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小数乘整数说课
- 格式:pdf
- 大小:193.53 KB
- 文档页数:7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优秀《小数乘整数》说课稿优秀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数乘整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首先说教材《小数乘整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数乘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已有整数乘法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教学时应与整数乘法联系,便于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其次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接着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整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难点: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处理好结果数字的小数点的位置。
再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对数的认识也比较深刻,那么本节课学习小数就不是很难,但是小数的乘法计算对于他们来说是新鲜的知识,那么老师要用多种教学手段去教会学生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我是先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学习,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自主探究,灵活应用,在合作交流与独立完成的学习中感悟、探究、发现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我所用的教学方法有自由讨论发,辩证法,小组讨论法,教师引导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二)说学法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状况、参加程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
下面重点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课一开始,我说道:有一天,小红、小明、小丽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公园游玩,他们被眼前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
小数乘整数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3.运用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三、教学难点运用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演示具体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
2.互动式探究法:让学生通过探究做题,进一步理解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
3.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运用小数与整数相乘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小数和整数相加、相减、相乘,结果是什么?”等问题,导入本节课主题。
2. 讲解2.1 概念及意义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概念:小数与整数相乘就是把小数的数值和整数的数值相乘。
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在于,通过小数与整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中常遇到的小数计算问题,如表示各种长度、重量、时间等。
2.2 方法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将小数与整数相乘时,先将小数转化为分数,然后将分子乘以整数即可,最后化简分数即为结果。
例如:0.2 × 5 = (0.2)/1 × 5 = 1/5 × 5 = 1。
2.3 注意事项注意小数与整数相乘时,乘积的小数位数等于小数的小数位数。
3. 互动探究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例子,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发现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规律,进一步理解此类计算的方法。
例如:0.5 × 8 = 0.5/1 × 8 = 4/1 = 40.1 × 10 = 0.1/1 × 10 = 1/1 = 10.3 × 3 = 0.3/1 × 3 = 9/10 × 3 = 27/10 = 2.74. 实践活动通过一些实际的运用来练习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商场正在举行打折促销活动,全场7折,某件衣服的原价为25元,现在的售价应该如何计算?解题思路如下:原价为25元,打7折后,应该乘以0.7得到当前售价。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15篇)《小数乘整数》说课稿1一、教学目标:1、经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2、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能比较熟练的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1、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们的推理能力,对小数乘法的算理,能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三、教学任务和过程:1、前置测评任务有两个:任务一:观察主题图,图中的风筝哪个最漂亮?你最喜欢哪一个?你准备买几个?提出自己的问题。
预设:通过观察主题图上鲜艳的风筝,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通过提问要买几个,来引入需要解决的问题,点明本节课的中心内容。
任务二:对主题图中的风筝的种类、价格、要买的数量做一个统计表,让学生当一回售货员,帮一帮售货员要解决的总价问题。
预设:通过做统计表,加深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问“假如你是售货员,怎么统计总价?”引入付款金额的计算问题。
2、解决问题任务有两个:任务三:观察统计表认真思考,想一想假如我们都要买3个,我们应该付给售货员多少钱?按照自己的方法怎么计算。
预设:让学生尝试自己计算,给足时间,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经验独立算出买3个1号风筝所需的金额,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不同的计算思路和方法。
任务四: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智慧。
在大部分学生完成之后,找几位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
预设:1、观察学生们的计算情况,通过学生们的板书,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解决思路。
对比同学之间哪种方法更简单。
2、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几种不同的算法(1)3.5(2)3.5元=35角3.53元_3=9元+3.55角_3=15角说课稿10.59元+15角=10.5角(3)4元_3=12元(4)3.5元=35角5角_3=15角35角说课稿12元-15角=10.5元_3105角=10.5元任务五:重点分析,研讨第4种算法的算理,即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了解小数和整数的乘法;2.学生掌握小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3.学生培养对小数和整数相乘问题的解决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数和整数的乘法;2.掌握小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生对小数与整数的乘法理解可能较为模糊;2.学生解决小数与整数相乘问题的思维难度较大。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本节课的主题是小数乘整数,那么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绕口令来带领学生进入小数乘整数的主题:“三万六千个六只老鼠,人人吃药,药到病除。
”让学生找出其中数据部分,即“三万六千”、“六只”,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3.2 导入小数乘整数的思路学生已经熟悉了整数乘整数的方法,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类比,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思路:当两个整数相乘时,我们可以使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比如说2×3=6,就是从乘法口诀表中找到2这一行,然后定位到3这一列,交汇处就是答案6。
同样,当小数和整数相乘时,我们可以把小数看作整数的一种特殊形式,然后使用整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最后再按照小数的形式回答问题。
3.3 教学案例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以下案例来进一步探讨小数乘整数这个问题。
【教学案例】小明买了3瓶果汁,每瓶售价2.5元。
请你算一下,小明总共花了多少钱?解:首先,我们把小数2.5看作整数25的一种特殊形式。
