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2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2.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中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
通过本课学习,主旨是使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的比较,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与自己的不同,尊重他人的想法、选择。
并进而使学生明白正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他人的存在与自己的不同,尊重他人的想法、选择。
并进而使学生明白正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在性格、特长、爱好等等各方面都与别人不相同。
认识到不同的人在一起,可以创造出共同的精彩。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正因为这些不一样,才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水彩笔、画有“空心”的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趣味之谜出示水果,让学生观察水果的品名、形状、大小、颜色、触摸软硬。
引出课题,不一样的你我他活动二:不一样的我们选班上两个同学,同学们说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可从姓名、性别、高矮、胖瘦、性格、爱好等方面说。
)2、小组内任选两个同学,小组内讨论,组长记录,完成表格(姓名、性别、高矮、胖瘦、性格、爱好)说说自己与小组内的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要不断改进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3、有好朋友吗?介绍给大家认识。
(你和你的好朋友有什么不一样?)师: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要和不同的人做朋友,如果成了好朋友,这才是最棒的!师:虽然孩子们的高矮、胖瘦、性格、爱好不一样,但正是因为不一样的你我他,才组成了一个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大家庭!活动三:画“心”中的圆同学们根据圆图展开想象作画,引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活动四:不一样的精彩1、放《世界交响乐》视频,是由不同的乐器,演奏出不同音色的旋律,交织在一起,组成优美的音乐。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2.不一样的你我他(1)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二、设计理念:1、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看,三年级学生仍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也正处于自我中心转向开始了解他人的发展阶段。
2、本单元根据三年级儿童的特点,旨在使儿童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想法。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开始渴望成长,而加上社会一些独生子女的问题,不太懂得与人很好的相处,不懂得尊重,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他人的存在及与自己的不同,能够尊重别人的选择,了解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优缺点,大家一起组成了美丽的校园。
四、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2、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感到骄傲。
五、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意识到每个人各有特点。
六、教学准备:1.彩笔,画纸2.学生才艺展示需要的道具、学生自画像。
七、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小鸟飞”游戏(二)、在活动中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活动一:猜猜看他是谁?——我的自画像1、课前活动(1)、每一位学生自主为自己设计和创造一幅“自画像”,不要标出名字、照片或可以被辨识地特征。
(2)、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猜测主人公是谁?为什么这么猜?(3)、谜底揭晓。
小结: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除了我们的样子不一样,兴趣爱好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活动二:一个圆,可以是……?1、我们画得一样吗?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在积极地想,认真地画,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说一说吧:你看到了圆,想到了什么?又画出了什么?!2、个别展示自己的作品,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小结: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对同一件事的印象想法也就不同。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表达,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想法和选择也会不一样。
活动三:小组展特长。
过渡:刚才同学们展示了与众不同的自己,不一样的你我他又会创作出一幅怎样的画卷,在小组里合作画画,比一比哪个小组画得最快最好。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2.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材分析《不一样的你我他》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是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
通过本课学习,主旨是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互不相同,各有特点,感受但大家的不同是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认识到不同人有不同想法和选择,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学情分析儿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去“中心化”的过程。
三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尤其是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人友好相处,不太会沟通,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他人的存在及与自己的不同,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并进一步使学生明白正是人与人的不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教师努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获得、感悟并提高一定的认知,通过寻找“不同”、体验“不同”、感悟“不同”、接纳“不同”、欣赏“不同”这五个方面,让学生首先通过观察初步意识到每个人的外貌、性格等不同,然后通过“画一画”“粘一粘”“议一议”等环节让学生进步一意识到每个人的想法、喜好也存在差异,再者的游戏环节,将一些重要的交往方法和书本相关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玩中学,最后赠送小红花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不同”学生,从而愿意主动和“不同”人相处。
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了解自己在外貌、性格、爱好、愿望等方面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理解“不同”让生活更加精彩。
2 、能够通过具体活动体验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意识到每个人各有特点,并为此而骄傲。
