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环境艺术设计的意象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它涉及诸多学科并需要设计者整体把握,其中包括建筑设计、设计美学、环境生态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等。
在现代设计中仍然有着传统民族桔祥观念的意识痕迹,具有幸福、美好意义的象征元素广泛应用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
如今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越来越多地受到设计师们的关注。
民族元素是当今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象征。
民族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继承和开展,不能仅仅是对其模仿甚至简单的照搬,因为如果这样只会是仿古与复古,只能是走向僵化,我们主张应该结合时代的需要,深入探求其精髓,并以此根底进行再创造。
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元素。
大到宫殿庙宇、园林等传统建筑内外的各种装饰,小到建筑内部的家具陈设、生活用具及案头摆设,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本体维护,更在于效用发挥,把文化资源用起来。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要能充分的注重对于民族元素与文化的相互接纳与融合,民族元素为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丰富的素材,而民族文化是背后深厚的底蕴与内涵,随着当代环境艺术设计飞跃式的开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如此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能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习俗、感情、宗教、地域特色与与现代的设计诉求、生活方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既不盲目照搬又不牵强的新的创新形式,这样保存外乡的文化以及象征意义,将民族元素以及文化中的那份宁静,祥和之感融入进现代设计的理念中,让人们既喜爱又尊重。
以下阐述民族传统设计元素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如今我们一般所说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通常指运用在建筑、服装、绘画之类上的意象。
然而这些外表元素其中的深意更值得当代设计师们去开掘,例如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的儒家思想,以及讲究无谓的道家思想,都是民族文化区别于现代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地方,表达民族的形象和利益。
城市意象五要素及应用城市意象是指人们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和感知,包括城市的建筑环境、文化氛围、人文特色、社会活动和自然景观等方面。
它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评价。
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是:建筑环境、文化特色、人文活动、社会氛围和自然景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个要素以及它们在城市中的应用。
首先,建筑环境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格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城市认知和情感体验。
优雅的建筑设计和布局能够让人感到宜居和美好,而杂乱无章或低劣的建筑则会给人带来不舒适和厌恶的感觉。
因此,城市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应注重建筑环境的美观性和宜居性,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景观和风貌。
其次,文化特色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色,这是城市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
文化特色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传统、艺术表演、文化节庆等方面。
城市应重视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塑造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第三,人文活动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人文活动包括艺术表演、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社区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还能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因此,城市应鼓励和支持各种人文活动的举办,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施。
通过举办各种市民参与度高、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文活动,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人文素质,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质。
第四,社会氛围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风尚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感受和幸福指数。
良好的社会氛围包括社会秩序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城市应重视社会治理,依法管理社会秩序,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高城市的社会信任度和居民的社会满意度。
环境艺术设计[填空题]1诞生于()年的()是高技派的早期代表作。
参考答案:1977;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填空题]2空间指物质存在的()性;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中的()性与顺序性。
参考答案:广延;持续[判断题]3、冷色调使空间看起来有缩小之感。
参考答案:错[判断题]4、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5、建筑空间可以界定为通过对建筑实体的规划、设计与建造而取得的、包含了建筑实体的外部与内部,具有自身独特文化属性的,对周围与内部环境产生持续影响的空间。
参考答案:对[多项选择题]6、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包括()A.点B.线C.面D.体参考答案:A,B,C[多项选择题]7、对人们感知空间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有()A.形式B.光线C.色彩D.质感参考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8、创意产业是以()等知识和智慧要素为核心。
A.交叉性B.创新思想C.技巧D.先进技术参考答案:B,C,D[填空题]9什么是建筑空间?参考答案:建筑空间可以界定为通过对建筑实体的规划、设计与建造而取得的、包含了建筑实体的外部与内部,具有自身独特文化属性的,对周围与内部环境产生持续影响的空间。
[填空题]10建筑主题空间设计具有五大主要特性,分别是()、()、()、鲜明性和()。
参考答案:表意性;互动性;整体性;丰富性[判断题]11、建筑空间创意主题是空间环境的灵魂,是设计思维过程中赋予特定的空间整体艺术形象的宏观定位,是人类对建筑艺术境界的不懈追求。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12、陈设装饰主要指建筑的内部及其周围的装饰小品,例如建筑室内的摆设品以及建筑围合空间里的或围绕建筑周边的景观小品。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13、表达是以文字图像为工具。
参考答案:错[多项选择题]14、建筑创意是主观思维与()结合的产物。
A.科学技术B.逻辑推理C.人文艺术D.灵感思维参考答案:A,C[多项选择题]15、建筑风格形象的表达可以采用()的手法。
谈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艺术化的生存环境设计,是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
而思维活动是环境艺术创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设计思维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设计的根本性问题是“设计思维与表达”问题,二者密不可分。
因而选择“思维”作为整个设计研究的切入点。
思维贯穿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既包括感性认识阶段的思维,又包括理性认识阶段的思维。
