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
- 格式:docx
- 大小:83.71 KB
- 文档页数:19
测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测量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测量工具的选择:选择适用的测量工具,确保其精确度和准确度。
2. 环境因素:要确保测量环境稳定,避免因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3. 测量对象的准备:确保测量对象处于稳定状态,并清除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杂物。
4. 测量的准确性:进行多次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
5. 测量时注意身体姿势:在进行身体测量时,需保持直立、放松的姿势,避免因身体姿势不当而影响测量结果。
6. 测量数据的记录:及时、准确地记录测量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对比。
7. 仪器的校验与维护: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测量准确度。
8. 异常情况的处理:当遇到测量结果与预期不符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检
查和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并重新测量。
9. 安全注意事项:注意测量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尖锐物品伤害等。
10. 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测量工作,应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培训和资质。
测量的方法测量是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和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它是指通过比较、判断和计算等操作,确定物质、能量、信息等量的大小、形状、位置、速度、质量、温度、压力、电磁场等特征的过程。
测量的结果对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和社会管理的决策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一、传统测量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观察和读数等手段,直接得出所需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使用尺子、卡尺等测量长度;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测量电量;使用温度计、压力计等测量温度、压力等。
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精度受限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人为误差。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多个已知量的关系,推导出所需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使用勾股定理测量斜边长度;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声速公式测量声速等。
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可以测量某些无法直接测量的量,但需要对已知量的关系进行准确的推导和计算,精度受限于推导和计算的准确程度。
3. 比较测量法比较测量法是指通过将所需测量量与已知标准量进行比较,确定所需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比色皿测量液体的浓度等。
比较测量法的优点是精度高,但需要准确的标准量作为比较基准,且需要消除比较过程中的误差。
二、现代测量方法1. 电子测量法电子测量法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实现测量的方法。
例如,使用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测量电量、电压、电流等。
电子测量法的优点是精度高、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但需要专业的电子知识和设备。
2. 光学测量法光学测量法是指利用光学原理实现测量的方法。
例如,使用激光测距仪、光学显微镜等测量长度、直径、角度等。
光学测量法的优点是非接触式测量,不会对被测物体造成损伤,精度高,但需要光学知识和设备。
3. 激光测量法激光测量法是指利用激光技术实现测量的方法。
例如,使用激光测距仪、激光测速仪等测量距离、速度等。
测量标准类型测量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科学、工程、制造业、建筑等等。
在进行测量时,准确的测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标准类型。
1.长度标准长度是最基本的测量参数之一,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长度标准是用来测量和比较长度的基准,通常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米作为基本单位。
不同国家和地区会有不同的长度标准,但它们都要符合国际上公认的度量衡标准。
2.质量标准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物理属性之一,它是衡量物体惯性的重要参数。
质量标准用来比较和测量物体的质量,通常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千克作为基本单位。
质量标准在工业生产、质量检测、医学研究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3.时间标准时间是物体运动和事件发生的基本参数,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时间标准用来测量和比较时间的基准,通常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秒作为基本单位。
时间标准在科学研究、天文观测、通信技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温度标准温度是物体热量状态的基本参数,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温度标准用来测量和比较温度的基准,通常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开尔文作为基本单位。
温度标准在热力学研究、气象预测、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5.压力标准压力是物体受力状态的基本参数,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压力标准用来测量和比较压力的基准,通常采用帕斯卡作为基本单位。
压力标准在工程设计、流体力学、化学实验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6.电流标准电流是电荷流动的基本参数,它在电子技术和电气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流标准用来测量和比较电流的基准,通常采用安培作为基本单位。
