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轨道理论习题共64页
- 格式:ppt
- 大小:4.18 MB
- 文档页数:32
高中化学分子轨道计算题解答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其中分子轨道计算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分子轨道计算题,这些题目要求我们根据给定的分子结构和原子轨道的能级关系,计算出分子轨道的能级和电子占据情况。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具体的题目,来说明分子轨道计算题的解答方法和考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我们要计算氢分子(H2)的分子轨道能级和电子占据情况。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氢分子可以看作是两个氢原子的轨道重叠形成的。
氢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是1s,因此氢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也是1s。
由于氢分子中有两个电子,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电子会占据能级最低的分子轨道,因此氢分子的电子占据情况是1s2。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例子。
假设我们要计算氮气(N2)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和电子占据情况。
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每个氮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分别是1s、2s、2px、2py和2pz。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氮气分子的分子轨道是由这些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的。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分子轨道的数量。
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每个氮原子有五个原子轨道,因此氮气分子的分子轨道数量是10个。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分子轨道的能级顺序。
根据能级顺序,1s轨道的能级最低,其次是2s、2px、2py和2pz轨道。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电子占据情况。
氮气分子一共有14个电子,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这些电子会依次填充到能级最低的分子轨道。
因此,氮气分子的电子占据情况是1s2 2s2 2px2 2py2 2pz2。
除了以上两个例子,分子轨道计算题还可能涉及到其他更复杂的分子结构和能级关系。
在解答这些题目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分子结构和原子轨道的能级关系,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分子轨道的数量,这可以通过分子中原子的数量和每个原子的原子轨道数量来确定。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分子轨道的能级顺序,这可以通过原子轨道能级的顺序来确定。
化学键的键的电子云的分子轨道的密度的练习题化学键是指化学元素在化合物中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化学结合。
在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电子云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子轨道理论则是研究电子在分子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其能量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以练习题的形式探讨化学键、电子云、分子轨道以及密度之间的关系。
1. 以下哪种化学键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A. 钾键B. 氢键C. 离子键D. 共价键2. 化学键的形成涉及到电子云的叠加。
以下哪种键中,电子云的重叠程度最大?A. 偶极键B. 离子键C. 氢键D. 共价键3. 分子轨道是描述分子中电子分布情况的模型。
以下哪种分子轨道理论适用于含有多个原子的体系?A. VSEPR理论B. LCAO理论C. 锥面理论D. 催化剂理论4. 以下哪种键的分子轨道中含有σ键和π键?A. 单键B. 双键C. 三键D. 芳香键5. 化学键的密度是指化学键周围的电子云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以下哪种化学键的密度最大?A. 钾键B. 氢键C. 离子键D. 共价键6. 以下哪种化学键的密度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增加?A. 金属键B. 氢键C. 离子键D. 共价键7. 分子的轨道中电子的密度分布对于分子性质的影响极大。
以下哪种分子轨道中电子密度分布较高?A. 绝缘体B. 金属C. 半导体D. 共价键分子8. 分子轨道的填充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则。
以下哪种原则合理解释了填充顺序?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兴趣延展原理C. 赫尔默茨效应D. 欧姆定律9. 在分子轨道理论中,电子间相互作用既可以是相互吸引的,也可以是相互排斥的。
以下哪种键中电子相互排斥的作用较明显?A. 氢键B. σ键C. π键D. 单键10. 分子轨道理论对于解释化学键稳定性和分子特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以下哪种化学键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A. 弱键B. 强键C. 指数键D. 不饱和键以上为化学键的键的电子云的分子轨道的密度的练习题,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3)杂化轨道理论班级学号姓名等第1.最早提出轨道杂化理论的是()A.美国的路易斯B.英国的海特勒C.美国的鲍林D.法国的洪特2.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A.PBr3B.CH4C.BF3D.H2O3.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4.用Pauling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B.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C.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D.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5.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6.乙烯分子中含有4个C—H和1个C=C双键,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下列关于乙烯分子的成键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每个C原子的2s轨道与2p轨道杂化,形成两个sp杂化轨道B.每个C原子的1个2s轨道与2个2p轨道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C.