。
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尤其是治疗尼如奈胡英(腰椎间盘突出)、胡朱乃胡英(颈椎间盘突出)、额布德格因乌因协日乌素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吸引了广大患者,受到社会好评。
特色优势:五疗康复科以蒙医疗术为特色,坚持以蒙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发展方向,对急性慢性脑卒中、脑瘫、截瘫、颈椎病、腰椎病、各类骨关节疾病采用传统疗术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科室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蒙医医师8人。
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助理医师1名。
硕士研究生1名,自治区名蒙医专家1名,自治区名老蒙医学术传承人1名、继承人1名。
形成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3级合理的人才梯队。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X蒙医医院实习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在XXX蒙医医院接受了全面的蒙医临床实习培训。
实习内容涵盖了蒙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多个科室。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蒙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和临床实践。
1. 蒙医内科:在内科实习期间,我了解了蒙医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学习了蒙医常用的内科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物理治疗等。
并参与了内科的的日常诊疗工作,了解了蒙医的临床实践。
2. 蒙医外科:在外科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蒙医对于外科疾病的基本诊断方法,了解了蒙医外科的治疗技术,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伤口护理等。
并参与了外科的的日常诊疗工作,积累了实际操作经验。
3. 蒙医妇产科:在妇产科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蒙医对于妇科疾病和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了蒙医在妇产科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并参与了妇产科的的日常诊疗工作,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能力。
4. 蒙医儿科:在儿科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蒙医对于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了蒙医在儿科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并参与了儿科的的日常诊疗工作,积累了儿科护理经验。
5. 急诊科:在急诊科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蒙医对于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急救方法,了解了蒙医在急诊科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并参与了急诊科的的日常诊疗工作,提高了自己的急救能力。
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蒙医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掌握了蒙医的诊断方法和临床实践。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各个科室的日常诊疗工作,与患者进行了直接的接触,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蒙医在现代医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蒙医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蒙医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
科左中旗蒙医医院蒙医外科简介我院蒙医外科有医护人员12人,其中医生7人,护士5人,开放床位20张,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各种外科疾病。
蒙医外科所治疗的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腹股沟疝、阑尾炎、痔疮、肛瘘、下肢静脉曲张、关节脱位、各类骨折及外伤。
我科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通辽市医院有着长期的业务往来,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专家的服务。
病区洁净明亮,环境优雅舒适,是广大患者诊疗的好场所。
全科医护人员以精湛的医疗技术,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全程优质的服务理念,以及合理的收费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医生简介:
代阿敏,1997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蒙医学院蒙医专业,现担任蒙医外科主任,从事临床工作1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处理外科各种疑难病例,擅长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等各种手术。
钱安郎,1995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蒙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在内蒙古医学院脱产学习,本科毕业,从事临床工作1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脊柱及四肢骨折、脱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阿古达木,住院医师,2003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骨
伤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地掌握了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各种创伤、四肢骨折,关节脱位等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鲍文胜,住院医师,1995年10月毕业于内蒙古蒙医学院,从事蒙医整骨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吹酒按摩等方法治疗各种骨骼、关节疾病,擅长各种关节脱位、扭伤,四肢骨折等疾病的治疗。
香兰,住院医师,2003年8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专业,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的掌握了蒙医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