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捆绑的形式
- 格式:ppt
- 大小:213.50 KB
- 文档页数:65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高二数学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曾玉泉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用数字1,2,3组成允许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其个数为( )A .9B .8C .6D .5 2.从3名男生与2名女生中选二人去参加同一个会议,要求至少有一名女生,选派的方法数为( )A .6B .7C .8D .14 3.右图是与杨辉三角有类似性质的三角形数垒,若,a b 是某行的前两个数,当7a =时,b =( )A. 20B. 21C. 22D. 234.有10件产品,其中3件是次品,从中任取两件,若X 表示取得次品的个数,则()2P X < 等于( ) A .115 B .715 C .815 D .14155.如右图所示的几何体由三棱锥P ABC -与三棱柱111ABC A B C -组合而成,现用3种不同颜色对这个几何体的表面涂色(底面111A B C 不涂色),要求相邻的面均不同色,则不同的涂色方案共有( ) A .36种 B .24种 C .12种 D .9种6.回文联是我国对联中的一种.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意思 不变,而且颇具趣味.相传清代北京城里有一家饭馆叫“天然居”,曾有一副有名的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在数学中也有这样一类顺读与倒 读都是同一个数的自然数,称之为“回文数”.如44,585,2662等;那么用数1,2,3,4,5,6可以组成4位“回文数”的个数为( )A . 30B .36C .360D .1296 7.在561819(1)(1)(1)(1)x x x x -+-++-+-…的展开式中,含3x 的项的系数是( ) A .3871 B .3871- C .4840 D .4840- 8.224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以横坐标与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为顶点,可以构成的三角形个数为( )A .256B . 258C .260D .264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排列组合排列组合问题是必考题,它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不易掌握,实践证明,掌握题型和解题方法,识别模式,熟练运用,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谈一谈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解题策略.1.相邻问题捆绑法:题目中规定相邻的几个元素捆绑成一个组,当作一个大元素参与排列.例 1.,,,,A B C D E 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A B 必须相邻且B 在A 的右边,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有A 、60种B 、48种C 、36种D 、24种解析:把,A B 视为一人,且B 固定在A 的右边,则本题相当于4人的全排列,4424A =种,答案:D .2.相离问题插空排:元素相离(即不相邻)问题,可先把无位置要求的几个元素全排列,再把规定的相离的几个元素插入上述几个元素的空位和两端.例2.七人并排站成一行,如果甲乙两个必须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是A 、1440种B 、3600种C 、4820种D 、4800种解析:除甲乙外,其余5个排列数为55A 种,再用甲乙去插6个空位有26A 种,不同的排法种数是52563600A A =种,选B .3.定序问题缩倍法:在排列问题中限制某几个元素必须保持一定的顺序,可用缩小倍数的方法.例 3.,,,,A B C D E 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B 必须站在A 的右边(,A B 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是A 、24种B 、60种C 、90种D 、120种解析:B 在A 的右边与B 在A 的左边排法数相同,所以题设的排法只是5个元素全排列数的一半,即551602A =种,选B . 4.标号排位问题分步法:把元素排到指定位置上,可先把某个元素按规定排入,第二步再排另一个元素,如此继续下去,依次即可完成.例4.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四个方格里,每格填一个数,则每个方格的标号与所填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有A 、6种B 、9种C 、11种D 、23种解析:先把1填入方格中,符合条件的有3种方法,第二步把被填入方格的对应数字填入其它三个方格,又有三种方法;第三步填余下的两个数字,只有一种填法,共有3×3×1=9种填法,选B .5.有序分配问题逐分法:有序分配问题指把元素分成若干组,可用逐步下量分组法. 