电流标准在电力系统、电子设备测试、仪器仪表校准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测量标准类型,它们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的测量标准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进行测量时,我们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遵守测量规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小口诀测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一项工作。
无论是量取物体的长度、重量、面积还是时间,我们都需要使用测量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测量技巧,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口诀,帮助大家记忆和运用测量方法。
一、长度测量1. 米尺握在手,左手右手对。
这句话教给了我们正确使用米尺的方法。
握住米尺时,左手握住左侧的刻度线,右手握住右侧的刻度线,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 钢尺对齐,刻度清晰。
使用钢尺进行测量时,要确保钢尺与被测物体对齐,同时要注意刻度线是否清晰可见,以免造成误差。
3. 卷尺伸直,读数不差。
在使用卷尺进行测量时,要确保卷尺被完全伸直,不要有弯曲或扭曲的情况。
同时,读数要准确,不要因为角度而造成误差。
二、重量测量1. 砝码互换,秤杆平衡。
在使用天平测量重量时,要确保砝码的使用正确,每个砝码的重量应该与所需测量的物体重量相等,这样才能保证秤杆平衡。
2. 罐子尺寸,扣重注意。
在使用电子秤测量重量时,要注意物体放置的位置和罐子的尺寸。
有些电子秤会自动扣除罐子的重量,但有些需要手动扣除,所以要注意这一点。
三、面积测量1. 直角尺边,精确测。
在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时,要使用直角尺来测量边长,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从而得到正确的面积值。
2. 面积计算,单位要清。
在计算面积时,要确保所使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一致,以免计算出的面积结果产生误差。
四、时间测量1. 钟表准确,秒针连。
在使用钟表进行时间测量时,要确保钟表的准确性,秒针要连续运动,不要有卡顿或停顿的情况,以免影响时间测量的准确性。
2. 时间间隔,清楚记。
在测量时间间隔时,要注意清楚地记下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免因为记忆不清而造成误差。
以上就是一些测量小口诀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测量工作。
通过掌握这些小口诀,我们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避免误差的产生,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记住这些口诀,让我们的测量工作更加轻松和准确!。
1、直线定线:当两点的间距超过整个尺长时,需在两点的方向上添加若干个过渡点,这种工作就叫直线定线。
2、系统误差:在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上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误差,叫系统误差。
3、倒镜:当观测者面对望远镜目镜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右侧,称之为倒镜或盘右。
4、侧方交会: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未知点上设站,观测两个水平角,根据观测角和两个已知点坐标,求出未知点的坐标。
5、子午线收敛角:通过地面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其坐标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6、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
7、等高距: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8、测设:是指把图上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9、坐标方位角:某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指在直线的一端由坐标北方向开始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的水平角度。
10、图根点:是指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点。
1、赤道面:通过椭球中心且与椭球旋转轴正交的平面称为赤道面。
2、水准点:只测其高程而不测其平面坐标的点称为水准点。
3、地形图:凡是在图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尺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出地面高低起伏形态的正形投影图,都可称为地形图。
4、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程。
5:视差:当望远镜瞄准目标后,眼睛在目镜处上下左右作少量的移动,发现十字丝和目标有着相对的运动,这种现象叫视差。
6、龙门桩: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间隔墙的两端基槽之外1~2m处,竖直钉设的木桩,称为龙门桩。
7、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8、等高线:地面高程相等的点彼此相连形成的闭合曲线。
9、钢尺的尺长改正数: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差值。
10、水平角:空间相交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投影叫水平角。
1、子午线:子午面与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
2、大地坐标:用大地经度L与大地纬度B表示地面点的坐标称为大地坐标。
3、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4、导线:将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
测量物体长度方法
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方法:
1. 直尺测量法:使用直尺或尺子直接在物体上进行测量,在物体上标出起点和终点,读取直尺上所示的长度值。
2. 卷尺测量法:使用卷尺进行测量,将卷尺起点对准物体的一端,然后将卷尺沿着物体展开,读取卷尺上所示的长度值。
3. 仪器测量法:使用专用测量仪器如激光测距仪、测距仪等进行测量,这些仪器通常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4. 放大镜测量法: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通过放大物体并设置刻度或比例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5. 摄影测量法: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物体照片,然后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进行测量,根据照片中的比例关系计算出物体的长度。
6. 分割法:将物体分割成若干个已知长度的部分,然后测量这些部分的长度,再根据已知部分的长度计算出整个物体的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测量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测量对象和测量精度要求来确定合
适的方法。
