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徐七中高三语文组“学讲计划”学习反思(2)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和反思范文引言在高三语文备课组的一学期工作中,我们团队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积极开展备课、教学和评价工作。
本文将总结和反思我们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高三语文备课组团队开展了以下工作:1. 备课工作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定了本学期的备课计划。
针对每一单元,我们精心挑选了教学资源,包括课文、课外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源等。
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我们共同讨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并制定了详细的备课内容和教学活动。
备课过程中,我们注重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我们利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我们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图片,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扩展阅读、写作训练等活动,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评价工作为了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采取了多种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外,我们还组织了课堂小测、作业评价、小组活动评价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工作中,我们注重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我们鼓励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工作反思在工作总结过程中,我们也要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改进和提升。
1. 缺乏个性化教学尽管我们注重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但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仍然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此,有些学生可能无法适应或跟上教学进度。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 缺乏课堂管理在一些课堂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纪律性和注意力有所分散。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大全高三语文教学反思大全(5篇)反思在团队和组织层面上促进学习和合作。
团队成员通过共同的反思和讨论,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互相学习和帮助。
这有助于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改善工作流程,提高绩效和创造力。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三语文教学反思大全,欢迎大家一起来收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大全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三_班和高三_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所教的两个班是文科中等班和普通班,学生的语文底子本就薄弱,普遍同学懒惰,而高三是学生高中学习的冲刺阶段,所以工作中多有忙碌、督促和无奈,现在,总结如下:一、熟悉《考试说明》,将理论与经验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作为标准和方向的《考试说明》,每年都会根据实际要求调整,这种调整或改动势必会对高考起到一定得指向作用,从而要求各学科针对说明进行细致研究。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断的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考点进行解读,并分析比较与去年的差别,特别是结合高考试题分析,从而明确教学的侧重点,为自己的工作做了更好的指导。
二、注重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担任过高三教学工作的老教师的经验就是的学习教材,这些经验都是直接得出来的,是对高三教学工作的集中反映。
只有通过交流学习,才能对自己的教学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更显著的提高。
特别是我校实行的集体教研活动,通过“听课——交流——实践——总结”这一途径,让自己的教学管理不断丰富和提升。
三、落实基础,强化知识点语文高考考点细实、知识广泛,可以说要求全面、内蕴深广;加之,随着《考纲》的不断更新,几乎每年都有一定的考试内容和范围的变动。
因此,针对高考语文的特殊性,复习应该全面、系统,在横向考试内容的面上、逐一展开;在纵向、考点的落实、拓展上,必须训练到位、渗透联系。
所以我在高三初期就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
强化大纲要求的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具体落实知识点,分点一一击破,主要是通过典型试题练习,过关检测、漏洞补查来完成,当然中间会穿插综合试卷。
语文学习反思及计划语文学习一直是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无论是阅读理解、作文、还是语法等方面,都会让学生们倍感困惑。
在我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索和反思,我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逐渐找到了一些解决困难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语文学习的反思和一些学习计划,希望能够对其他学生有所帮助。
一、语文学习的反思1. 阅读理解方面的困难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一直是我感到困难的一环。
很多时候,我会遇到理解不了的文章,或者是在阅读文章后无法正确回答问题。
在一些阅读理解练习中,我总是在细节理解上出现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这让我感到很挫败,也影响着我的语文学习成绩。
2. 作文能力不足另外一个困扰我的问题是作文能力不足。
我发现自己在写作文时,常常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甚至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文章结构。
在语文考试中,作文成绩也一直是我的短板之一。
3. 语法知识的薄弱另外,我也发现自己的语法知识相对薄弱。
在词类、句子成分、时态、语态等方面,我经常会出现错误,这不仅影响了我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也会让我在写作中出现错误。
二、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在反思了以上困难之后,我逐渐对语文学习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我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我们发展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
而且,语文学习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我发现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问题背后的原因。
阅读理解困难主要是我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足,作文能力不足是因为我对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掌握不够,语法知识薄弱则是因为我没有系统地学习过。
这让我明白了,语文学习的问题并非不可克服,而是需要我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进行规范学习。
最后,我认识到语文学习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
想要在语文学习中取得好成绩,需要我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更需要有毅力和恒心,不断地去克服困难,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从欣赏的角度来看,《滕王阁序》是奇文妙文,但是就教学来说,又是一篇难文硬文。
我们最怕辛辛苦苦教下来,学生的感觉却是一句“有什么好的”。
《滕王阁序》就常常遭受这样的命运。
这次重新碰到它,我原先也想不出好的花招,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也没有什么建立性的意见,顶多就整理文中的典故,以它为钥匙翻开滕王阁的大门。
但这样一来,学生要花很大的时间去打理,恐怕那点兴趣也被蚕食得差不多了。
后来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课文,居然发现一条亦真亦假亦明亦暗亦断亦续的感情线索。
相对典故相对文采这些“技”上的东西,它应该是“道”,是最根本的。
那么能否以情感为“纲”,纲举目张,带动全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王勃陆海潘江之才下的痛苦不安?由于文章确实在文字理解上有难度,为了便于课堂上的教学,我布置学生预习时画一副王勃情感变化的心电图。
