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磨工序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钻石加工工艺钻石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策划、定型、精细琢磨、成品处理四个阶段。
策划阶段所含工序:毛坯设计→钻石切割→分选入包↓定型阶段所含工序:襟样工序→打边工序→台面工序↓精细琢磨阶段所含工序:磨底工序→磨面工序→磨星工序↓成品处理阶段所含工序:成品清洗→成品分选→包装入库一、毛坯设计设计的原则是使钻石的价值最大化;其方式有两种即:人工设计和电脑辅助设计;(见教材图版2-7)设计是根据钻石内部净度、形状、重量及工艺要求,划分钻石的加工类型即:锯钻、颗粒钻、异型钻等,在价值最大化前提下,进行选笃和选台。
经过人工画线设计、电脑扫描、计算,确定设计方案。
1.画线画线必须直,人工操作可借助显微镜进行,画线设计应该避开钻石的某些缺陷。
2.标开口点根据经验八面体钻石在长棱上选择开口点,十二面体选择长棱所夹晶面开口。
(见图版3-4)3.粘胶将设计好的钻石坯粘接在铜枝上。
(见图版4-1)二、钻石切割钻石加工讲究的是价值最大化,其中自然包括钻石原胚利用率的最大化,在钻石晶形比较完整的前提下,钻石切割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1.锯钻工艺锯钻工艺是指利用机械锯钻的原理按钻石的纹理锯开两粒或多粒钻石。
一般来讲,晶形比较完整,锯开之后成品率可以提高或许可以去掉靠近刀口两边的瑕疵,以此来提高净度,来获取最高价值的钻石。
(见图版4-2)2.锯切方法分类(1)按照钻胚被分割的比例和刀法可以将其分为对剖、借剖、斜锯、切角四种。
(2)按切割方向及刀法可以分为普通锯、倒锯、转刀锯三种。
(见图版4-3)3.钻石切割的损耗钻石切割的损耗主要取决于锯切面的大小和锯片的厚薄程度。
如果锯切面质量差。
除了正常的锯耗之外,还增加了额外的钻石原料和工时的消耗。
1)崩角快要锯开时没有及时减压、锯片伸距不够、钻胚左右受力不均匀等原因都可造成崩角。
(见图版4-4)2)台阶因开口位置或锯切方向不对出现的几个锯切面不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而形成台阶。
(见图版4-5)3)多余刀口当第一次开口的位置和方向不对而再次换位开口时留下的刀口即为多余刀口。
研磨工序操作步骤研磨是一种重要的工艺过程,用于使材料表面更加光滑和均匀。
在各个工业领域广泛应用,例如金属加工、玻璃制造、陶瓷制品等。
本文将介绍研磨工序操作的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 安全准备:在进行研磨工序之前,首先要做好安全准备工作。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和耳塞,以避免受伤。
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没有杂物和其他危险品。
2. 选择研磨工具: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形状,选择适当的研磨工具。
常用的研磨工具包括砂轮、砂纸、磨料带、磨料片等。
确保所选工具的质量可靠,并具备所需的研磨效果。
3. 选择研磨液:许多研磨操作需要使用润滑剂或冷却剂。
根据工件和研磨工具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研磨液。
常用的研磨液有水、矿物油、润滑油等。
研磨液的使用可以减少磨损和热量,提高研磨效果。
4. 准备研磨工作台:在进行研磨之前,要确保工作台平整、稳固,并满足所需的工作空间。
清洁工作台和固定研磨工具,以确保操作平稳和安全。
5. 固定工件:将待研磨的工件固定在研磨工具上。
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使用磁性夹具、机械夹具或胶水等固定工具。
确保工件牢固固定,防止工件在研磨过程中移动或倾斜。
6. 调整研磨参数:根据工件的要求和研磨工具的特性,调整研磨参数,如转速、压力、角度等。
确保参数的调整能够实现预期的研磨效果。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粗磨和精磨两个阶段进行研磨。
7. 进行研磨操作:启动研磨设备,按照预定的参数和要求进行研磨操作。
在研磨过程中,保持工具和工件的接触面积足够,并避免造成过度磨损或不均匀研磨。
定期检查和调整研磨参数,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8. 监控研磨过程:在研磨操作期间,定期监控研磨过程。
检查研磨后的工件表面,以确保研磨效果满足要求。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维护、修整或调整工具和参数。
9. 清洁和维护研磨设备:在完成研磨操作后,将研磨设备清洁干净。
清除工作区域和工具上的研磨粉尘和碎屑。
维护和保养研磨设备,以确保其长期使用的性能和寿命。
钢筋端头打磨工艺流程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钢筋端头打磨之前,需要先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钢筋打磨机、砂轮片、手套、口罩等。
同时,需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二、钢筋清洁
在进行打磨前,需要对钢筋端头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锈迹。
可以使用钢丝刷或砂纸进行清洁,确保表面干净。
三、粗磨
使用钢筋打磨机对钢筋端头进行粗磨,去除较大的不平整部分。
在粗磨过程中,需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控制,避免出现过磨或磨不到位的情况。
四、精磨
粗磨完成后,需要进行精磨,使钢筋端头更加平整光滑。
在精磨过程中,需要使用细砂纸或更细的砂轮片进行打磨,确保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五、质检
打磨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钢筋端头符合要求。