测量的方法有哪些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是通过比较实物和已知标准的物理量,来确定实物的物理量大小。
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方法。
一、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仪器直接获取被测量的数值,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常用于长度、面积、体积等物理量的测量。
例如,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使用量规测量直径,使用容器测量液体的体积等。
二、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数学关系和其他物理量的测量结果来推算出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常见的间接测量法包括三角测量、比重法、位移法等。
例如,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来计算不可直接测量的高度、距离等物理量。
三、电子测量法。
电子测量法是指利用电子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包括示波器、万用表、频谱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电压、电流、频率等电学量,也可以通过传感器转换成其他物理量的测量。
四、光学测量法。
光学测量法是指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包括利用光学仪器测量长度、角度、形状等物理量。
常见的光学测量仪器包括显微镜、望远镜、激光测距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用来测量微小的物体尺寸,也可以用来测量远距离的物体位置。
五、声学测量法。
声学测量法是指利用声学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包括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测量距离、速度、密度等物理量。
常见的声学测量仪器包括声呐、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水下物体的位置、声音的强度、频率等。
六、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包括利用化学试剂和仪器测量物质的成分、含量等物理量。
常见的化学分析仪器包括色谱仪、质谱仪、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物质的组成、浓度、质量等。
以上是测量的一些常见方法,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工作。
测量的意义是什么?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工程、医学、地质等应用科学领域,测量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测量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阐述测量的重要性。
一、确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测量的首要目的是确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明确事物的大小、长度、质量、形状等基本特征。
例如,在物理实验中,测量温度、电流、电压、流量等参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性,为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测量还可以用于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组成。
化学分析实验中,测量物质的质量、体积、浓度等参数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浓度,从而深入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
二、评估与比较测量是评估和比较的基础。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得到客观的数字数据,从而对不同事物进行评估和比较。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测量不同样本或试验条件下的各种参数,以便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进而推断出其内在规律。
在工程实践中,测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通过测量土地的面积和轮廓,可以确定合理的房屋设计和规划,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三、检验和验证科学理论测量是检验和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理论通常基于对特定现象或规律的假设。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获取实验数据,从而检验和验证科学理论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测量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医学领域,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环境保护方面,测量可以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程度,指导环境管理和治理措施。
综上所述,测量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准确的测量数据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测量不仅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还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测量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测量技术和方法,以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测量长度方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长度的测量,例如测量一段线的长度、一块木板的尺寸等等。
正确的测量长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长度方法。
一、直尺测量法。
直尺是我们最常见的测量工具之一,它可以用来测量直线段的长度。
在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时,首先要确保直尺的一端与被测物体的起点对齐,然后用眼睛和手指确定直尺的另一端与终点对齐,最后读取直尺上的刻度值即可得到长度。
二、卷尺测量法。
卷尺是一种灵活的测量工具,它可以用来测量曲线段和不规则图形的长度。
在使用卷尺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将卷尺的一端固定在被测物体的起点,然后沿着被测物体的轮廓线将卷尺展开,最后读取卷尺上的刻度值即可得到长度。
三、激光测距仪测量法。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它可以用来测量长距离和复杂形状的长度。
在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将激光测距仪对准被测物体的起点,然后触发测距按钮,最后读取激光测距仪上显示的距离值即可得到长度。
四、比例尺测量法。
