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三部分应试提分篇专题二非选择题答题模板(4)
- 格式:doc
- 大小:342.50 KB
- 文档页数:4
[巩固再练]1・(2017-湖南邵阳二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多,同时受到工业污染,巴尔喀什湖受到严重的"灭湖"威胁。
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⑴描述流域内的地形特征。
(2)分析巴尔喀什湖受到严重"灭湖"威胁的原因。
(3)推断巴尔喀什湖"灭湖”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灭湖"威胁的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形特征,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湖泊面积减小的影响和解决措施。
(1)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来判断,根据图中的河流流向可以得出结论。
(2)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从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减少■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角度分析。
(3)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量、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措施主要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立法保护等。
[答案](1)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高.西北低。
(2)流域内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多,入湖径流量减少;工农业生产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不合理的捕捞和水体污染导致鱼类等生物多样性减少。
(3)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极端天气、増大。
(答出两点即可)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立法保护水资源等。
2・(2017-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战争.灾害造成的国际难民,是人口迁移的一种类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6年2月共有67797人在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申请避难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
2016年1至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数已超过10万人。
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 ,基尔运河是北海和波 罗的海的重要通道。
近些年来,易北河入海口水域出现了水运拥堵严重等问题。
下述为欧洲局部简图和甲.乙两地各月降水量统计图。
(1)分析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模板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模板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模板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如何描述地形特征模板: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各种地形条件下)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高三地理复习第二轮中影响温度的因素模板: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和地形):不同海拔的阴坡、阳坡、山地、平原、山谷和盆地(例如,山谷盆地的地形热不易消散,高大的地形阻挡了冬季的风,同纬度的山脉的日和年射程小于平原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加温加湿;冷流:降温除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高,温度低);绿地的日温差和年温差均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高三地理复习第二轮影响降水的因素模板: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陆地和海洋位置(靠近和远离海洋)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和植被覆盖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高三第二轮地理复习描述了河流模板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植被状况更多高中三年级地理二轮复习模板分享3.冻结期:是或否,长度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它与地形(河流落差的大小、流速)和气候(降水量、径流量和蒸发量)有关。
以上就是关于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模板的分享,大家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内容,以适应自己的复习。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增分再练1.(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
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
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可以看出,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地处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沿岸沙洲受加那利寒流影响较大。
(1)富塔贾隆高原降水量大,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故被称为“西非水塔”。
(2)加那利寒流使河流携带的泥沙向南流动,造成沙洲的狭长分布。
圣路易港是以河港形式出现的海港,所以泥沙淤积不利于通航。
(3)从图中可看出,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沙漠和时令河较多,所以要发展农业生产,合理分配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是关键。
[答案](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水土资源的空间匹配格局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匹配状况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000年以来,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整体表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的态势,并且其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已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和匹配”。
材料二下图为2008年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示意图和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分布图。
(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从气候、土壤层简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
比较类综合题增分再练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以色列进口低价的粮食及饲料,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
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欧洲,被称为欧洲人的“果园”“菜篮”。
下图为地中海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下面为图中A、B、C三城市的气候资料表。
A城市(海拔30米)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12.2 12.8 14.8 17.8 20.3 23.2 25.1 25.6 24.2 21.4 17.6 13.8 降水(mm)126.990.1 60.6 18.0 2.3 0.0 0.0 0.0 0.4 26.3 79.3126.4 月份 1 2 3 456789 10 11 12 气温(℃)0.1 1.9 6.1 11.2 15.5 19.6 22.9 22.6 18.3 12.6 7.1 2.6 降水(mm)47.0 36.3 36.3 48.3 54.6 37.4 13.8 12.4 19.3 26.8 33.4 49.0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13.6 14.9 16.9 21.2 24.5 27.3 27.6 27.4 26.0 23.3 18.9 15.0受________气压带和________风带控制;________(字母)城市年温差最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号称欧洲人的“果园”“菜篮”的以色列与西欧相比,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3)分析与A、C城市相比,B城市及其所在区域夏雨略多的原因。
[解析](1)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降水最少的城市是C。
C城市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降水少。
年温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根据表中数值判断年温差最大的是B城市,主要是因为B城市纬度较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且处在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较小,大陆性较强;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所以年温差大。
题型二 综合题规范答题6种满分模板模板1 特征描述类典题示例【典例1】 (2017·北京文综,3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8分)(2)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10分)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
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
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3)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12分)【现场答案】【阅卷点评】第(1)题,该答案答出了地形类型和地势的高低起伏,缺少对地形的分段描述和地势的准确方位描述,可得4分。
第(2)题,水文特征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流速等方面回答,整体思路较好,但对气候判断不准确(该处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应该有结冰期,可得8分。
第(3)题,工业分布特点定位不太准确,应该是国土的西北部。
原因中注重了文字信息的提取,但忽视了文字中“用于出口”即市场因素和图示中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因素,可得6分。
答案(1)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北部为山地,面积小,多流水的侵蚀地貌;南部为平原,面积大,多流水的堆积地貌;地势是北高南低;冰川地貌广布。
