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4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大一一、导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旨在通过创造各种环境艺术作品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空间体验。
在大一阶段,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分类1.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通过艺术手段将环境与人文因素相融合,创造出具有美学意义的环境作品。
它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陈设艺术等多个专业领域,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艺术。
2. 环境艺术设计的分类:a. 室内设计:主要关注室内空间的布局、色彩、材料选择等因素,以创造出美观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b. 景观设计:主要关注室外空间的规划、植被配置、建筑布局等因素,以打造出宜人的公共和私人户外环境。
c. 陈设艺术:主要包括展览陈列、商业陈列等,研究如何通过艺术手段将展品或商品以更吸引人的形式展示出来。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1. 空间与形式的统一:艺术设计中,空间和形式的关系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来展现所追求的形式美感。
2. 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色彩搭配,以营造出符合主题和氛围要求的效果。
3. 材料与构造的选择:设计师需要根据作品的功能和表现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构造方式,以达到美观、实用和符合工程经济的要求。
4. 灯光的运用:灯光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它可以烘托氛围、突出重点、改变空间体验。
设计师需要合理运用灯光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案例分析1. 室内设计案例:以酒店大堂设计为例,通过精心布局、高质量的材料选择和巧妙的灯光运用,打造出豪华舒适、独具特色的空间环境。
2. 景观设计案例:以公园景区设计为例,通过植被配置、小品布局和景观元素的设置,营造出宜人的休闲健身环境,引导人们亲近自然。
3. 陈设艺术案例:以服装店陈列设计为例,通过精心摆放商品、巧妙的道具搭配和展示手法,吸引顾客的眼球,提升购物体验。
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理解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将艺术与环境融合的创作方式,它强调将艺术作为一种生
活方式,通过设计和布置环境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关注美学和功能性,更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它将艺术与自然、人文和社会结合起来,创造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空间。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艺术家和设计师不仅要考虑美学和功能性,还要关注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计和环保工艺,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他们也会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文化,设计出更符合人们需求和生活方式的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需求和生活体验。
它强调创造出
舒适、温馨、宜居的环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同时,它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来传达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引导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行动。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和重视也越来越高。
环
境艺术设计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创作方式,成为了引领当代艺术和设计的潮流。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表达。
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艺术与环境的关系,感受到艺术对于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将艺术与环境、人文和社会融合起来,
创造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空间。
它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来传达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表达,它将继续引领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理解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将艺术与环境融合的创作方式,它强调了艺术作品与周围
环境的和谐统一。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手法来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创造出一种更加宜人、舒适和具有灵性的环境。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艺术家需要考虑到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需求,将艺术作品
与环境融为一体。
这意味着艺术作品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艺术家需要考虑到环境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将艺术作品融入其中,使之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也强调了艺术作品对人们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艺术作品可
以通过色彩、形状、材质等元素来影响人们的情感,使人们感到愉悦、放松或者振奋。
同时,艺术作品也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例如通过设计公共空间的布局和装饰来引导人们的活动和交流。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还包括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艺术作品需要考虑到环境
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艺术家需要通过创新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艺术作品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是一个综合性的理念,它将艺术、环境和人们
的情感行为联系在一起,强调了艺术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宜人、舒适和具有灵性的环境,使人们在其中得到愉悦和满足。
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理解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将艺术与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它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的特点和需求,通过艺术的手法来创造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空间。