例5.(1)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2人承担,乙丙各需一人承担,从10人中选出4人承担这三项任务,不同的选法种数是A 、1260种B 、2025种C 、2520种D 、5040种解析:先从10人中选出2人承担甲项任务,再从剩下的8人中选1人承担乙项任务,第三步从另外的7人中选1人承担丙项任务,不同的选法共有2112520C C C =种,选C .(2)12名同学分别到三个不同的路口进行流量的调查,若每个路口4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A 、4441284C C C 种B 、44412843C C C 种 C 、4431283C C A 种D 、444128433C C C A 种 答案:A .6.全员分配问题分组法:例6.(1)4名优秀学生全部保送到3所学校去,每所学校至少去一名,则不同的保送方案有多少种?解析:把四名学生分成3组有24C 种方法,再把三组学生分配到三所学校有33A 种,故共有234336C A =种方法.说明:分配的元素多于对象且每一对象都有元素分配时常用先分组再分配.(2)5本不同的书,全部分给4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一本,不同的分法种数为A 、480种B 、240种C 、120种D 、96种答案:B .7.名额分配问题隔板法:例7.10个三好学生名额分到7个班级,每个班级至少一个名额,有多少种不同分配方案?解析:10个名额分到7个班级,就是把10个名额看成10个相同的小球分成7堆,每堆至少一个,可以在10个小球的9个空位中插入6块木板,每一种插法对应着一种分配方案,故共有不同的分配方案为6984C =种.8.限制条件的分配问题分类法:例8.某高校从某系的10名优秀毕业生中选4人分别到西部四城市参加中国西部经济开发建设,其中甲同学不到银川,乙不到西宁,共有多少种不同派遣方案?解析:因为甲乙有限制条件,所以按照是否含有甲乙来分类,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若甲乙都不参加,则有派遣方案48A 种;②若甲参加而乙不参加,先安排甲有3种方法,然后安排其余学生有38A 方法,所以共有383A ;③若乙参加而甲不参加同理也有383A 种;④若甲乙都参加,则先安排甲乙,有7种方法,然后再安排其余8人到另外两个城市有28A 种,共有287A 方法.所以共有不同的派遣方法总数为433288883374088A A A A +++=种.9.多元问题分类法:元素多,取出的情况也多种,可按结果要求分成不相容的几类情况分别计数,最后总计.例9.(1)由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共有A 、210种B 、300种C 、464种D 、600种解析:按题意,个位数字只可能是0、1、2、3和4共5种情况,分别有55A 、113433A A A 、113A A A 、113233A A A 和1333A A 个,合并总计300个,选B .(2)从1,2,3…,100这100个数中,任取两个数,使它们的乘积能被7整除,这两个数的取法(不计顺序)共有多少种?解析:被取的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能被7整除时,他们的乘积就能被7整除,将这100个数组成的集合视为全集I,能被7整除的数的集合记做{}7,14,21,98A =共有14个元素,不能被7整除的数组成的集合记做{}1,2,3,4,,100I A =共有86个元素;由此可知,从A 中任取2个元素的取法有214C ,从A 中任取一个,又从I A 中任取一个共有111486C C ,两种情形共符合要求的取法有2111414861295C C C +=种. (3)从1,2,3,…,100这100个数中任取两个数,使其和能被4整除的取法(不计顺序)有多少种?解析:将{}1,2,3,100I =分成四个不相交的子集,能被4整除的数集{}4,8,12,100A =;能被4除余1的数集{}1,5,9,97B =,能被4除余2的数集{}2,6,,98C =,能被4除余3的数集{}3,7,11,99D =,易见这四个集合中每一个有25个元素;从A 中任取两个数符合要;从,B D 中各取一个数也符合要求;从C 中任取两个数也符合要求;此外其它取法都不符合要求;所以符合要求的取法共有211225252525C C C C ++种. 10.交叉问题集合法:某些排列组合问题几部分之间有交集,可用集合中求元素个数公式()()()()n A B n A n B n A B =+-.例10.从6名运动员中选出4人参加4×100米接力赛,如果甲不跑第一棒,乙不跑第四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参赛方案?解析:设全集={6人中任取4人参赛的排列},A={甲跑第一棒的排列},B={乙跑第四棒的排列},根据求集合元素个数的公式得参赛方法共有:()()()()n I n A n B n A B --+⋂43326554252A A A A =--+=种.11.定位问题优先法:某个或几个元素要排在指定位置,可先排这个或几个元素;再排其它的元素。
特征捆绑机制的理论模型之⼆2 有关特征捆绑机制的认知理论 2.1 捆绑的特征整合理论 Treisman 的特征整合论认为,特征从早期阶段的平⾏加⼯到后期的整合是通过空间注意模型实现的[1]。
该模型包括⼀个位置主地图和⼀套彼此独⽴的特征地图。
位置主地图⽤于登记客体所在的位置,但不通达该位置所在的特征。
特征地图中主要包含两种信息:⼀是“标志旗”,⽤于标记某特征是否在视野中的某处;⼆是关于当前特征空间排列的⼀些内隐信息。
每个特征地图内的觉察器与主地图中的单元相联系。