(2)甲河段位于上游山区,乙河段位于下游平原区,与甲河段相比,乙河段有更多的支流汇入,径流量大;乙河段位于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水能不丰富;乙地人类活动频繁,植被覆盖率低,导致含沙量大;乙河段流速慢,冰期长;乙地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甲地有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因此乙地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3)分布特点: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的首都和城市中。
原因:西北部汽车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完善,工业部门齐全;西北部公路铁路线密集交通便利;有众多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西北部汽车工业技术水平高,技术先进;西北部靠近欧洲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广阔。
第一步,精准定位描述主体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
突破非选择题的七个答题模板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多样,如单轨、地铁等。
右图示意重庆市单轨交通穿楼而过。
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轨道交通具备的特点有( )①准时②快速③运量小④污染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城市轨道交通有其固定轨道,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分离,具有准时、快速、运量大、污染小的特点。
2.与地铁相比,单轨交通更适用于山城,这是因为单轨交通( )A.运量更大B.占用土地更多C.造价更高D.更能适应复杂的地形解析:选D。
单轨交通更适用于山城,说明该交通运输方式更能适应复杂的地形。
单轨交通不如地铁运量大,但占用土地较少,造价比地铁要低。
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a线上的气温值可能是( )A.-10 ℃B.0 ℃C.10 ℃D.20 ℃解析:选B。
根据区域定位可知,a线所在地区应位于青藏高原附近,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根据等值线判读方法可知,图中a线上的气温值可能是0 ℃。
4.造成图中0 ℃等温线在陆地上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形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洋流解析:选C。
从图中0 ℃等温线弯曲方向可知,同纬度地区,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快,因此造成图中0 ℃等温线在陆地上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拆船业是将报废船只拆解的工业。
拆船业作为钢铁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拆船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对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危害。
近年来,国际相关组织对拆船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
下图为1956~2006年世界废船年拆解量和拆船中心国际转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拆船业属于( )A.资源密集型工业B.劳动密集型工业C.技术密集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解析:选B。
[巩固再练]
1.(2017·湖南邵阳二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多,同时受到工业污染,巴尔喀什湖受到严重的“灭湖”威胁。
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描述流域内的地形特征。
(2)分析巴尔喀什湖受到严重“灭湖”威胁的原因。
(3)推断巴尔喀什湖“灭湖”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灭湖”威胁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形特征,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湖泊面积减小的影响和解决措施。
(1)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来判断,根据图中的河流流向可以得出结论。
(2)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从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减少、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角度分析。
(3)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量、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措施主要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立法保护等。
[答案] (1)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高、西北低。
(2)流域内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多,入湖径流量减少;工农业生产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不合理的捕捞和水体污染导致鱼类等生物多样性减少。
(3)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大。
(答出两点即可)
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立法保护水资源等。
2.(2017·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战争、灾害造成的国际难民,是人口迁移的一种类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6年2月共有67797人在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申请避难,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
2016年1至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数已超过10万人。
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基尔运河是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通道。
近些年来,易北河入海口水域出现了水运拥堵严重等问题。
下述为欧洲局部简图和甲、乙两地各月降水量统计图。
(1)分析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2)评价大量难民的涌入对德国产生的影响。
(3)分析易北河入海口水运拥堵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某区域的地理特征。
(1)甲、乙两地都在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甲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的时间长,且地势较高,多地形雨;乙地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间长,降水较少,且地形相对平坦,地形雨较少;乙地降水总量更少,季节变化大于甲地。
(2)从有利方面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德国,可以增加德国的劳动力数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从不利方面看,大量人口涌入,会影响德国的社会安定,难民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
(3)易北河入海口水域面积狭小,停泊能力有限;德国经济发达,运输量大,过往船只多;入海口处有基尔运河,位于内河航运与海运航线交会处,容易造成拥堵。
措施方面可拓宽基尔运河,加大德国北部半岛东、西两侧的运量,向周边港口分流货船,以减轻港口压力;加强货物装卸和船舶通航管理,提高运输效率。
[答案] (1)乙地降水量少于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于甲地;甲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甲地地势较高,多地形雨;乙地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间长,且地形相对平坦,地形雨较少。
(2)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
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
(3)原因:入海口水域面积狭小;经济发达,运输量大;位于内河航运与海运航线交会处。
措施:拓宽基尔运河,以便向周边港口分流货船;加强货物装卸和船舶通航管理。
3.(2017·湖南模拟)俄罗斯东部地区幅员辽阔,是一个尚未得到很好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
有人提出,未来的俄东部地区不应该只是一个支撑全俄社会经济发展的“原料供应基地”,而是一个生活舒适,各产业均衡发展的地区。
分析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饿罗斯东部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该地区的河流有凌汛现象,试分析其成因。
(2)分析俄罗斯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的制约条件。
(3)简述俄罗斯东部地区新一轮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解析] (1)河流发生凌汛现象是因为河流下游先结冰,上游后结冰,或者上游先融冰,下游后融冰,出现冰坝阻挡水流,水位漫过堤坝的现象。
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地区河流自南向北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秋季北方河段先结冰,春季南方河段先融冰,出现冰坝阻塞河流现象,所以该地区的河流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2)俄罗斯东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交通落后,资源运输困难,严重制约着该地区资源的开发。
(3)俄罗斯东部地区新一轮资源开发中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注意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有组织地迁移人口,推进工矿城市的发展;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人居环境,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答案] (1)河流自南向北流(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降低),秋季北方河段先结冰,春季南方河段先融冰,导致冰坝阻塞河流,出现凌汛现象。
(2)气候寒冷(气温低)、环境恶劣;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交通落后,资源运输困难。
(3)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力度,避免掠夺式资源开采模式;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注意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有组织地迁移人口,推进工矿城市的发展;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