决定设计结果有所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师的思维内容及方式的不同,因而我们对设计的研究应基于设计思维的认识之上。
设计思维过程是一个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交织的过程。
逻辑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机制,即“必然地得出”。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必然地得出”是可以依据一种能行的方法一步一步进行的。
在今天我们将逻辑视为一种有规律的,严谨的科学方法。
逻辑思维是以推理为表征的,极不同于想象、联想。
推理可以使人们获得不能由经验和感觉直接得到的知识,尽管其推理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最终“必然地得出”却是唯一的。
形象思维是一种较为感性的思维活动,是运用形象的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
设计者在运用理性的逻辑思维进行设计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而这些与设计中的形象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二.休闲广场的设计思维过程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问题。
设计思维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同样的体现出整体与阶段的渗透性。
具体的讲,即计划阶段、构思和成果整合阶段,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在设计中,要平衡三个阶段的比重,忽略或弱化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导致设计最终结果的偏颇。
1.计划阶段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通常指导设计的思考及实践过程。
计划阶段是构思阶段和成果表达阶段的前提和基础,计划阶段资料收集及设计周密的充分与否,将关系到设计构思的方向和最终的设计成果。
在此阶段思维的特征更多地表现为理性的一面,常常以以归纳、总结为主的逻辑思维为主导。
设计在施工之前肯定受到某种需要驱使,这就要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对各类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力求在设计成果中满足这种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我国是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因此传统文化悠久。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深刻影响着现代大众的审美倾向、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将其运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可赋予现代环境设计以更深层的内涵、提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感、突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意境美、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走向世界、不断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方式。
在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仿制和吸收的技巧,并融入时代精神创新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形式,结合西方设计理念与技术,基于传统摆件、线条意象、传统色彩与传统图形等优秀文化的独特内涵与优势,赋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丰富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体现现代建筑与景观等的艺术性、传承性与自然的和谐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运用引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关键内容,对于城市整体风貌以及居民的居住体验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设计内容以及设计元素的丰富。
传统文化元素包含我国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提升艺术设计文化档次,充实设计内容,对于设计效果的升级有积极作用。
相关单位需要积极明确当前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问题,通过科学的设计创新,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升级,保障城市建设目标的稳步实现。
1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比较强调作者艺术观念的表达,若设计者拥有较强的设计水平,并且可以在执行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合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强渗透,那么便可以在设计时将材料机理和空间体型以及光影色彩等方面的内容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此使设计的作品融于文化环境的氛围中,这样不仅可以赋予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更多的文化意义,还可以提升其展现价值和应用价值。
另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室内装饰和室外设计,以及装修设计和相应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为了提高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可行性,为了强化环境艺术设计效果,需要将多方面的因素加强考虑,从多角度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路径,这样才能让依据环境而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发展,以此强化我国环境艺术的综合设计水平。
自古以来,中国建筑为框架结构形式,以木材为主体,砖瓦为表面覆盖材料,以木梁柱支撑形成主体构架,依次由柱础、柱、梁、檩、椽、飞、望板、瓦、脊兽等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以榫卯结构连接。
“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同样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木雕、砖雕等,彩绘集装饰和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常位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及室外的悬鱼、雀替、牛腿、垂头等处,纹样造型与建筑构件形体密切结合,绘制精美,色彩艳丽。
唐代以前,建筑的门窗洞口较小,发展到宋代才出现了隔扇这个装饰构件。
隔扇,又称长窗,宋时称格门或格木门,高度通常落地,安装在上槛与下槛之间,既有窗的功能也有门的作用,故亦称它为“落地长窗”或“落地门窗”。
隔扇是最实用的窗扇之一,不仅能供人出入,还有采光、通风的效果,居室内能还能通过隔扇观赏室外美景。
在建筑正面大量设置并排的隔扇门,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打开,使内外空间连成整体。
隔扇是传统建筑在门窗领域的一大发明,它既是门又是窗,也因此内部空间与室外空间可以灵活过渡。
在建筑的正面,隔扇装饰造型及内容可随心所欲进行设计,简繁俗雅,依主人审美而定。
这就提供了雅俗共赏的形式,使门窗造型衍生出多种多样的风格。
传统建筑门窗的装饰题材很少单独出现,往往是不同题材之间进行组合,山水、人物、花草、动物等自然和谐,完美古人诠释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另外,戏曲故事与神话传说相互辉映,也是门窗装饰图案的常见创造题材,使门窗文化的内涵与古人的世界观达到和谐统一。
古人将许多的自己的感受、认识体现到门窗上,使门窗在住宅装饰中的地位首屈一指。
室内的家什陈设上也有大量装饰纹样与图案,但与门窗相比,题材的选择上还略显单调。
室内陈设往往以家具为主,各类不同的家具皆以立体存在,门窗以平面存在,这就是门窗题材丰富于家具题材的根本缘由。
而且人们习惯于用利用建筑装饰表达祈福吉祥的愿望,吉祥图案逐渐成为建筑装饰的主要内容,不仅美化了建筑,而且给建筑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浅析水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水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审美对象。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水的运用和表现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