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也变得愈发重要。
首先,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强调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环境的自然特征和文化背景,尊重环境的原貌,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也鼓励使用可持续材料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设计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其次,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和共生。
设计师需要考虑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和情感体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并且能够与环境相互融合的空间。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能够提升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更能够激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最后,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追求艺术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设计师需要运用艺术的手法,如色彩、形态、材料等,来打造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空间。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能够提升环境的美感和品质,更能够激发人们对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是一种强调对环境尊重、人与环境共生、艺术与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也变得愈发重要。
我们需要更多的设计师和机构秉持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为创造一个美丽、和谐的环境而努力。
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理解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将艺术与环境结合的创作方式,旨在通过艺术的手法来改
善和美化人们生活的环境。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首先,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强调了环境与艺术的融合。
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设计,可以将原本平凡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有趣。
例如,城市中的街头艺术、公园中的雕塑作品,都可以为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同时也为环境增添了一份艺术的气息。
其次,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注重了环境与人的关系。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为了美化
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一座具有艺术感的桥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城市的地标和景观,能够为人们带来愉悦和惊喜。
最后,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还强调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环
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环境艺术设计应当注重材料的选择和艺术作品的生命周期,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在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理解不仅仅是将艺术和环境结合,更是一种对环境、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我们可以为环境增添艺术的气息,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好,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更多的美好和希望。
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理解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将艺术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它强调艺术作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提升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关注,激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艺术家们常常以环境为创作的主题,通过雕塑、绘画、装置艺术等形式来表达对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他们通过艺术作品来呈现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警觉。
同时,艺术家们也会利用环境中的自然元素和材料来创作,将艺术作品与环境融为一体,使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环境的美好和珍贵。
除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环境艺术设计也包括了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方面。
在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城市雕塑、壁画、景观绿化等方式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景观设计也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法来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的公共空间,使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美好。
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将艺术与环境紧密结合,通过艺术的力量来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环境保护的呼吁和承诺。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成为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求而产生的。
它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是将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
它强调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融中,创造出符合人类生存和活动需求的空间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
它注重实用性、审美性和文化性的结合,旨在创造出符合人们需求和期望的舒适、美观和实用的空间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实用性、美观性、经济性、环保性等。