为了把“什么”和“哪⾥”捆绑起来,注意窗⼝在位置主地图内移动,从特征地图中选择任何与当前注意位置相联系的特征;同时暂时把所有其他客体的特征排除在知觉⽔平之外。
这样被注意的特征就成为当前激活的客体表征,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得以分析,从⽽避免了捆绑错误。
建⽴统⼀的客体表征之后,就可以与所储存的模板进⾏匹配并得以识别,相关的⾏为也随之可以完成。
可见,视觉特征捆绑通过对空间位置的注意实现,对同⼀位置的注意能使该位置的视觉成分被捆绑起来。
捆绑的特征整合理论得到了错觉性结合、顶叶损伤和脑功能成像研究的⽀持。
根据该理论,当增加注意负载或提供不精确的空间信息时,特征捆绑会受到⼲扰。
Treisman 发现,当给被试短暂呈现不同颜⾊的字母,然后要求被试报告同时呈现的另⼀字母的特性时,发现存在显著的错觉性结合错误。
(如,如果呈现⼀个红⾊的 X 和蓝⾊的O 时,被试有时会很⾃信地报告看到了红⾊的 O 或蓝⾊的 X)。
被试的错误报告可分成两类:⼀类是所呈现的特征之间的错误结合,叫错觉性结合;另⼀类是与未呈现特征的结合。
结果发现,未呈现特征错误结合的⽐率只有 6%,⽽呈现特征间的错误结合率到达 18%。
可见,呈现特征得到识别,但在特征的捆绑上出现问题。
该实验结果⽤特征整合理论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此研究中之所以出现较⾼的错觉性结合率,是因为在短暂的快速呈现条件下,被试不能把注意指向客体特征的共同位置,因⽽不能把这些特征捆绑起来。
第八章市场销售的税收筹划(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思考题1.商业折扣有哪些形式,应该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参考答案:商业折扣,又称为“折扣销售”。
对于折扣销售,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则允许销售方以其销售额扣除折扣额后的余额作为计税额;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不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则不允许将折扣额从销售额中扣除计算计税额。
2.“买一赠一”为何不视同商业捐赠?“加量不加价”能起到节税的效果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增值税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作为视同销售货物来计算增值税。
企业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商品的销售收入。
所得税方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的规定,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商品的销售收入,实质就是将企业的销售金额分解成商品销售的收入和赠送商品销售的收入两部分,各自针对相应的成本来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因此“买一赠一”不视同商业捐赠。
“加量不加价”能起到节税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方式,其操作要点是:在销售商品时,增加每一包装中的商品数量,而销售总价不提高,相当于商品打折销售,但可以起到打折销售不能实现的促销效果。
同时,还可以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增加税前扣除项目金额,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加量不加价”的促销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捆绑销售。
3.企业采用促销方式销售货物时,税收筹划应考虑哪些要点?参考答案:企业的促销方式主要包括折扣销售、销售折扣、销售折让、捆绑销售和商业捐赠等。
折扣销售应注意,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则允许销售方以其销售额扣除折扣额后的余额作为计税额;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不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则不允许将折扣额从销售额中扣除计算计税额。
第1篇一、引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商家强迫消费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商家强迫消费的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以提醒商家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权益。
二、商家强迫消费的定义及表现形式1. 定义商家强迫消费,是指商家利用自身优势地位,采取不正当手段,迫使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接受其服务的行为。
2. 表现形式(1)强制捆绑销售:商家将不同商品捆绑在一起,消费者在购买其中一项商品时,被迫购买其他商品。
(2)虚假宣传:商家通过夸大商品功效、隐瞒商品缺陷等手段,误导消费者购买。