因为以前从没干过类似的事情,从课堂上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的展示看,学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根本能把握王勃的心路历程。
当两条情感变化图呈如今大家面前的时候,接下来的教学就简单了:一问是不是这样的情感,二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三问这样的情感变化说明了什么,哪种情感是最真最根本?举最初的情感为例,绝大部分的学生概括为“兴”,也有学生认为兴中有悲。
这样的理解无疑是对的,但又无疑以前者为主。
那它从何而来?学生指出自本来来本的两句话,“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兴尽悲来”,从文中挑选信息表达了学生的一种阅读技巧,不过教师不能到此为止,应该引导学生详细深化文本,在自主的根底上开展探究性学习。
经过讨论,学生是能概括出这么几点的:盛地、盛宴、盛景、“盛”人。
这样一来,王勃的“兴”就有了落脚点。
可以说,王勃在最初表现出来的逸兴只是斯时斯地的感触,真的是“躬逢盛宴”而已,最后对宾主的客套应酬也是外表文章,对《滕王阁序》而言,这些均缺乏观。
足观的是“失路之人”在强烈的渴望“望长安于日下”,在热切的盼望“奉宣室以何年”;足观的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人,在痛苦又大方地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呐喊助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足观的是“有怀投笔”者“无路请缨”,只好“奉晨昏于万里”,无奈到绝望。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反思【精选3篇】高三语文其次学期教学反思【精选3篇】一这一学期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挑战,从高一到高三,从暑假就开头工作,这些同学完全生疏而且据其他老师所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心里有压力是正常的。
等我后发觉,这些同学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比我预想的要差了不少,我所面临的困难也要比预想的大了很多。
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分为同学的思想工作与语文教学工作两个方面来做。
同学的思想工作方面:首先就是得和这些不那么熟识的同学好好地沟通沟通,只有真正地了解这些同学,只有真正让这些同学接受我这个老师,我的语文教学工作才能顺当开展。
为此,我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表达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也告知这些同学该如何面对自己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而且还着重指出:每个人只要从当下开头努力拼搏,一切都还来得及,关键在于他们自己是否真的全力以赴,是否真的开头为自己负责任。
这个环节不仅刚开头是这样做,而且是在这个学期的整个语文教学都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让同学对自己有信念。
其次,依据这些同学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包括生活习惯,语文学习习惯,给他们明确指出改正的方向,同时供应给他们适合每个人的方法。
在生活方面,着重从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矫正,平常的良好作息习惯的养成,日常良好纪律的养成,以及待人接物方面的要求,也包括对自我的要求。
在语文学习方面,着重从日常的听课习惯以及读写习惯入手,明确告知同学如何养成较好的听课习惯,提高课堂的听课质量与听课效率,其中包括如何记笔记,如何分类整理材料;如何坚持读写的习惯,特殊要求同学要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平常养成写点文章的习惯,逐步培育良好的写作力量。
第三,留意与全部同学的一对一的谈话,保证公正地对待每个同学,让同学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与关注;同时,老师还能够从生活与学习方面赐予每个同学比较到位的方法指导与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工作方面:1、语文教学注意从基础抓起,从同学消失的问题开头,刚开头就发觉这些同学语文基础学问很薄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同学渐渐有收获。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范本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
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
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
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
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
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高三语文教学反思范本(2):一、教学目标明确,但未能贴合学生需求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我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要求。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需求的分析和了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二、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高三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讲授和讲解的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和灵活性。
州徐七中高三语文组“学讲计划”学习反思州徐七中高三语文组“学讲计划”学习反思州徐七中高三语文组学讲计划学习反思高三语文组自实行学讲计划教学以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进步,所以在这里略做总结。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小组,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种适应各种学习风格,并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最流行也最有效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比起班级竞争学习或个体学习来,更能有效地掌握、保持和迁移概念、定律和原则,合作的集体成员可以逐渐形成更高超的概念学习策略,更有效的探寻和利用他人的信息,更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复现或用自己的话阐述正在学习的材料,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材料。
小组合作学习我们才刚刚试用了不长时间,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对它的研究仍有很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但我们摸索过后认为,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1、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
分派学习小组通常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让学生凭自己的兴趣任意选择。
这是一种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学习的效果也较好。
另一种是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各方面不同的特点,把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
学生的不同特点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个性、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和语言能力等等。
把特点不同的学生编在一组,可以促使不同学生的共同发展。
2、合理有效的合作方法是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载体合作学习是一种教育观、教育思想,但是如果没有具体的学习方式来作为实施的载体,那它也只能永远停留在理论认识上。
要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必须通过有效的合作方式来进行。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关键在于要于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师评、自评、互评和小组评相结合。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范文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
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
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
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范文(2)教学反思范本:高三语文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情况在此次高三语文教学中,我设定了几个教学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等。