设计师需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包括绘画、雕塑、摄影、音响等,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案。
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以实用为基础,以美学为导向,以文化为底蕴的综合性学科。
它旨在创造出符合人们需求和期望的舒适、美观和实用的空间环境,促进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要素环境艺术设计是将艺术元素与环境融合,通过空间、材料、构图、色彩等手法,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境,创造出让人愉悦、舒适和具有美感的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建筑、景观、室内、陈设等多个领域,通过对环境的美学处理,使得人们在特定环境中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
设计师通过对空间的划分、布局和设计,创造出不同尺度和形式的环境。
空间设计不仅仅是考虑功能和实用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空间的形式、大小和比例等美学手法,引导人们在环境中流动和体验。
2. 材料:材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通过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特定的质感、色彩和纹理等视觉效果。
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仅要考虑其美学特性,还要考虑其环保性、耐久性和适用性等方面的因素。
3. 构图:构图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组织和布局的基本手法。
设计师通过采用不同的构图方式,使得环境中的元素相互关联、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整体。
构图可以通过对水平、垂直和斜线的运用,以及对重点、对称和平衡等原则的运用,创造出不同效果和表现形式。
4. 色彩:色彩是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表现手法。
设计师通过色彩的运用,创造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色彩可以通过明暗、对比和饱和度等手法来表达。
设计师要考虑颜色的搭配和协调,使得环境呈现出和谐、统一和有层次感的效果。
5. 细节:细节是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计师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处理,使得环境更加丰富和精致。
细节可以体现在材料的纹理和质感上,也可以体现在家具、灯具和装饰品等物品的选择和布置上。
设计师要注重细节的表达,使得人们在环境中有更多的发现和体验。
6. 感官体验:环境艺术设计旨在创造人们愉悦和舒适的环境,因此感官体验是其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设计师通过对空间、材料、色彩等的处理,创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设计师要考虑人们在环境中的感官需求和情感体验,使得环境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美感体验。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是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们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各种自然、人工环境加以组织、改造、利用,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要并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环境艺术设计是指设计者在某一环境场所兴建之前,根据人们在物质功能(实用功能)、精神功能、审美功能三个层次上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对建造计划、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全盘考虑,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文案,并用图纸、模型、文件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创作过程。
环境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宇宙环境四个层级。
与我们生活、工作具有最密切、最直接关系的是聚落环境。
它具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环境(原生环境即自然环境);第二环境(次生环境,指人工改造、加工过的自然环境构成的系统);第三环境(人工环境);第四环境(社会环境)。
环境的组成环境可以看作是由实体与空间组成的。
空间由以下两种方式构成:一、实体围合,形成空间;二、实体占领,形成空间。
人的基本需要,马斯罗.兰,(1)生理需要(2)安全的需要(3)相互关系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学习与美学的需要设计设计是人们建立起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手段,而设计所创造出来的一切则是我们与外界建立联系的媒介。
设计思维思维,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它一般由思维的主体、思维的客体、思维工具、思维的协调等四个方面组成。
思维的主体是人;思维客体就是思维的对象;思维工具由概念和形象组成,或者称之为思维材料,思维的协调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多种思维方式的整合,也就是说在思维的过程中,单一的思维方式往往不能解决问题。
环境思维环境思维是人脑对环境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它是认识的高级形式,能够揭露环境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设计思维设计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具有主动性、目的性、预见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环境艺术是实用的艺术,感受的艺术,整体的艺术,时限艺术。
整体艺术环境艺术将室外、室内空间的诸多因素如城市、公园、广场、街道、公共娱乐与休闲设施有机地组成一个多层次的整体。
环境文脉不单是地段条件的简单反映,更多的是指体量间含蓄的联系,道路格局的统一,开敞空间的呼应,与现有建筑的对话,材料、色彩和细部的和谐,以及天际轮廓线的协调与变化。
这种整体的美既有千百种不同的各具表现力的物象形态,而又有内在的有机秩序和综合醇美的整体精神。
同时,整体艺术也包含了关系艺术与系统艺术的涵义。
环境艺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系统艺术。
城市与建筑艺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以及园林之间的相互渗透促使“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艺术在这一范畴内,这些学科知识不是简单的机械综合,而是构成一种互补和有机结合的系统关系。
环境艺术中的各种具体形态构成的整个系统可以分为框架系统与填充系统。
环境艺术是文化的一种尝试,是在环境中的高层次的文化,艺术追求。
它是在相当广的范围内,积极调动和综合发挥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使人们生活所处的时空环境不仅满足人们物质和心理需要,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气氛或艺术意境的整体艺术,是回归人们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
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包括:(1)功能原则(2)形式原则(3)材料与技术原则(4)整合优化原则(5)识别性与创新性原则(6)尊重公众意识原则(7)未来可能性原则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可以归纳为:方便性;舒适性;含义性;个性;和谐性;愉悦性。