比例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它可以用来将实际长度转换为地图上的长度。
在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时,首先要确定地图上的比例尺,然后用尺规等工具测量实际长度,最后按照比例尺的比例将实际长度转换为地图上的长度。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测量长度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长度测量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401】试述测量学的两大任务。
【402】测量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它的内容包括哪两部分?【403】测量学按照研究范围和对象的不同,有哪些分支科学?【404】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405】什么是绝对高程?什么是相对高程?【406】地面点的位置由哪几个几何要素来确定?【407】测量学中所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有何不同之处?【408】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409】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和高程有何影响?【410】测量工作的两个基本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411】水准测量的原理是什么?计算高程的方法有哪几种?【412】水准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413】什么是视准轴?什么是望远镜的放大倍数?【414】什么是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415】水准管轴和圆水准器轴是怎样定义的?何谓水准管分划值?【416】水准仪的使用包括哪些操作步骤?【417】试述水准测量的计算校核;其作用是什么?【418】简述水准测量中测站检核的方法。
【419】水准测量的内业工作有哪些?【420】微倾水准仪有哪几条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421】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有哪些内容?【422】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地点进行观测?【423】水准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424】什么叫水平角?测量水平角的仪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25】经纬仅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426】观测水平角时,对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试述经纬仅整平的方法?【427】简述光学对中器对中操作的过程。
【428】简述方向经纬仪与复测经纬仪对零操作的步骤。
【429】简述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
【430】全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有哪些技术要求?【431】什么叫竖直角?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432】怎样建立竖直角的计算公式?【433】什么是竖盘指标差x?怎样计算竖盘指标差x?【434】观测水平角时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435】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几何条件?【436】试述经纬仪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校正方法。
【437】试述经纬仪十字丝竖丝垂直于仪器横轴的检验校正步骤。
【438】角度测量为什么要用正、倒镜观测?能否以此消除因竖轴倾斜引起的水平角测量误差?【439】在检验CC⊥HH时,为什么目标要选择与仪器同高?在检验HH⊥VV时为什么目标要选得高些?【440】由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引起的水平角观测误差与哪些因素有关?能通过观测方法消除由此引起的误差吗?【441】经纬仪的检校包括哪些内容?【442】为什么地面点之间的距离要丈量水平距离?按照所用仪器、工具不同,测量距离方法有哪几种?【443】何谓钢尺的名义长度和实际长度?钢尺检定的目的是什么?【444】说出尺长方程式L t=L0+△L+aL0(t-t0)中各符号的意义【445】钢尺精密量距中,应进行那些改正?写出改正公式?【446】影响钢尺量距精度的主要误差有哪些?【447】方位角是如何定义的?【448】在测量中使用确定直线方位角的标准方向有哪些?方位角分为哪几类?【449】什么是坐标正算问题?什么是坐标反算问题?并写出计算公式。
【450】简述罗盘仪的作用和构成。
【451】写出推算坐标方位角的公式,井说明其中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452】观测值中为什么会存在误差?根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性质不同,误差可分为哪几类?【453】简述什么是过失误差?什么是系统误差?什么是偶然误差?【454】什么是真误差?什么是似真误差?什么是最或是值?【455】什么是等精度观测?什么是非等精度观测?什么是权?【456】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457】为什么算术平均值是真值的最优估计值【458】写出衡量误差精度的指标。
【419】写出误差传播定律的公式,并说明该公式的用途。
【460】试推导求n次等精度直接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计算公式。
【461】试写出白塞尔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462】控制网分为哪几种?国家控制网有哪几个等级?【463】直接用于测图的图根平面控制有哪些布设形式?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台?【464】导线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465】简述实地选择导线点时应注意的事项。
【466】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467】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目的和步骤是什么?【468】什么是三角点?小三角网的布设形式有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测区?【469】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470】小三角测量的内业工作有哪些?【471】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观测哪些数据?【472】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有哪些技术要求?【473】什么是水准点?什么是转点?【474】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是什么?三角高程测量应用在什么场合?【475】什么是地图?什么是地形图?【476】什么是地形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有哪些种类?【477】何谓比例尺的精度?它在测绘工作中有何用途?【478】什么是地物、地貌、地形?地形图上表示地貌、地物的方法?地物符号按特性和大小的分类类型?1479】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距?什么是等高线干距?【480】什么是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481】等高线有哪些特性?【482】地形图测绘的任务是什么?测绘地形图的方法有哪些?【483】测图前有哪些准备工作?控制点展绘后,怎样检查其正确性?1484】什么是视距测量?视距测量所用的仪器工具有哪些?【485】写出视距测量斜视线时计算水平距离和初算高差的公式。
