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密集性成长战略(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刘冀生)
- 格式:pptx
- 大小:460.58 KB
- 文档页数:40
战略规划十大案例今天,在企业管理当中出现者种种的问题,方方面面的,挤压着我们,如何从中突围?如何轻松面对职场,应对管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何从之前的企业案例中得到启发,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总结了战略规划十大案例:一、神州数码的“三级火箭”战略规划神码只注重业务,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定位。
实际上,三级火箭的每一级层面上都已经有了强有力的市场领先者,神码不可能在没有定位的前提下打败领先品牌。
另外,多业务模式,更加模糊了品牌定位,进一步造成市场萎缩。
二、中国家电业集体骑墙TCL、长虹、康佳、方正、春兰等等上了规模的企业,在以目标定战略的前提下,纷纷陷入多元化的战略骑墙困境。
因为他们认为,仅凭自己的一个主业(如长虹的彩电)是无法达成既定目标,为了实现宏图愿景,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其它行业,如电脑、空调、冰箱、手机等领域。
从现实情况看,这些领域找到一个生存的定位都很难,要进入前三名更是困难。
三、华源的公司战略之误华源视企业为竞争基本单位,通过并购扩大单位规模,期望以运营协同和规模效应达成竞争优势。
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由于缺乏战略定位,导致企业打造不出鲜明的品牌,企业只能在各个产品领域改善运营效益,依靠规模和成本优势胜出竞争。
四、麦当劳(McDonald's)麦当劳(McDonald's)就是一家正在制定战略规划的企业。
在这次经济低迷时期,该企业仍能从它的低成本快餐食品中盈利,并获得了其快餐连锁店多年来最强劲的销售增长。
同时,高管层仍然保持了对长期战略的高度关注,这些战略包括:更新改造花费较高的商店;彻底检查运营状况;高档咖啡产品;以及推出可供选择的健康食品菜单。
其他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从麦当劳学到许多宝贵经验,该企业既努力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盈利,同时又锲而不舍地坚持其长期战略,以及这些战略所反映出的基本趋势(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建立可靠的计划和考核体系美国银行是美国的第三大的银行,他们选择Hoshin Kanri技术和Six Sigma来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
电大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一)一、理论分析题1.什么是霍桑试验?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了什么结论?1.霍桑试验:20世纪二三十年头,美国国家探讨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这项探讨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2. 通过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
2.人际关系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主要内容有:(1)员工是“社会人"。
人际关系学说强调,金钱并非刺激员工主动性的唯一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平安感、归属感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的满足,也是特别重要的因素。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题1、你同意哪个人的看法?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答:我同意王平的观点。
本案例中的四个人物,赵利、王平、老张、小乔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动身来相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小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赵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留意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依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支配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王平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干脆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好用,即依据不同顾客的特点实行不同的促销方式。
而老张则也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他就同意赵利的观点,更加认同权变理论。
2、假如你是王平,你如何使老张信服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肯定正确的方向,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肯定有效,也不见得肯定无效,采纳哪一种理论和方法,要依据组织的实际状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刘冀生、郎咸平、赖伟民、徐二明被公认为中国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研究、咨询的四大领军人物,称为“中国企业战略四大天王”。
刘冀生中国著名企业战略专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经贸委企业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外管理》杂志社编委,山东省济南市政府顾问,国内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等职。
刘冀生教授还是国家经贸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培训班、全国独立董事培训班、清华大学总裁班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主讲教授。
曾在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著名大学访问研究及讲学,截至目前已培养出近150名硕士和博士,在战略管理方面有着精深的造诣,在学术界和企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主要著作有《企业经营战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案例》《企业经营学》《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等。
郎咸平在大众心目中,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有中国经济的“铁榔头”、中国股市的“郎旋风”之称。
郎咸平1956年出生于台湾,父亲是个军人。
1986年,他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以创世界纪录的两年半时间连拿金融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郎咸平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
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2003年以来,郎咸平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高管人士进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教父”。
近期在全国举办了多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战略突围》讲座,在各地引起轰动。
赖伟民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企业商学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企业战略》课题组组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培训中心(EDP)2010年公开课手册一、课程目录(请按Ctrl键,然后点击以下目录中您感兴趣的课程名称即可看到该课程内容)战略与领导艺术专题 (2)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高级课程 (2)中国企业的领导艺术 (5)快速成长型企业:战略平衡与管理变革 (9)组织管理专题 (10)人力资源管理高级课程 (10)高效率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12)选人、用人和培养人 (17)市场营销专题 (18)营销新思维 (20)客户服务与满意度上升 (22)品牌创立与管理 (25)金融财务专题 (28)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 (28)资本运作与公司并购 (31)财务总监领导力发展高级课程 (35)二、课程简介(一)课程类别:战略与领导艺术专题课程名称: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高级课程主讲:武常岐等培训时间及天数:12月09日-12日,共4天培训地点:北京课程前言(背景):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已进入较快发展时期,对跨国经营管理人才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配合商务部“人才强商”战略及国家“走出去”战略的稳步实施,使我国“走出去”企业熟悉和掌握主要国别市场的经济、文化、法律法规等特点,规避跨国经营中的各种风险,特开设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课程。
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的课程设计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内容紧密围绕跨国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专题明确、特色鲜明,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课程收益:>> 引导企业家树立全球化发展的战略眼光>> 了解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政策措施>> 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外交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的各种服务>> 提供与重点国家高端人士直接对话的机会,了解重点国家的投资环境和政策>> 与企业高管人员深入探讨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之路适合对象:中央企业及其二级公司、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和重点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跨国业务的相关负责人。
紧密围绕集团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人力资源战略性管理体系——北京二商集团党委常委、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部部长祝明京内容提要: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因素了。
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
因此,构建战略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决定性要务,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本文结合北京二商集团发展实际,深入探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集团发展战略的关系,从明确本内容、建立理念、制定规划、打造队伍、构建平台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构建人力资源战略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和途径。
关键词: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集团第一次党代会理清了发展思路,确立了“双百亿、翻一番”、把北京二商打造成中国食品产业强势集团的宏伟战略目标, 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入人心,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力量,集团系统内形成了干事创业、争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氛围。
面对集团大发展快发展的大好形势,大家的思想都非常清醒地深刻认识到:集团战略规划的实施,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是空前迫切的,而现实状况又是匮乏的。
为此,必须把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人才资本管理,并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管理的一部分,从战略的角度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搭建人才辈出的平台,充分激发出员工的内在潜力,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支持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集团战略目标实现。
一、深刻认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集团发展战略的关系(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于集团战略。
集团党代会报告提出人才强企战略并明确指出:要根据需求构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为集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企之路,制定并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抓好培养、吸引、使用三个关键环节。
切实加强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者、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工作者和高技能人才等五支队伍建设。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摘要: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对主要学派的理论进行了评述;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来把握企业战略思想演进的脉络及规律,并对国内外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
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
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
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
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
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