那么,小明总共买了3瓶饮料,所以我们需要计算:3×25=75。
得到75后,我们按照小数的形式将它变成7.5元即可。
3.4 练习环节在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方法之后,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练习案例】某电商平台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小李想买3件衣服,每件衣服的原价为59.8元,现在打八折。
请你帮助小李算一下,他需要支付多少钱?【解题思路】把小数8打成整数80的形式,然后再除以10即可。
也就是,打折后的价格为:80÷10×59.8=47.84元。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乘整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小数乘整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小数乘小数、小数除法等知识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创设买风筝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进而引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但是,对于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买风筝的情境图,并提问:“同学们,春天到了,大家都喜欢放风筝。
瞧,这里有三种不同的风筝,它们的价格分别是 35 元、46 元、64 元。
如果买 3 个 35 元的风筝,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页例1、例2,小数乘整数。
一、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因数与积的改变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等学问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
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历。
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根底上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根底,也是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学习的根底。
所以学好它为以后做良好铺垫。
〔二〕教材重难、点确实定依据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自己探究获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因为造就学生自己探究的实力,即独立获得学问的实力,一方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表达,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开展。
难点:小数位数确实定。
而解决难点的关键:应是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展探究、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觉“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学问目标:让学生驾驭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说明。
实力目标:使学生经验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造就简洁的逻辑推理实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须要数学,形成踊跃的学习看法。
三、说教法、学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依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纳以探讨沟通、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进展教学。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事务为原型为学生供应较丰富、直观的视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觉,用已有学问来求简洁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展: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共同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稳固新知,④回忆小结,质疑问难。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在这个环节中,我创设了两个生活情境:情境一:星期天,王教师和李教师一起去青远超市购物,请同学帮她们算算分别用了多少钱。
《叶子鸟》幼儿园教案《叶子鸟》幼儿园教案《叶子鸟》幼儿园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和情趣美。
2、体验叶子鸟舞蹈的快乐,创编叶子鸟随风舞动的动作。
活动准备1、课件-鸟2、大图书《叶子鸟》3、音乐磁带《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一、出示大图书引题1、这是什么季节?(秋天)你是怎么知道的?2、叶子一片一片落下来,它像什么呢?(小鸟)那我们就叫它叶子鸟吧。
二、欣赏大图书,初步感知故事1、呼呼!一阵秋风吹来了,叶子鸟们到到哪儿去了?(地上)2、怎么还有一片叶子鸟没下来呢?我们一起把它叫下来吧!(集体喊:叶子鸟快下来吧!)3、叶子鸟都下来了,它们在干什么呢?(它们要去参加舞会。
)4、参加舞会它们应该做那些准备?(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妆…)它们的衣服真美啊!5、听!什么声音?原来是叶子鸟哥哥和弟弟打架了,它们这样做对吗?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爸爸妈妈的口气,学劝叶子鸟兄弟不吵架。
)6、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叶子鸟跳舞的`动作教师:叶子鸟随着秋风舞蹈,舞会就这么开始了,你最喜欢哪只叶子鸟为什么?(请幼儿学相应的舞蹈动作)7、小鸟看到叶子鸟的舞蹈,就去请爸爸来看,叶子鸟怎么都躺在了地上不动了?三、再次欣赏大图书,幼儿和教师一起讲述故事。
1.小结:风起了,叶子鸟就跳起了舞。
风停了,叶子鸟就躺在地上不动了。
2.请幼儿创编叶子鸟舞蹈的动作。
3.故事好听吗?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四、随音乐,教师当秋风,幼儿当叶子鸟。
1.要求动作优美,风越大叶子鸟就跳得越高兴,风小了叶子鸟就慢慢地舞蹈。
2.教师提醒叶子鸟可以一个人跳也可以两个或者几个人一起合作舞蹈。
五、秋风将叶子鸟扫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叶子鸟》幼儿园教案2活动目标:1.专心聆听故事,理解故事里的意境。
2.发挥想象创作“叶子鸟”。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故事《叶子鸟》,画笔、叶子、双面胶、各种叶子鸟的造型。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小数乘整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起始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数乘整数既是小数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学习小数乘整数之前,他们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但是,由于小数乘整数涉及到小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采用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五、说教法和学法教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 直观演示法: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小数乘整数的说课稿秀1利用教案模板,老师可以更加敏捷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教育科技公司开发的多媒体教案模板,能够提高互动性与趣味性。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同学自由回答。
2、依据同学汇报状况,老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量需要多少钱呢?同学思索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精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同学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老师依据同学叙述板书: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终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老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1、比较发觉。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同学会发觉,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日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小数乘整数。
)。
2、尝试解决。
老师出示0.72×5.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1)同学思索。
(2)小组沟通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
同学汇报的同时展现同学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
引导同学进行比较,熟悉到乘法比较简便。