每个C原子的2s轨道与3个2p轨道杂化,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D.每个C原子的3个价电子占据3个杂化轨道,1个价电子占据1个2p轨道7.下列含碳化合物中,碳原子发生了sp3杂化的是()A.CH4B.CH2=CH2C.CH≡8.已知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O原子发生sp杂化B.O原子与H、Cl都形成σ键C.该分子为直线型分子D.该分子的电子式是H︰O︰Cl9.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B.轨道数目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C.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最小排斥原理D.杂化轨道可分等性杂化轨道和不等性杂化轨道10.对SO2与CO2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直线形结构B.中心原子都采取sp杂化轨道C.S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D.SO2为V形结构, CO2为直线形结构11.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A.CO2与SO2B.CH4与NH3C.BeCl2与BF3 D.C2H2与C2H412.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原子内部的过程叫做轨道杂化,组合后形成的新的、的一组原子轨道,叫杂化轨道。
一、填空题1. 用分子轨道表示法写出下列分子基态时价电子组态,键级、磁性O2的价电子组态:,键级 2 ,磁性顺。
NO的价电子组态:,键级,磁性。
2. 休克尔分子轨道法是处理共轭分子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
3. 按HMO处理,苯分子的第一和第六个分子轨道是非简并,其余都是二重简并的。
4. 定域键是在两个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离域键是在两个以上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价键理论认为化学键是定域键,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讨论的是离域键。
5. σ 型分子轨道的特点是:关于键轴对称、成键σ轨道节面数为0 ,反键σ 轨道节面数为 1 ;π型分子轨道的特点是:关于通过键轴的平面反对称;成键π轨道节面数为 1 ,反键π轨道的节面数为 2 。
6. 在两个原子间,最多能形成一个σ键,两个π 键,氧分子的σ(2p)轨道的能量比π(2p)轨道的能量,氮分子的σ(2p)轨道的能量比π(2p)轨道的能量。
在B分子中只有,键级是。
7. sp杂化轨道间夹角是180°,其分子构型为直线型。
sp2杂化轨道间夹角为120°。
其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型。
sp3杂化轨道间夹角是109°28’ ,其分子构型为四面体构型,dsp2杂化轨道间形成的分子构型为平面四方形,d2sp3杂化轨道间形成的分子构型为正八面体形。
8. 用前线轨道理论处理双分子反应时,一分子的HOMO与领一分子的LUMO 对称性要匹配;电子由一分子的HOMO流向另一分子的LUMO时,应该是由电负性低原子流向电负性高的原子,且电子的转移要个旧键的削弱相一致。
二、选择题1. 下列分子含大Π键的是哪一个【C 】A. CO2B. HCNC. H2C=C=CH2D. C2H5OH2. OF2的构型是V型,其杂化轨道时下列哪一个【D 】A. spB. sp2C. 等性sp3D. 不等性sp33. BF3分子呈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A 】A. sp2B. sp3C. 不等性sp3D. dsp34. 按前线轨道理论,既具有电子给予体性质又具有电子接受体性质的MO是【C 】A. HOMOB. LUMOC. SOMOD. 最低能级轨道5.杂化轨道本质上是: 【D 】A 分子轨道B 自旋轨道C 旋-轨轨道D 原子轨道6. 下列分子中含有大Π键的是哪一个【D 】A. COCl2B. HCNC.C2H5OHD.H2C=C=CH27. 含有奇数个电子的分子或自由基在磁性上 【 A 】A.一定是顺磁性B. 一定是反磁性C. 可为顺磁性或反磁性D.没有磁性8. 两个原子轨道形成分子轨道时,下列哪一个条件是必须的 【 C 】A. 两个原子轨道能量相同B.两个原子轨道的主量子数相同C. 两个原子轨道的对称性相同D.两个原子轨道相互重叠9. 由n 个原子轨道形成杂化原子轨道时,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 B 】A.杂化原子轨道的能量低于原子轨道B.杂化原子轨道的成键能力强C.每个杂化原子轨道中s 成分必须相等D.每个杂化原子轨道p 成分必须相等10. 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B.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C.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D. 分子中单电子完全波函数(包括空间运动和自旋运动)1. 已知苯的π电子处于基态,部分轨道波函数为 ()()()1123456212345612356161221212ψφφφφφφψφφφφφφψφφφφ=+++++=+--++=+-- 求该体系第一,二C 原子的电荷密度,电荷密度1.00第二,三C 原子间的π键序。
化学分子轨道理论练习题分子轨道能级与化学键形成在化学中,分子轨道理论是描述分子内原子间电子分布的重要理论。
通过分子轨道能级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键的形成。
本文将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来探讨分子轨道能级与化学键形成的关系。
1. 问题一:对于氢气分子(H2),请画出其分子轨道能级图,并说明其能级排布及电子分布情况。
氢气分子(H2)由两个氢原子组成,每个氢原子的电子构型为1s1。
所以,两个氢原子的电子将进行相互作用形成分子轨道。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对称性较好的分子轨道能量较低,称为σ轨道;而对称性较差的分子轨道能量较高,称为π轨道。
根据能级排布的原理,氢气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如下所示:(在这里插入绘制好的分子轨道能级图)分子轨道能级从低到高排布依次为σ1s、σ*1s、σ2s、π2p_x、π2p_y、σ*2s、π*2p_x、π*2p_y。
其中,σ1s、σ*1s分别为氢气的共价键轨道和反键轨道,而π2p_x、π2p_y分别为氢气的π键轨道。
2. 问题二:根据氢气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请画出氢气分子的电子占据情况,并说明化学键的形成。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分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
根据氢气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可以确定氢气分子的电子占据情况如下:- σ1s:占据一个电子;- σ*1s:占据一个电子;- σ2s:空;- π2p_x:空;- π2p_y:空;- σ*2s:空;- π*2p_x:空;- π*2p_y:空。
根据电子占据情况可以看出,氢气分子的共价键由σ1s和σ*1s轨道构成。
两个氢原子的电子都能够占据σ1s轨道,形成了一个共价键轨道。
而σ*1s轨道则没有电子占据,属于反键轨道。
通过共价键的形成,两个氢原子的电子云重叠,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氢气分子。
3. 问题三:请说明为什么氢气分子的平均键能比两个氢原子的离散能量低。
在氢气分子形成后,其中的电子云重叠形成了共价键。