检查内容包括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毛刺、是否达到所需的光泽度等。
六、清洁与整理
在质检完成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整理,将施工现场整理干净,为下次工作做好准备。
同时,需要将废料和垃圾分类处理,保护环境。
七、结束工作
完成钢筋端头打磨后,需要填写相关记录表格,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保证设备的长期使用。
在离开施工现场前,需要确保所有的安全措施已经落实到位。
注塑模具精加工工艺流程一幅模具是由众多的零件组配而成,零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模具的质量,而零件的最终质量又是由精加工来完成保证的,因此说控制好精加工关系重大。
在国内大多数的模具制造企业,精加工阶段采用的方法一般是磨削,电加工及钳工处理。
在这个阶段要控制好零件变形,内应力,形状公差及尺寸精度等许多技术参数,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操作困难较多,但仍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值得借鉴。
模具零件的加工,根据零件的外观形状不同,大致可把零件分三类:板类、异形零件及轴类,其共同的工艺过程大致为:粗加工——热处理(淬火、调质)——精磨——电加工——钳工(表面处理)——组配加工。
1. 零件热处理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在使零件获得要求的硬度的同时,还需对内应力进行控制,保证零件加工时尺寸的稳定性,不同的材质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随着近年来模具工业的发展,使用的材料种类增多了,除了Cr12、40Cr、Cr12MoV、硬质合金外,对一些工作强度大,受力苛刻的凸、凹模,可选用新材料粉末合金钢,如V10、ASP23等,此类材质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组织状态。
针对以Cr12MoV为材质的零件,在粗加工后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后工件存在很大的存留应力,容易导致精加工或工作中开裂,零件淬火后应趁热回火,消除淬火应力。
淬火温度控制在900-1020℃,然后冷却至200-220℃出炉空冷,随后迅速回炉220℃回火,这种方法称为一次硬化工艺,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及耐磨性,对于以磨损为主要失效形式的模具效果较好。
生产中遇到一些拐角较多、形状复杂的工件,回火还不足以消除淬火应力,精加工前还需进行去应力退火或多次时效处理,充分释放应力。
针对V10、APS23等粉末合金钢零件,因其能承受高温回火,淬火时可采用二次硬化工艺,1050-1080℃淬火,再用490-520℃高温回火并进行多次,可以获得较高的冲击韧性及稳定性,对以崩刃为主要失效形式的模具很适用。
止回阀锥面研磨工艺
止回阀是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关键部件之一是阀门的锥面。
为了保证阀门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锥面的制造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止回阀锥面研磨工艺的详细介绍:
一、研磨前准备
1. 检查锥面的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 检查研磨机器的刀具是否磨损严重;
3. 对研磨机进行清洁和维护。
二、研磨工序
1. 粗磨:采用粗磨石进行锥面初步修整,主要是去除表层的杂质和物质,平整锥面表面;
2. 中磨:采用中磨石进行锥面细磨,确保锥面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3. 精磨:采用精磨石进行锥面高精度研磨,最终确保锥面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
三、注意事项
1. 控制研磨时间,如果研磨时间过长,锥面容易变形,影响其密封性能;
2. 确保锥面的精度和尺寸要求符合要求;
3. 采取逐级研磨,防止由于过度研磨导致锥面的半径不一致;
4. 研磨后及时将锥面清洗干净,同时注意保护锥面的表面,防止二次污染和损伤;
5. 将加工记录完善,以便后期分析和改进生产工艺。
以上是止回阀锥面研磨工艺的详细介绍,研磨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止回阀的运行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为了保证止回阀的质量,必须按照以上工艺要求进行严格的加工验收。
光学镜片研磨工序基础知识
1. 研磨的目的及基本原理
目的:
去除精磨的破坏层,达到规定的外观限度要求。
精修面形,达到圆面规定的曲率半径R值,满足面本数NR要求及光圈局部的曲率允差(亚斯)的要求。
基本原理:通过机械的运动,经过研磨皿、研磨剂与玻璃之间的化学作用,从而达到精度抛光的目的。
2. 所需治具的种类及用途
研磨皿:用来精磨镜片。
夹具:用来盛装镜片,进行精磨。
中继治具:皿具与机台之间的接头,可调节同轴度及高度。
合皿:用来修复钻修皿精度。
钻修皿:用来修正研磨皿精度。
3. 研磨的主要控制点
外观检查:有无定点、伤痕、砂目、破裂、青蛙皮、腐蚀等。
面精度检查:亚斯、垂边、面本数是否在标准内。
研磨量检查: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4. 研磨机台特性
LR(推拉机):来回推拉摆幅,适于加工R值较大的凹凸面镜片。
平摆机:平面旋转摆幅,适用于加工△H半径大且精度高的镜片。
LP-330:随研磨皿半径(R)值摆幅,适于加工R值小的凹凸面镜片。
5. 作业注意事项
加工前:了解相应部番之作业标准书,确认加工条件是否符合标准,压力、时间、研磨粉、研磨皮等。
加工时:进行首件检查,确认面精度状况,确保研磨量在标准范围内。
加工后:及时检查镜片的外观和面精度,确保符合要求。
光学研磨加工工艺流程
光学研磨加工是一种用于制造光学元件的重要工艺,其流程包