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论述)1、环境艺术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统一一切艺术,都是为美化人类的生活服务。
实用功能是环境艺术的主要目的,也是衡量环境优劣的主要指标。
环境艺术不仅要求设计一个实用的环境,还要设计一件艺术品。
这与美学息息相关,其艺术性涵盖形态美、材质美、构造美和意境美。
环境艺术非常明显的受到诸多艺术学科的影响,尤其是现代建筑、绘画、音乐、戏剧的影响。
环境艺术的发展,经过了手工技艺、机械技艺和计算机技艺三个阶段。
艺术与科学相连的亲属关系能提高两者的地位,科学能够给美提供主要的根据是科学的光荣,美能够把最高的结构建筑在真理之上是美的光荣。
相信环境艺术设计会更加深化,其艺术性与科学性会结合的更加完美。
2、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感性主要是指从“创造性”这一点出发来探索艺术设计,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活动离不开想像和思维。
环境艺术的理性体现在,在设计过程中建立适当框架,对资料与元素进行全面分析、理解、最终综合、归纳,使环境艺术作品体现出秩序化、合理化的特征。
环境艺术应具备理性容量和感性容量,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是建立在其艺术和科学的双重性的认识基础上的。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随意性、意外机遇是建立在理性“积累”之上的。
包括1、积累了坚实的生活经验2、积累了典型的设计图式3、积累了丰富的解难经验。
人们在对某一具体设计作品进行审美感知和审美评价的过程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3、环境艺术设计成果是人为文化产物,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不同的民族、时代、经济模式、社会机制等会产生不同的艺术设计。
理想的人为事物并不是破坏自然、榨取自然,而是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其更好的为人生存和发展服务。
作为人为事物的环境艺术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本质。
环境艺术的物质性能体现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以及科技水准。
精神性能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历史文脉、审美心理和审美风尚等。
环境艺术设计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学科的异同。
首先看相同点,它们的宗旨都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游憩环境,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学科的侧重点和专业分工不同。
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学建筑学的设计范围主要是建筑物,侧重于“物”的塑造和空间的处理,专业分工重在建筑物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包括城市、地区的宏观景观环境,建筑室内外空间,各种景观小品以及市政设施等,环境艺术设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除了一些园林、建筑设计知识外,还需要绘画、雕塑等学科知识。
它们两者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
环境艺术设计和城市规划1、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
2、它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政策上宏观指导和约束作用,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服从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总结都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依据。
环境艺术设计是贯彻、细化城市规划思想、内容的阶段。
3、城市规划可以看作是理性的产物,它要求规划师尽可能排除人的主观和非理性因素,努力追求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环境艺术设计,是遵循城市规划原则的前提下更强调对人的关心和尊重。
5、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逻辑推理活动,还需要设计师的直觉活动的主动决断。
它需要形象思维。
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园林环境艺术的功能:物质功能,精神功能,审美功能物质功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满足人的行为需求精神功能:形式上的含义与象征,理念上的含义与象征,哲学与宗教上的含义与象征,历史文脉上的含义与象征审美功能:环境艺术的形式美,环境艺术的意境美环境艺术的基本形态要素是形(点线面体)、色、光、质感与肌理、嗅、声音。
色色彩是环境形态的要素之一,它在人的感官与心理上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与反应。
对于环境形态来说,它不能独立存在,而往往依附于形或光而出现,尤其与形的关系密切。
与形相比,色彩在感情的表达方面占有优势。
环境中的色彩问题可以说是色彩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支,人对色彩的感觉取决于色彩三要素,即色相、明度(色值)、纯度(饱和度)。
它含有物理、生理、心理三方面的具体内容。
色彩的生理和心理效果。
色彩的表情和知觉。
环境色彩匹配。
色彩的匹配就是两种以上的色彩在环境中以各自的位置、色调面积进行组合、安排,是它们之间保持协调。
环境色彩设计较为复杂,自由度相对受到限制,设计者不仅要遵循一般的色彩对比与协调的原则,还要综合考虑具体位置、面积、环境要求、功能目的、地方色彩、民族特点、传统风俗、服务对象的具体意愿等因素,并尽可能利用材料本身的色彩、质感和光影效果,丰富和加强色彩表现力,更好地传达色彩信息与意义。
色彩具有时空性,具有较强的流行性,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色彩运用有较大的差异,老北京城的金黄色与黑灰色的组合与新城是迥然不同的;瑞士绿从中点缀的红蓝屋顶与红白的各种灰色高层建筑也相去甚远。
光(1)光作为照明在环境中大致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类。
自然光主要是指太阳光源直接照射或经过反射,漫射,折射而得到的。
人工光的最重要的形式:灯光照明(2)环境中照明的方式有:泛光照明,灯具照明,透射照明(3)光在设计中要考虑的各种因素:1,空间环境因素,包括空间的位置,空间各构成要素的形状,质感,色彩,位置关系等。
2,物理因素,包括光的波长和颜色,受照空间的形状和大小,空间表面的反射系数,平均照度。
3,生理因素,包括视觉的工作,视觉内效,视觉疲劳,眩光等。
4,心理因素,包括照明的方向性,明与暗,静与动,视觉感受,照明构图与色彩效果等。
5,经济和社会因素,照明费用与节能,区域的安全要求等。
(4)光作为装饰(5)光作为造型第三章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1,六个步骤:设计筹备,概要设计,设计发展,施工图与细部祥图设计,施工建造与施工监理,用户评价及维护管理。
,2,设计筹备:1,与业主接触2,资料搜索a相关的政策法规,经济技术条件b基地状况3,基地分析a自然条件b环境条件c人文条件4,设计构想(步骤)理想机能图解——基地关系机能图解——动线系统规划图——造型组合图3,概要设计:设计筹备阶段之后,设计者正式进入设计创作过程,概要设计的任务是解决那些全局性的问题,概要设计由初步设计方案,包括概括性平面,立面,剖面,总平面图和透视图,简单模型,并作文字说明。
概要设计成果经过设计者反复改进,一般征得业主的意见与相关部门的认可。
4,设计发展,要做的事,主要是弥补,解决概要设计中遗漏的没有考虑周全的问题,将各种表现方式细化,提出一套更完美,详尽分理地方案。
进行必要的设计调整。
环境艺术设计表现方式传统的方式:用手绘,快速表现现代的方式:电脑,主流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