通过共享电子对,氢气分子的能量会降低。
2组长:070601314 组员:070601313070601315 070601344 070601345070601352第四章 双原子分子结构与性质1.简述 LCAO-MO 的三个基本原则,其依据是什么?由此可推出共价键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答:1.(1)对称性一致(匹配)原则: φa = φs 而φb = φ pz 时, φs 和φ pz 在σˆ yz 的操作下对称性一致。
故 σˆ yz ⎰φs H ˆφ pz d τ = β s , pz ,所以, β s , pz ≠ 0 ,可以组合成分子轨道(2)最大重叠原则:在 α a 和α b 确定的条件下,要求 β 值越大越好,即要求 S ab 应尽可能的大(3)能量相近原则: 当α a = α b 时,可得 h = β ,c 1a = c 1b , c 1a =- c 1b ,能有效组合成分子轨道;2.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2、以 H 2+为例,讨论共价键的本质。
答:下图给出了原子轨道等值线图。
在二核之间有较大几率振幅,没有节面,而在核间值则较小且存在节面。
从该图还可以看出,分子轨道不是原子轨道电 子云的简单的加和,而是发生了波的叠加和强烈的干涉作用。
图 4.1 H +的 ψ 1(a)和 ψ 2(b)的等值线图研究表明,采用 LCAO-MO 法处理 H 2+是成功的,反映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本质。
但由计算的得到的Re=132pm,De=170.8kJ/mol,与实验测定值Re=106pm、De=269.0 kJ/mol 还有较大差别,要求精确解,还需改进。
所以上处理方法被称为简单分子轨道法。
当更精确的进行线性变分法处理,得到的最佳结果为Re=105.8pm、De=268.8 kJ/mol,十分接近H2+的实际状态。
成键后电子云向核和核间集中,被形象的称为电子桥。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看到,当二个原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原子轨道间的叠加,产生强烈的干涉作用,使核间电子密度增大。
大学化学分子结构练习习题带答案.docx1. 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
()1. 错分子含有配位键。
()2. 对3. 所有分子的共价键都具有饱和性与方向性,而离子键没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3. 错4. 中心原子所形成的杂化轨道数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数。
()4. 对5. 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后可以增强成键能力。
() 5. 对6. 杂化轨道具有能量相等、空间伸展方向一定的特征。
()6. 对7.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 sp 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7. 错8. 在任何情况下,每一个2杂化轨道所含的、 p 成分均相同。
()8. 错sps9. 由分子轨道理论可推知O2-、O 2- 都比 O2稳定。
()9. 错210. 按照分子轨道理论,N+和N -的键级相等。
()10. 对2211.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11. 对12. 弱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均以色散力为主。
() 12. 对13. 氢键只存在于NH 3、H 2O 、HF 的分子之间,其它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13. 错14.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14.对15. 对 AB m 型分子 ( 或离子 ) 来说,当中心原子 A 的价电子对数为 m 时,分子的空间构型与电子对在空间的构型一致。
()15. 对16. AsF 5 是三角双锥形分子。
()16. 错17. SO2- 、 ClO -、PO 3-的空间构型相同。
()17. 对 44418.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A) KF ;(B) H SO ;(C) CuCl2; (D) NHNO 。
244319. 关于离子键的本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主要是由于原子轨道的重叠; (B) 由一个原子提供成对共用电子;(C)两个离子之间瞬时偶极的相互作用;(D)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为主的作用力。
一、选择题1.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3kg /m ),摩尔质量为M (单位为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
已知1克拉0.2=克,则( )A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30.210A aN M-⨯ B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A aN MC(单位为m ) Dm ) 2.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和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D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给自行车的轮胎打气越来越困难,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 .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D .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4.在国际单位制中,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 A ,铜的摩尔质量是μ,密度是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A N μB .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μρC .1m 3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A N μD .m kg 铜所含有的原子数为m N A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沿x 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PE 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0E -。