本文将从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水的意象与艺术表现以及水的审美意义三个方面对水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进行浅析。
一、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丰富环境空间,增加景观的层次感,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降温等作用。
在城市中,水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公共空间设计中,如公园、广场、商业区等,它们为城市营造了一片宁静、清爽的氛围,为人们提供了休憩放松的场所。
水还可以作为设计元素,与建筑、雕塑、景观植物等元素相结合,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水的流动、涟漪、反射等特性可以增加艺术作品的动感与立体感,使整个环境更加生动有趣。
二、水的意象与艺术表现水是充满着生命力的元素,它拥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常常被艺术家们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艺术作品中,水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如生命的源泉、沟通的桥梁、洗涤的力量等。
艺术家们通过对水的表现,传达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表达出对人文关怀与思考。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水的艺术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水的喷泉、瀑布、噴水池等形式,它们通过水流、水声、水雾等方式,给人们带来视觉、听觉以及情感上的愉悦。
三、水的审美意义水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水的流动和变化是其审美意义的重要体现。
水从静止到流动,从平静到涌动,或如镜面般平滑,或如瀑布般振奋,这些不断变化的状态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水的流动不仅使环境更加生动,也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水的透明和晶莹是其审美意义的重要特点。
水的透明让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生物、石头、沙子等元素,这种透明的美感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湖水、纯净的天空,给人一种澄澈明净的感受。
水的晶莹更是让人着迷,尤其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上的光影变化无穷,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建筑中的意象探索建筑的象征意义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空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
在建筑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意象,它们通过形式、材质、色彩等方式表达建筑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探索建筑中各种意象的内涵,并探讨它们在建筑中的象征意义。
一、水的象征意义水是生命之源,代表着生命、流动和变化。
在建筑中,许多设计师借助水的意象,赋予建筑以生机和灵动。
例如,建筑中常见的水景、喷泉、水道等元素都能够传递出生机勃勃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受,同时也寓意着建筑所代表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树的象征意义树木是自然界中的生命象征,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生长力。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经常会运用树木的意象,通过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合,使得建筑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例如,将建筑围绕着绿树环绕,或者在建筑顶部设置花园、观景台等,都能够传递出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象征意义,给人一种和谐与舒适的感觉。
三、光的象征意义光是生命的象征,它代表着希望、启示和温暖。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常常善于运用光的意象,通过设计建筑的窗户、采光设备以及照明等,将阳光引入建筑内部。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建筑内部的采光,同时也带来了无比的温暖和明亮感。
此外,还有一些建筑通过灯光设计创造出独特的氛围,例如,夜晚的灯光秀能够营造出浪漫、梦幻的感觉,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四、高度的象征意义建筑的高度代表着力量和威严。
许多建筑设计师常常利用高度的意象来表达建筑的壮丽和雄伟。
例如,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让人感受到人类的工程壮丽和勇气。
而古代的礼拜堂和宫殿常常将建筑的高度设计得非常高,以表达对神圣和庄严的崇敬。
而对于低矮的建筑,却会给人一种亲近和温馨的感觉。
五、材质的象征意义建筑的材质也能够传递出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建筑设计中常常使用的石材代表着稳定和坚固,金属材质则体现出现代感和科技感。
同时,不同的材质还能够通过质感和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例如木材给人一种自然和温暖的感觉,玻璃材质则让人感受到透明和开放。
和谐:环境艺术设计的意象要素
作者:海潮
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22期
摘要环境艺术是一种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性环境维度,实现环境艺术的优化设计,能够使人们在精神上、情感上得到升华。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地日益提高,和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至上理念。
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也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和谐理念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意象要素中的最高境界,从而达到最大程度上满足人对空间环境的
使用,体现自然和谐的整体性环境。
关键词和谐环境艺术设计意象要素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
1 环境艺术的基本内涵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时代的进步需要生活环境的优化,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与社会
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环境艺术概念的出现,一种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元素的门类
艺术应运而生。
环境艺术涉及的范围较广,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从建筑、城市雕塑、公共空间、室内空间、园林艺术到人的生活的所有空间,无所不包,从而表明环境艺术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恰与人的活动范围相一致。
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况的高低。
环境艺术设计有其自身的组织结构,通过一定的意象要素投入表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传递某种情感与思想信息。
中华民族是最早提出“和谐”概念的民族,随着人类文明程度地日益提高,和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至上理念。
当前,和谐是所有艺术中共存的一种审美标准,环境艺术设计的意象层面也必然要以和谐理念为要素,进而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地设
计与规划,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与人、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的和谐。
2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元化追求
环境艺术设计总是通过安排各种意境要素来诠释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意蕴,