老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认真观看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老师重点引导同学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
更好地理解算理。
)。
(5)互动沟通,总结概括。
同学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熟悉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同学计算,汇报沟通。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的第课时《小数乘整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流程等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想与认识。
一、说教材
(一)教材对比分析:《小数乘整数》是冀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的第三课时,而人教版教材小数乘整数这一课时则是安排在了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从教材内容的编排上看,两种教材的编写意图大同小异,都是先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最后安排了一组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所不同的是冀教版教材更重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而且冀教版教材的练习题设计更具有层次性,所以教学时我准备使用冀教版教材。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乘整数》是冀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的第三课时,前两课时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此外,小数乘法是在整数乘法意义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是为以后的后续学习做良好的铺垫。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因为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的能力,即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方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难点:小数位数的确定。
而解决难点的关键:应是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二、说学情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此外,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
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
因此,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我对学生充满信心。
三、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说一说我的教学设计思想:让数学走进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时代要求。
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以生活为依托,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通过主动尝试、交流、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自己。
让学生积极探索计算的方法。
本着这样的教学思想,我将本课设计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口算练习,复习铺垫: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共同探究,明理获知:深化运用,巩固新知: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一)口算乐园,复习铺垫
出示20道小数加减法和口算乘法的练习,复习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学新知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时要注意简洁性和趣味性,所以本节课我直接.课件呈现教材上五种商品的信息图,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实物和价格信息。
然后激趣谈话:“亮亮要买3支自动笔要花多少钱,你能帮助亮亮算一算吗?”
(三) 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
)
2、充分放手,适时点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先按每支2元算,3支就是6元;每支多算2角钱,3支多算6角钱。
6元减去6角得5元4角钱。
算式是:
2元×3=6元2角×3=6角6元-6角=5元4角5元4角=5.4元
(2)把1.8元看成18角,18角乘3是54角,54角是5
元4角。
算式是:1.8元=18角18角×3=54角54角=5.4元
(3)我把三个1.8元连加,结果是:5.4元
(4)先算元,再算角。
每支1元,3支3元,每支8角,3支24角,24角是2元4角,一共是5元4角。
)
交流时,可让学生板演或者指名说,教师板书。
①③④种情况可以让学生简单说说理由,②种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具体想法与做法。
第(2)种方法没有出现,教师参与交流。
然后教师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
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使学生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有关。
)
3探究新知,透彻理解。
.师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
即:先把1.8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8,算出18×3=54,再把54缩小10倍变成5.4。
教师进行指导并板书正确的竖式写法。
竖式完成后,让学生看着竖式,说说1.8×3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然后问学生:这个竖式和以前的竖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因数和积中都有小数,位数相同。
)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尝试计算,归纳方法
(1)教师提出:“妈妈要买25包挂面要花多少钱?”的问题,师生共同列出算式,让学生进行估算。
然后交流学生估算的方法和结果。
然后再鼓励学生自主尝试用竖式计算。
并启发学生可以同桌商量或问老师。
最后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教师让学生讨论: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联系和不同?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概括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因数小数位数和积中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掌握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通过比较结果,比较对位,初步得出因数的小数有几位,积的小数也有几位的规律。
)
[设计意图]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验证和总结,自主得出计算的方法,要比传统的做法效果好得多。
(四)、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1、提出:“利用超市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并用竖式解答”的要求,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 “练一练”第1题,此题一共有9各小题,每人从
中选作3个,先让学生估算,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3.“练一练”的第2题,先引导学生了解发票中的信息,弄明白题目的要求,再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4、实践活动:争当超市大赢家
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当主持兼营业员,其他
组员拿着10元钱到组长那儿买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最接近10元,花的时间最少。
(根据实际时间机动安排。
)
[设计意图]前两题是基础知识,第三题是考查学生的
基本能力的题目,第4题是拓展提高,让学生从生活实际
出发,通过语言交际总结方法,沟通了旧知与新知之间的
内在联系,真正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五)总结全课,提升认识
让学生畅谈收获,提出质疑。
总之,本课力求改变以往计算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以计算技能的培养为主,以正确计算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法,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
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和多向探索,去发现和创造小数乘法
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
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思维能力、合作
探究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