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分子在P 点2x x =()时,加速度最大B .乙分子在Q 点1x x =()时,其动能为0EC .乙分子在Q 点1x x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D .乙分子的运动范围1x x ≥7.有关分子热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用手捏海绵, 海绵的体积变小了,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 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 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8.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花粉,追踪某一个花粉颗粒,每隔10 s 记下它的位置,得到了a 、b 、c 、d 、e 、f 、g 等点,再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些点连接的折线就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的径迹B .它说明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C .在这六段时间内,花粉颗粒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从a 点计时,经36 s ,花粉颗粒一定在de 连线上9.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 .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 .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 .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 .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10.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3/)kg m ,摩尔质量为(M 单位为/)g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已知1克拉0.2=克,则A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30.210A aN M -⨯B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A aN M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33A 610πM N ρ-⨯ 单位为)m D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6(A M N ρπ单位为)m 11.晶须是一种发展中的高强度材料,它是一些非常细的、非常完整的丝状(横截面为圆形)晶体.现有一根铁质晶须,直径为d ,用大小为F 的力恰好将它拉断,断面呈垂直于轴线的圆形.已知铁的密度为ρ,铁的摩尔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拉断过程中相邻铁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A .132()A F M d pN π B .1326()A F M d pN π C .2326()A F M d pN π D .232()AF M d pN π 12.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D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13.已知某种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 ,其摩尔质量为18 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 -1,由以上数据可以不能..估算出这种气体( ) A .每个分子的质量B .每个分子的体积C .每个分子占据空间的体积D .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1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就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D .悬浮的固体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15.将型汁滴入水中,逐渐扩散,最终混合均匀,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墨汁扩散是水的对流形成的B.墨汁扩散时碳粒与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C.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D.混合均匀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二、填空题16.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f(v)表示v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为TⅠ、TⅡ、TⅢ,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一、选择题1.(0分)[ID :129752]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3kg /m ),摩尔质量为M (单位为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
已知1克拉0.2=克,则( )A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30.210A aN M-⨯ B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A aN M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33A 610πM N ρ-⨯(单位为m ) D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A 6πM N ρ(单位为m ) 2.(0分)[ID :129751]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该气体在温度T 1、T 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则T 1( )T 2。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无法比较 3.(0分)[ID :129748]若已知某种气体的摩尔体积,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不能估算出这种气体A .每个分子的质量B .每个分子的体积C .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D .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4.(0分)[ID :129738]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r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 >0为斥力,F <0为引力,a 、b 、c 、d 为r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
现把乙分子从a 处静止释放,则( )A .乙分子从a 到b 做加速运动,由b 到c 做减速运动B .乙分子从a 到c 做匀加速运动,到达c 时速度最大C .乙分子在由a 至d 的过程中,两分子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D .乙分子在由a 至c 的过程中,两分子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到达c 时分子势能最小 5.(0分)[ID :129736]2020年3月3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通知》,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一、填空题1、等性sp n 杂化轨道夹角公式为 。
2、离域π键的形成条件:。
3、LCAO-MO 成键三原则。
4、在极性分子AB 中的一个分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在A 原子的ΨA 原子轨道上出现几率为36%,在B 原子的ΨB 原子轨道上出现几率为64%,写出该分子轨道波函数 。