【486】视距测量时为了减少误差应注意哪些问题?【487】试述经纬仪测绘法在一个测站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步骤。
【488】为避免碎部测量产生错误和减少误差,碎部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89】识读地形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490】地形图应用有哪几方面?【491】附合导线计算与闭合导线计算有何不同?【492】利用地形图怎样确定直线的长度?【493】利用地形图怎样确定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494】简述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一般方法。
【495】简述测设已知水平角的一般方法。
【496】测设点的干面位置有哪几种方法?【497】简述测设圆曲线的方法。
【498】写出圆曲线要素,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和圆曲线弦长的计算公式。
【499】测设圆曲线的三主点需知道哪些要素?它们是怎样确定的?【500】怎样测设圆曲线的三主点?【500-1】用偏角法测设园曲线细部点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偏角和弦长的计算公式。
【500-2】用信角法测设园曲线细部点有何特点?为提高其测设精度可采用什么方法?【500-3】施工测量的目的是什么?【500-4】施工测量的特点是什么?【500-5】施工测量的原则是什么?应试题答案五简答题【401】测定和测设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为施工提供依据。
【402】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403】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404】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闭合曲面的水平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405】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任一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406】距离、水平角和高程【407】首先,测量学上规定南北方向为纵轴,并记为x轴,x轴刚C为正,向南为负,以东西方向为横轴,并记为y轴,y轴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其次,测量学中的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408】高斯投影的方法是将地球划分成若干带,然后将每带投影到平面上,投影带从首于午线开始,自西向东将整个地球分成经差相等的若干个带:位于各带中央的子午线称为该带的中央子午线,中央于午线经投影展开后是一条直线,以此直线为纵轴x轴.赤道是一条与中央于午线相垂直的直线将它作为横轴,即y轴,两轴线交点作为原点,即组成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409】对距离的影响可用公式:△D/D=D2/3R2,来计算相对误差,当距离D为lOkm时,相对误差为1:1200000,误差很小,对精密量距来说也是允许的。
对高程的影响可用公式△h=D2/2R来计算,根据此式可知,就高程测量而言,即距离很短,影响也很大,即高程测量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410】一个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它可以减少误差累积,保证测图和放样的精度,而且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速度。
另一个原则是“前一步测量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步测量工作”,它可以防止错漏发生,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411】水准测量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末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推算高程的一种方法。
计算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高差计算高程,一种是由视线高程计算高程。
【412】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望远镜是用来瞄准远方目标的,水准器有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两种,管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水准器用来指示竖轴是否竖直。
基座用来支承仪器的上部并与三脚架连接。
【413】望远镜中十字丝交点与物镜组合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用望远镜看到的放大的虚像与用眼睛直接看到目标大小的比值叫做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414】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目镜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十字丝与目标影像不发生相对运动为止。
【415】通过水准管圆弧分划中点所作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通过圆水准ea的球面顶点法线,称为圆水准器轴线,对于水准管来说,水准管圆弧2mm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分划值,对于圆水准器,当气泡中心偏移零点(顶点)2mm,轴线所倾的角值,称为圆水准器的分划值。
【416】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并消除视差,精干、读数。
【417】在水准测量中,两点的高差等于这两点之间的各转点间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因此,计算校核是计算水准测量记录手簿中的∑h和∑a—∑b 两项,如果Σh=∑a—Σb,说明计算正确,否则计算错误。
计算校核的作用是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它并不能检槟观测和记录是否正确。
【418】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动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变动仪器高法是在同一个测站,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以相互比较进行检核,双面尺法是仪器高度不变,而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的水准尺分别用黑面和红面各进行一次读数测得两次高差,相互进行检核,若两次高差之差不超过容许值,则认为符合要求,否则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