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体形态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202.00 KB
- 文档页数:23
《康复功能评定学》第二章人体形态评定重点内容概述一、人体形态评定的发展:人体形态评定是人体测量学的一部分,最先出现于人类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术领域的相互渗透,人类对健康需求和美学要求的提高,人体测量学不断与临床医学、整形外科学、人体工程学、体育保健学、心理学等相结合,成为这些学科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康复功能评定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二、人体形态评定内容:(一)、身体姿势评定在人体形态评定中,通常用直立姿势作为人体形态评定的基本姿势。
直立姿势测量法要求被测者两足跟靠拢,两臂自然下垂,挺胸收颌,两眼平视前方,使头部保持眼眶下缘与耳屏点成水平的“耳眼平面”姿势。
耳眼平面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平面,已被各国人体测量工作者广为采用。
采用这种方法测量的优点是,所需测量器械相对比较简单轻便,测量所需的时间也较短,适宜于大面积测量或流动性的工作。
但是,在直立状态下进行测量,被测者的稳定性较差,也难以根据测量的要求,对姿势做精确的矫正。
(二)、体格评定在一般的人体形态评定中,体格评定的内容常用身高、体重、胸围、肢体长度和围度等指标来表示。
、体型评定体型是指人体在某个阶段由于受遗传、营养、环境及疾病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身体外形特征。
通过对体型的研究,探讨体型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了解不同体型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体型评定多采用定性的评定方法对人体体型进行分类,目前有几十种有关体型分类方法。
1)谢尔顿体型分类法: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谢尔顿按照个体在胚胎发育中的三个胚层,将人的体型分为三种类型:内胚型(肥胖型):这种类型的人体体型特点是身体圆胖、头大、颈短而粗、胸厚而宽,腹部隆起,腰部粗壮,四肢短粗。
中胚型(健壮型):这种类型的人体体型特点是身体魁伟高大,肌肉结实粗壮,肩宽胸厚,腰腹较小,身体有一定线条。
外胚型(瘦小型):这种类型的人体体型特点是瘦小、软弱无力,肌肉不发达,四肢细小。
2)国内常用分类:国内学者基于谢尔顿体型分类法,将成年人的体型分为以下三种。
第二章人体形态美的标准爱美、追求美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是人的天性。
千百年来各个国家或民族,由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差别,由于气候、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都有自己传统的美的观念。
人对形体美的追求是在生存条件得以极大改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审美需要。
在市场经济繁荣,社会政治稳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处在无忧无虑的积极乐观的状态中,在与自然相互协调中获得审美享受,也就必然把高级形态——人体作为审美的对象。
这是健康进取的表现,是社会兴旺发达、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标志。
当然,追求形体美的程度也反映了每个人的文明水平和整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然而不同的时期、不同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对美的观念有所不同,因此,评价人体形态美的标准也就不同。
它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因素较多,因此形体美的标准也是相对的。
人的美不仅是外表的美,还有内在的气质,是“综合美”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
”一、人体的体型之美人体体型美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为均衡、对称、对比、曲线。
1.均衡均衡是指身体各部份的发育要符合一定的比例。
例如:头与整个身高,上、下肢与身高,躯干与身高的比例。
上、下身的比例一般为5:8,这些比例关系必须符合人正常发育规律的特点。
均衡还指身体的协调。
一个协调的体型会给人竖看直立,横看宽阔的感觉。
这种协调不仅包含人体各部分长度、围度和体积的协调,也包含色彩、光泽、姿态动作和神韵的协调。
2.对称人体的对称是左右对称,从正面或背面看身体左右两侧要平衡发展。
在正常的站姿和坐姿时,人体的对称轴一定要与地面垂直。
控制人体对称轴的重要部位是脊柱,脊柱的偏斜、扭曲必然破坏人体的对称。
除此之外两肩、两髋、两膝、两外踝之间的连线都要与地面保持平行。
同时,面部器官和四肢也要对称。
因四肢长期从事某单一工作,或不当的生活习惯形成的不良身体姿势,都会造成身体的不对称,身体的不对称容易影响人的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
实训二人体形态学测量【实训目的】掌握人体形态评定技术。
掌握人体长度的测最技术。
掌握人体围度的测量技术。
了解残肢的测量技术。
【实训意义】人体形态评定是定量测量人体外部特征的主要方法,通过人体形态的评定,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及伤病所致的身体形态方面的变化,如骨折后肢体的肿胀程度,复位后肢体的长度、截肢后肢体的长度等,是衡量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常人体形态评定技术、人体长度的侧量技术、人体围度的测量技术是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内容。
【实训原理】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水平、营养状况,都可以通过人体形态的发育表现出来,评定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测量和评价,包括体格、体型、身体姿势及身体组成,其中四肢和躯干的测量是制订辅助器具的依据,体重的测量是了解身体素质的基础指标之一。
【实训对象】1.正常人体。
2.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关节挛缩的患者。
3.截肢的患者。
【主要仪器设备】软皮尺、卡尺、体重秤。
【学时】2学时。
【实训内容与方法】一、人体形态评定流程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2.人体处于直立位的标准姿势。
3.从前面看双眼平视前方.两侧耳屏上缘和眶下缘中点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棘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头、下领骨是否对称、舰关节是否外旋或内旋、膝是否外翻或内翻、胫骨是否外旋或内旋等〕。
4.从后面看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都应处于一条垂直线上。
与脊柱相邻的两肩和两侧髂嵴,对称地处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头部是否偏斜,脊柱是否侧弯、两肩峰、肩脚骨高度是否一致)。
5.从侧向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躁,五点应位于一条垂直线上,同时可见脊柱的4个正常生理弯曲。
二、四肢长度测量流程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查部位。
1.将两侧肢体放置在对称的位置上,确认体表的骨性标志。
2.利用体表的骨性标志来测量肢体或残肢的长度。
3.上肢长度的测量(1)受枪者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衬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2)测量从脚峰外侧端到挠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