5、在极性分子AB 中的一个分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在A 原子的ΨA 原子轨道上出现几率为80%,在B 原子的ΨB 原子轨道上出现几率为20%,写出该分子轨道波函数 。
6、O 2的电子组态 。
磁性 。
7、HF 分子的电子组态为 。
8、F 2分子的电子组态为 。
9、N 2分子的电子组态为 。
10、CO 分子的电子组态为 。
11、NO 分子的电子组态为 。
12、OF ,OF +,OF -三个分子中,键级顺序为 。
13、判断分子有无旋光性的标准是 Sn 轴 。
14、判断分子无极性的对称性条件是 两对称元素仅交于一点 。
15、O=C=O 分子属于h D ∞点群,其大π键类型是432π。
16、丁二炔分子属于h D ∞点群,其大π键类型是442π。
17、NH 3分子属于3v C 点群。
18、CHCl 3和CH 3Cl 分子均属于3v C 点群。
19、N 2的键能比N 2+的键能 小 。
20、自由价 。
21、Px 与Px 轨道沿z 轴重叠形成 键。
Px 与Px 轨道沿x 轴重叠形成 键。
22、变分积分表达式为 。
23、分子轨道 。
24、分子图 。
25、MOT 中,电子填充应遵守 。
26、群的四个条件 。
27、根据分子对称性可以确定只有属于Cs, , ,等几类点群的分子才具有偶极矩不为零。
二、选择题1、用线性变分法求出的分子基态能量比起基态真实能量,只可能是:( )(A )更高(B )更低或相等(C )更高或相等(D )更低2、通过变分法计算得到的微观体系的能量总是 ( C )(A )等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B )大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C )不小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D )小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3、比较①O 2 ② O 2-③O 2+的键能大小次序为:( )(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①<②<③(D )③>①>②4、下列四种物质在基态时为反磁性的是:(A )(A )22O - (B) 2O (C) NO (D)2O -5、下列具有顺磁性的分子或离子是:(B )(A )2H (B) 2O + (C)2N (D)CO6、下列四种离子为顺磁性的是:(B )(A )NO + (B) NO - (C)CN - (D)22O +7、下列分子键长次序正确的是(A )(A )OF - >OF>OF + (B )OF >OF ->OF +(C )OF +>OF> OF - (D )OF - >OF +>OF8、下列分子键长次序正确的是(A )(A )NO - >NO>NO + (B )NO >NO ->NO +(C )NO + >NO> NO - (D )NO - >NO +>NO9、对于极性双原子分子AB ,如果分子轨道中的一个电子有90%的时间在A 的原子轨道φa 上,10%的时间在B 的原子轨道φb 上,描述该分子轨道归一化的形式为:( )(A )Ψ=0.9φa +0.1φb (B )Ψ=0.1φa +0.9φb(C )Ψ=0.949φa +0.316φb (D )Ψ=0.316φa +0.949φb10、杂化轨道是(C )(A )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B )两个分子的分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的一组新的分子轨道(C )一个原子的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D )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的一组新的分子轨道11、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B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C )分子中单电子完全波函数(包括空间运动和自旋运动)(D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12、下列化合物中哪个是极性分子?(C )(A )BF 3(B )C 6H 6(C )SO 2(D )CH 413、以Z 轴为键轴,根据对称性匹配原则,下列哪些原子轨道可以形成π型分子轨道?( C )(A )s-s (B )p z -p z (C )p y -d yz (D )s-p z14、若以x 轴为键轴,下列何种轨道能与Py 轨道最大重叠?( B )(A ) s (B )d xy (C ) p z (D )d xz15、含奇数个电子的分子或自由基在磁性上:( A )(A )一定是顺磁性 (B )一定是反磁性(C )可为顺磁性或反磁性 (D )无法确定16、下列氯化物中,哪个氯的活泼性最差?( A )(A )C 6H 5Cl (B )C 2H 5Cl(C )CH 2=CH-CH 2Cl (D )C 6H 5CH 2Cl17、下列氯化物中,氯原子活泼性最差的是?(C )(A )氯乙烷 (B )氯乙烯(C )氯苯 (D )氯丙烯18、2,4,6-三硝基苯酚是平面分子,存在离域π键,它是( D )(A )1612π (B )1814π (C ) 1816π (D )2016π19、四苯乙烯分子,存在离域π键,它是( B )(A )2525π (B )2626π (C ) 2826π (D )2726π20、B 2H 6所属点群是( B )(A )C 2v (B )D 2h (C )C 3v (D )D 3h21、与H 2O 属相同点群的分子是:( C )(A )CO 2(B )NH 3(C )CH 2F 2(D )CFH 322、CH 2Cl 2分子属于点群:( B )(A ) C 2 (B )C 2v (C ) D 2h (D )D 2d23、若已知a z AO p φ=(以Z 轴为键轴),下列b φ中何者与a φ不匹配?(D )(A )S (B )Pz (C )2z d (D )Px24、比较①C 6H 5OH ②ROH ③RCOOH 的酸性大小次序为( A )(A )②<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②<③<①25、下列集合对乘法运算可以构成群的是( C )(A )(3,13,1) (B )(-i ,i ,-1) (C )(1,1,1) (D )(1,0,-1)26、在HMO 法中,认为有键连的碳原子间的交换积分应为何值( D )(A ) 1 (B )0 (C ) α (D )β27、HF 的成键轨道12123s pH F C C σφφ=+中C 1和C 2关系为( ) (A ) C 1<C 2 (B ) C 1﹥C 2(C )C 1=C 2 (D )不确定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各类对称元素的完全集合构成分子的对称集。
一、选择题1.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3kg /m ),摩尔质量为M (单位为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