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材料准备,光学元件通常使用的材料包括玻璃、晶体等,首
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选择和准备。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折射率、透明度、热膨胀系数等因素。
2. 研磨粗加工,研磨是光学加工的第一步,通过磨削和抛光等
手段,将原材料表面的不平整和瑕疵逐渐去除,使其表面变得光滑。
3. 精密研磨,在粗加工后,需要进行精密研磨,以进一步提高
元件表面的光学质量。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更细的研磨工具和研磨介质,以达到更高的表面精度和光洁度要求。
4. 抛光,抛光是研磨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使用抛光剂和
抛光布,去除表面微小的瑕疵和研磨留下的痕迹,使元件表面达到
所需的光学精度和光洁度。
5. 检验与修正,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光学元件进行严格的检
验,包括表面粗糙度、平整度、曲率等参数的测量,以及光学性能
的测试。
如果发现问题,还需要进行修正和再加工,直至达到要求
的标准。
总的来说,光学研磨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材料准备、研磨粗加工、精密研磨、抛光和检验修正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
和精细操作,以确保最终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光学元件。
柱面镜加工工序
1.粗磨:对于小半径的柱面镜,通常是将方形毛坯粘在夹具上形成圆柱体,然后
进行外圆加工,得到初步的圆柱面。
数量较少时,可以手工在粗磨机上磨去方形毛坯的四角,然后安装到仪表车床的主轴上,用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铁板加工外圆。
中等以上曲率半径的柱面镜的粗磨,可以通过铣削加工成型。
2.精磨:小半径柱面镜的精磨,当产品数量较少时,可以采用手工加仪表车床的
方法,并定期转动圆筒,避免出现锥度。
对于中等半径的柱面镜,铣削成型后,常粘在夹具上形成镜柱进行精磨。
精磨过程中需要保证加工精度,以避免影响柱面镜的光学性能。
3.抛光:抛光是柱面镜加工的最后一步,目的是使柱面镜的表面达到光滑、无瑕
疵的状态。
抛光方式类似于精磨,但更注重对表面的细致处理。
磨削加工1. 磨削加工的概述磨削加工是一种通过研磨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的加工方法。
它通过切削工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在切削、研磨和磨痕的共同作用下,将工件表面不平整层次的高点消除,从而得到平整、光滑的表面。
2. 磨削加工的原理磨削加工的原理是力学切削。
在磨削过程中,磨粒对工件表面的切削作用类似于多个微小切削刃对工件表面的切削作用,因此磨削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微小切削刃共同作用的切削过程。
3. 磨削加工的分类磨削加工根据磨粒的尺寸和磨粒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3.1 粗磨粗磨是指在切削速度较低、磨粒尺寸较大的条件下进行的磨削加工,主要目的是迅速去除工件表面的大量金属,使其达到一定的粗糙度,为后续磨削过程提供条件。
3.2 精磨精磨是指在切削速度适中、磨粒尺寸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的磨削加工,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消除工件表面的细小凹坑和凸起,提高工件表面的精度和光洁度。
3.3 超精磨超精磨是指在切削速度较高、磨粒尺寸小的条件下进行的磨削加工,主要用于加工高精度、高光洁度的工件,以提高工件表面的质量。
4. 磨削加工的过程磨削加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工序:4.1 磨削前准备在进行磨削加工之前,需要对磨削工具进行选择和准备,包括选用合适的磨粒、绑定磨料和磨具、选择适当的磨削液等。
4.2 磨削磨削是磨削加工的核心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固定工件,调整磨削参数,启动磨削机床,进行磨削操作。
4.3 表面质量检测在磨削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表面的质量进行检测。
常用的表面质量检测方法有视觉检测、触觉检测和测量仪器检测等。
4.4 后续处理在完成磨削加工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工序,例如清洗工件、除去残留物和保护处理等,以确保工件表面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5. 磨削加工的优点和局限性磨削加工具有以下优点:•可加工具有复杂形状的工件•可加工高硬度材料•可获得高精度的加工结果•可提高工件表面的质量和光洁度然而,磨削加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生产效率低,加工速度较慢•工艺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磨具和磨料的消耗较大,成本较高6. 磨削加工的应用领域磨削加工在各个制造行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对高精度、高光洁度的工件加工需求较高的领域,例如:•汽车制造业:发动机缸体、曲轴等零部件的加工•刀具制造业:高精度刀具的生产加工•航空航天业:航空发动机叶片、轴承等零部件的加工•电子制造业:半导体芯片、磁头等精密元件的加工7. 磨削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制造技术和加工要求的不断提高,磨削加工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