认识到不同人有不同想法,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教学难点知道每个人想法各有不同,学会理解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教具、学具准备A3纸、圆纸片、彩笔、小红花、胶水、磁铁教学过程活动一:寻找“不同”1、李老师和你的班主任王老师有什么不同?2、班级同学之间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老师之间、同学之间的外貌、爱好、性格等方面的不同,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感受到大家的不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怎样与‘不同’友好相处”和““不同’让生活更精彩”的活动,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
(2)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难点: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小视频。
2.学生认真观看。
3.师:看过这个小视频,你都知道了什么?生回答: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生回答:一棵树上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
4.师: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
世上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不一样的你我他》。
5.师: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
小面请你将自己的特点写在叶片上,然后我们一起来装点我们的班级树。
6.学生在叶片上书写自己的特点,贴到前面的班级树上。
7.师:好,我们一起来猜猜看这些树叶都是谁的?8.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生1:我发现有同学跟我一样也是单眼皮。
生2:我发现小新跟我一样都喜欢爬山。
生3: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跟别人不一样。
9.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其实,就像你们分析的一样,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了解自己,通过比较,使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二、展开想象1.师:每个同学桌子上都有一张纸,纸上都有一个圆,下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一副画来,并涂上颜色。
部编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2.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由三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找找我们的‘不同’”,以“比一比”的活动引入,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就像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一样,外表各不相同。
接着是“找不同”和“展开想象”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认识到人与人之间除了外表不同以外,爱好、性格、思想都各不相同。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与‘不同’友好相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很重要,从思想上解决交往中的“小疙瘩”,从行动上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真正学会平等待人,与“不同”的同学友好相处。
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不同’让生活更精彩”,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着各种“不同”和谐相处的现象,真正理解“不同”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可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但对他人和自己迥然不同的观点,行为上仍然会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
同时,现在的孩子由于家长的溺爱、同伴的缺失,有时并不会理解、宽容别人。
因此,要实现自我成长,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一课。
其次,儿童的同伴交往需求还是较为明显,他们渴望结交朋友,但也经常为结交朋友而烦恼,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同伴交往技能,不仅想交朋友,而且会交朋友,能够真正做到与“不同”友好相处,体验“不同”带来的快乐和精彩。
三、教学目标:1.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理解“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2. 学会理解、宽容、欣赏别人,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
四、教学重难点: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理解“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理解“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活动一:小小树叶各不同1.导入: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一片树叶,你们带来了吗?2.请举起树叶看一看,比一比你们手中的叶子一样吗?3.(PPT出示)学生四人一小组,比一比,说一说树叶各有什么特点。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基于学生生活,但又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学校生活”里第4条“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友爱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友好交往”。
《不一样的你我他》主要是从接纳、欣赏“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尊重同学,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体会“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学情分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可以认识到他人的观点,能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调和起来,但并不是都客观化,对于他人和自己迥然不同的观点、行为仍然会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
同时,现在的儿童仍然以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家长的溺爱,同伴的缺失,儿童有时候并不会理解、宽容他人。
因此要实现自我的成长,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的合理性与重要性,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一课。
此阶段的儿童交往需求还是比较明显的,他们渴望交朋友,但也常常为结交朋友而烦恼。
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同伴交往技能,接纳别人的不同,体验不同带来的快乐和精彩。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感受到大家的不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感到骄傲。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
2、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难点: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不一样”给生活带来的好处,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新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第2课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骄傲。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知识目标: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教学重、难点:1、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同时,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2、观察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