已知1克拉0.2=克,则( )A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30.210A aN M-⨯ B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A aN M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33A 610πM N ρ-⨯(单位为m ) D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A 6πM N ρ(单位为m ) 2.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规律图横坐标表示速率,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比由图可知( )A .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 .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 .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D .①状态的温度比②状态的温度高3.下面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引力B .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丝分子间存在引力C .将打气管的出口端封住,向下压活塞,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这一事实说明空气分子间表现为斥力D .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4.2020年3月3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通知》,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气溶胶微粒是悬浮在大气中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颗粒。
关于封闭环境中的气溶胶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气溶胶微粒运动会减慢B .气溶胶微粒在空气中的无规则运动可以看作布朗运动C .气溶胶微粒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为零D .气溶胶微粒越大,运动越明显5.在国际单位制中,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 A ,铜的摩尔质量是μ,密度是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A N μB .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μρC .1m 3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A N μD .m kg 铜所含有的原子数为m N A6.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7.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邻的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小,斥力变大B .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压下后反弹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C .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观察到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8.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 >0为斥力,F <0为引力.a 、b 、c 、d 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 处由静止释放,则( )A .乙分子由a 到b 做加速运动,由b 到c 做减速运动B .乙分子由a 到d 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乙分子由a 到b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D .乙分子由b 到d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大9.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D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10.对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物质来说,如果用M 表示摩尔质量,m 表示分子质量,ρ表示物质的密度,V 表示摩尔体积,V 0表示分子体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A .N A =0V VB .N A =0V VC .A N mM = D .A m N M11.关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B .分子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C .分子间的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D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不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 12.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B .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C .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D .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1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 .当r =r 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为零D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14.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 远小于地球半径R ,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A N ,地面大气压强为O P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可估算A .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B .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 ()20A4πh p N Mg R -C .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30AMgR 3p N D .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15.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C .悬浮颗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D .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颗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二、填空题16.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则质量为m 的铜含有___________个铜原子;若将铜原子设想为球体,且铜原子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已知铜的密度为ρ,则铜原子的半径为___________。
第8章习题解答②一、是非题(1)分子轨道理论是以原子轨道理论为基础建立的。
.()解:对(2)HF分子中由H的1s轨道与F的1s轨道线性组合形成分子轨道。
.()解:错(3)任何两个原子的s原子轨道,都可组成两个分子轨道σs和σs*。
.()解:错(4)中心原子所形成的杂化轨道数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数。
()解:对(5)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进行杂化,是形成杂化轨道的基本条件之一。