(3)限制退换货:商家设置苛刻的退换货条件,限制消费者行使退货、换货权利。
(4)强制消费:商家在销售过程中,采取强制、胁迫等手段,迫使消费者购买。
三、商家强迫消费的法律后果1. 民事责任(1)退还货款: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还货款,消除强迫消费行为。
(2)赔偿损失:如果消费者因商家强迫消费而遭受损失,可以要求商家进行赔偿。
(3)支付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商家违反合同约定,消费者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
2. 行政责任(1)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可以对强迫消费行为进行罚款。
(2)责令改正:监管部门可以责令商家改正强迫消费行为,恢复消费者权益。
3. 刑事责任(1)构成诈骗罪:如果商家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诱使消费者购买商品,可能构成诈骗罪。
(2)构成强迫交易罪:如果商家采取强制、胁迫等手段,迫使消费者购买商品,可能构成强迫交易罪。
四、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商家要求其购买手机配件,否则不提供售后服务。
消费者认为这是强迫消费,要求商家退还配件费用。
经协商,商家退还了配件费用。
2. 案例二:某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商家夸大保健品功效,误导消费者购买。
消费者在服用后出现不良反应,要求商家赔偿损失。
经调解,商家赔偿消费者医疗费及精神损失费。
1、捆绑过关——(适用:团队协作) 简述:藉着被绑在一起来完成数件任务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绳子或其他可以绑的东西适合全部的人游戏方法: 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最好二人以上。
2. 每一组组员围成一个圈圈,面对对方。
老师帮忙把每个人的手臂与隔壁的人绑在一起。
3. 绑好以后,现在每一组的组员都是绑在一起的,老师想些任务要每组去完成。
题目例子:吃午餐;包礼物;完成个美术作品;帮每个组员倒水等。
2、合力吹气球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人数:每组限六人场地:不限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游戏方法: 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 老师请每组每人抽签。
3. 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3、记忆考验简述:随着越来越多要记的东西,试试自已可不可以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合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 全部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人开始说"今天我吃了一个AA"(AA为随意食物名!)2. 接着第二个接着说,吃了一个AA,二个BB…(BB不同的食物名!)3. 像这样一直传下去,每传一个人就必须重覆前面的食物名,另加一个新的食物名。
4. 一直到有人中途讲错出局!题目例子:可选一些较难的食物名或菜名!或一些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例:滑蛋干贝牛肉汤。
4、比一比简述:藉着组员的动作,来猜题目是什么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用范围:适合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最好五人以上。
2. 轮留每组派出一个人出来,老师给他看题目。
他只能以动作来告知组员题目。
3. 视题目的难度来计时。
看那组的得分高低来算输赢。
5、比长短简述:每队派出一人比不同的单位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用范围:适合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 分组,不限人数,至少要二组。
排列组合中关于捆绑法、插空法、插隔板法的应用捆绑法:当要求某几个元素必须相邻(挨着)时,先将这几个元素看做一个整体,(比如:原来3个元素,整体考虑之后看成1个元素)然后将这个整体和其它元素进行考虑。
这时要注意:一般整体内部各元素如果在前后顺序上有区别的还需进行一定的顺序考虑。
插空法:当要求某几个元素必须不相邻(挨着)时,可先将其它元素排好,然后再将要求不相邻的元素根据题目要求插入到已排好的元素的空隙或两端位置。
插隔板法:指在解决若干相同元素分组,要求每组至少一个元素时,采用将比分组数目少1的隔板插入到元素中的一种解题策略。
题目特点:“若干相同元素分组”、“ 每组至少一个元素”。
例1:一张节目表上原有3个节目,如果保持这3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进去2个新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A.20 B.12 C.6 D.4分两种情况考虑C=8种1、这两个新节目挨着,那么三个节目有4个空,又考虑到这两个节目的先后顺序共有2×14P=12种2、这两个节目不挨着,那么三个节目有4个空,这就相当于考虑两个数在4个位置的排列,由24综上得,共8+12=20种此题中使用了捆绑法和插空法。