通过此次教学,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语文综合能力上有明显提高,但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情况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互动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试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程度。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有所不同,有的积极参与,有的则比较 passively。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5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紧张忙碌的高三学年即将结束。
总结高三一年来语文教学的`工作,可用“落实计划不折不扣,备教批考紧然有序,教研讨论热烈有效,取得成绩水到渠成”来概括。
以下是我个人反思:一作好进度的安排从2023年的9月份开始,2023届的复习就全面开始。
高三年级组认真有针对性地制定好学期学年的复习计划。
开学之初,备课组就依据学校的具体计划安排,共同研讨制定了这一学年的整体备考思路及计划安排,把一年的时间划阶段分层次定目标定任务。
在备考相应阶段,力求每一步备考都有章可循,按时而动,从而在计划指导下扎扎实实从而在计划指导下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保证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复习,防止盲目低效。
年级组把语文复习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课本为中心,夯实基础,适度向高考考点迁移。
一轮后开始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全面扫描知识点。
二轮后第三轮则以试卷保温为主,将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联成网络,同时查漏补缺,准备最后的冲刺。
我们还把高三语文课的课型分成知识传授课专题练习课作文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的课型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验收标准。
我们每进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个考点的复习,都首先经过全组人员的共同研讨,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处理都取得一致,然后才走进课堂,确保学生付出四十分钟的“生命”后能收获到一把钥匙甚至是一剂救命良药。
二确立了高三学生复习原则与策略高考复习最关键的一点务求“命中”,求“效益”;否则,前功尽弃。
为此,我依据年级组的安排确立了高三学生复习原则与策略。
紧扣《考试说明》,充分领会《考试说明》。
备课组对这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作透彻的分析领会把握,可以从一定的高度把握高考全局,做到复习点全面不遗漏不缺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还可以根据各部分题量及赋分情况合理地分配复习精力,安排时间,分清主次,大胆取舍,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策略1 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有人对课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课文的教学不感兴趣。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是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载体,是基础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他们的高考做准备,更是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关键。
回顾过去一年的语文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反思并改进。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在高三阶段,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我在教学中发现,有时会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这可能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而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在高三教学中,由于时间紧迫,有时候会过于注重讲授知识点,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大量的知识点感到厌倦,进而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降低。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此外,借助多媒体手段和互联网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
高三是学生升学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和调整心态。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这可能与他们长期以来对学习的观念和习惯有关。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同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学习和复习。
最后是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
高三是学生升学的重要阶段,学生和家长对于自己的成绩和升学前景都非常关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候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不够充分,导致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升学前景缺乏清晰的认知,进而产生焦虑和压力。
州徐七中高三语文组“学讲计划”学习反思(2)
州徐七中高三语文组学讲计划”;学习反思(2)
自主学习实施以来,在课堂执行过程中,高三语文组体会到了让学生自主投入学习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能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扼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
”
;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问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和鼓励,不要害怕和阻止学生的好问”;,不要讽刺和贬低学生的怪问”;;教师要培养和表扬学生的勤于提问,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多问”;;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而且问得颇有见地、切中要害,从根本上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还应深入学科知识,创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深奥道理,激发、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
但如能把学习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
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在初学时都会感到新奇,因而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缺乏意志和毅力,兴趣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和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
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而自主学习,小组打分的方式,恰恰能激发学生的成功欲”;竞争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他们在教师的强迫下学知识都更可贵。
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保障进一步的自主学习,二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学生受益无穷。
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目标,开阔思路,丰富想象;需要不断克服困难,不怕挫折,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成功的精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自主学习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恐惧,那么,对其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的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就会油
然而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
因此,教师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注重沟通师生情感,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各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实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