活动准备:课前学生的自画像(写有自己兴趣、爱好、愿望,但不能标出姓名)、几名本班学生的录音、彩笔、一张画有圆圈的白纸、调查人与人之间有哪些不同(外貌、饮食习惯、衣着、语言、风俗习惯等)、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你们发现我与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自由回答)不错,大家发现了我与你们班老师的不同,同学们你们之间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呢?(通过直观对比感受人与人之间外貌的不同,初步体会不同)2、老师请同学们先听一段录音,用心听,能听出是谁的声音吗?你是怎么辨别出来的?(听录音回答问题)看来我们每个人的声音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大家朝夕相处都很熟悉,所以能够辨别出别人的声音。
(把本班学生的声音作为了课程资源,让学生体会到人的声音存在着差异)二、游戏:猜猜他(她)是谁?我们现在来一起做个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猜猜他(她)是谁?①、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依次猜出每幅自画像都是班上的哪位同学;②、在几幅作品中选出两幅最佳作品,能比较准确地表现人物在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③、小组选一名代表上前面来进行介绍。
1、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十分激烈,并且都有各自充分的理由,那你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请小组代表带上你们选出的作品上来说一说。
3、各小组代表分别上前:你们猜的这个同学是谁?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4、从刚才的自画像中,大家发现同学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回答(长相、穿着、声音、爱好、性别……)5、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的长相不一样,爱好不一样,兴趣不一样,性格也不一样,同学们是不一样的。
教课目:1、感情度价: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光点,感觉大家的不同集体生活来的丰富多彩,并此傲。
2、能力目:能通详细事物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和想法,理解、尊敬别人的想法和。
3、知目:认识自己的特色,意到每一个人各有不同。
教课重、点:1、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同,意到每一个人各有不同。
2、察同学身上的光点,感觉大家的不同集体生活来的丰富多彩。
活准:前学生的自画像(写有自己趣、好、梦想,但不可以出姓名)、几名本班学生的音、彩笔、一画有圈的白、人与人之有哪些不同(相貌、食、衣着、言、俗等)、教课件。
活程:一、引入新:1、同学,你知道我是?你我与你的班主任老有什么不一?(学生自由回答)不,大家了我与你班老的不同,同学你之有没有不一的地方呢?(通直比感觉人与人之相貌的不同,初步领会不同)2、老同学先听一段音,专心听,能听出是的声音?你是怎么辨出来的?(听音回答)看来我每一个人的声音是不同的,因我大家朝夕相都很熟习,因此能辨出人的声音。
(把本班学生的声音作了程源,学生领会到人的声音存在着差别)二、游:猜猜他(她)是?我在来一同做个游:(件出示游)猜猜他(她)是?①、各小成在的下挨次猜出每幅自画像都是班上的哪位同学;②、在几幅作品中出两幅最正确作品,能比正确地表人物在相貌、性格、好等方面的特色。
③、小一名代表上前方来行介。
1、学生行小活,教巡指。
2、才同学的十分强烈,而且都有各自充足的原因,那你究竟猜得不呢?小代表上你出的作品上来一。
3、各小代表分上前:你猜的个同学是?你是怎么猜出来的?4、从才的自画像中,大家同学之有什么不一的地方?学生回答(相、衣着、声音、好、性⋯⋯)5、同学得真好,我的相不一,好不一,趣不一,性格也不一,同学是不一的。
(出示:不一的)(学生通猜同学的自画像,引学生从相、好、性格方面去比同学之的不同)三、游我一同来作画:1、件出示双胞胎片,同学你看她之有什么不一的地方呢?我一同来作画①、你的想象力,把画画完,并涂上自己喜的色。
不一样的你我他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
二.教学班级:
三.教学时数:
四:课型:综合型
五:教学设计的理念或思路
1.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看,三年级学生仍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也正处
于自我中心转向开始了解他人的发展阶段。
2.本单元根据三年级儿童的特点,旨在使儿童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想
法。
六: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开始渴望成长,而加上社会一些独生子女的问题,不太懂得与人很好的相处,不懂得尊重,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他人的存在及与自己的不同,能够尊重别人的选择,了解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优缺点,是一起组成了美丽的校园。
七: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2.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感到骄傲。
八、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意识到每个人各有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九: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答法
十:教学准备:
1.彩笔,画纸
2.可以分类的东西。
例如铅笔、钢笔、粉笔、苹果、香蕉、糖果、小盒子
十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两片很漂亮的叶子,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两片叶子是否
相同呢?(教师出示两片相似的叶子)。
生:……….
师:这两片树叶虽然很相似,但是它们是不相同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树叶是这样,那么人呢?同学们可以以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为例,思考这个问题?
生:……….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师书写课题)。
(二).在活动中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活动一:我的自画像
1、课前活动
(1)、每一位学生自主为自己设计和创造一幅“自画像”,不要标出名字、照片或可以被辨识地特征。
写上自己的兴趣、爱好、愿望、自己最骄傲的事情以及生活体验等。
(2)、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
(3)、学生悄悄的将自己的画像交给老师。
2、活动中:
(1)、老师进行自画像陈列。
(2)、学生猜猜画的是谁?(教师可以在每张自画像前放一张纸条,学生将答案写在纸上)。
(3)、谜底揭晓。
(每个学生看过“自画像”后,教师公布答案,并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活动后:
讨论:
(1)、从同学们的自画像中来辨认其他同学,是简单还是容易?
(2)、哪些同学比较容易辨认,为什么?
(3)、你对自己和同学有什么新发现?
(4)、能否在每位同学的自画像上,找出他们的特征?
思考: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
班里的同学有没有完全一样的或完全不一样的?
小结:班里的同学没有完全一样或不一样的,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有点也不足,同学们可以相互帮助,学习别人好的一面。
活动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实验1.我们画得一样吗?
(1)请同学们看23页的图,发挥想象,把画儿画完(这时播放着轻松的音乐)。
(2)学生画完后,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思考:“大家同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得不一样?”
(4)学生回答讨论。
(5)小结: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对同一件事的印象想法也就不同,正如“一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实验2.我们分的方法一样吗?
(1).教师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类(如按照质地分、按照色彩分、按照形状分、按照用途分)
物品有:铅笔、钢笔、粉笔、苹果、香蕉、糖果、小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