例2:A、B、C、D、E五个人排成一排,其中A、B两人不站一起,共有()种站法。
A.120B.72C.48D.24插空法:我们来这样考虑,因A、B两人不站一起,故可考虑的位置C、D、E,C、D、E三个人站在那有P=12。
一共留出4个空,将A、B分别放入这4个空的不同的空中,那就是4个空中取2个空的全排列,即24P=6,综上,共有6*12=72种这样考虑了之后,还有一点就是C、D、E三个人也存在一个排列问题,即23例3:A、B、C、D、E五个人排成一排,其中A、B两人必须站一起,共有()种站法。
A.120B.72C.48D.24捆绑法:此题和上一题实质是一样的,我们来这样考虑,A、B两人既然必须站在一起,那么索性我们就把他P=24,又因为A、B两人虽然是站们看成一个人,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其和C、D、E共4个人的全排列,即44P=2,综上,共有48种。
捆绑式学习初探【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52-01捆绑式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形式之一,主要以两人或多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绑定的基本形式,促进学生互助学习、互相帮助,以绑定成员的成绩为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本学期,我主要采取两种捆绑方式:一种是小组捆绑,即多人一组进行捆绑;另一种是一对一捆绑,即两人一组进行捆绑。
小组捆绑式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合作学习中的每个组均为一个小集体。
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小集体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绑定,是我在探索的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首先,我把班里48名学生按照综合考评分为6档,每档8人。
接下来在每挡中各选一人组成一个小组,共计8组。
在分组时,我同时顾及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学习习惯、性别等因素。
在安排座位时,尽量让互补型的同学做同桌,但差异不宜太大。
如“优”和“中”同桌,“中”和“差”同桌,但尽量不要“优”和“差”同桌,以避免同桌两人因为差异太大而在讨论时无话可说,不能互相促进。
小组捆绑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通过同伴间互助合作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小组捆绑式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这样的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增进了生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小组捆绑式学习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小组活动。
在学生对课上的问题进行讨论时,应由组长负责组织,每位组员在讨论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但要人人参与其中,人人交流、人人倾听、人人反馈。
老师为学生提供场所和机会,学生在交流中分享知识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习、我能学好的信念。
钢丝绳的捆绑和紧固规定及操作要点
1.使用钢丝绳捆绑货物的形式与使用镀锌铁线的捆绑形式基本相同。
钢丝绳抗拉力大,当货物件重较大,计算所需的单道拉牵镀锌铁线在14股以上时,应改用钢丝绳加固。
2.定型方案中对每道加固钢丝绳规定的直径和股数,是必须的直径和股数。
3.使用钢丝绳捆绑加固货物,应选用抗拉强度与之一致的紧线器和规格与之配套的钢丝绳夹头紧固装置。
鉴于紧线器的许用负荷较小,往往不能与钢丝绳的抗拉能力一致,因此钢丝绳承受拉力较大时,紧线器不宜作为受力加固部件使用。
4.钢丝绳穿过紧线器孔或绕过货物拴结点后的绳头,必须折回与主绳并列,并用钢丝绳夹头紧固。
每一钢丝绳绳头所使用的钢丝绳夹头不得少于2个,且应同一方向扣装,钢丝绳夹头的底板必须扣装在主绳一侧。
5.使用紧线器时,应通过旋拧紧线器本体,将加固钢丝绳拉直拉紧,松紧适度,不得过紧,也不应过松。
6.不使用紧线器时,钢丝绳缠绕货物、车辆两拴结点后,两端绳头应拉紧并列,松紧适度,并用不少于3个钢丝夹头正反扣装紧固,且两端钢丝绳夹头的底板必须扣装在主绳一侧。
7.相邻钢丝绳夹头的间距应控制在100mm左右,绳头余尾长度应控制在150mm左右。
8.不使用紧线器时,应用手动葫芦拉直拉紧钢丝绳,禁止使用吊车吊钩作为捆绑钢丝绳的拉紧装置。
9.下压捆绑钢丝绳必须拉直拉紧,紧实有力。
10.多股小直径钢丝绳捆绑加固货物时,两端绳头用钢丝绳夹头正反扣装紧固后,应使用铁质绞棍绞紧。
在此情况下,绞棍必须留用并予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