也即是通过各种要素组织引起人们的知觉反应,从而引导出环境的意境和特点,强化人们对环境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环境艺术设计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客观上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朝着更优化方向发展。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环境空间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观念,所以,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环境设计艺术表现形式。
当前,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再加上受多种文化思想的影响,多元文化思想交集,人们的审美风尚也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形成了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元化追求。
人们对环境艺术的审美情趣直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审美风尚,然而,从微观上来讲,人们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审美标准的不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就体现出不同种类的风格。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大致有自然风格、简约风格、现代风格、复古风格等几种形式,其往往运用材质、色彩、形态、比例来凸显设计风格,并通过空间规划、界面装饰等,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获得具有较高艺术魅力的设计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与人的活动范围相一致,无论采取何种艺术要素组织的结合,环境艺术设计都应该具有美感,都应该强调环境设计中人的因素。
因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归宿是服务于人,离开了人本这个因素,环境艺术设计也就失去了灵魂所在。
环境艺术在我国还属于是一种新兴的学科,作为一种年轻的学科,环境艺术综合体现着人的生存质量指标体系。
在现代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之下,人们的生存质量日益被关注,和谐、生态理念成为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所以,现代环境艺术不管采取自然风格、简约风格,还是采取现代风格、复古风格,都必须要体现“和谐”这一意象要素,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不断完善,创造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真正价值与功能。
3 环境艺术设计中体现和谐意象的路径探索
环境是由物质、人文、社会等各种复杂的元素揉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通过各种元素的合理作用来体现环境设计的意象,使人与环境产生互动,通过环境刺激产生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进而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
意象是通过空间的结构框架、功能使用和具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符号所表现出的内涵,它表述环境的性质、用途、场所特征以及视觉上的可识别、可记忆、可理解性等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中体现和谐意象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与人、自然、社会等方面来达到。
环境艺术设计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谐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大的美,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必须以和谐为意象要素的最高境界。
(1)环境艺术设计与人的和谐。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层意义是解读环境的主体――人的物质生活、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理解,环境艺术应该把与人之间的和谐置于设计的首要目的。
现代社会崇尚以人为本的理念,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追求艺术化的生存方式,通过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水平,最终达到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实现环境艺术的最优化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的全部都与人紧密相关,它首先必须以服务于人为第一目的,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到舒适、温馨。
这里所指的舒适、温馨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达到与人之间的和谐,不仅有助于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处在环境中的人在精神与情感上达到升华,使人的内在生命力与环境艺术设计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2)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两种属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是以人为主导的因素,自然因素是各种客观物质条件为主导的因素,环境艺术设计要体现和谐意象要素,必须回归本位,以客观物质环境形态本身为切入点,再通过人的思维创造,对自然环境进行提炼和升华,从而产生和谐的环境意象。
随着信息化世界的道路以及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多的压力,对自然的追求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环境艺术设计在追求美感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自身所蕴含的魅力,使环境艺术具有较高的自然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审美空间,让更多的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所体验,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感受自然人文关怀,引导人类生活环境健康良性地发展。
(3)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和谐。
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会将社会中的文化、思想、理念悄无声息的纳入其中,用意象塑造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之美。
公共艺术的美,是在某种系统环境下,与整体关系协调“共生”才形成的一种整体设计美。
这是与公共艺术的“公共”特性密不可分的。
环境艺术设计不是一门孤立的艺术,它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意蕴密切联系,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成为一种整合系统的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的优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需要综合各种社会因素,在适应社会发展又影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和谐理念,使环境艺术设计与特定社会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和谐,从而使人们从中获得美的真谛。
和谐是各种艺术门类存在和发展的至上理念,人们运用和谐的环境艺术设计意象要素为维度,对生活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使之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优化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社会环境艺术设计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在新时期的繁荣发展,对社会的整体的和谐性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文会,邵玲莉.环境艺术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蒋红蕾.抽象与具象的和谐变奏――试论环境艺术优化设计中意象要素的组织[J].基建优化,2003(8).
[3]董克顺.和谐应该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J].科学大众,2008(8).
[4]陈希文.和谐的环境整体性公共艺术应体现自然的、和谐的环境整体性[J].科学大
众,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