.()解:对(6)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后可以增强成键能力。
()解:对(7)杂化轨道具有能量相等、空间伸展方向一定的特征。
.()解:对(8)原子轨道的杂化既可以在原子成键时发生,也可以在孤立原子中发生。
()解:错(9)原子轨道的杂化只在形成化合物分子时发生。
()解:错(10)杂化轨道与原子轨道一样既可以形成σ键,也可以形成π键。
()解:错(11)一个原子有几个成单电子,就只能形成几个杂化轨道。
()解:错(12)sp3杂化是由同一原子的一个ns轨道和三个np轨道形成四个sp3杂化轨道。
()解:对(13)能形成共价分子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内层d轨道均被电子占满,所以不可能用内层d轨道参与形成杂化轨道。
.()解:对(14)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解:错(15)SiCl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Cl原子的3s轨道和Si原子的3p轨道混合形成的。
()解:错(16)含有120︒键角的分子,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方式均为sp2杂化。
()解:错(17)凡是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形成的分子,必定是平面三角形构型。
()解:错(18)NH2-的空间几何构型为V形,则N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2杂化。
()解:错(19)NCl3和PO43-的中心原子均采用等性sp3杂化。
.()解:错(20)SnCl2分子和H2O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V型,表明它们的中心原子采取相同方式的杂化轨道成键。
.()解:错(21)凡是配位数为4的分子,其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沿x 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 ,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分子在P 点(x =x 2)时,加速度最大B .乙分子在P 点(x =x 2)时,动能为EC .乙分子在Q 点(x =x 1)时,处于平衡状态D .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 ≤x 12.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3kg /m ),摩尔质量为M (单位为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
已知1克拉0.2=克,则( )A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30.210A aN M-⨯ B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A aN M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33A 610πM N ρ-⨯(单位为m ) D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A 6πM N ρ(单位为m ) 3.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 ,缸套质量为M ,通过弹簧吊放在地上,汽缸内封住一定质量的空气,缸套与活塞无摩擦,活塞截面积为S ,大气压强为p 0,则( )A .汽缸内空气的压强等于0p mg S- B .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为(M +m )gC .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mgD .弹簧对活塞的作用力为(M +m )g4.有关理想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则气体的压强可能增大B.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气体分子的内能减小,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是固体分子的运动B.让两个相距很远的分子在恒定的外力作用下靠到最近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C.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所以只要空间分子密度相同时温度高的压强大D.一定量的100C的水变成100C的水蒸气,其分子平均动能增加,但内能不变6.分子力F、分子势能E 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 P=0)。
一、选择题1.(0分)[ID :129748]若已知某种气体的摩尔体积,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不能估算出这种气体 A .每个分子的质量 B .每个分子的体积 C .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D .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2.(0分)[ID :129736]2020年3月3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通知》,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气溶胶微粒是悬浮在大气中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颗粒。
关于封闭环境中的气溶胶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升高,气溶胶微粒运动会减慢B .气溶胶微粒在空气中的无规则运动可以看作布朗运动C .气溶胶微粒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为零D .气溶胶微粒越大,运动越明显3.(0分)[ID :129725]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
图中记录的是( )A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B .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C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4.(0分)[ID :129704]晶须是一种发展中的高强度材料,它是一些非常细的、非常完整的丝状(横截面为圆形)晶体.现有一根铁质晶须,直径为d ,用大小为F 的力恰好将它拉断,断面呈垂直于轴线的圆形.已知铁的密度为ρ,铁的摩尔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拉断过程中相邻铁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A .132()A F M d pN π B .1326()A F M d pN π C .2326()A F M d pN π D .232()AF M d pN π 5.(0分)[ID :129701]对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物质来说,如果用M 表示摩尔质量,m 表示分子质量,ρ表示物质的密度,V 表示摩尔体积,V 0表示分子体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N A =V V B .N A =V VC .A N mM =D .Am N M6.(0分)[ID :129697]儿童的肺活量约为2L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 。